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企业极速供应链.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49539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66 大小:3.7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打造企业极速供应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如何打造企业极速供应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如何打造企业极速供应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如何打造企业极速供应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如何打造企业极速供应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打造企业极速供应链.doc

《如何打造企业极速供应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打造企业极速供应链.doc(6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何打造企业极速供应链.doc

第一讲供应链介绍(上)

供应链的基本理论

供应链是近几年来备受企业家关注的一个管理概念和内容,正是由于理论界和企业界的热切关注和研究、讨论,使得大家普遍认为它是一个很抽象的、学术性的课题。

而实际上,供应链所指内容是我们每天都可能要遇到的,更确切地说它应该归结为一类管理经验,只是在不同的产业及行业中有不同的重点而已。

1.供应链的定义

在经济市场化、市场一体化和竞争全球化的过程中,在不同产业之间、相关企业之间、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供需关系是客观存在的,它反映了产业关联、企业间合作、企业不同部门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表现为供需关系,而由供需关系连接起来的网络结构则被称为供应链(Supplychain)。

在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对供应链的定义是:

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

其基本含义如下:

Æ供应链中既包括制造商和上游的零件/原材料供应商,也包括下游的批发/分销商、零售商和最终客户本身;

Æ供应链涵盖了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客户的客户之间,有关最终产品或服务的形成和交付的一切业务活动;

Æ在供应链活动中,反映了不同经营主体间的合作、竞争和利益关系;

Æ体现客户价值链增值是供应链运作的意义所在。

2.供应链存在的意义

今天的很多企业已经将它们最为关注的焦点转移到了“如何去了解企业的一个消费者”、“是什么样的消费者会购买企业的产品”以及“为什么这些消费者要购买这些产品”等问题上。

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实际上就是对“企业的idea如何转变为一种产品或服务来提供给消费者”的过程的思考。

事实上,供应链存在的最主要的目的就在于连接“企业的idea”和“消费者”,(详见图1-1)。

图1-1连接idea与消费者的供应链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论

在了解了有关供应链的基础知识之后,我们来看看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论。

(一)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供应链管理也叫价值链管理(ValueAddedChainManagement)或需求链管理(DemandChainManagement),是美国管理学会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因全球制造业的发展和社会生产极大复杂化的需要,从生产实践中抽象出来并提炼而成的一种新型的生产组织管理模式。

1.现代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含义

现代供应链管理是运用信息技术,整合供求上下游的资源,实现从供应商到客户的一体化管理模式,因而从整体上提高了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和效益。

具体地可以将其理解为,在满足服务水平要求的同时,为了使系统成本达到最低而采用的将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物流服务商到最终用户结成网链(一体化)来组织产品的开发、生产与销售,并把正确数量的正确商品在正确的时间配送到正确地点的管理方法。

2.供应链管理与传统企业管理的区别

供应链管理与传统的企业管理在管理范围、管理目的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同,具体表现为:

Æ传统企业管理将管理范围局限于企业内部各部门的管理,以及部门之间的集成管理;而供应链管理则需要分析研究在产品满足顾客需求的过程中对成本有影响的所有机构,包括供应商、制造商、仓库、运输、零售商以及供应商的供应商和顾客。

Æ传统企业管理的目的在于追求本企业的利润最大化或成本最低;而供应链管理的目的在于追求整个供应链系统的效率和经济性,使系统总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库存成本、运输配送成本、销售成本等)达到最小即整体绩效最大化。

(二)供应链管理的内容

图1-1除了反映出了供应链存在的意义之外,还反映出了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内容,具体包括:

1.产品设计环节的管理

在思考如何通过供应链的构建来连接企业的idea和消费者的时候,企业需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将一个概念性的idea转变为一个具体的产品;那么,自然首先会涉及到对于产品设计和研发的管理,以期将这个设计转变为一个可以适合非常多的不同消费者来使用的产品。

2.市场环节的管理

有了产品之后,企业接下来需要考虑的就是市场的因素了,即这个产品到底适合什么样的客户以及这个市场的需求到底有多大。

换言之,供应链管理的第二部分就在于对整个市场的管理,包括对市场的预测、库存管理、生产计划可能要进行的外包管理等。

在这个部分,最重要的是对供应链的计划,即根据市场容量大小,判断企业希望生产多少,或者希望合作伙伴帮助其生产多少。

3.生产制造环节的管理

供应链管理的第三个部分,就是当企业决定开始生产这个产品的时候,对生产制造环节的管理。

这个部分最重要的是品质管理,包括从进料开始到车间的管理、库存管理以及物流管理等等。

4.销售环节的管理

供应链管理在第三个阶段并没有结束,相反地,对很多拥有品牌、以销售为主的企业而言,供应链才刚刚开始。

这就是供应链管理的第四部分——销售渠道的管理。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关注的内容有:

Æ其渠道的构建以及渠道形态;

Æ产品售后及维修服务;

Æ从事以客户为导向的营销,开展客户关系管理。

(三)供应链管理的两种基本流程模式

基于流程的运作是对客户订单的响应还是对客户订单的期望,供应链管理可以分为“推式”和“拉式”两种基本模式。

1.推式管理模式

推式管理模式是从预测客户订单开始,在执行时需求是未知的,必须先做预测。

其基本流程如图1-2所示:

图1-2推式管理模式示意图

推式管理模式的特点与缺陷如表1-1所示:

表1-1推式供应链的特点与缺陷

特点

缺陷

适应于需求相对稳定的产品;

适合规模生产;

生产效率高。

相对较长的提前期;

响应能力较弱;

容易导致较高的在制品库存。

2.拉式管理模式

拉式管理模式是从响应客户订单开始,在运作时需求是确定并已知的。

其基本流程如图1-3所示:

图1-3拉式管理模式示意图

拉式管理模式的特点与缺陷如表1-2所示:

表1-2拉式供应链的特点与缺陷

特点

缺陷

相对较短的提前期;

响应能力强,能够快速反应;

较低的库存成本;

能够减少需求的不确定性。

对供应链的效率依赖程度高,实施困难;

生产效率因频频换线而降低;

不能形成规模经济。

【自检1-1】

在IT行业中,有两家非常知名的企业—康柏和戴尔,基于各自竞争策略选择的不同,分别采用了“推式”和“拉式”两种供应链管理模式。

请根据您对本课程的理解,分析这两家企业各自供应链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见参考答案1-1

在上一讲中了解了有关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的基础理论之后,下面我们用图示的方法来探讨一下供应链在不同行业中的特点。

纺织行业供应链的探讨

纺织行业的供应链,对供应链管理研究和发展有着非常巨大的贡献。

正是因为美国纺织业在1985年开始探讨解决其行业内供应链的问题,才萌生了其后的供应链管理的课题。

1.传统的形式

当时,美国的纺织业供应链的形式如图2-1所示:

图2-1美国传统纺织业供应链示意图

【图解】

在这个图中,清楚地显示出在当时(现在的情形也基本类似)纺织行业中将原材料生产成为成衣的过程要经过四类企业:

FiberSuppliers:

化纤、棉花、丝绸等原材料供应商,它位于供应链的最上游;

TextileMakers:

纺织厂,进行纺布、揽布、织布等等工作;

ApparelMakers:

成衣厂,加工制作各种各样的成衣;

Retailers:

零售商,即服饰店或者卖场,供应消费者挑选购买。

2.存在的问题

在图2-1中,还显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字——58.5,它代表从原材料供应开始,经过这四类的企业到最后做成衣服卖给客户所要花的时间。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个数字的单位不是“天”,而是“周”,也就是说从原材料到成衣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由此可见当时纺织行业供应链的长度。

供应链过长,会带来如下的问题:

Æ库存过多

如此长的供应链中,每个环节都有大量的库存。

库存代表资金,但是它缺乏流动性(只有通过转变为最终产品并销售出去才能转化为现金)。

有可能制造出很多衣服,但这些衣服可能是完全卖不出去的。

Æ对市场的反应能力差

在纺织行业中,市场永远是波动的,消费者的口味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然而,在这样的供应链中,企业进行预测的提前期必须很长,即必须提前一年的时间来根据消费者的喜好预测所生产的产品和产量。

一旦预测错误,后续一系列环节将全部失误,而这个时候想再进行修改已经为时过晚了。

3.解决方案

很明显,纺织行业传统的供应链是非常缺乏效率的。

要对这样的供应链进行改造,需要把握住“快速反应”的要点,即尽可能地提高对市场的反应速度。

PC、IC及LCD行业供应链的探讨(上)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PC、IC(IntegratedCircuit集成电路)以及LCD(Liquid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器)等行业的供应链,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共性。

(一)计算机制造行业供应链

探讨计算机行业的供应链,就不得不提到IBM。

IBM发明了个人电脑,然而现在却已经正式全部退出个人电脑的领域,这就充分说明它已经无法在这个领域与其对手来进行竞争,而根源就在于IBM的供应链中缺乏某些方面的能力。

1.计算机制造行业面临的问题

对于PC制造和组装而言,传统的做法是从关键零部件采购开始,然后组装,最终将完成的个人电脑运送到市场网点再销售给企业的客户。

然而,计算机制造行业的特点决定了其产品价格每天都在下滑,经过制作、组装以及运送的过程之后,到达市场时很可能会发现产品的整个价值已经下跌了若干个百分点。

这对于行业内的企业而言是一个非常大的损失,也是该行业供应链需要面对的一个关键的问题。

2.解决方案

面对计算机制造行业供应链的问题,宏基电脑的创始人施政龙先生提出了所谓“全球运筹”的解决方案,并成功地率领宏基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成为了世界第五大电脑公司。

所谓的“全球运筹”,其核心思想在于生产制造计算机产品的工厂只负责加工关键零部件,而企业的若干个市场据点则负责在客户真正下订单的时候完成最后产品的组装。

由于和快餐业中汉堡的制作过程相似,所以这种模式也可以形象地描述为“汉堡制造模式”。

戴尔公司的“全球运筹”体现在完全以直销的模式来进行销售。

换言之,戴尔公司实际上并不是一个计算机制造企业,而是一个供应链的管理公司,其日常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管理其供应链。

(二)IC行业供应链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另外一个发展非常快速的行业——芯片制造业。

1.行业特征

Æ产成品不是最终产品

与纺织和计算机制造行业不同,芯片制造业不是在做产品,而是在做关键零部件。

换言之,它面对的不是最终的消费者,其产成品可以应用到其他很多最终产品的制造当中。

Æ行业利润率高

芯片制造行业的利润率非常高,可以达到50%,也就是说两年就可以把投入的资本赚回来。

按照施政龙先生曾经提过的一个理论——微笑曲线,即在一个产业链中位于不同环节的企业其利润率是不同的,连接起来可以形成一条类似人微笑时上扬的嘴角一样的曲线,利润率最高的位于曲线的两端,其中一端就是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