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学年九年级二模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494099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3.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海省学年九年级二模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青海省学年九年级二模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青海省学年九年级二模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青海省学年九年级二模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青海省学年九年级二模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海省学年九年级二模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

《青海省学年九年级二模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海省学年九年级二模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海省学年九年级二模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

小涛同学设计使用暖宝宝贴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开始前的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后从量筒中流入玻璃瓶(容积为250mL)中的水的体积为45mL(铁粉生锈消耗的水忽略不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如果装置漏气,会使测量结果偏小

B.本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9.6%

C.若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暖宝宝贴的使用数量不足

D.不必等温度计的读数恢复至实验前的温度后就能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

6.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维生素C有防癌作用。

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

B.维生素C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

1:

12

D.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个数比为3:

4:

3

7.下列图象关系合理的是()

A.

B.

C.

D.

8.下列有关水或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直流电电解水,发现负极与正极上得到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B.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吸附杂质

C.为了节约用水,可以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

D.均一、稳定的无色液体一定是溶液

9.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变化过程的是

A.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

B.电解水生成气体的体积

C.浓硫酸长期露置在空气中

D.向空气中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A.A 

 

B.B 

C.C 

D.D

10.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铝有很好的抗腐蚀性

B.纯铝的硬度大于铝合金

C.钢是纯净物

D.钢铁严重锈蚀后不值得回收

1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

B.氢氧化钠的构成微粒是Na+和OH-

C.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D.NH3由一个氮元素和三个氢元素组成

12.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很多,下列实验中对水的作用解释不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13.某溶液里滴入氯化钡溶液后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此白色沉淀()

A.一定是硫酸钡

B.一定是碳酸钡

C.一定氯化银

D.可能是硫酸钡或氯化银

14.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属于阴离子的是()

15.如图是放置在实验桌上的三瓶无色气体,它们分别是

中的一种,(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下列关于这三种气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根据集气瓶的放置方法判断,瓶①②存放的是

B.用点燃的木条伸入②中,若火焰熄灭,则存放是

C.把澄清石灰水放入③中,会变浑浊

D.用点燃的木条放入③中,若气体燃烧,则存放的是

16.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Ca3(PO4)2

B.(NH4)2SO4

C.KH2PO4

D.CO(NH2)2

17.电视节目《经典咏流传》的热播,以现代创新的方式向观众展现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许多古诗句中都蕴含着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下列诗句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D.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18.25℃时,向下列4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KCl固体,充分溶解。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溶质质量分数①<②<③<④

B.只有④是25℃时的饱和溶液

C.②的溶质质量分数是①的2倍

D.升温可将①②③④中的饱和溶液转变为不饱和溶液

19.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产生大量白色烟雾及黄色火焰,放热

B.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

银白色固体表面有紫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C.将锌片放入少量稀硫酸中:

银白色固体减少,固体表面产生气泡,放热

D.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

白色固体中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0.下列知识归纳中,完全正确的是()

A.化学常识

B.化学与生活

①活性炭除异味是利用它的吸附性

②钢铁表面刷上油漆,防止钢铁生锈

③充入氮气食品防腐

①用pH试纸测定洗发水的酸碱度

②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③碳酸氢钠是焙制糕点发酵粉成分之一

C.化学与健康

D.化学与安全

①人体缺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

②海鲜防腐可以用甲醛溶液浸泡

③霉变的大米可高温加热后食用

①图书、档案着火,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

②在室内放一盆水,可防止煤气中毒

③为防止矿井中瓦斯爆炸,严禁吸烟

二、填空题

21.走进微观世界:

(1)下图是某化学反应微观变化过程的示意图(“●”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

①写出图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属于________(填反应基本类型)。

②该反应中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____(填名称),保持生成物化学性质的微粒是_________(化学式)。

③某气体中只含有碳、氧两种元素,碳元素和氧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2,则该气体的组成可能是__________。

(2)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如图是某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

请回答:

①变化Ⅰ的现象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②下列关于Ⅱ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A分子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B分子变小了

C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了

D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交

③已知“●”的相对原子质量是“○”的m倍。

则参加反应

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22.草木灰可作肥料,同学取一些草木灰做了以下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结论

实验1

证明草木灰的主要成分含钾元素

取样,进行_________反应

透过蓝色钴玻璃片火焰呈__________色

草木灰主要成分含钾元素

实验2

_________

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

实验3

探究碳酸钾性质

取样,向碳酸钾溶液中滴入石灰水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写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分析推测:

实验3反应后上层清液中溶质成分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4

探究实验3反应后上层清液中溶质成分

对实验3反应后的上层清液进行一次取样。

反应后上层清液溶质成分是只含氢氧化钾

23.小强和其他同学在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几种气体:

(1)写出图中标有番号的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②______。

(2)小强用锌粒与稀硫酸制取氢气,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______(填序号)进行组装,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小黄用熟石灰与氯化铵固体混合物加热制取氨气,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______(填序号)作发生装置。

24.四硫化钠(Na2S4)固体可替代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反应原理为:

2Na2S4+O2+2H2O=8S↓+4NaOH。

(实验资料)

①受热时,会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少量有毒气体硫化氢(水溶液呈酸性)。

②硫代硫酸钠(Na2S2O3)可溶于水,常温下与溶液不反应。

(实验过程)

①碳酸钠、硫粉混合后置于试管中,加热(如图1所示,夹持装置已略去),制得Na2S4,反应4Na2CO3+12S+X

2Na2S4+2Na2S2O3+4CO2,X的化学式为 

,蘸有浓NaOH溶液的棉花的作用是 

②冷却后,取下棉花,入置一段时间,再向该试管中加入10ml水,迅速塞紧橡胶塞,充分振荡,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记录数据h1(如图2所示)

③将该试管插入水中(如图3所求),按下橡胶塞,观察到_____,塞紧橡胶塞。

将试管取出,倒过来,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记录数据h2,理论上h1:

h2=____

④按照①——③再重复实验2次。

3次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h1/cm

11.0

11.4

11.6

h2/cm

8.7

9.1

9.2

(解释与结论)根据第1次实验数据,计划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结果精确到0.1%)

(反应与评价)若实验过程②中,取下棉花后,未放置一段时间即进行后续操作,会影响测定结果,请说明有何影响,并阐述理由:

______。

25.初中化学课本中的部分实验如下图。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实验。

将导管放入水中的目的是_____,证明装置不漏气的现象是_____。

(2)图2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在锥形瓶瓶塞上的玻璃管外端套一个瘪气球,瘪气球的作用是_____。

(3)图3是过滤液体的实验。

倒入液体时漏斗内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主要是为了防止_____。

(4)图4是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

其中的花朵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的紫色干燥纸花。

把石蕊小干花一半喷水后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石蕊小干花喷一半水的目的是_____。

26.氢能是人们积极利用的新能源。

根据下列装置回答:

(1)用A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在甲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

(2)实验室制取氢气,可用以下药品中的_____(填序号)。

①银和稀盐酸②锌和稀硫酸③氧化锌和稀盐酸

(3)B装置是氢氧燃料电池,它把氢气和氧气反应的_____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这类电池已在宇宙飞船、太空站等航天器上使用,发电后的产物为_____,还可供宇航员饮用。

(4)研究人员最新研发出CO2经过“烟囱”变燃料的技术:

让CO2和H2混合后通过有镍纳米粒子的细铝管道,加热,在管道另一端出来的就是燃料。

反应原理为:

CO2+4H2

X+2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镍纳米粒子在反应中起_____作用。

四、简答题

27.学生甲称取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2.0g二氧化锰,混合均匀后放入试管,加热制取氧气,当收集到所需氧气后即停止加热,试管冷却后称量,得知留下的反应混合物质量为5.94g然后学生乙将它继续加热直至氯酸钾完全分解,收集到的氧气为0.96g学生甲称取的氯酸钾是多少克?

五、流程题

28.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多功能水处理剂,下图为制取高铁酸钾的工艺流程,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操作1的名称是_____,高铁酸钾(K2FeO4)中Fe的化合价为_____。

(3)固体A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写出溶液A中K2SO4的一种用途_____。

六、科学探究题

29.在老师的指导下,小乐同学探究金属和盐溶液反应时,发现将Na放入MgCl2溶液中有气泡和白色沉淀产生。

为了进一步探究,小乐同学将充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得固体A和滤液B。

(查阅资料)

①Na与H2O反应生成NaOH和H2;

②MgCl2溶液呈酸性。

(分析与思考)

小乐同学根据所学知识对产生的气体和固体A进行判断:

(1)产生的气体是_____(填序号)。

①CO2 

②H2 

③Cl2

(2)取A加入过量稀盐酸,A全部溶解,无气泡产生,则A的化学式是_____。

(提出问题)

滤液B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一:

NaCl。

猜想二:

NaCl,MgCl2。

猜想三:

NaCl,NaOH。

猜想四:

NaCl,MgCl2,NaOH。

小乐同学认为猜想_____不成立,理由是_____。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结论

步骤一:

取少量滤液B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现象

溶液_____

猜想三不成立

步骤二:

取少量滤液B于试管中,滴加适量NaOH溶液,振荡,观察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_____成立

结论: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Na不能将位于它后面的金属从该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