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初步设计secret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487691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9.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景园林初步设计secret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风景园林初步设计secret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风景园林初步设计secret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风景园林初步设计secret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风景园林初步设计secret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风景园林初步设计secret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风景园林初步设计secret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景园林初步设计secret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风景园林初步设计secret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三)内容:

1、城市概况与现状分析

2、规划依据、期限、范围与规模、规划原则、指导思想、规划目标与指标、规划布局与结构

3、各类绿地规划:

包括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等

4、城市景观规划要点

5、城市生态环境规划要求

6、对相关规划的调整建议

7、树种规划

8、分期建设规划

9、实施规划的措施建议

10、城市主要规划植物名录等附录

第二节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

一、城市园林绿地的效益

 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一)生态效益:

净化空气、净化水体、杀菌作用、调节湿度、调节温度、通风、防风、减低噪音

(二)社会效益:

创造城市景观、休闲、保健场所、文化教育园地

(三)经济效益

二、城市园林绿地的分类方法和各类型的主要特征

1、公园绿地:

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绿地。

主要包括:

综合公园(内容丰富,有相应的设施,适合于公众开展各类户外活动的规模较大的绿地,如:

全市性公园,区域性公园)

社区公园(为一定居住用地范围内的居民服务,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如:

居住区公园、小区游园)

专类公园(具有特定内容或形式,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绿地,如:

儿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历史名园、风景名胜公园、游乐公园、其他专类园)

带状公园(沿城市道路、城墙、水滨等,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狭长形绿地)

街旁绿地(位于城市道路用地之外,相对独立成片的绿地,包括街道广场绿地、小型沿街绿化用地,绿化占地比例应大于等于65%。

2、生产绿地:

专为城市绿化而设的生产科研基地。

3、防护绿地:

改善城市自然条件而设的防护林。

主要功能是改善城市的污染环境、卫生条件、通风或防沙,包括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城市组团隔离带等。

4、附属绿地:

城市建设用地中绿地之外各类用地中的附属绿化用地,包括居住绿地、公共设施绿地、工业绿地、仓储绿地、对外交通绿地、道路广场绿地、市政设施绿地、特殊绿地等。

5、其他绿地

三、城市园林绿地指标计算方法

城市绿地定额指标是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

(一)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指城市中每个居民平均占有公共绿地的面积。

计算公式: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方米)=城市公共绿地总面积/城市非农业人口

(二)城市绿化覆盖率:

城市绿化覆盖面积占城市面积的比率。

计算公式:

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内全部绿化种植垂直投影面积/城市面积)*100%(乔木下的灌木投影面积、草坪面积不得计入在内)

城市绿化覆盖率是衡量一个城市绿化现状和生态环境效益的重要指标。

城市绿化覆盖率到2010年应不少于35%。

(三)城市绿地率:

城市各类绿地(含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总面积占城市面积的比率。

城市绿地率=(城市园林绿地面积之和/城市总面积)*100%

 

各类绿地单项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新建居住区绿地占居住区总用地比率不低于30%

②城市主干道绿带面积占道路总用地比率不低于20%。

次干道绿带面积所占比率不低于15%

③内河、海、湖等水体及铁路旁的防护林带宽度不少于30米

④单位附属绿地面积占单位总用地面积比率不低于30%

四、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布局的原则及形式

(一)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布局的原则

1、综合规划,统一安排

2、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

3、均匀分布,比例合理:

点、线、面结合

4、远近结合,创造特色

(二)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布局的形式

1、块状绿地布局:

公园、花园、广场绿地呈块形分布。

2、带状绿地布局:

围绕全市形成纵横向绿带、放射状绿带、环状绿地交织绿地网

3、锲形绿地布局:

通过林荫道、公园、广场的联系,由市郊伸入市中心由宽到窄的绿地,使郊区到市内形成放射状绿地。

4、混合式绿地布局:

前几种绿地系统的综合运用,可以做到城市绿地点、线、面结合,使全市绿地呈网状布置组成较完整的体系。

第三节 中、外园林发展状况

一、中国园林几个历史阶段的园林艺术特色

  发展阶段:

生成期——转折期——成熟期——成熟后期——新兴期

(一)园林生成期——商、周、秦、汉

最早的园林形式囿,里面主要建筑为台,雏形是囿与台的结合。

囿起源于狩猎,兼有游的功能。

台可以观天象,赏风景。

1殷商时期(起源):

园林的最初的形式是囿。

囿是利用天然山水林木,挖池筑台而成的一种游憩生活境域,供天子、诸侯狩猎游乐。

如周文王“灵囿”

2、秦汉时期:

出现了以宫室建筑为主的宫苑,“一池三山”的布局初步形成。

特点(利用自然):

(1)面积大,周围数百里,保留囿的狩猎游乐的内容;

(2)有了散布在广大自然环境中的建筑组群。

苑中有宫,宫中有苑,离宫别馆相望,周阁复道相连。

如秦始皇的阿房宫、西汉时候的建章宫

二)园林转折期——魏、晋、南北朝(园林开始崇尚自然,私家园林出现)。

园林规模由小入大,由神异色彩转为自然气氛,创作方法由写实趋向于写实与写意相结合。

私园已从利用自然环境发展到模仿自然环境的阶段,筑山造洞和栽培植物的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造园的主导思想侧重于追求自然情致,如北魏张伦在宅园中“造景阳山,有若自然”,产生了“自然山水园”。

佛教自东汉传入,盛行于魏晋,南朝梁武帝将其定为国教,寺庙园林开始兴起。

三)园林的全盛期——隋、唐

奠定于风景式园林艺术的基础上,皇家气派已经形成。

园林规模宏大,反映在园林总体布局上,形成了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三个类别及其类别特征。

(1)皇家宫苑继续扩大发展

隋:

西苑;

唐:

长安城;

宋:

艮岳——将模写山水推向顶峰

(2)风景游览地开始形成:

杭州西湖

(3)私家园林兴盛:

写意山水得到发展。

唐朝白居易的庐山草堂;

宋代的网师园。

四)园林的成熟期——宋、元、明、清初

■文人园林兴盛,成为中国古典园林达到成熟境界的一个重要标志。

某些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定期向公众开放,具有公共园林的功能。

■叠石、置石均显示高超的技艺,理水也能缩移自然界全部的水体形象。

明清:

园林艺术成就达到顶峰

(1)皇家园林规模庞大:

圆明园、北海、颐和园

(2)私家园林空前发展:

拙政园、留园、个园、瘦西湖

(3)园林创作理论化:

计成《园冶》,对造园艺术具有指导性作用

五)园林成熟后期——清中叶、清末

■形成江南、北方、岭南三大风格。

六)新兴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普遍绿化,重点美化的方针

狮子林避暑山庄磬锤峰景区

二、国外园林造园特点

■世界园林三大体系:

■东方——中国园林为代表;

西亚——古埃及,古阿拉伯园林为代表;

■欧洲——古意大利、法国、英国园林为代表

(一)意大利——台地园

■意大利的造园艺术其实是它的文艺复兴和巴洛克的造园艺术。

以别墅为主体,利用意大利的丘陵地形,开辟成整齐的台地。

园林中轴线突出,采用几何对称式平面布局,靠近建筑处绿化较规则,远离处较自然,较少使用鲜艳的花卉,利用地势形成动态水形。

意大利台地园

爱斯特别墅园

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园林中出现一种新的造园手法——绣毯式的植坛(Parterre)既在一块大面积的平地上利用灌木花草的栽植镶嵌组合成各种纹样图案,好象铺在地上的地毯。

(二)法国——几何对称式布局

法国园林与意大利相比,具有典雅庄重的风格,它的形式可称为平面图案式。

总体布局平面开展,利用宽阔笔直的园路构成贯通的透视景,重视花坛的设计,用花卉构成多样的图形,各要素呈几何对称。

凡尔赛宫

三)英国的风景式园林的盛行

英国的风景式园林兴起于十八世纪初期。

弯曲的道路、自然式的树丛和草地、蜿蜒的河流,讲究借景和与园外的自然环境相融合。

为了彻底消除园内景观景观界限,英国人想出一个办法,把园墙修筑在深沟之中即所谓“沉墙”。

当这种造园风格盛行的时候,英国过去的许多出色的文艺复兴和靳诺特式园林都被平毁而改造成为风景式的园林。

(四)美国——开创公共园林园林

1.美国曾一度处于殖民时期,所以以山庄形式塑造了美国殖民园林的样式。

对植物的种植、围墙的围栏比较简陋。

■道宁与奥姆斯特德

■1840年城市日益兴旺繁荣的结果突然促进了公园的新发展。

这是因为人口的增长,美国政府不得不整顿纽约市,指定了城市中心建造悦50亩的大型公园规划项目。

在1854年建造了中央公园等。

■保护自然风景,并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增补。

■除非建筑周围的环境十分有限,否则要力戒一切规则呆板的设计;

■开阔的草坪区要设在公园的中央地带;

■采用当地的乔灌木来造成特别浓郁的边界栽植;

■穿越较大区域的园路及其它道路要设计成曲线形的回游路;

■所设计的主要园路要基本上能穿过整个庭园。

至今我们还能在他们的设计的各种公园中找到实证。

五)日本——枯山水式园林

日本古典园林的变迁

■公元1—5世纪,园林处于初级阶段,主要以猎苑等形式出现。

■公元6世纪,佛教传入日本。

因此,在公元612年,百济国人在日本皇宫南庭建须弥山和吴桥,从而出现了象征佛教宇宙观的庭园。

■公元7—9世纪,中日交往频繁,日本大量吸收了唐代文化,包括造假山技术,造园热衷于“唐风意匠”。

同时也吸收了中国的“一池三山”的神仙思想。

■11世纪,净土宗传入日本,寺庙中多建造象征佛国极乐净土的庭园,疏池,建中岛,种莲花。

当时平泉的毛越寺等都是典型的净土乐园。

■13世纪以后,禅宗思想的传入及北宋绘画的影响,出现了反映禅宗境界的“枯山水”园林(所谓的“枯山水”是以耙出水纹的白砂象征溪流和海洋,布置石组象征山岳、涧壑、落瀑以及海中的岛屿,配以自然式造型的树木和苔藓,缩山河海洋于很小的庭园之中)。

伊斯兰园林体系

伊斯兰园林,是以古巴比伦和古波斯园林为渊源,十字形庭园为典型布局方式,封闭建筑与特殊节水灌溉系统相结合,富有精美细密的建筑图案和装饰色彩的阿拉伯园林。

伊斯兰园林以幼发拉底、底格利斯两河流域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为中心,以阿拉伯世界为范围,横跨欧、亚、非三大洲,对世界各国园林艺术风格的变迁有很大的影响力,以印度、西班牙中世纪园林风格最为典型。

泰姬·

玛哈尔陵

第四节园林规划设计的一般程序

一、园林规划设计的阶段及各阶段的主要内容

1、任务书阶段:

设计的基本依据,文字说明为主,委托方提供

2、基地调查和分析阶段:

收集有关资料,对整个基地及周围环境进行综合分析。

3、总体规划阶段:

用地布局,功能合理,方案设计

4、详细设计阶段:

5、施工图阶段:

设计与施工连接起来

6、编制设计说明书阶段及工程预算

二、园林规划设计阶段的资料编制要求和方法

(一)基地调查分析

1、地形图2、自然资料调查3、社会条件及人文资料调查4、城市环境质量调查5、城市现有绿地技术经济资料

(二)设计图纸

1、平面图2、横纵剖面图3、局部种植设计图4、施工图纸要求

(三)文字说明书编制

第一章风景园林的自然构成要素

园林素材的种类一般可分为:

(1)地形、水体等无生命的自然现象;

(2)建筑、小品、道路及其他硬质景观;

(3)树木、花卉、鸟兽虫鱼等有生命的自然景物。

这其中地形、水体、建筑、植物为多数园林里的主要组成部分

土与地形

一、土地是植物的生长基础

■ 

土地是植物生长的基础条件,植物从土壤中获得水分、氮、矿物质等营养元素,保证发育的需要。

一)土壤的结构

■土壤一般由固相(土颗粒)、液相(水)和气相(空气)三部分组成。

(二)土的分类

■土地的分类特色可有多种分类方式:

■按质地分可分为碎石土、砂土、黏土。

■从化学性质上可以分为酸性、碱性和中性土。

(三)土壤特性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土壤特性

产生的效果与危害

物理特性

透水性

城市化的扩大可以说是不透水覆盖的扩大,除了绿地以外,不透水的覆盖越来越多,甚至成为不毛之地(沙漠化),为使城市复活,有必要用土来覆盖地面

硬度

为了多种多样的用途,需要控制土的硬度,如庭院,运动场等

隔热效果

节省能源。

讨论土的隔离效果,古人的深土建筑又一次被研究利用

生态的特性

生物的支承和培育

土是生态学的基础,支承和培养了人、动物和植物

分解生物

土壤是分解的场所,有数以亿计的微生物活动着

建设平稳的环境

土是陆地上生态学的基础,也是安定环境的基础

心理特征

柔和感

眼看到有柔和感,触及有柔和感,而功能诱发人坐、滚、跑、玩

亲切感

具有植物、动物、生命新陈代谢的空间,具有季节和时间的流动,给人以生命的活力,人的细胞对土固有的亲密感情

给予安定感、安心感

通过长期的农耕历史,人对土地抱有一种信赖感;

作为生活空间,是不变的、安定的,使人有一种安心感;

设计特征

自由自在的形状

通过挖掘、切割、成堆、敲打、扭、压等行为可以形成多种造型

色彩丰富

可以装饰很丰富的空间

衬托

土和其他东西组合在一起很容易形成背景,作为一种特征

二、土的空间构成

一)常见的几种形态与景观特征:

名称

各式

景观特征

备注

山丘

有360°

全方位景观,外向性,顶部有控制性,适宜设置标志物

组织排水方便,组织道路困难

低地、洞凹、穴地

360°

全封闭,有内向性,有保护感、隔离感、属于静态、隐蔽的空间

排水困难,道路困难

岭,山脊

有多种景观,景观面丰富,空间为外向型

排水与道路都容易解决

谷地

有较多景观,但景观面狭窄,属于内向性空间

沿山谷形成水系排水,水系与流水方向一致

坡地

属面外向空间,景观单调,变化少,空间难组织,需分段用人工组织空间

排水与通路都易于解决

平地

属外向空间,视野开阔,可多向组织空间。

易组织水面,空间有虚实变化但景观单一

可随意通道路,排水较低地容易

(二)土的围合

■土可以围成一个空间,其形状、大小、远近、高低会形成不同的空间效果。

土的各种围合空间的效果

四)在人工范围内压抑感的程度

■1、封闭式的包围方式

■在完全的包围中,不仅有压抑感,而且有恐怖感。

这种人工物的使用法,完全失去了土堆的效果。

■2、半开放式的包围方式

■开阔上部空间视野的方式,空间边界易产生单调感,人工物的高低或素材不同也会有较大的变化,因此,视条件而定。

■3、开放式的包围

■没有很强的包围意识,使人有柔和的自然亲切感,可以与周围取得很好的调和平衡。

三、斜度和坡度

通常来说,人习惯于水平行走,斜面及坡面都是异常状态,即稍微让其紧张惊险,给以变化,让其眺望远处,便能诱发不同的动作,这是倾斜面的特征。

土的斜面倾斜度的不同会给人不同的效果及感觉。

1、斜面的构成,砌筑越高,则越单调。

2、呈阶梯状的斜面

3、加强了自然性的构成,不但提高了面的变化性

(一)城市绿地规划中对坡度的要求

■平地:

1%-4%,便于活动、集散;

■丘陵(坡地):

4%-12%,一般仍可作活动场所;

■陡地:

大于12%,作为一般活动较困难,可利用地形坡度作观众的看台或植物种植,须有0.5%的排水坡,以免积水;

坡度超过40%,自然土坡常不稳定。

■草坪坡最好不超过25%,土坡不超过20%。

(二)坡度对速度的影响

四、自然地形的处理

园林绿地设计中习惯称为“地形”是指测量学中地形的一部分——地貌,包括山地、丘陵、平原,也包括河流、湖泊。

(一)园林地形地貌的作用

地形地貌的处理是园林绿地建设的基本工作之一。

它们在园林中有如下作用:

1、满足园林功能要求:

利用不同的地形地貌,设计出不同功能的场所、景观。

2、改善种植和建筑物条件:

利用和改造地形,创造有利于植物生长和建筑的条件。

3、解决排水问题。

(二)园林地形设计的原则和步骤

园林地形和改造应全面贯彻“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美观”的城市建设的总原则。

园林地形的特殊性,应贯彻:

1、利用为主,改造为辅;

2、因地制宜,顺其自然;

3、节约;

4、符合自然规律与艺术要求。

(四)地形斜面的构成与利用

■在倾斜地如何确保有效的平地,设计以坡度、谷以及山顶的条件为前提,这些倾斜地如何进行设计,是设计工作的重点。

■关于倾斜地造成的空间构成能大略分为:

谷底中心型谷底中心型

(一)地形的类型

■高起地形

低矮地形

凹入地形

■岫:

不通的浅穴,位于山岩或水边。

■洞:

较岫更深,有上下曲折,可贯通山腹

地形的塑造要点

(一)山形:

堆山不宜对称

(二)山脊线的设置:

山的组合可以很复杂,但要有一气呵成之感,切不可使人觉得孤立零碎,要“提纲挈领”

(三)背景山的作用

(四)山的高度的掌握

(五)洞穴

第三章公园规划设计

第一节公园的类型

一、公园的类型

一般按公园的功能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

1市、区级综合性公园2儿童公园3动物园

4植物园5体育公园6纪念性公园7主题公园

二、公园系统分类

1分散式公园2绿道式3环状绿带式

4放射式绿地5放射环状式6分离绿带式

第二节综合性公园规划设计

一综合性公园的主要活动与设施内容

1观赏游览2安静休息3文化娱乐

4儿童活动5老年人活动6体育活动

7政治文化和科普教育8服务设施9园务管理

二综合性公园出入口的安排

(一)公园出入口的类型

1主要出入口:

应设在城市主要交通干道和有公共交爱的地方,同时要使出入口有足够的集散人流的用地。

2入要出入口:

设在公园内有大量集中人流集散的设施附近。

3专用出入口:

设在公园管理区附近或较偏僻不易为人所发现处。

(二)公园出入口设置原则

1满足城市规划和公园功能分区的具体要求

2方便游人出入公园

3利于城市交通的组织与街景的形成

4便于公园的管理

(三)公园出入口设计

1欲杨先抑2开门见山

3外场内院4“T”字形障景

三、综合性公园的功能分区

1文化娱乐区2观赏游览区

3安静休息区4儿童活动区

5老年活动区6体育活动区

7园务管理区

四、公园的游人容量

是指游览旺季高峰期时同时在公园内的游人数。

按以下公式计算:

C=A/Am

C=公园游人容量

A=公园总面积

Am=公园游人均占地面积

五、综合性公园中园路的布置

(一)园路的类型:

1主干道2次干道

3专用道4游步道

(二)园路的布局形式:

1园路的回环性2疏密适度

3因景筑路4曲折性

5多样性和装饰性

(三)园路线形设计

应与地形、水体、植物、建筑物、铺装场地及其他设施结合,形成完整的风景构图,创造连续展示园林景观的空间或欣赏前方景物的透视线。

(四)弯道的处理

路的转折应衔接通顺,符合游人的行为规律。

(五)园路交叉口处理

当两条主干道相交时,交叉口应做扩大处理,做正交方式,形成小广场。

小路应斜交,但不应交叉过多。

(六)园路与建筑的关系

园路通往大建筑时,为了避免路上游人干扰建筑内部活动,可在建筑面前设集广场,使园路由广场过渡再和建筑联系,园路通往一般建筑时,可在建筑面前适当加宽路面,或形成分支,以利游人分流。

园路一般不穿过建筑物,而从四周绕过。

七)园路与桥

桥是园路跨过水面的建筑形式,其风格、体量、色彩必须与公园总体设计、周围环境相一致。

桥应设计在水面较窄处,桥身应与岸垂直创造游人视线交叉,以利观景。

主干道上的桥以平矫为宜,拱度要小,桥头应设广场,以利游人集散,小路上的桥多用曲桥或拱桥,以创造桥景。

六综合性公园中场地的布局

公园中铺装地根据公园总体设计的布局要求,确定各种铺装场地的面积。

铺装场地应根据集散、活动、演出、赏景、休憩等使用功能要求做出不同设计。

内容丰富的公园游人出入口内外、集散场地的面积下限指票以公园游人容量为依据,按500M2/万人计算。

安静休息场地应利用地形、植物与喧闹区隔离。

演出场地应有方便观赏的适宜坡度和观众席位。

公园中广场的主要功能是为游人集散、活动、演出、休息等,其形式有自然式、规则式两种。

由于功能的不同可分为集散广场、休息广场、生产广场等。

七公园中地形的处理

公园中地形处理,应以公园绿地需要为主题,充分利用原地形、景观、创造出自然和谐的景观骨架。

结合公园外围城市道路规划标亮及部分公园分区内容和景点建设要求进行,以最少的土方量丰富园林地形。

规则式园林的中地形设计,主要是应用直线和折线,创同不同高程平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