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防骗知识及案例集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489206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900.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信诈骗防骗知识及案例集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电信诈骗防骗知识及案例集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电信诈骗防骗知识及案例集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电信诈骗防骗知识及案例集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电信诈骗防骗知识及案例集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信诈骗防骗知识及案例集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电信诈骗防骗知识及案例集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信诈骗防骗知识及案例集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信诈骗防骗知识及案例集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接着,李先生拨通了对方提供的其它几个联系电话,接听者都证实他确已“得奖”。

  这下李先生相信了,他按对方指定的账号汇去了“公证费”。

正准备动身去上海领奖之际,突然又接到电话:

“李先生,对不起,那天我忘了告诉您,正式领奖前,还得付一笔手续费。

  为了领取那辆价值20万元的本田轿车,李先生只得又汇去千余元“手续费”。

此后,“公证员”的电话就再也打不通了。

类别二:

打电话自称是国家税务局干部,帮您办理汽车或房屋退税事宜。

居民肖某手机接到一个来电显示为13474135×

的号码打来的电话,电话中一自称税务局工作人员的女子对肖某说,她今年一月份购买的本田汽车因购置税降低要退8000多元钱,让肖某和号码为010-51669×

的电话联系办理退税手续。

肖某随即拨打该号码,电话中一名自称税务总局的男子让肖某到ATM上操作办理退税手续。

肖某按该男子的要求在ATM上操作,后发现自己卡中50000余元人民币被转到一个陌生账户,肖某随即向警方报警。

类别三:

有人自称是某社保局工作人员,以短信形式告知“你有社保补贴金未领取”,通知群众领取社保补贴或社保返款项。

对于收到的领取社保补贴等短信须提高警惕,不要轻信,以免上当受骗。

社保账户等相关问题,群众可到当地社保办事窗口咨询,或拨打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的电话了解。

“您有社保费补贴未办理,请按某某电话联系。

”7月3日,市民徐女士接到短信称其有社保局补贴未办理,按照联系电话打过去后,当她正被对方“热心”地指导如何操作时,银行卡上的4万余元已被转走。

类别四:

有人打电话冒充财政局,声称可以领取“新生财政补贴”、“助学困难补贴”或者“购车补贴”。

要求群众提供银行卡汇到其指定账号上。

此类案件的作案手段是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打受害人家庭固定电话,以享受国家财政补贴政策为由,要求受害人在银行自动取款机上转账。

因此,在接到类似电话时一定要仔细甄别,如不了解情况,不能轻易到自动取款机上按照电话提示进行操作。

应该求证确切后再联系,以防自己的财产受损。

今年4月17日,东莞清溪公安分局接到事主舒某报案称,一名自称东莞市财政局的工作人员,以有赔偿款要转给他为由,引诱他根据提示操作银行卡,致使其银行卡内的11899元被诈骗。

经研判分析,警方发现在东莞有十多宗类似作案手法的案件,均为同一伙人所为。

专案组人员奔赴广东中山、广州,福建泉州、福州等多个市,经过3个月的艰苦侦查工作,终于锁定了犯罪嫌疑人。

7月8日,专案组在佛山市禅城区某酒店将犯罪嫌疑人苏某枝(男,46岁,福建省安溪县人)、黄某土(男,38岁,福建省安溪县人)抓获归案,并当场搜获作案用银行卡242张,赃款8万元。

7月12日,专案组在福州市某小区将犯罪嫌疑人吴某春(男,32岁,福建省安溪县人)抓获。

经审讯,该诈骗团伙分工明确,分为电话诈骗组和取钱组,吴某春为取钱组的头目。

自去年5月份开始,吴某春在网上购买大量银行卡,将银行卡号提供给电话诈骗组人员使用,电话诈骗组人员冒充社保局或财政局工作人员,谎称事主有赔偿款或社保退税骗取被害人钱财。

诈骗成功后,吴某春将赃款在不同的地方取出,分得赃款的10%。

该团伙现共交代犯罪事实200多宗,涉案金额300多万元。

类别五:

冒充中国移动(或联通)客户服务热线,由于工作失误,需确认退电话费

类似的电话接到后,您只要认真查看一下来电号码,就可识破骗局。

手机铃声响起,“您好,这里是中国移动(或联通)客户服务热线,由于我们的工作失误,您的电话费这几个月共多收了×

元,如确认退费请按……”用户看到来电显示号码为055110000,以为是电信客服打来的电话,便很配合地一一作答。

绕了一大圈,对方开始谈到办业务的问题,一再强调这是电信搞的优惠活动。

“就在他让我输入密码的时候我突然感觉到不对头,我的这个手机的短信一直是包月的啊!

另有一个移动的号码没有包月,因为不经常用,刚开始以为说的事实那个手机号。

”网友暗自庆幸没有上当。

类别六:

有人打电话冒充医保局的,说针对新生儿有个补贴

准确说出宝宝出生日期、宝妈名字,然后说国家出台新政策,针对新生儿有个补贴,说之前联系不上,现在快到期了,赶紧给指定的手机号码打个电话咨询办理领取。

估计后面就是交手续费之类的事情了。

宝爸宝妈们千万要留意这条信息,别轻易被骗了!

2、绑架,生病类

有人打电话称,你的孩子被绑架,并索要赎金,电话中甚至还出现了孩子的哭闹声音。

如遇到这种事情,一定要冷静,先问问对方手中是男孩还是女孩,长什么样,穿什么样的衣服。

如果对方所陈述的内容与孩子相符,尽快报警,以便公安机关查出事实真相。

如果您所问的情况对方回答不上来或有误,那一定是有诈。

19日上午,刘女士接到电话称小女儿被绑架,对方要10万元赎金。

取钱的刘女士很慌乱,被巡逻民警发现异样。

民警带刘女士确认小女儿在学前班上课后,戳穿诈骗电话。

有人打电话称,您的家人在某地生急病或发生意外,急需用钱,让您把钱打到×

银行账号上。

接到这类电话时,您一定要核实清楚事情的真相,不要轻易相信他人的话,以免不法之徒利用您对身边人的感情,实施诈骗。

近日,有家长投诉反映称有人打电话通知一些孩子的家长,说孩子突然胃出血生命垂危,须立即付钱做手术。

一些家长差点被骗上当,目前家长已经拨打报警电话。

  受骗的张女士说,昨天上午,她家的电话铃声突然响起,一名女子自称是孩子所在学校医务室的医生,说张女士在上南中学读初三的女儿突发胃出血,生命垂危,要求张女士立即赶往医院付2万元医药费,否则医院不肯动手术。

3、冒充好友、熟人类

案例一:

对方自称为您好友,并让您猜其身份

嫌疑人主动拨打事主电话,并让事主凭听到的声音猜测他(她)是事主某位朋友或亲属,常说的话是“我是谁?

”。

取得事主信任后,嫌疑人以其在途中遭遇意外或者家人生病急需用钱为名,让事主汇钱到其指定的账号。

2007年3月,刘某接到一名男子打来的电话,称要到北京来看望刘某,因对方操香港地区的普通话,刘某误认为是自己在香港的一个朋友赵某。

次日上午,该男子再次打来的电话,称在天津因嫖娼被抓了,需要用钱保释,向刘某借钱。

刘某向该男子提供的银行账号内汇款30000元人民币,后发觉被骗。

提示:

骗子的号码:

陌生手机或小灵通号码,多为外地号码

骗子的常用语:

我是谁?

连我你都听不出来了?

你猜猜?

才想起来呀,我以为你把我给忘了呢

可疑点:

有口音、不主动表明身份、借口遭遇意外或疾病要你汇款

应对:

让对方主动说明身份,确定是骗局后不予理采并拨打110报警请不要跟他捉迷藏了,直接问他是谁,如果是您的好友,简单核对一下就清楚了,您的朋友也不会责怪的,但却防止了上当受骗。

对打着上级领导身边工作人员的旗号、要求您帮忙处理领导个人事务的电话。

对这类电话,请多长一个心眼,不要急于付钱,待核实该人身份之后再帮忙也不迟。

6月15日下午,增城市某单位小芳(化名)接到陌生电话,号码显示是来自中山市。

虽然心里也犯嘀咕“自己在中山没有朋友啊?

”但她还是按了接听键。

电话那头的男子直呼小芳的名字,还自称是她所在单位的领导,问她知不知道他是谁。

一听是领导,小芳觉得如果直接说不知道是谁,会显得很没有礼貌,于是迅速在脑海里闪过几位领导的姓名,听他的声音和王局的声音很像,就问他:

“是不是王局?

”电话那头马上“亮明身份”承认自己就是王局,并告知小芳,这个电话号码是他的私人电话,让她明天到他的办公室谈点事。

第二天8时许,小芳正准备去“王局”办公室时,“王局”再次打来电话,说自己正和市里的领导在一起,急需钱送礼,因为来得匆忙身上没带钱,想让小芳先汇3万元到他的银行卡上救急,并承诺晚点回到办公室还现金给小芳。

类别三:

“您好,您的朋友为您点播了一首×

歌曲,以此表达他的思念和祝福,请您拨打×

收听。

不要回拨电话。

在这种情况下,当你拨打收听时,那您的话费余额一定会直线下降。

近日,市民何先生有点郁闷:

朋友从QQ上叫着自己的名字说给自己点歌,结果按号码打进电话却遭扣了8块钱,“如果没有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消息中,肯定不会拨打电话。

”面对朋友的“请求”,何先生大呼上当。

“我在外地出差,我的手机很快就没有话费了,麻烦你帮我买张充值卡,再用短信告知卡号与密码。

江西的李小姐遭遇电话诈骗,她小施手段,骗子竟然给她充值50元话费,确保李小姐电话畅通!

7日,骗子再给李小姐电话,接通电话后,她把电话放在一边,悠闲地发微博,“浪费他话费也好,苹果手机不错,边通话,边发微博”。

接到这样的电话或信息,一定要核对好对方的真实身份,不要为了心急帮朋友,不小心中了圈套。

申明:

手机在全国各地的运营商处都能充值!

如果您接到未知的电话号码,或响过两下就挂断的电话,一定要当心,不要随随便便回复。

28岁的王某是福建省安溪县某镇农民。

2011年4月初,王某在南方打工时认识的朋友阿武给王某打电话,说准备介绍他到许昌某大型企业工作。

王某信以为真,火速赶到了许昌。

见到王某后,阿武面露难色地说,因种种原因,王某暂时无法进入这家大型企业工作。

随后,阿武开始鼓动王某先跟着他干一段时间。

“你只需要简单操作一下,用100多部手机往外打群呼电话,每个月就能挣到2500元工资。

”阿武对王某说。

想到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挣到钱,王某欣然同意了。

阿武将王某带到他租来的房子里,房间内放着100多部手机,正不停地往外拨打电话。

阿武告诉王某,只要在每一部手机里输入一个号段,按照他传授的方法,几秒钟后,手机便会按顺序拨打该号段内的所有号码。

每个号码打通响一声之后,手机便会自动挂断。

电话“响一声”就挂,目的是骗钱

在一部分0941、0951开头的号码中有一类是加值的付费电话,市民在接到这两个号码开头的电话或陌生来电时,一定要小心核对再行回复。

4、超低价诱饵类

直接向你推荐“您不是曾经购过×

,满足了我们×

条件,你可以得到一款免费的手机,只需附赠×

元等值的充值卡,货到后你将充值卡×

元交上,即可”

对方有可能由木马或者其他原因(比如和快递职员是朋友)已经获取的你的网上购物的信息,请不要相信,你曾经网购的信息都是保密的。

并且他们熟知快递“先付款后验货”的规则,无法先验货使其得逞。

这种小面值的诈骗在个案中只能立案为治安案件,鼓励受害者多报案而形成群体案件,不应该因为利小而使不法分子逍遥法外。

“低值充值卡出售,本公司与电信制卡部门联合推出移动、联通手机卡充值,100元面值的38元低价促销,诚招各地代理经销商。

如果你收到这样的信息,请不要被低价与利润所诱惑,因为不法之徒往往会利用这些诱饵骗你上当,遇事多问为什么,可不可能,最好向移动与联通的客户服务中心落实后,再加盟也来得及。

网购者为了避免上当受骗,通常是先少量购买一些电话卡,当确认是真的后再成批购买。

卖卡人抓住了网购者的心理:

先邮真卡,待对方上钩后再狠敲一笔。

少数“神通广大”的网上卖家宣称,与移动运营商关系密切,可以搞到超低价充值卡。

实际上,中国移动各省公司对充值卡代理商的佣金大体控制在卡面值的1.5-2%之间,即一级代理100元充值卡最低售价需在98元以上才能赢利。

因此可以断定,高于面值2%以上的充值卡折扣基本就是骗局。

而且,中国移动从未与任何个人或企业合作,在网上推销打折手机充值卡,网上发布的类似信息,都是虚假诈骗广告。

另外,中国反商业欺诈网提醒您,要通过正规购物网站的交易系统购买商品,直至收到卖家的货物才确认付款,不可相信网上卖家“款到付货”的说法。

5、冒充公检法、税务类

以短信形式告知你有包裹未取,因为地址不详,无法派送,详情速电某电话1;

电话1自称是某邮局,告诉你你的包裹以装有违禁物品以及一张信用卡为由被某公安局分局某稽查大队带走,强烈建议你马上打电话给他们口中公安局“某警官”的电话2;

电话2中“某警官”将事态严重化,然后催促你为了减少自己的经济损失和避免无中生有的法律责任,打电话3给银联中心让其帮你冻结信用卡并为你本人的银行卡安装报警系统,最终以此为由,敲诈、恐吓和勒索你的钱财。

一般行政机构和公安部门的公共电话,应该可以在118114或网络上搜索到,因此在快要听信他人造谣,按其提供的电话回拨之前,一定要确认所有电话号码的来源和可信度。

有人用语音电话冒充当地中级法院或基层法院的工作人员,声称有一张法院传票未领取,要求你在规定的时间内尽快到法院领取传票。

逾期不领法院将强制执行,语音播放最后提示拨打“9”号键转至人工服务,转接后有接线员自称为当地中级法院或基层法院工作人员,要求说出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存折密码和其他相关信息,并要求把钱汇到所谓的“安全账户”上,以便处理相关立案手续。

法院发传票有非常严谨的法律程序。

一般案件的起诉状、答辩状等诉讼材料,除了由当事人当面签收外,一般会由邮政快递部门送达“法院专递”,或者由法警、办案人员等以书面或其他形式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

即使是电话通知,也会将案件受理情况说清楚,不会在电话中询问当事人的银行卡、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同时也不会使用电话录音形式。

法院工作人员还特别提醒,案件诉讼费是由起诉人到法院大厅立案庭先行缴付,或是要求当事人按法院预缴诉讼费通知书向受案法院开户银行账号缴费,法院会出具正规发票,没有汇款支付规定,更不会通知被告支付。

有人打电话冒充公安局,称有一个所谓的“重大刑事案件”需要协助调查,要求接听群众说出其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存折密码及其他相关信息,并要求事主将资金转移到指定“安全账户”内。

这是很常见的诈骗手段之一,如果骗子发现对方有上当的可能,下一步可能会说对方涉嫌卷入一起重大刑事犯罪,然后模拟电话转接到“公安局刑侦大队”,进一步要求对方提供身份证号、银行卡账号、密码等重要信息,当对方通过键盘输入银行卡密码时,骗子会利用一种声音分析软件,通过按键声,窃取到对方的银行卡密码。

如你接到来电显示为“区号+110”的号码,千万别轻信这就真是110打来的电话,这可是犯罪分子打来的诈骗电话。

这是骗子在使用“任意显号功能”,想在对方手机上显示什么号码就能显示什么号码,并且110是当地公安局的出警电话,不会直接用来办案的。

另外,假如真的需要跨区办案,市民协助调查,并不会由外地警方打电话联系,而应该通过当地公安局联系市民,协助调查。

如遇到类似情况,别轻易相信对方,要三思而后行,更不要在电话中跟陌生人透露银行卡账号和密码等重要个人信息,如发现有诈骗嫌疑,应该立即报警。

防范措施

1、对任何获取的中奖消息一定要提高警惕,通常诈骗信息涉及各种行业与机构,尤其是腾讯,非常6+1等。

·

2、短信而来通知你的“电话欠费”“银行卡消费”等的通知,千万不要立即进行汇款,一定要要仔细辨别是否为正规的公司,银行。

如遇到陌生号码,一定要提高警惕。

3、如果有400电话提供订票等消息您一定不要轻信,在打电话前,请先确认此电话是否为该公司电话,也可以去公司网站查询,汇款时请注意,如果对方提供个人账户,就该小心了。

4、正规的公司,接听400电话的大多为客服,若您听到客服人员有口音,就一定要保持警惕。

以上四条总结:

不要轻信天上会掉馅饼。

以“不相信、不回应、不泄露、不转账”的防范技巧应对,不让犯罪分子有机可乘。

一旦发现可疑情况,应当及时报警。

短信诈骗

短信诈骗是指利用手机短信骗取金钱或财务的行为。

随着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短信中的语言和内容也是日新月异,不断变化。

甚至出现了“公证处通知”的字样。

而这些仅仅是诈骗短信的冰山一隅。

一、短信诈骗的主要特征

1、发送手机违法短信的作案人以团伙居多,团伙内部分工严密,各负其责,有的购买手机、购买手机号,有的开设银行账号,有的群发手机短信,有的专门负责发短信,有的专门从ATM机提款,得手后立即隐藏,具有很强的隐蔽性。

2、发送手机违法短信的数量巨大。

越来越多的作案对象使用短信群发器和群发软件等专用工具,能够在短时间内向大量的用户号段发送违法信息。

一次发出成千上万个信息,总有上当的,所以,带有快捷性、破坏性,危害很大 

3、发送手机违法短信息的活动多使用异地手机号码,而且发送短信、开设银行账户、取款,这几个环节通常不在一地实施,而在多地实施,区域分布相当广泛,具有跨区域的流动性 

4、一些异地手机与本地的一号通号码捆绑起来,容易令人误以为是室

内的固定电话,因为接收者看是本地的电话,放松了警惕,外地的有距离感,本地的有信任感,从而为违法犯罪人员提供了可乘之机,具有不易识别性。

 

5、手机违法短信息的内容越来越具有诱惑力,使人有抗拒不了的诱惑,更有甚者冒充银行和公安机关,冒充金融部门,利用群众对银行和公安机关的信任进行诈骗,即具有很强的欺骗性。

二、短信诈骗的诈骗成本 

短信诈骗的科技含量并不高,通过一个群发器、几张短信卡、移动电话号码加上一台电脑(有时电脑也不需要),就可以群发大量诈骗短信。

在这些器材中,最关键的部分就是短信卡,它外形与市面上公开出售的手机SIM卡并无区别,在发送短信时会在手机上显示该卡的卡号,但仅能用于发短信而不能通话。

所有短信息的传送都要经过运营商的平台,并支付一定的费用。

消费者所熟悉的短信价格是0.1元或0.15元每条,包月卡更便宜。

联通推出的UP新势力,是市面上见到的最便宜的短信包月套餐——26元包月,可以发送150条网内短信和500条网间短信,这样折合来算,每条短信的费用是0.04元。

但是,短信卡的价格更加优惠。

价值100元的卡可发送5000条,折算后每条短信是0.02元。

中国移动的有关负责人介绍,一些人用群发器进行欺诈短信发送,

监管的难度很大。

虽然有关键字过滤技术,但由于短信内容多用比较委婉的方式表达,不停地变换字眼,也让监管部门防不胜防。

更重要的是,运营商也不能贸然替客户屏蔽掉这些信息,因为有些可能是用户需要的,比如交友信息,有些人觉得是骚扰,但是有的人可能会乐意接受。

三、短信诈骗的常见手段 

1、有人打电话称,您的家人在某地生急病或意外,急需用钱,让您把钱打到xx银行账号,一定要核实清楚,不要轻易相信 

2、“您好,您的朋友为您点播了一首xx歌曲以此表达他的思念和祝福,请您拨打xxx收听。

”当您拨打收听时,您的话费余额一定会直线下降。

3、“低值充值卡出售,本公司与移动制卡部门联合推出移动手机卡充值,100元面值的38元低价促销,诚招各地代理经销商。

”如果您收到这样的信息,请不要被低价与利润所诱惑 

4、如果您接到不熟悉的电话,对方自称是您好友,并让您猜其身份,请不要跟他捉迷藏,直接问他是谁,如果是您好友简单核对就清楚了。

5、“您好,这里是中国移动客户服务热线,由于我们工作失误,您的话费这几个月共多收xxx元,如确认退费请按……”类似电话接到后,只要认真查看来电号码,就可识破骗局。

6、如果您接到的是“我是xx省公证处的公证员xx,恭喜您的手机或电话号码在xx抽奖中了x奖,奖品是小轿车一部”的短信,请先思考几秒钟,想想自己是否将手机号投入摇奖或参与什么活动,如果没有,请删除信息,不要回复

7、“我在外地出差,我的手机很快就没有话费了,麻烦您帮我买张充值卡,再用短息告知卡号和密码。

”接到这样的电话或短信,要核对对方真实身份。

8、以xx银行名义提醒您在某地刷卡消费,金额将于近期从您账户扣除。

如果您收到类似手机短息。

再按短信里的电话询问,就栽进不法之徒的圈套了。

9、如果接到电话或短信称可以克隆任意号码的手机卡,监听对方的通话,查看对方的短信,GPS定位等,又或者您接到显示为自己号码打来的电话。

请不要相信对方的谎言,这是不法分子的骗钱圈套。

所谓的“专业克隆手机卡”实际上是骗子利用互联网支术漏洞、以碍眼法模拟手机号码,博得客户信任后实施诈骗,对方根本不可能远程模拟手机卡,不存在克隆SIM卡的情况。

10、如果您接到未知电话,或响过两下就断掉的电话,不要随便回复。

部分0941、0945开头的号码中有的是加值付费电话,接到这两个号码开头的电话或陌生来电,一定要小心核对再回复。

四、短信诈骗的具体案例

短信诈骗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

张冠李戴型、冒充专业型、“真实”服务型。

三人团伙用伪基站群发短信非法牟利20万元被抓

22日,记者了解到,自今年3月份以来,庆云公安多次收到通讯公司投诉,有不法分子利用“伪基站”群发垃圾短信,不少市民也反映自己手机上经常收到广告短信,甚至有不少民警都收到过此类“小广告”。

4月份,庆云一民警收到了一条短信,“本人具有群发短信设备,可以发送短信广告,如有需要请拨打1******。

”民警经过侦查,19日,将该犯罪嫌疑人姜某抓获。

审讯中,民警得知,姜某的上线卖家为天津王某,二人网上交易,货到付款。

从姜某口中得知王某的QQ号码及公司住址后,民警展开调查发现,王某不是单独犯案,而是归属于一个犯罪团伙,而王某正是该团伙的三名头目之一,办公地点在天津红桥区。

5月中旬,庆云公安联合天津警方进行调查,犯罪嫌疑人锁定了王某、刘某、郭某三人。

6月份,警方将其团伙一举抓获。

据了解,自2013年10月以来,三人谎称是天津市启晨科技有限公司人员,在网络上发布销售广告,通过邦德物流,以货到付款的方式,先后向山东德州市庆云县、河北省沧州市、黑龙江省、湖南省长沙市、北京市等地非法买卖“伪基站”设备40余套,涉案总价值100余万元,非法牟利20余万元。

截至目前,根据三名犯罪嫌疑人供述,庆云警方已扣押赃款20余万元,追回伪基站设备8套,正在进行该团伙下线经营人员的身份确定和抓捕工作。

案例二:

三无业男子群发短信以办高额信用卡为名诈骗25万

今年以来,很多个体老板手头资金短缺,一些骗子借机行骗。

记者昨从硚口检方获悉,三无业男子利用短信群发器,以办高额信用卡为名诈骗25万元被批捕。

  朱某、王某和李某均为外地在汉无业人员,听说利用群发短信诈骗成本低、来钱快,3人预谋实施诈骗,朱某负责冒充银行工作人员,王某负责发送诈骗短信,李某负责提取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