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530371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9.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这种分析方法风行全世界,冲垮了结构语言学的支配地位,因而被人们成为“乔姆斯基革命〞,对语言学的开展方向产成了巨大影响。

10.韩礼德:

英国语言学家,功能主义语言学派的代表人物,继承了以弗斯为首的伦敦学派的根本理论,并吸收布拉格学派和哥本哈根学派的某些观点的根底上开展起来和创立了系统功能语法,著有?

?

语法功能论?

等著作。

他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出发研究语言与社会的关系,把语言看做“社会符号〞,其包括功能系统、层次和语境等概念,在语法中认为系统中存在连锁系统和选择系统,在功能语法中他用功能的配置来解释语法结构,提出了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

20世纪70年代后,他将注意力转移到语言与社会学、符号学的关系上,对社会语言学进行研究。

11.赵元任:

字宣仲,江苏常州人,生于天津。

赵元任是“中国语言学之父〞。

他将科学运用于语言学研究的结果:

用自然科学中的根本概念说明语言问题;

用自然科学的先进成果记录和分析语音;

把自然科学中的研究方法引入语言学;

引入科学的描述事物的方式以及解决问题的程序等等。

中国的传统语言学在他和同时代的一批学者的努力下,逐步走向现代化。

12.历史比拟语言学:

出现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中心在德国。

该学派采用历史比拟的方法,通过语音和词形的比拟研究语言的开展和演变,发现了语言之间的亲缘关系并建立了语言的谱系分类。

历史比拟语言学的兴起,是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探索研究,弄清了世界上很多语言的同源关系,建立了世界语言的谱系分类,为语言学的开展做了很大奉献。

历史比拟语言学也有局限:

他强调了语言的历史比拟,无视了语言的共时研究;

孤立地研究语言单位,缺乏对语言系统性的研究。

13.结构主义语言学:

1916年索绪尔的?

标志着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诞生。

索绪尔语言理论的核心是语言是符号系统,突破了历史比拟语言学的局限,开拓了语言研究的新领域,给语言学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30年代产生了三个著名的学派:

强调语言符号功能的布拉格功能语言学派;

强调语言符号各种关系的哥本哈根语符学派;

强调共时描写语言事实的美国描写语言学派。

14.转换生成语法:

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美国形成的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语言学派。

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转换生成语法学派的诞生。

该理论强调从认知学的角度对人类语言共时的解释,区分先天语言能力〔人们内化了的语言规那么〕和后天语言表现〔语言能力的实际运用,即人们实际说出来的话语〕。

转换生成语法以研究人的语言能力为任务,认为语言有极大的生成性,可以用有限的语言规那么生成无限的句子。

15.功能主义语言学:

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标志着语言研究的重点由语言形式转向语言功能,代表人物是韩礼德,他继承并开展了以弗斯为首的伦敦功能结构语言学派的观点,在对语言的系统进行充分研究的根底上,从功能角度研究语言,着重探讨语言的意义和功能研究语言如何使用,分析语言与社会的关系及其语言功能与语言系统的关系。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

1.“社会〞:

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

2.思想:

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

3.思维:

认识现实世界时的动脑筋的过程,也指动脑筋时进行比拟、分析、综合以认识现实的能力。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1.符号:

由一定的形式构成的表示一定意义的记号或标记,包括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

2.征候:

征候是事物本身的特征,它传递的某种信息,可以通过它自身的物质属性来推断。

符号的任意性:

作为符号系统的成员,单个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只有约定俗成的关系。

号的线条性:

语言符号在使用中以符号序列的形式出现,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

线条性是语言符号系统分析的根底。

系统的两层性:

语言系统分为音系和语法两个层面,在这两个层面上都有最小单位和小单位组成大单位的多级组织结构,这是语言系统的最重要的特点,即语言系统的两层性。

6.强制性:

指语言符号的音与义一旦确定下来,就是约定俗成的,整个社会的全体成员都必须遵守这种约定,个人不得随意更改,否那么会造成语言的混乱。

合关系:

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形成高一级结构。

处于高一级结构中的各个符号,称为结构的成分。

结构中各个成分的关系称为组合关系。

成分一旦组织为结构,就不再仅仅是个体,还增加了彼此之间的组合关系,增加高一级结构整体的意义。

如“花〞“红〞两个符号可以组成“红花〞和“花红〞两个不同的结构,虽然所用的语素符号是一样的,但整个结构的意义不同。

8.聚合关系:

如果一些语言符号或更大的单位在组合结构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并且替换后结构关系不会改变,那么这些符号在结构中就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然地聚合成群。

它们彼此的关系叫做聚合关系。

如“红花〞,能出现在“红〞这个位置的有“蓝、白、大〞;

能出现在“花〞这个位置的有“光、线、脸蛋〞。

这两组词各自构成一个聚合。

9.语言能力:

抽象思维的能力和灵活发音的能力相结合,表现为人类的语言能力。

第三章语音和音系

1.音标:

记录音素的标写符号叫做音标。

2.国际音标:

1886年成立于英国伦敦的国际语音学会为了记录和研究人类的语言而制定的一套记音符号。

国际音标共有一百多个符号,符合“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因素〞的原那么。

3.音素:

音素是人类语言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线性的语音单位。

4.音高:

音高是人们对声音上下的感知,它与声带振动所产生的根本频率相关。

5.音强:

音强是人们对声音强弱的感知,它与声波的振幅相关。

6.音长:

音长是声音的长短,它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的长短。

7.音质:

也称音色,是声音频谱的知觉特征。

8.主动发音器官:

声带、软腭、舌根、舌面、舌冠、唇是能够主动地、彼此独立地运动的,叫做主动发音器官。

动发音器官:

上齿下齿、齿龈、硬腭是不能主动活动的,叫做被动发音器官。

10.舌位:

发音时舌头隆起的最高点。

11.乐音:

物体的振动复杂而有规那么,产生的音叫乐音。

乐音是由有限多个、频率有着规那么性联系的纯音构成的。

12.噪音:

物体的振动复杂而不规那么,产生的音叫噪音。

噪音是由无穷多的、频率没有规那么性联系的纯音凑合成的。

13.简谐振动:

是指物体振动的位移与时间之间是正弦或余弦的函数关系。

14.发音部位、发音方法:

辅音的共同特点是气流在一定部位受到阻碍,通过某种方式冲破阻碍而发出音来。

受阻的部位就是发音部位,形成和冲破阻碍的方式就是发音部位。

15.浊辅音:

发音时声门微闭、气流上来后声带颤抖的辅音叫浊辅音。

16.清辅音:

发音时声门大开、声带不颤抖的辅音叫清辅音。

17.鼻音:

发辅音时,软腭低垂,堵住口腔的通道,让气流从鼻腔出来,就产生鼻音。

18.口音:

发辅音时,软腭上升,堵住鼻腔的通道,让气流从口腔出来,就产生口音。

19.对立关系:

两个音素在周围的音都相同的环境下独立承当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叫做“对立关系〞。

20.互补关系:

两个音素的出现环境互相补充,这叫做“互补关系〞。

21.音位变体:

〔处在互补关系中的相似的音素彼此不对立,即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我们可以把它们归并为一个音位。

如果几个音素被归并为一个音位,那么〕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被看成为同一个音位在不同位置上的代表,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所以我们把它们叫做音位变体。

22.条件变体:

各个音位的变体的出现条件受环境的制约,可以叫做音位的条件变体。

23.自由变体:

〔在有些语言或方言中,处在同样位置上的几个音可以自由替换而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

〕音位变体的相互替换是自由的,没有条件的限制,可以把这种类型的变体叫做音位的自由变体。

24.音位:

音位是具体语言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

〔P67〕

25.音质音位/非音质音位:

以音素为材料,从音质的角度来分析的音位叫做音质音位。

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音强、音长叫做非音质音位。

26.调位:

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变化,叫做调位。

27.重位〔势位〕:

语言学中把能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重音叫做重位或势位。

28.时位:

有的语言用元音的长短来区别词的语音形式,在语言学中叫做时位。

长短音也可以像元辅音那样起区别意义作用,所以可以把它们看作一种音位,这种非音质音位叫时位。

〔?

语言学名词?

29.区别特征:

具体语言中有区别音位的作用的发音特征,叫做该语言的区别特征。

30.音节:

音节是音位和音位组合起来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

31.音峰/音谷:

我们每发一个音节,发音器官的肌肉就有一次紧张,先增强后减弱。

肌肉紧张的最高点对应着音节的中心,叫做“音峰〞;

肌肉紧张逐渐减弱的最低点对应着音节的分界处,叫做“音谷〞。

32.复元音/复辅音:

在一个音节内部,不同的元音音位可以直接组合在一起,构成复元音;

不同的辅音音位也可以直接组合在一起,构成复辅音。

33.成音节辅音:

语言中有少数只由辅音构成的音节,这时候的音峰就只能落在这个辅音上。

这样的辅音,叫做成音节辅音。

34.必有成分/可有成分:

音节的各个组合位置有的是必须有成员出现,有的那么不是必须有成员出现,前者称为“必有成分〞,后者称为“可有成分〞。

35.四呼:

但凡以/i/为主要元音或介音的韵母聚合为齐齿呼;

以/u/为主要元音或介音的韵母聚合为合口呼;

以/y/为主要元音或介音的韵母聚合为撮口呼;

没有韵头而以/a、o、ə/为韵母的主要元音的聚合为开口呼。

36.语流音变:

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由于说话时快慢、上下、强弱的不同和邻音的影响,可能发生不同的临时性的变化。

这种变化,叫做语流音变。

37.同化:

〔同化现象在各种语言的语流音变中都十分常见,〕同化是指一个音位受相邻音位的影响而在某个区别特征或音位整体上趋同的现象。

38.异化:

〔异化现象是和同化相反的音变现象:

〕两个本来相同或相近的音位,如果连着发音有困难,那么其中一个发生变化,变得和临近的音不同或不相近。

39.弱化:

弱化通常发生在轻声〔汉语〕或弱读〔重音型语言〕音节中。

〔从元音来说,弱化最常见的表现是:

复元音单化,单元音央化。

从辅音来说,弱化通常表现为发音阻碍的减少,常见的有:

清音→浊音,塞擦音→塞音〔或擦音〕,塞音/擦音→边音/近音。

40.脱落/合音:

随着弱化程度的加深,还往往会进一步造成某些音位脱落,并有可能进一步造成音节分界的变动,或两个音节并为一个音节,后者也叫“合音〞。

脱落:

又称“减音〞、“删音〞。

指语音串里原来存在的某个音段在语流中被减省或丧失。

41.超音质要素:

语音有音质、音高、音强、音长四要素,后三者统称为超音质要素。

42.停延:

“停延〞指“停顿〞和“延宕〞两种情况,前者是在段后停止发音动作,后者是把段中最后一个音节的韵母延长,两者都可标志出比音步更大的韵律单元。

43.语调段:

语调段由一个或多个停延段组成,其特点是语调段的末尾局部要有承当语气的语调曲线。

第四章语法

1.语法的组合规那么:

语法单位一个接着一个组合起来的规那么叫做语法的组合规那么。

2.聚合规那么:

语法的聚合规那么就是语法单位的分类和变化的规那么。

〔P100〕

3.语法规那么:

语法的组合规那么和聚合规那么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规那么。

4.语法单位:

但凡能在组合的某一位置上被替换下来的片段都是语法单位。

5.语素:

语素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也是最小的语法单位,所有语言都是如此。

6.词:

一般认为,词是造句的时候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单位。

7.词组:

词组是词的组合,它是句子里面作用相当于词而本身又是由词组成的大于词的单位。

8.句子:

句子是最大的语法单位,也是语言用于交际时最小的使用单位。

9.构词法:

语素组合成词的规那么。

10.词法:

语素组合成词的规那么和词的变化规那么合在一起叫做词法。

11.句法:

词组合成词组或句子的规那么。

12.词根:

词根是词的核心局部,词的意义主要是由它表达出来的。

13.词缀:

词缀是只能黏附在词根上的语素,它本身不能单独构成词。

14.前缀、中缀、后缀:

〔词缀按与词根语素的位置关系,可以分为前缀、中缀和后缀。

〕黏附在词根前面的词缀称为前缀,黏附在词根后面的词缀称为后缀,插入词根中间的词缀称为中缀。

15.构词语素/变词语素:

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我们可以把词根和派生词缀叫做构词语素,把屈折词缀叫做变词语素。

16.自由语素/黏着语素:

自由语素,从功能上来说,是能单说〔单独成句〕的语素,如“我、牛、快、好〞;

黏着语素,从功能上说,是不能单说的语素,如“肤、聪、航、的、呢、从〞。

17.异根式和零形式:

异根式是用不同的词根来表示不同语法意义的手段,如英语单数第一人称的代词主格和宾格分别用I和am来表示。

零形式是采用没有标志的空位形式来表达语法意义的语法手段,如英语用名词的原型表示单数,动词的原型表示现在时。

18.词干:

构词语素构成一个词的词干。

一个词除去屈折词缀,就是它的词干。

19.单纯词:

由一个词根语素或一个词根语素加上屈折词缀构成的词称为单纯词。

20.合成词: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构词语素组成的词称为合成词。

合词:

由词根语素按一定的规那么组合起来构成的合成词,称为复合词。

22.复合词构词法:

构成复合词的规那么称为复合词构词法。

23.派生词:

由词根语素和派生词缀组合起来构成的合成词称为派生词。

24.派生词构词法:

构成派生词的规那么叫做派生词构词法,或叫附加法。

25.直接组成成分:

句子是按照一定的规那么一层一层组合起来的。

每一层中直接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更大的语法单位的两个组成成分叫做直接组成成分。

26.类的配列:

类的选择及其次序。

27.类配列的层次性:

结构关系可以表达为类的配列,句子的结构和层次也可以用类配列的方式表示出来,这可称作类配列的层次性。

28.递归性:

语法的组合结构一层套一层,同样的结构尽可以重复使用而不致造成结构上的混乱。

同样的结构可以层层嵌套。

借用数学的术语来说,这就是结构规那么有“递归性〞。

29.词类:

词类是按照词在结构中所能起的作用,即词的句法功能分出的类。

30.兼类:

各种语言里面都有跨类的词,就是说一个词既可以属于这一类,也可以属于那一类,这可称为兼类。

变化:

在有些语言中,词与词组合时形式要发生变化。

同一个词与不同的词组合就有不同的变化。

这些不同的变化形成一个聚合,叫做词形变化,或者叫做形态。

32.语法范畴:

〔词形变化是语法形式,每种变化都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

〕词形变化所表现的语法意义的聚合叫做“语法范畴〞。

33.性:

性是某些语言里的名词的分类,也会在句法上与之相关的其他词上反映出来。

冠词和形容词常常修饰名词,它们也会随着有关的名词而有性的变化。

有阳性、阴性和中性。

34.数:

许多语言都有数的语法范畴。

数这个范畴一般包括单数和复数两种意义。

和性范畴一样,数范畴也会在句法中和名词相关的词中表达出来。

35.格:

格表示名词、代词在句中和其他词的关系,它的意义是直接和句法相关的。

有主格、宾格、与格、属格、所有格等。

36.体:

体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各种阶段和状态,是动词特有的语法范畴。

有普通体、进行体和完成体。

37.时:

时也是动词的语法范畴,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时间。

这时间往往以说话的时刻为准,分为现在、过去。

将来。

38.态:

态,也称语态,表示动作和主体的关系。

它是动词所具有的语法范畴,一般分为主动态和被动态两种。

主动态表示主体是动作的发出者,被动态表示主体是动作的承受者,谓语动词会有相应的变化。

39.人称:

不少语言的动词随着主语的人称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形式。

40.变换:

变换是意义上有联系的语法格式之间有规那么的格式对应,它能超越一个语法格式的范围,揭示有关格式之间的关系。

41.句法同义:

几个句子格式表示相同或相近的动-名语义关系,称为句法同义。

42.句法多义:

同一个句式表示几种不同的结构意义〔或动-名语义关系〕,称为句法多义。

43.屈折语:

有丰富的词形变化的语言叫屈折语。

44.孤立语:

缺少词形变化的语言叫做孤立语。

45.黏着语:

语言的语法类型之一,通过在词根的前中后粘贴不同的词尾来实现语法功能。

46.复综语:

富于形态变化的语言。

第五章语义和语用

1.词汇:

词汇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

2.语法意义:

表示语法关系的意义叫语法意义。

3.概念意义:

词的概念意义是指说一种语言的人在对现实世界的认识中形成的共同的主观映像,是认知的成果。

4.概念结构:

词义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叫做一种语言的概念结构。

5.单义词:

意义只概括反映某一类现实现象的词。

6.多义词:

意义概括反映相互有联系的几类现实现象的词。

7.本义:

词的有历史可查的最初的意义。

8.派生意义:

由本义衍生出来的意义叫做派生意义。

9.隐喻:

隐喻建立在两个意义所反映的现实现象的某种相似的根底上。

10.转喻:

转喻的根底不是现实现象的相似,而是两类现实现象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这种联系在人们的心目中经常出现而固化,因而可以用指称甲类现象的词去指称乙类现象。

11.同义词:

几个声音不同而意义相同或根本相同的词,这就是一般所说的同义词。

12.反义词:

语言中有很多意义相反的词,叫做反义词。

13.相对反义词:

如果两个反义词处在反对关系中,肯定一方就必然否认另一方,否认另一方的那么未必肯定另一方,二者之间存在着非此即彼的中间状态,这类反义词就叫做相对反义词。

14.绝对反义词:

如果两个反义词处在矛盾关系中,肯定一方就必然否认另一方,否认另一方就必然肯定另一方,二者之间没有非此即彼的中间状态存在,这类反义词就叫做绝对反义词。

15.词义的上下位关系:

词义的上下位关系指词义反映的现象之间具有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

上位义更具有概括性,所反映的现实现象比下位义更多。

而下位义比上位义的概念义内涵属性更丰富,除了继承上位义的所有属性外,还有自己特有的属性。

16.义素:

对词的一个义项的语义特征进行分析以后得到的最小的语义单位。

17.义项:

义项是词典释义的最小单位,是从词语的各种用例中概括出来的共同的、一般的、稳定的意义,一个词往往有几个意义,每一个意义就是一个义项,当词典中表现为一个条目。

18.义场:

由具有某些共同义素的一群词类聚而成的场或聚合体。

19.语义场:

具有相同的语义特征的词义所构成的集合就叫做语义场〔semantic 

field〕。

20.语义结构:

有限多的“谓词-体词〞关系类型〔一般称作“动-名关系〞〕,就是句子的语义结构。

21.语义规那么:

语义结构中谓词和体词的搭配规那么就是句子的语义规那么。

22.施事:

自主性动作、行为的主动发出者。

23.受事:

因施事的动作行为而受到影响的事物。

24.与事:

施事所发动作的非主动参与者,最常见的是因施事的行为而受益或受损者。

25.主事〔客事〕:

性质、状态或发生非自主变化的主体。

26.致事:

事件或变化的引发者。

27.工具:

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器具或材料。

28.方所:

动作、行为发生或开始、结束的场所、方位或范围。

29.时间:

动作、行为、事件发生或开始、结束的时间,延续的时段等。

30.人称、时、指示:

负责句子与“说话者—说话地—说话时〞挂钩的范畴,在哲学上也称作“索引范畴〞。

“人称〞是语说话者挂钩的名词性范畴;

“时〞是与“说话时〞挂钩的范畴;

“指示〞是与“说话者位置〞挂钩的范畴,许多语言中都用专门的指示代词来表示。

31.语气:

表达“句子的言语交际作用〞的范畴,几乎所有语言的句子都可以区分“陈述/疑问/祈使〞等不同语气。

32.情态:

表达“说话者对所言的主观态度〞的范畴,主要是由情态助动词、情态副词或“我认为/我相信/我肯定/我确信〞等小句来表达。

33.蕴涵:

通俗地说,句子真值的蕴含关系就是,从一个句子的句义一定可以推导出另一个句子的句义,反向推导却不成立。

34.预设:

通俗地说,如果一个句子的肯定和否认两种形式都以另一句子的肯定式为前提,那么另一句子是该句的预设。

35.物理语境:

物理语境之话语的说话者/受话者、说话当时的时空及其这一时空中的所有存在。

36.话语语境:

话语语境是指一个连贯的言语事件中前面或后面的话语〔如交谈双方前面说过的话,小说中的上下文〕。

37.信息的基点:

说话者向受话者说话,一定是要向他传达一定的信息,这个信息一定是关于某个实体〔包括特定时间、空间〕的信息,可称作“信息的基点〞。

38.话题/说明:

一个句子中句义信息所关涉的那个实体是句子的“话题〞,针对话题展开的句子其他局部是“说明〞。

39.焦点:

说话者希望受话者特别关注的新信息,是句子的焦点。

40.言内意外:

用一般的、概括的语言去表达特殊的、个别的对象时会出现一些矛盾。

有时候,特殊的、个别的东西的复杂性难以用言词一一穷尽地表述出来,因而在所要表达的意思上留下一些空白,需要听话人凭自己的经验、体会去补充、了解。

这样在语言交际中就出现了“言不尽意〞“言内意外〞的现象。

41.言内行为:

指说话人运用语言结构规那么说出有意义的话语的行为。

42.言外行为:

指说话人的话语要到达的目的和意图。

43.言后行为:

说话人说出话语后到达的结果。

44.直接言语行为:

由根本句型或施为句明确表达出来的言语行为,可以称为直接言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