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
《基础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钢筋闪光对焊及电渣压力焊要特别注意接头处轴线偏移,均不应大于钢筋直径的0.1倍及2mm,弯折角小于3°
。
钢筋弯折和弯钩规定
项目
内容
钢筋的弯钩与弯折规定
HPB235级钢筋末端作180°
弯钩(普通混凝土结构)
HPB235级钢筋末端需要用180°
弯钩,其圆弧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的3倍。
弯钩(轻集料混凝土结构)
HPB235级钢筋末端需要作180°
弯钩,其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3.5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的3倍。
HRB335级钢筋末端作90°
或135°
弯折
HRB335级钢筋末端需作90°
弯钩,其弯曲直径D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的4倍。
平直部分长度应按设计要求确定。
4
弯起钢筋中间部位的弯折
弯起钢筋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起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5倍。
端部钢筋接头的位置
不论采用搭接或焊接接头,接头的位置离开距端部弯折部分的距离不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箍筋末端的弯钩规定
用HPB235级钢筋制作的箍筋
(1)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
(2)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
对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且大于75mm。
弯钩形式
对有抗震要求的受扭的结构,钢筋末端作135°
弯钩。
绑扎时,弯钩应与模板呈45°
角或采用180°
弯钩且保证弯钩与转角处距离不小于15d。
4.钢筋绑扎
(1)钢筋摆放位置线的标定:
在垫层上放出轴线,承台梁和墙、柱、门洞位置线,并标出底板钢筋以及墙、柱插筋位置线,每根底板钢筋位置线用至少两个粉笔点来标识,墙、柱钢筋在插入部分的底和顶用红漆标点标识,底板及基础梁上筋绑扎完后,在其上(用红漆标点标识)放出,柱、墙、洞口位置线、(控制插筋),承台梁箍筋摆放线在对角主筋上标出。
(2)钢筋绑扎及安装工艺流程
①承台梁下层主筋需在筏板下层钢筋绑扎完毕后方可摆放、绑扎,地梁下部加强筋需与同方向的筏板下层钢筋置于一排。
②梁钢筋绑扎先在垫层上按设计图纸划好箍筋的间距,然后按以下次序进行绑扎,将主筋穿好箍筋,按已划好的间距逐个分开→固定主筋→穿次梁主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梁、次梁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梁底主筋与箍筋绑扎→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
梁中箍筋应与主筋垂直,箍筋的接头应交错设置,箍筋转角及与纵向钢筋的交叉点均应扎牢,弯起钢筋与负弯矩钢筋位置要正确,梁与剪力墙及柱交接处,墙与柱钢筋锚入梁内的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③筏板钢筋排放及绑扎时,下铁,先摆放南北向钢筋,再摆放东西向钢筋;
上铁,先摆放东西向钢筋,再摆放南北向钢筋。
绑扎需将双向钢筋交叉点全部扎牢。
注意相邻绑扎点的铁丝扣,要呈八字形(或左右扣绑扎),以免网片歪斜变形。
筏板上下两层钢筋间要按规定设置马凳钢筋,每平米放置一个,采用Φ16钢筋制成。
(2)柱绑扎
按垫层上弹好的柱及剪力墙暗柱位置线,在梁箍筋上固定好一定柱箍筋,然后将柱筋按设计长度插入地梁底(带10d直钩)并用点焊的方法将柱主筋固定牢固。
伸入梁内的柱子主筋外应绑扎不少于3个柱子箍筋。
箍筋形式采用两个1/2箍筋相互焊接成一个完整箍筋。
在立好的柱子主筋上用粉笔标出箍筋间距,然后将套好的箍筋向上移置,由上向下宜用缠扣绑扎。
箍筋应与主筋垂直,箍筋转角与主筋交叉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交错绑扎,以防骨架歪斜。
箍筋的接头应沿柱子竖向交错布置,有交叉式箍筋的大截面柱子其接头可位于箍筋与任何一根中间主筋的交接点上,柱子箍筋的绑扎一定要注意设计要求的加密区。
柱子内的拉筋要钩住柱子的箍筋。
下层柱子主筋露出上层楼面部分,要用专用卡箍及柱箍筋将其收进一个柱筋直径,以克服上层柱钢筋的移位。
(3)墙钢筋绑扎
地下室砼墙两端的柱钢筋或暗柱钢筋绑扎完毕后即可进行墙钢筋绑扎。
按弹好的墙位置线,在墙中间位置先固定2~4根主筋,在其上及柱主筋上划水平筋间距,然后在下部及上部绑扎两根定位横筋,在其上划竖筋间距,接着绑扎其余竖筋,然后绑扎其余横筋。
为保证插入梁内的墙主筋位置正确,要在墙下部加设附加钢筋,再用电焊固定。
墙钢筋应逐点绑扎,两侧及上下应对称进行,墙钢筋的锚固、搭接应符合设计要求,搭接处应在中心及两端用绑丝绑扎牢固。
双排钢筋之间应绑扎拉筋及支撑筋,拉筋一定要钩住墙纵横钢筋交叉点。
墙上洞口上侧的连梁绑扎前,要在洞口两侧暗柱主筋上划好标高线,按设计标高绑扎。
连梁主筋伸入两侧墙内的锚固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墙内埋设的管道及预留洞口,其位置及标高要仔细核对,切断钢筋处应按规定绑扎附加钢筋补强。
墙钢筋绑扎要特别注意墙转角及各节点的抗震构造钢筋,要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规定。
(4)板钢筋绑扎
板钢筋绑扎前,将模板上垃圾清扫干净,用粉笔在模板上划好主筋、分布筋的间距,并用墨斗逐行弹线。
按弹好的钢筋间距线,先排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
然后用八字扣逐点将钢筋绑扎牢固,板的双层钢筋之间须按规定设置钢筋马凳,以保持上层钢筋的位置准确。
板的负弯距钢筋,每一扣均要绑扎,并在主筋下垫钢筋马凳,以防止被踩下,特别对悬臂板,要严格控制钢筋位置,防止变形。
(5)楼梯钢筋绑扎
楼梯钢筋绑扎要先绑扎楼梯梁钢筋,后绑扎板钢筋,板钢筋要锚固与梁钢筋内。
在楼梯支好的底模弹上板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线,按设计图纸中主筋和分布筋的排列,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
每个交点均应绑扎。
(6)钢筋保护层
部位
保护层厚度
地下室底板的下部钢筋:
50mm
地下室底板的上部钢筋:
25mm
地下室外墙的外侧钢筋:
地下室外墙的内侧钢筋:
15mm
梁:
6
楼板、屋面板、楼梯板:
7
混凝土墙:
基础底板下部钢筋用大理石垫块,其它部位用塑料垫块,要按钢筋直径大小分别布设,间距1m2-2m2一个。
5.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①钢筋的品种和质量、焊剂的牌号、性能及使用的钢板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的有关标准规定。
②钢筋表面必须洁净。
③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锚固长度和接头设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④焊接接头的机械性能试验报告结果必须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的专门规定。
(2)基本项目
①弯钩的朝向应正确,绑扎接头应符合规范的规定,每个搭接长度不超过规定值。
②用Ⅰ级钢制作的箍筋,其数量符合设计要求,弯钩角度和平直长度均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③对焊接头无横向裂纹和烧伤,焊包均匀,接头弯折不得大于4°
,接头处钢筋轴线的偏移不得大于0.1d且不大于2mm。
④电弧焊接头焊缝表面平整,无凹陷、焊瘤、接头外无裂纹、气孔、灰渣及咬边。
接头尺寸允许偏差不得超过以下规定:
a、绑条沿接头中心和纵向位置偏移不大于0.5d;
b、接头处钢筋轴线的偏移不大于0.1d且不大于2mm;
c、焊缝厚度不小于0.3d;
d、焊缝宽度不小于0.8d;
e、焊缝长度不小于5d(双面焊)或10d(单面焊);
f、接头处弯折不大于3°
(3)一、二级抗震等级受拉钢筋锚固长度和搭接长度必须符合下表的规定。
一、二级抗震等级受拉钢筋锚固长度
钢筋种类
一、二级抗震时La8
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C35
≥C40
HPB235
28d
25d
23d
HRB335
d≤25
34d
31d
29d
d>
25
38d
32d
一、二级抗震等级受拉钢筋和搭接长度
一、二级抗震时LaE
40d
35d
33d
48d
44d
41d
54d
45d
钢筋位置的允许偏差如下表。
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单位:
mm)
(mm)
检验方法
绑扎钢筋网
长、宽
钢尺检查
网眼尺寸
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
绑扎钢筋骨架
长
宽、高
受力钢筋
间距
钢尺量两端、中间各
一点,取最大值
排距
保护层
厚度
基础
柱、梁
板、墙、壳
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
钢筋弯起点位置
预埋件
中心线位置
水平高差
+3,0
钢尺和塞尺检查
(4)成品保护
①成型钢筋应按指定地点堆放,用垫木垫放整齐。
②绑扎墙筋时应搭临时架子,不准蹬踩钢筋。
③底板上下筋绑好后,支撑与马凳要绑牢固。
防止其它工种操作时蹬踩变形。
④楼板的弯起钢筋,负弯矩钢筋绑好后,不准踩在上面行走。
在浇注砼前一定保持原有形状,并派钢筋工专门负责修理。
⑤墙的外露筋用塑料管套好(在浇砼前)以免污染钢筋。
⑥绑扎钢筋时禁止碰动予埋件及洞口模板。
⑦模板面隔离剂不要污染钢筋。
⑧安装线管、暖卫管线或其它设施时不得任意切断和碰动钢筋。
⑨电渣焊卡具不得过早拆卸,防止接头弯曲变形。
⑩焊后不准砸钢筋接头,不准往刚焊完的接头上浇水。
焊接时搭好架子,不准踩踏其它已绑好的钢筋。
(5)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①墙、柱予埋筋位移:
墙、柱主筋插筋妥善固定绑扎牢固,确保位置正确。
必要时可附加钢筋电焊焊牢。
砼浇筑前后应有专人检查修整。
并用固定卡(或水平钢筋箍)加以固定。
②露筋:
墙、柱钢筋每隔1m左右加绑塑料垫块。
绑扎墙柱钢筋的绑丝头要弯入墙柱内,不得外露。
③钢筋接头位置错误:
梁、柱、墙接头较多时,翻样配料加工时应据图纸予先画好施工简图。
注明各号钢筋搭配顺序,并避开受力钢筋最大弯矩处。
④接头未错开:
经对焊加工的钢筋,在现场进行绑扎时对焊接头要错开搭接位置。
因此,加工下料时,凡距钢筋端头搭接长度500mm以内不得有对焊接头。
⑤柱或墙竖筋有位移时,应按1:
6坡度进行调整,也可采用垫筋或垫钢板焊接(双面Ⅱ级钢5d)。
⑥梁、柱交接核心区箍筋间距未加密:
绑扎前先熟悉图纸,绑梁钢筋前先将柱箍筋套竖筋上,穿完梁筋后再绑。
⑦柱、墙钢筋骨架不垂直:
绑竖向受力钢筋时要吊正后再绑扎。
凡是搭接部要绑三个扣,以免不牢固发生变形。
另外,绑扣不能绑成同一方向的顺扣。
⑧箍筋搭接处未弯成135°
,平直长度不足10d;
加工成型应注意检查平直长度是否符合要求,现场绑扎操作时,应认真按135°
二、模板工程
根据本工程特点,本工程±
0.00以下,砼工程除承台梁与筏板底有400mm高差,按照设计要求采用砖地模后,其余均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板,模板开始作业前,必须按图纸要求放好轴线及模板边线,定好水平控制标高,各种钢筋的保护层垫块已绑扎完毕,水电管线及预埋件已安装好,新旧砼接槎面清理干净。
整个钢筋的绑扎工程已经过隐蔽验收。
1.柱模板安装
按弹好的柱子边线,在距四边离地50~80mm处的主筋上焊接支杆,用支杆顶住模板,以防模板移位。
柱子模板自下向上安装,一般按柱子大小,一面模板的一个边带一个角模预先拼好,就位后用铁丝与主筋连接临时固定。
用U形卡将两侧模板连接卡紧。
安装完两面再安装另两面模板,由下而上直至柱顶(即柱与梁或板交接处)。
柱箍用钢管制成,一般间距1mm左右,柱箍内侧每边按设不少于两根的钢管,以保证柱模型的顺直。
柱模固定采取设斜撑及钢管井字支架固定。
斜撑与地面夹角不大于60°
柱模安装完毕固定前,要复查模板垂直度,对角线差值和支撑、连接件稳定情况。
对截面大于30cm的柱子、柱子模板之间还应加设对拉钢片。
2.剪力墙模板安装
(1)墙模采用组合钢模板竖排组拼,用Φ48×
3.5mm架子管做内横楞,间距600mm,用同规格的钢管两根做竖楞,间距600mm。
(2)施工做法:
复查剪力墙定位基准线无误后,按放线位置在距地50mm的剪力墙主筋上焊接支杆,支杆采用60mm长的短钢筋,以免钢筋穿透防水砼发生渗漏现象。
按放好的位置线安装门洞口模板,下好木砖或预埋件。
剪力墙模板的拼装要按剪力墙定位基准线在墙两侧同时拼装,边拼装边用穿墙螺栓临时固定,以免拼好的模板翻倒伤人。
模板拼装时,一般按一块150mm(或100mm)模板2块300mm模板的次序拼装。
在150mm(或100mm)宽的模板上钻14mm孔作为对拉螺栓穿墙孔。
竖向对拉螺栓间距按不大于700mm布置。
在剪力墙下部,因砼对模板侧向压力太大,还应视具体情况加设对拉片。
对位拴位置在垂直方向要上下对齐,以利固定模板的钢管安设。
墙模拼装完毕后,在对拉拴上部先安放水平方向的固定钢管,再在对拉拴两侧安放垂直方向的固定钢管,在对拉拴上套Ш形卡,按剪力墙设计宽度紧固对拉拴上螺丝,位于剪力墙下部的对拉拴要用双螺母紧固。
剪力墙模板安装就位紧固后,应用斜撑加固,并用满堂脚手架连接,以保证模板的垂直度及稳定性。
外墙螺栓加止水板,内墙螺栓加塑料套管。
墙支模图
上部斜撑@1500300墙厚
30×
30×
3挡片
Φ12穿墙螺栓
组合钢模板
腰部斜撑@1500
墙高
Φ12对拉螺栓@600
内楞钢管Φ48×
3.5mm@600可跳游托
外楞钢管2Φ48×
3.5mm@600
斜撑@1500
800Φ20锚筋
3.梁模板安装
梁底钢模板铺设于满堂脚手架钢管上,按设计标高在脚手架立管上固定水平钢管,将梁底模板直接安放在水平钢管上,钢管两侧用架扣将钢模板固定。
梁底模板需拉线找平取直,梁跨度等于或大于4m时,梁底模板需按梁跨的3‰起拱。
绑扎梁钢筋找正位置和垫好保护层,经检查合格清除垃圾杂物后,即可安装梁两侧模板,通过连接角模用U形卡与底板连接。
梁高超过300mm后,在梁侧模中间按间距1m左右加设钢对拉片,梁侧模支撑固定采用钢管,按间距1m左右布设。
4.楼板模板安装
楼板模板以满堂脚碗扣手架立杆为支柱,立杆间距按900×
1200布设,每一根立杆必须保证垂直。
对于跨度大于等于4m的楼板按设计要求起拱1‰~3‰楼板模板铺设方法如下:
满堂脚手架上设置水平架管,间距500mm,按设计楼板标高固定水平钢管,水平钢管一定要按标高点拉线找平,然后铺设钢模板。
钢模板铺设要从一侧开始,每两块板之间边肋上用U形卡连接,大面积铺设尽量采用大尺寸的定型模板,在拼缝处采用小尺寸模板,不足一块模板尺寸的,要用木模板代替,但拼缝必须严密。
楼面模板铺完后,应用水准仪测量模板标高并进行校正,同时应检查支柱是否牢固,在梁下及荷载较集中处应加设剪刀撑,然后将模板面清扫干净。
5.楼梯模板安装
本工程±
0.00以下楼梯皆与剪力墙相连,采取先浇剪力墙砼,拆模后再支楼梯模型的施工方式,按此法施工时,一定要保证楼梯梁、休息平台等结构中钢筋预埋位置无误。
剪力墙拆模后,按设计标高在剪力墙弹好楼梯梁位置线及楼梯踏步上平线、斜跑板、休息平台上平线及下平线,按线铺放钢模板、支撑放木。
绑扎完钢筋后按线支好踏步模型。
踏步模型特别容易向下滑动,支模时要在其下部设不少于2根的支撑。
保证踏步模型稳定性。
6.模板拆除
柱、墙、梁、板、楼梯的拆除必须等混凝土达到要求的脱模强度。
柱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除。
墙模板必须等混凝土强度1.2MPa以上时,方可拆除(随室外湿度和砼强度不同,拆模时间约为浇筑后3~12小时)。
楼板、梁需待其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75%以后方可进行,砼强度的判定以同条件养护试块为准。
拆模顺序一般是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部位,后拆承重部位。
柱、墙模板拆除,先拆除斜撑再卸掉柱箍和对立螺栓,再拆掉柱、墙模板外的纵横钢管,接着拆掉连接模板的U形卡,然后用撬杠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与混凝土分离。
楼板、梁模板拆除,先拆梁侧帮模,再拆除楼板、梁底模板。
楼板、梁底模拆除,应先拆除支撑方木或梁底的水平钢管,再拆除方木、钢模板。
用钩子将模板钩下或用撬杆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脱离,自由下落于满堂脚手架上部架板上,不得直接下落,以免破坏砼结构及损坏模板。
所有拆下的模板及连接配件,要及时清理粘结物,修理并涂刷隔离剂,分类整齐堆放备用,保证施工现场文明有序。
底模拆除时的砼强度要求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m)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板
≤2
≥50
>
2,≤8
≥75
8
≥100
梁、拱、壳
≤8
悬臂构件
—
7.质量标准
模板及其支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拼缝必须严密,接缝宽度不得大于1.5mm,模板与砼接触面必须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
所有的阴阳角部位模板拼装时需沾夹海棉条。
墙、柱模板下部与下层砼相接处,其缝隙必须用水泥砂浆封堵,以免砼浇筑时跑浆漏浆。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
允许偏差(mm)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
插筋
外露长度
+10,0
预埋螺栓
+10,2
预留洞
尺寸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检验方法
轴线位置
底模上表面标高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截面内
部尺寸
基础
柱、墙、梁
+4,-5
层高
垂直度
不大于5m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大于5m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表面平整度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8.模板计算书
(1)楼板模板计算:
楼板厚度300mm和200mm模板面采用组合钢模板。
荷载计算:
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
0.5KN/m3;
混凝土标准值:
24KN/m3;
钢筋自重标准值:
1.1KN/m3;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
2.5KN/m3;
楼板按200mm计算:
荷载的标准值:
F1=0.5+24×
0.2+1.1+2.5=8.5KN
荷载标准值:
F2=(0.5+24×
0.2+1.1)×
1.2+2.5×
1.4=11.18KN
楼板按300mm计算
F3=0.5+24×
0.3+1.1+2.5=11.3KN
F4=(0.5+24×
0.3+1.1)×
1.4=14.06KN
计算次龙骨间距:
新浇的混凝土均匀作用在组合钢模板上,单位宽度的面板可视为梁次龙骨作为梁支点按三跨连梁考虑。
板厚按300mm计算
按抗弯强度验算:
M=q1ι12/8δ=M/W≤ƒm
式中:
M——弯矩设计值(N.mm)
q1——作用在顶板模板上的均匀荷载(N/mm),按《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表8-69组合。
q1=F4×
0.3/1000=14.06×
0.3/1000=4.22N/mm2;
ι1——次龙骨间距;
δ——受弯应力设计值(N/mm2);
W——截面抵抗矩=1/6bh2;
ƒm——模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按《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取215N/mm2(KN/mm2);
δ=M/W≤ƒm
ι12=(215×
8.21)/(1/8×
4.22)=52.285
ι1=578.4mm<
600mm,取600mm
(2)用Φ48×
3.5碗扣式架管,间距最大为1200mm,上设U托,最下一层地杆距地300mm,中间水平柱间距1200mm,支撑杆有效面积A=489mm2(内R=41mm);
抗压强度验算:
N=11.8×
2.12×
1.2=28.44KN
N=A5=489×
215=105KN>
28.44KN,满足
稳定性验算(按中心点最大偏心25mm计算)
1X=π(D4-d4)/64=π(484-414)/64=1.225×
105mm4
1X=π(1X/A)1/2=(1.22×
105/489)1/2=15.79mm
1X=1800/Ix=1800/15.79=114
查Q235,b类截面轴压稳定系数ΦX=0.453
欧拉临界应力
Nex=π2EA/λ2x=π2×
2.06×
105×
489/1142=76.4KN
初始偏心弯矩Mx=Ne=16×
103×
25=4×
104KN
截面塑性发展系数rx=1.0
受压最大纤维截面抵抗矩
W1x=1x/(D/2)=1.22×
105/(48/2)=5083.3mm3
N/ΦXA+βmxMX/[(1-0.8N)/Nex]=175.9MPa<
215Mpa(满足要求);
(3)墙体模板计算
荷载计算
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产生的侧压力①层高按3.3m,侧压力为:
F1=0.22rctoβ1β2V1/2F2=Hrc
取两者较小值
F1.F2——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产生的最大侧压力;
Rc——混凝土重力密度,取材24KN/m;
To——新浇混凝土速度,每一楼层每个楼梯间墙体混凝土量约25m3,控制在1h左右浇完,取V=3m/h;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筑顶面的总高度,取3.3m;
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0;
β2——混凝土坍落度修正系数,按坍落度130-150mm,取1.15;
得:
F1=0.22×
24×
5×
1.0×
1.15×
31/2=52.58KN/m2;
F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