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496789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7.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格式.docx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格式.docx

A.服饰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符号,蕴涵着一个国家、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人文思想和精神气质。

B.服饰是一种文化载体,它可以强化人们对国家、民族、文化以及宗教的认同感,同时服饰也是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的原动力。

C.上古时期,人们在野外的洞穴里居住,用树叶、兽皮等遮蔽身体、抵御寒气,这些树叶、兽皮就是中华民族最早的衣着服饰。

D.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生产技艺的提升,人们逐渐用丝麻等织品取代一些天然物品,并将这些丝麻织品染色后缝制成衣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当今的“衣服”概念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迁,古人将上衣称为“衣”、下衣称为“裳”,还根据“天玄而地黄”的理念来确定上衣和下裳的颜色。

B.上衣下裳的服饰样式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民族文化精神,因此,这些传统服饰可以表现出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相关特征。

C.殷周以后,传统服饰在体现实用价值的同时,还注重色彩的搭配,色彩绚丽、纹饰精美的衣服表明穿着者具有很高的身份地位。

D.尽管中华服饰文化意蕴深厚,特点鲜明,受到世人的普遍赞誉,但我们也应该以理性的眼光,对民族服饰文化传统进行合理扬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隋唐以前,传统服饰没有礼服与便服的区分;

隋唐时期,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对汉魏以来的服饰进行了改革,明确规定了礼服与便服的样式。

B.中国古代的服饰大都具有礼仪的功能,体现出非常重要的社会价值,这也是历代统治者重视制定服饰典章制度和相关法令的主要原因。

C.在珍视本民族服饰文化的同时,也要加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服饰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这样中华服饰文化才能进一步繁荣发展。

D.服饰是国家形象和民族文化的重要代表,因此,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可以结合现实的需要形成符合现代中国人审美观念的新国服。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丁西林:

君子不器

丁西林是杰出的物理学家,同时又是出色的剧作家。

一生共创作了8部独幕剧、9部多幕剧,其独幕剧的创作堪称典范。

他出现在中国现代喜剧的肇始期,初试戏剧之笔,就表现出了一种艺术上的成熟,显出凤毛麟角一般的可贵。

丁西林1910年考入上海南洋公学,1914年负笈英国入伯明翰大学攻读物理学,1919年获理科硕士学位。

由英国学成归国后,受聘入北京大学任教,先后任物理学教授,物理系主任。

他任物理系主任期间,极力延聘优秀人才,使物理系一时人才济济,称为一时之盛。

他大力提倡实验工作,以树立理论与实验结合的优良学风。

他讲授物理课,首倡采用中文编写讲义,并从事整理和订正物理学名词术语的中文译法,以利于国人吸收西方科学。

他在北京大学任教近十年间成绩卓著,深受学生尊敬,培养了不少学有专长的人才。

1927年丁西林出任设于上海的物理研究所所长。

当时研究所白手起家,经费很少,所需各种器材、设备和书刊均必须从国外购进。

他面对困难毫无惧色,精心规划,刻苦经营。

迄至抗战前夕,物理研究所已建立了一批实验室和一个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并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

他任物理研究所所长期间,坚持艰苦奋斗,锐意创新,功绩斐然,深得中研院长蔡元培先生的器重和所内人员的尊敬。

丁西林自幼喜爱文艺,留英期间阅读了大量欧洲名著。

归国后业余从事戏剧创作,成为五四以来有影响的剧作家之一。

作于1923年的处女作《一只马蜂》主旨在于批判守旧思想宣扬婚姻自由和个性解放。

但和当时流行的注重作品的社会意义的问题剧不同的是,没有常见的阶级矛盾的双方、水火不客的敌我,而是以一种轻松、幽默、含蓄的风格表现自己的主题让人物在一连串的反话与谎话中表现自己,使剧情变得轻松活泼。

丁西林对人物的态度也较温和,他用一种既嘲弄但又不乏爱护的态度描写每一个人,表现出一种温和轻松的幽默品格。

作为一位常年从事研究并取得重大成绩的科学家,丁西林的观察力、分析力、判断力都不可能不为自然科学所要求的理性逻辑所渗透。

而用这套思维去观察、思考、表现出来的生活自然也具有一种别样的色彩。

物理学对研究者的观察能力的培养使丁西林在从事戏剧创作时形成了优越的喜剧审美定势。

正是这种发现与挖掘能力,使丁西林像牛顿由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一样从找房子、偷烟、赔花瓶钱这些生活中人们司空见惯的近乎无事之事中捕捉到喜剧的因子,并对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刻画。

作为以严密逻辑推理为基本工作要素的科学家,他对逻辑关系的掌握是熟练的,而当他作为一位戏剧作家时,他便在作品中自如玩弄与破坏着生活中正常的承接与因果从而使偶然性出现的不可调和的矛盾被自然化解,产生独特的喜剧效果。

丁西林认为喜剧是一种理性的感受,必须经过思考,必须有味。

喜剧的笑也不同于闹剧的哄堂、捧腹,而是会心的微笑。

丁西林一般不采用通常意义上的夸张,更不求助于外加的笑料。

他的独幕喜剧大都情节单纯,人物不多,也没有大的矛盾,但能把握住剧中的喜剧性种子形成核心情节。

在剧情展开上,也是波澜起伏,妙趣横生,有鲜明的层次和节奏。

他还很重视喜剧的结尾艺术,每每在全剧矛盾冲突已经结束了之后,又出人意料地添上一笔,进一步强化喜剧效果。

他的语言,也以幽默俏皮为人称道,挥洒自如,毫无斧凿痕迹。

建国后,丁西林先后担任文化部副部长、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多种职务。

在繁忙工作的间隙,对于戏剧的创作与发展仍做出坚持不懈的探索,创作出多部话剧、舞剧、新编戏曲等。

他的独幕喜剧久演不衰,北京人艺多次把他的《一只马蜂》《压迫》《三块钱国币》搬上舞台。

1974年4月4日,丁西林因心脏病猝发,不幸去世。

他在独幕剧创作上的突出成就为中国现代话剧史留下了宝贵的一页。

相关链接:

①君子不器:

君子不能像器皿一般,只有一定的用途。

(杨伯峻《论语译注》)

②丁西林在20年代,以至整个中国话剧史上,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中国现代话剧是以悲剧为主体的,他是为数不多的喜剧作家之一;

中国现代话剧的主要代表作大多是多幕剧而他却执著于独幕剧创作的艺术实验他出现在中国现代话剧的初期,可是从起笔就达到了高水准表现出一种艺术上的成熟。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③作为一个自然科学学者,丁西林通常面对的是抽象宏观的物质世界、超越人类之上的自然界的根本规律,因而培养了他客观冷静的处世态度,不仅可以微笑着面对生活,而且怀纳的悲悯远大于愤激。

在黑暗中能看到光亮,在不可笑中发现可笑,让可笑变得更可笑。

(郑以然《行走在物理与戏剧之间》)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丁西林自幼喜爱文艺,留英期间阅读了大量欧洲名著,积淀了丰厚的文学底蕴。

这是他的戏剧创作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一种艺术上的成熟的重要原因。

B.丁西林有客观冷静的处世态度,微笑面对生活,而且心怀着对世界的大悲悯,这一性格渗透在他的戏剧作品中,呈现出一种温和轻松的幽默风格。

C.作为一名科学家,自然科学所要求的理性逻辑渗透在了丁西林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判断力之中,从而使他的生活具有了一种别样的色彩。

D.无论是从事物理学研究工作还是在建国后从事文化交流工作,丁西林都没有放弃对戏剧创作与发展的探索,剧作广受欢迎,意义深远。

5.作为杰出的物理学家,丁西林的身上有哪些“君子”品格?

请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提炼概括,并作简要分析。

(4分)

 

6.丁西林出现在中国现代喜剧的肇始期,可是从起笔就达到了高水准,他的喜剧创作有其鲜明的个性特征,这些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简要概括。

(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命若琴弦

史铁生

老少二人都赤着上身,各自拎了一条木棍探路。

这正是说书的旺季。

老瞎子领着小瞎子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紧走。

老瞎子心里算定:

弹断一千根琴弦的日子就在这个夏天了,说不定就在前面的野羊坳。

  老瞎子说书开头常是这么几句:

“自从盘古分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有道君王安天下,无道君王害黎民。

轻轻弹响三弦琴,慢慢稍停把歌论,歌有三千七百本,不知哪本动人心。

”于是听书的众人喊起,老的要听董永卖身葬父,小的要听武二郎夜走蜈蚣岭,女人们想听秦香莲。

这是老瞎子最知足的一刻,他不慌不忙地喝几口水,待众人的吵嚷声鼎沸,便把琴弦一阵紧拨,唱道:

“今日不把别人唱,单表公子小罗成。

”或者:

“茶也喝烟也吸,唱一回哭倒长城的孟姜女。

”满场立刻鸦雀无声。

  这天晚上,在野羊坳说书。

书正说到紧要处——“罗成回马再交战,大胆苏烈又兴兵。

苏烈大刀如流水,罗成长枪似腾云,好似海中龙吊宝,犹如深山虎争林。

又战七日并七夜,罗成清茶无点唇”。

老瞎子把琴弹得如雨骤风疾,字字句句唱得铿锵。

小瞎子听见那小妮子兰秀站在离他不远处尖声细气地说笑,却心猿意马,手底下早乱了套数。

  野羊岭上有一座小庙,离野羊坳村二里地,师徒二人就在这里住下。

小瞎子蹶着屁股烧火。

老瞎子坐在一旁淘米,凭着听觉他能把米中的砂子捡出。

老瞎子终于开了腔:

“听我一句话,保准对你没坏处。

以后离那妮子远点儿。

  一早起小瞎子病了。

一连好几天,老瞎子无论是烧火、淘米,还是给小瞎子挖药、煎药,总想那张药方和琴弦。

弹断最后一根就可以去抓药了,然后就能看见这个世界:

他无数次爬过的山,无数次走过的路,无数次感到过温暖和炽热的太阳,梦想着的蓝天、月亮和星星。

心里总在说:

“我非要最后看一眼不可。

”晚上仍一个人到野羊坳去说书。

终于弹断了最后一根琴弦。

他几乎是连跑带爬地上了野羊岭,回到小庙里。

“明天我就去抓药。

你就先留在这儿,我用不了十天就回。

  蛇皮剥开了,老瞎子从琴槽中取出一张叠得方方正正的纸条。

小瞎子把那药方放在手里摸了一会儿,也有了几分肃穆。

“你师爷一辈子才冤呢。

他本能弹够一千根,可他记成了八百。

要不然他能弹断一千根。

”天不亮老瞎子就上路了。

  回到野羊坳时已经是冬天。

小瞎子已经走了些日子,村里人都说是在兰秀嫁到山外去的那天。

老瞎子心里便一切全都明白。

若不是还想着他的徒弟,老瞎子就回不到野羊坳。

那张他保存了五十年的药方原是一张无字的白纸。

请了多少个识字而又诚实的人帮他看,人人都说那果真就是一张无字的白纸。

“您别死,再活几年,您就能睁眼看一回了。

”说这话时他还是个孩子。

他师父久久不言语,最后说:

“记住,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

  在深山里,老瞎子找到了小瞎子。

“师父,您现在看得见了?

”小瞎子伸手去摸师父的眼窝。

老瞎子把他的手抓住。

“记住,得弹断一千二百根。

”“一千二?

”“把你的琴给我,我把这药方给你封在琴槽里。

”老瞎子现在才弄懂了他师父当年对他说的话—咱的命就在这琴弦上。

  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草帽起伏躜动,匆匆忙忙,象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

无所谓从哪儿、到哪儿去,也无所谓谁是谁……

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作者在第4段写老瞎子的听觉,意蕴丰富。

既说淘米,也说管教徒弟,还在结构上暗联着小说前后的情节。

B.小说详细描写老瞎子弹断最后一根琴弦前的心理活动,目的是刻画老瞎子的感人至深的艺术形象。

C.琴槽里的纸条,本是一张无字的白纸,可是瞎子师徒却认为是可以医好瞎眼的奇方,还代代相传,流毒深远。

D.小说末段,运用了概括和象征的手法,高度浓缩了瞎子艺人们的生命状态,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与探索。

E.这篇小说,以瞎子艺人追求睁眼看到光明为内容,倾诉了残疾艺人们内心对命运不公的愤慨和不平之气。

8.小说的第2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请简要分析。

9.小说中的“老瞎子”有哪些特征?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

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患之。

谓其太傅鞫武曰:

“燕、秦不两立,愿太傅幸而图之!

”太傅曰:

“请入,图之。

”鞫武曰:

“燕有田光先生者,其智深,其勇沉,可与之谋也。

”太子曰:

“愿因太傅交于田先生,可乎?

“敬诺。

”出见田光,道太子曰:

“愿图国事于先生。

”田光曰:

“敬奉教。

”乃造焉。

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跪而拂席。

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

“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

“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

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

所善荆轲,可使也。

“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可乎?

”即起,趋出。

太子送之至门,曰:

“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

”田光俯而笑曰:

“诺。

偻行见荆轲,曰:

“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

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幸而教之曰:

‘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

’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愿足下过太子于宫。

”荆轲曰:

“谨奉教。

“光闻长者之行,不使人疑之,今太子约光曰:

‘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

’是太子疑光也。

夫为行使人疑之,非节侠士也。

”欲自杀以激荆轲,曰:

“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

”遂自刭而死。

轲见太子,言田光已死,明不言也。

太子再拜而跪,膝下行,流涕,有顷而后言曰:

“丹所请田先生无言者,欲以成大事之谋,今田先生以死明不泄言,岂丹之心哉?

(选自《战国策·

燕策》,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

B.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

C.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

D.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傅,古代官职名,和太师、太保一起,位列“三公”。

文中的“太傅”是太子太傅,太子太傅一般认为就是太子的老师。

B.足下,古代下称谓上,或同辈相称,用“足下”,意为“您”,属称对方的敬辞。

C.再拜,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拜两次,表达敬意。

D.《战国策》是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著作,西汉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面对强大的秦国,燕太子希望太傅帮助他,为他出谋划策。

太傅向他推荐了田光,田光向太子推荐了荆轲。

B.太子丹为了国事,亲自去拜访鞫武、田光和荆轲等贤人侠士,这充分表明他是一个礼贤下士的人。

C.田光年纪大了,劝说荆轲为太子出力,最后以自杀来激励荆轲并表明忠心。

D.太子丹听说田光死了,很伤心,双腿跪行,流着眼泪说自己要田光不要泄密的本意是想要和田光商议重大事情,并不是要他去死。

13.把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烛之武退秦师》)(5分)

译文:

(2)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患之。

(二)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律诗,完成14-15题。

七律·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首联是全诗的总纲,写得极有气势,给全诗定下了雄浑悲壮的基调。

B.颔联概写红军翻山越岭,“逶迤”形容绵延不断,“腾”字写出了奔腾之势。

C.颈联写红军过金沙江和大渡河,用“云崖暖”“铁索寒”突出天险之不可逾越。

D.尾联是全诗的高潮,“更喜”二字,表现了红军战士在极其艰苦条件下的乐观精神。

E.全诗首尾照应,在结构上十分完美,开篇定基调,结尾显出对美好前途的向往和自信。

15.本诗巧妙地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找出两种作简要赏析。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8分)

(1)《沁园春·

长沙》中,描绘近观所见江面景色的两句是,。

(2分)

(2)《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秦、晋围郑的原因的两句是,。

(3)《荆轲刺秦王》中,荆轲悲壮的唱词是:

,。

(4)《夜雨寄北》中,作者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情景的诗句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泰国总理巴育表示,泰国国王已经册封90岁高僧为泰国第20任僧王。

这意味着备受泰国社会关注的新僧王人选终于水落石出。

②去年年底,欧盟进行了大规模量子技术的合作,推出用于发展量子信息技术的一系列重大计划,这表明量子技术的发展不能闭门造车,而要合作。

③影响深远的诸子学说、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匠心独运的书画雕塑、泽被中外的四大发明等,都令世界惊叹不已。

④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会谈后共同会见记者,后者滔滔不绝讲了大概10分钟,不懂日语的特朗普却不知所云。

⑤革命的摇篮井冈山、红军长征的出发地于都、八一起义地南昌,等等,江西红色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有看不尽的红色历史风光。

⑥在微商快速发展的情况下,货品质量良莠不齐、维权难度大、“宰熟”等乱象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并因此引起诸多争议。

A.①②⑤B.②③⑤C.③④⑥D.①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柑橘种植是该村的一大特色产业,现有柑橘种植面积4600余亩,年产柑橘2千多万公斤,带动了全镇柑橘种植的发展。

B.我对曾经支持过我的朋友充满感恩,感谢他们的无私陪伴,感谢他们让我在悲伤哭泣无助的时候能给予一双坚强的羽翼。

C.天气炎热,将南方的水果运到北方,从种植户到批发商再到超市出售,中间有太多环节,谁能保证不会不出一点问题。

D.通知要求,各地区要将慢性病防治作为建设健康中国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纳入地方民生工程,强化实施。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中国和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①曾经站在大致相同的发展起点上,但②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得到的结果可谓天壤之别:

中国道路使中国发展成就辉煌,③西方道路则使很多发展中国家陷入困境。

④在拉美新自由主义政策破产、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接踵而至的世界形势下,中国⑤经受住了各种危机和困难的考验,而且为本地区乃至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提供了中国经验,中国道路⑥备受世界关注。

A

因为

然而

/

不只

因而

B

尽管

不过

特别

不仅

更是

C

虽然

由于

尤其是

因此

D

只是

特别是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加剧,的背景下,西方的一些节日和习俗已传入中国并呈现出在几乎所有社会群体中扩散的趋势,但中国的传统节日依旧凭借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人们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情人节、圣诞节等是充满外国情调的节日,适合跟三五好友狂欢;

而春节、中秋等是传统味道的节日,:

中西方节日“各有分工”,。

21.请为下面的漫画拟写题目,并写出漫画寓意。

(1)题目(2分)(不超过8个字)

(2)寓意(2分)(不超过30个字)

四、写作(60分)

22.请以《别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有真情实感;

③有适当的细节描写;

④不少于800字。

宜春市第九中学2020届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B(“服饰是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的原动力”错)

2.C(“色彩绚丽、纹饰精美的衣服表明穿着者具有很高的身份地位”错)

3.A(“在隋唐以前,传统服饰没有礼服与便服的区分”缺乏依据,“明确规定了礼服与便服的样式”错)

4.C(“使他的生活具有了一种别样的色彩”说法错误,原文是“用这套思维去观察、思考、表现出来的生活,自然也具有一种别样的色彩”,指的是戏剧里表现的生活,并不是丁西林的个人生活.)

5.①心胸宽广,广纳贤才:

担任北大物理学主任期间,极力延聘优秀人才,使物理系人才济济.②勤于探索,积极进取:

他大力提倡实验工作,树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风;

首倡用中文编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