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高分作文四大技巧+解析运用示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考高分作文四大技巧+解析运用示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高分作文四大技巧+解析运用示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它们能让你的中考作文诗意盎然、顿然生色、魅力丛生,你的语言更能平添风采。
3、真情流露,最易触动心弦
语言是思想的外化表现,任何新颖的素材,精巧的构思,深刻的立意。
最后都要以语言作为载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将真情灌注到字里行间,方能开人心扉,扣人心弦。
“抛不完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似新愁与旧愁,展不开的眉头,捱不明的更漏,恰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浙江杭州一考生《心弦上痴情的景致》)
情感是连接考生与阅卷老师的桥梁,一个平常的故事,让人编得波澜起伏;
一个平常的道理,让人讲得入木三分;
一处平常的景致,让人写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
一封平常的书信,让人抒写得有情有韵,感人至深……只有真情实感才能感动人,考生只有用自己真情的语言去拨动阅卷老师的心弦,才能获得共鸣,才能与你同哭同泣同呼吸,从而赢得高分。
4、景物描写,也能打动人心
景物描写,就是描写人们生活环境中的自然景物和社会景物。
在情感类记叙文中不仅有大量的写景为主的文章,就是以写人写事为主的文章中,为了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反映事件的面貌,也常常写景。
当然景物描写也是有一定具体方法可循的,只要我们掌握了一些方法,并在实践中灵活地运用,是可以写好景物的,做到情景交融。
中考作文《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结尾“车到了奶奶家,我下了车。
两三朵雪花落在了我的脸上。
我不再冷了,倒觉得那是温暖的雪。
在这个寒冷冬季的深处,在这茫茫折雪的尽头,我的心中射进了温暖的春光。
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
”照应了文章开头,深化文章中心。
用景物描写来收束全文,不仅能呼应开头,而且能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达到“余音绕梁、回味无穷”的效果。
精当的景物描写不仅能渲染气氛,使文章富有诗情画意,还能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衬托人物的性格特征,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使文章情景交融而浑然一体,深深打动读者的心,从而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作文语言的力量是强大的,一句话,能让你喜笑颜开;
一句话,能让你愁眉不展;
一句话,能让你精神振奋;
一句话,能让你意志消沉。
大凡考场优秀作文,都运用了魅力非凡的语言。
考生在备考训练过程中,要多加强语言的推敲、锤炼。
在考场上形成“千树万树梨花开”之势,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之效,还是有希望的。
俗话说“有实力才有地位”“勤劳才能致富”,打造精品作文亦是如此,靠积累,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这一过程的基本理念是:
阅读——欣赏——感悟——积累——模仿——创新。
望广大学生在平时习作中要勤加训练,才能在中考中一展风采。
“任务型作文”写作技巧+范文,高分作文当然有套路!
近在收到了许多小伙伴的留言,说想要【任务型作文】相关的干货,于是小编就整理了这一篇推文给大家,内含7种方法+7篇范文,如果喜欢的话,请大家多多转发到票圈让更多小伙伴看到哦,比心!
条陈理由,彻解问题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全称是叙事体新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
其实质也就是有些地方所说“时评类”作文,其本质还依然是材料作文,只是在材料的基础上,增加了明确的指向性任务,意在增强写作的目的性、防止套作。
这种作文题重在考查学生对一事物或社会现象的态度与看法,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表达的清晰与流畅。
因此,在写作这类作文时,有些基本的东西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具备了其中的基本要素,才能达到要求;
只有具备了其中的基本框架,才能在考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哪些构件组成呢?
(一)一个响亮的标题
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
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
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
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
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
(二)引述+表态+观点
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
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
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
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
(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
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
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
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
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
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
(四)进一步深入阐述
这个步骤一般的同学很难发挥。
到底要怎样才能深入呢?
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
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
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
(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
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许多。
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
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
一篇习作具备了上述五个部件构建而成,已是有模有样,若稍加文采,则定然可取得高分好评。
实例解析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在上海地铁上,一男子因随地吐痰遭到指责后,竟不停地用污言秽语和指责他的乘客对骂,一黑衣壮汉忍不住,拨开人群走到“吐痰男”跟前踢去一脚,吐痰男顿时安静下来,一语不发,此时,有出来劝架的乘客指责“黑衣男”:
“打人是不对的。
”更多的人则认可黑衣男的做法。
这段视频被上传到网络后,引起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
请你就其中某一个或某一群人的表现,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标题自拟。
分角色梳理
人物:
吐痰男
所做的事:
公共场所随地吐痰,遭责后与乘客对骂,被踢一脚,安静、一言不发。
我的态度:
恶其陋行,幸遇强人。
我的看法:
文明拒绝粗鄙;
社会秩序,人人有责;
黑衣男
忍不住,拨开,踢,制止了对骂与吵闹。
扬其勇气,短其不足。
以黑制黑,行不行?
文明创建需有法制的保障;
以错治错,并非正义。
乘客
少数指责黑衣男,多数认可,更多议论。
赞少贬多
法制意识淡薄是不文明的根;
当局者往往易迷;
狭隘的英雄主义要不得。
1.选择角度,确定主旨
如选定“吐痰男”,确定“可怕的不文明”为主旨。
2.依事设问,列好提纲
提纲
(1)吐痰男行为的性质与危害性?
(2)
吐痰男行为产生的根源?
(3)
遇上这种不文明的行为该如何对待?
(4)
怎样解决这种社会问题?
(5)
假设反方,适度批驳
范文
可怕的不文明
梁祝
地铁上,一男子随地吐痰,遭到指责后,还不停地用污言秽语跟乘客们对骂,直到被另一黑衣男踢了一脚才安静下来,一语不发。
我对吐痰男的这种言行举止深恶痛绝,他的这种非一般的不文明是十分可怕的,它映射出国人的劣根。
吐痰男的言行是怎样的行为?
在公共场合随地吐痰,实是不卫生不文明之举,遭到指责后竟与人们恶语相加,这就不是一般的不文明,而是素质极差,性格有缺陷。
这种知错还不改的偏执的人,只能算是人渣或是问题青年。
一个人在公共场合随地吐痰,也许是平时卫生习惯不好所致,纯属个人习惯问题。
但被人指出来后仍不知悔改,还口出秽语,想为自己辩护,连最起码的“羞耻心”也荡然无存,这个问题就严重了。
轻则说明他品行缺失,重则说明他心灵扭曲。
要知道:
一个连最起码的羞耻感都没有的人,肯定不成其为人;
一个连羞耻感也没有的民族也肯定是个没希望的民族。
吐痰男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也许跟他成长的环境有关,子不教,父母之过;
也许跟学校教育有关,如今学校教育重成绩、重智育,轻德育、轻做人。
培养出不少外表有模样,内在缺素养的青年。
也许是一个个案,但它至少是我们社会的一份子,他的言行举止跟社会环境息息相关。
不管是什么原因,一个孩子的不良和失足肯定与教育缺失大大关联的。
遇上这种不文明的行为,我们该如何对待?
一味地当众指责,恐伤其脸面,就是损伤了年轻人的自尊,才导致本就素质不高的吐痰男与乘客对骂。
黑衣男的一脚,虽暂时让吐痰男心火熄灭,但是否从心里服气,认识自己的错误并感到愧疚呢?
不得而知。
这种“以黑制黑”的方式,不一定能达到“以黑治黑”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
我认为,对这种不良的行为,最好是善意的劝说,既维护了当事者的面子,又悄无声息地让他反省;
其次是制定强有力的处罚制度,加上不折不扣的执法;
其三是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
让“社会秩序,人人有责”“文明拒绝粗鄙”等成为公众的意识。
只要有健康的土壤,文明之花才会遍地开放。
有人说,不就随地吐一口痰吗?
至于如此大做文章吗?
固然,一口痰是小事,很快就随风蒸发。
然而,如果这个人的痰里携带病毒呢?
如果人人都这么认为呢?
那公共场所的环境文明有谁来维护?
我们将生活在怎样的一个社会中?
我们的国家人特别多,尤其是公共场合。
如果没有良好的秩序与环境,如果没有正确的公共卫生意识,文明从何谈起?
如今,我们的国家发展了,人们的生活富裕了,建设和谐文明的小康社会已成为中国人的追求与梦想。
而文明需要从我做起,精心培育出健康的土壤。
那就让我们携手共进,一起创建美丽的家园吧!
点评:
这篇习作很适合于刚开始写作任务型作文的同学,当你不知从何说起时,先依事设问,列好提纲,然后在行文中,分层进行论述,也能完成一篇不错的考场作文。
紧扣中心,夹叙夹议
在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背景下,有的同学是束手无策,甚至连800字的文章都难于完成,为此,特介绍“紧扣中心,夹叙夹议”的方法,让多数同学能够在考场上完成基本任务,拿到基本分。
什么叫做“紧扣中心”?
就是前提必需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梳理、抓住核心话题,确立文章主旨,然后,以这主旨为纲,紧紧围绕,不离不弃。
什么叫做“夹叙夹议”?
就是边叙边议。
从材料出发,分节叙述,分别表明自己的态度,分别进行评论,阐述自己的看法或观点。
如此依葫芦画瓢,若能论述得深刻到位,依旧可以写出上乘的考场习作。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杭州图书馆允许拾荒者、无业游民入馆,让他们在设有空调的图书馆内免费阅读、看影视、上网、听音乐。
图书馆对他们的唯一要求,就是把手洗干净再阅读。
这个做法已经坚持了十余年。
因此,杭州图书馆被称为“史上最温暖的图书馆”。
曾经有读者对身边的流浪者散发异味而感到不满,无法接受,说允许他们进图书馆是对其他人的不尊重。
对此,馆长回答,我无权拒绝他们入馆读书,您如觉不便可更换座位,或者选择离开。
要求:
你对上述事件有何看法?
请就图书馆或读者一方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涵义的范围作文。
阅读不分贵贱
这样的举动,这样在阅读面前不分贵贱的包容意识,我举双手赞成。
公共图书馆本来就应该面对大众,当然不可拒绝弱势群体如“拾荒者”,要不就不叫“公共”了。
设立图书馆的初衷也是鼓励全社会的人民热爱读书,为喜爱读书的人民提供一个好的场所,无业游民等是社会的一员,他们爱读书学习,难能可贵,更应提供好的条件。
阅读本身不在乎身份地位,无论是谁,都有阅读的权利。
阅读面前,人人平等。
该图书馆的做法,大气、独特、具有较多的公共人文关怀,让人温暖,令人舒心。
这个做法已经坚持了十余年了,因此被称为“史上最温暖的图书馆”。
这说明,在阅读上不分贵贱这样的意识已经是普遍认可,深入人心。
只有图书馆的各色工作人员,在馆内阅读的大众都认可该馆的理念,才能坚持十年之久。
他们之所以对此举无法接受,归根到底还是旧观念在作祟,认为图书馆是“高雅”人的活动场所,阅读是“文明”人的举止。
正是这种“高等”和“低劣”的偏见,人为地把人类分成三六九等,把阅读误认为是特殊阶层的专利。
殊不知,这种民族等级的歧视在历史上已经酿就了无数的悲剧,如“二战”时日本对“东亚病夫”的歧视,就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在这一点上,馆长的回答无疑是闪烁智慧与深得人心的:
我无权拒绝他们入馆读书,您如觉不便可更换座位,或者选择离开。
一个“您”字,无不体现该馆的公共人文关怀和阅读不分贵贱的精神。
况且,在允许无业游民等入馆之初,该馆已经有一个适度的要求,就是把手洗干净再阅读。
这个要求既让人容易接受,又在不断地引导这些特殊的群体向文明迈进。
随着该馆开馆时间的不断延长,我们有理由相信,“文明出入,有序阅读”将成为一种新的风尚。
如果拾荒者、无业游民在文明精神的熏染之下,能以文明的身姿——洗个澡,换身干净的衣服进入图书馆,就更是皆大欢喜了。
不管怎样,只要带着纯净的心灵去图书馆,阅读那里的人类文化文明精华,我们都不应该拒绝,因为,阅读从来不分高低贵贱。
本文紧抓中心“阅读不分贵贱”,采用极其简单的办法,就是一边分节叙述材料,一边对所叙材料作个性化的解读与评论,也写就了一篇不错的作文,值得学习。
即事说明,深入阐述
不少同学迷茫,怎样才能完成任务驱动型作文的重要“任务”之一——“即事说理,深入阐述”呢?
“深入阐述”的基本方法已有不少,如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导向方式,又如“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方式,还有“引论,本论,结论”的结构方式等,都是照样可以沿用的,也有一定的效果。
只是在“就事论事、即事论理”上,很难做到深入阐述,写出一篇像样的有水准的考场作文。
在此,谨提供两种方法,即进一步深入阐述之“横向拓展”与“纵向挖掘”。
以期有益。
例文
唯有精神永存
某考生
青花罐承载着浓厚的历史积淀,暗藏着美丽的故事,它从遥远的时光中走来,传递着中国人的器物精神,不愧是传家宝;
勋章见证了那段光辉岁月里的铁戈兵戎,传递着满腔热血、忠心报国的信念,不愧为传家宝。
这些器物,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精神传承的载体,因此它们才有价值。
然而,将注意力放在物品上多于放在精神传承上,则会本末倒置。
这样的传家宝终究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反而会使后代子孙沉溺于对传家宝的世俗价值中不可自拔。
因此,依我之见,祖训是最好的精神载体,历史洪流浪花滔滔,唯精神万世永存。
季老先生季羡林曾在《八十述怀》一书中有感而发:
“若说人生的意义,那就是对人类精神和知识的承上启下。
”人类社会的发展,之所以如此神速,正是因为知识和精神的可传递性,如同滚雪球一般。
祖训以文字为载体,将先辈对后辈的殷殷期盼传承下来,借此勉励后代不断奋斗,不断学习。
这样的精神传递,促使一个家族的兴盛,正如河南的康百万庄园,兴盛了十几代,而其祖训是“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
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
”这样的“留有余”如同警钟般时刻回响在后辈心中,自然后辈会不自觉地培养起良好的观念,从而使家族世代兴盛。
精神的传递不仅能使家族兴盛,更能使国家浸浴在先贤道德光辉下,光辉恩泽国土上的每一个人。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贤人之范,愈久弥珍。
先贤仰望星空,留下无数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其激励自己不断进取。
余光中曾在写给孩子的信中谈到对孩子的期盼:
“不要成为一个媚俗的人。
”“要懂得学习欣赏悲剧。
”这些话在今天看来,仍是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节日也是一个很好的传播精神的载体,而当今社会却将其片面地作为节日经济的跳板,这不可不说是我们国人的悲哀,当精神的流传不再,社会的发展也将止步不前。
(此段败笔:
1、引用过多;
2、与材料关联度不大)
祖训作为精神的载体,是十分珍贵的传家宝。
它虽是短短一句凝练的话,却体现了耀眼的闪光智慧!
作者执行任务指令,开篇指出青花罐、勋章作为传家宝的价值所在。
经思考、权衡,选择“祖训”作为传家宝,其中理由的分析和重要性的论述入情入理,非常到位,“更”字体现得很充分。
通篇语言简洁,富有文采,是难得的应试好作文。
升格练习
本文的第五段属于败笔,请你来给它加上一段,深入阐述,使文章前后连贯、文风一致,又能丰富文章内容。
示例一:
进一步深入阐述之“横向拓展”
人类知识和精神的传承,不仅在祖训。
大凡以文字为载体的中华古代文化经典,如《论语》、《孟子》和《庄子》,如《诗经》和《离骚》,如二十四史等,它们所传承的文化文明无不具有永久的传世价值。
而祖训更具亲和力,从而也就更具有普世的渗透力;
祖训中的良训精神具有遍地开花的土壤,它可能不局限于本家族的传播,也可能成为全中国人们的精神食粮,如《傅雷家书》、《曾国藩家训》等,已不再是一家一族的精神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传家之宝。
思维由“祖训”扩展至中华文化经典,由一家一族的精神延伸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主题的扩大,是为“横向拓展”。
示例二:
进一步深入阐述之“纵向挖掘”
以文字为载体的祖训,相较其它两个传家宝,更具有别具一格的优点。
一是祖训文字的无法破坏性。
青花罐与勋章是以物质的存在居多,而祖训是以意识的存在为主。
物质不可能永存,这是谁人皆知的常识;
而意识则在人们心中,只要能延续血脉,必将随之代代相传。
精神意识是一个生命的动态过程,而非死板的遗物。
二是祖训的传播不受时空限制。
只要是家族成员,甚至是外人,只要你认可,就可以随时随地汲取之,学习之,践行之。
三是祖训还可以在坚持原有的基础上加以改良和创新。
使之具有时代性和特定的功能性,赋予新的积极的具有“正能量”的内涵,成为新时期的“良训”。
以上三点是青花罐勋章所不具备的,所以,我更倾心于小程家的祖训,因为其中的“忠厚”与“诗书”是永存的精神。
思维往纵深方向发展,进一步从三个方面对三种传家宝进行比较,从而突出“祖训”的优越性,证明作者的观点:
唯有精神永存。
简易驳论,批驳成章
驳论,是议论文写作的一种论证方法。
又叫批驳或反驳。
侧重于驳论的议论文是驳论文。
.驳论文往往破中有立,边破边立,即在反驳对方错误论点的同时,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观点。
批驳错误论点的方法有三种:
1.驳论点2.驳论据3.驳论证,但归根结底是为了驳论点。
鲁迅最擅长写驳论文,如著名的《拿来主义》,《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
中学生在写作议论文时使用驳论的方法难度有点大,但若能运用一种简易的驳论,却又有出人意料地效果。
它不仅可丰富文章内容,还可扩展深化文章的主题,让论证的思维更加全面严密,使一篇普通的习作脱颖而出。
在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背景下,使用简易驳论更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技法指导
常见的驳论一般有如下五个步骤:
步骤一:
根据自己提出的论点内涵,设想并提出现实中人们可能提出的与你提出的相反的看法。
(也许,有人会认为……)
步骤二:
让步肯定错误观点中的表面合理之处。
(诚然,固然,的确……)
步骤三:
从原因及可能造成的危害入手,指出观点的错误本质。
(然而,根据……就断定……却是夸夸其谈的或以偏概全的。
)
步骤四:
举事实或道理论据批驳错误观点的错误性。
(当……时,当……时,我们还能……吗?
步骤五:
得出结论。
例子
论点:
莫以功利论物之价值
(1)也许有人会认为,行事若不以有用为目的,那么行事的价值又在哪里?
的确,任何行为都要有实际的用处,有用的判断也为人们行事提供不竭的动力。
韩愈就曾在古文运动中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
但,若就此认为功利得失是“有用”的全部内涵,那无疑将陷入片面功利主义的泥淖而不可自拔。
无论是食不果腹时代的泰勒斯执着地仰望星空,还是风雨如晦之时鲁迅不合时宜的弃医从文。
都深刻说明那些与功利得失无关的“无用”之举,恰恰是每一次文明进步的有用之光。
这种驳论对于中学生而言,确实是有难度的,不仅要求习作者有较深刻的思维,还要求较强的语言驾驭能力。
驳论据和驳论证的方法及过程就更难了。
鉴于此,可提出一种更加简便易学的方法。
即三步简易驳论法。
简易“驳论”的三个步骤:
一是摆出靶子,就是别人的错误观点与看法;
二是先让步,赞同、肯定别人观点中可取的部分,然后,以“然而,但是”为转折点,分析批驳其中的错误。
三是在反驳批驳的基础上,让自己的观点看法更加站立起来。
经检验,实乃议论文写作一项不可或缺的补充。
示例
(一)驳论点
有人说,金钱是万能的。
的确,金钱在人们的生活中总是表现为无所不能,似乎可以买到物质世界的大部分东西。
但是,金钱能买到知识吗?
金钱能买到感情与爱情吗?
金钱能买到时间吗?
金钱能买到生命吗?
……可见,“金钱是万能的”这样的观点是片面的、武断的。
(二)驳论据
“有钱能使鬼推磨”虽然告诉我们金钱的无所不能和巨大威力,甚至连鬼都能买通。
但它毕竟只是一句民间俗语,民间俗语只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凭经验总结而出,并没有科学的依据。
用没有科学依据的东西作为论据,其证明的观点当然也就不可信。
(三)驳推理过程
有人说,金钱是万能的,因为人们常说:
“有钱能使鬼推磨”。
这种论断乍看似乎无懈可击,金钱在现实生活中也确实无所不能威力巨大,甚至连鬼都能买通。
然而,仅凭一句夸张的俗语就推断出“金钱是万能的”,无疑是偏激的。
民间俗语本没有科学的依据,是有缺陷的。
再拿它来证明另一个观点,这样的推理过程更不经推敲,因此,这个论断无论是论据还是因果推理都是站不住脚的。
让上交“低保证”和各级盖印的证明,固然可以杜绝一些平民百姓的弄虚作假,但是,却无法杜绝一些特权人物的弄虚作假,中国是个人情泛滥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