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绩效审计案例.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64855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府绩效审计案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政府绩效审计案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政府绩效审计案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政府绩效审计案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政府绩效审计案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府绩效审计案例.ppt

《政府绩效审计案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府绩效审计案例.ppt(7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政府绩效审计案例.ppt

政府绩效审计案例,南京审计学院陈思维2006年1月,都市固体废物的管理香港审计署2002年,A-1项目背景,都市固体废物包括由住宅及工商界产生的废物。

在过去十一年(1990-2001年),弃置在堆填区的都市固体废物由1990年的2592000公吨增至2001年的3395000公吨。

2001年,在堆填区弃置的各类废物中,都市固体废物占55%。

拆建物料占另外38%,而其他各类废物则占其余7%。

1、项目背景,一九九八年减少废物纲要计划1998年,政府估计本港三个策略性堆填区将较原先计划的2020年提早五年(即在2015年)满溢。

建造新堆填区的费用相当昂贵。

另外,由于土地资源有限,而对土地的需求殷切,寻找适当地点兴建新堆填区并不容易。

一九九八年十一月,政府推出了减少废物纲要计划,目的是把策略性堆填区的使用期延长。

1、项目背景,减少废物纲要计划设定了一个为期十年的实施计划,以尽量减少弃置的废物量及提高废物的循环再造比率。

政府预期,若减少废物纲要计划成功推行,上述堆填区的使用期会由2015年延长至2019年,而到2007年,管理废物的成本则可节省七亿元。

A-2、评价依据,减少都市固体废物的目标:

首期终结中期中期期末终结2001年2003年2005年2007年在未实施减少废物纲要计划预计3560387442194571每年弃置废物数量(000公吨)(b)透过减少废物纲要计划可防止产356542675914生及可再用废物量(000公吨),2、评价依据,(c)透过减少废物纲要计划缩减体积的废物数量00253914(000公吨)(d)在达到减少废物纲要计划的目标后预计每年3204333232912743须弃置在堆填区的废物数量(d)(a)(b)(c)(000公吨)(资料来源:

减少废物纲要计划),A-3、预期目标,预期效益政府预期若减少废物纲要计划成功推行,现有策略性堆填区的使用期会由2015年延长至2019年。

财政方面,如不实施上述计划,管理都市固体废物的可计算成本(注3)会由1998年的27亿元上升至2007年的37亿元以上。

倘若上述计划的目标全部能够达到,2007年管理都市固体废物的可计算成本将由37亿元减至30亿元左右,即可节省七亿元的成本。

A-4、涉及部门与责任,1.6角色及责任根据减少废物纲要计划,所有局和部门都须参与推行政府跨部门实施的措施,以控制废物数量。

下列部门在这方面所担当的角色尤为重要:

环境保护署(环保署):

负责就减少废物的管理工作及技术发展事宜提供意见,并推动市民的参与,以及提高他们的减废意识;(b)房屋署:

负责鼓励居民参与在公共屋邨推行的减少废物措施;(c)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环署):

负责为在废物产生的源头即进行分类的废物及可循环再用物料提供有效率及环保的收集服务。

(在2000年前,这项工作由市政总署负责),A-5、审计范围,审计署已进行了一项帐目审查,以研究政府在达到减少废物纲要计划所订定的减少废物中期目标方面的进展情况,以及找出是否仍有改进的空间。

是项审查的焦点集中在以下的范畴方面:

(a)实施减少废物纲要计划的整体进度;(b)在公共屋邨、公众地方及政府宿舍回收可循环再用废物的情况;(c)为废物循环再造业作出的土地分配安排;及(d)政府带头促进节约用纸和推广使用再造纸及翻新轮胎的工作。

B-1.减废计划进度检查,根据减少废物纲要计划,首阶段的实施期于2001年结束。

本部分研究实施减少废物纲要计划的进度以及在此期间在减少废物方面达到目标的程度。

审计显示,虽然当局自一九九八年以来提高了都巿固体废物的循环再造率,但该计划为二零零一年定下的减少废物目标,并没有全部达到。

B-1.减废计划进度检查,为了达到减少废物的目标,减少废物纲要计划载列以下减少废物工作计划:

防止废物产生计划:

目的,是于废物产生的源头减少都市固体废物数量,并在香港现有的系统上,增加回收、循环再造或再用的废物材料数量;(b)体制计划:

这项计划包括成立减少废物委员会及多个减废工作组,以促进和推动社会各界实行减少废物措施;及(c)缩减废物体积计划:

即使防止废物产生及循环再造的措施很有效,但仍会有相当数量的废物需要处理和弃置。

缩减废物体积计划将使用废物焚化发电及堆肥这两种方法,以缩减须最终弃置的废物体积。

B-2.防止废物产生计划实施的措施,防止废物产生计划的实施措施:

(a)在策略性公众地点设置废物分类回收箱当局已于多个公众地方(包括巴士总站、公共交通转驳处、地铁九铁车站出口、公园、文康场地、政府大楼及郊野公园)、大专院校、学校及私人公共屋邨设置约19510个废物分类回收箱。

政府计划在未来数年增设约8000个新的回收箱。

B-2(措施),(b)土地分配自1998年推展减少废物纲要计划以来,政府已特别为废物循环再造业拨出九幅用地,以短期租约方式批租。

在2002年年中,当局就三幅新的短期租约用地进行招标。

在2001年,政府决定预留位于屯门第38区的20公顷工业用地,兴建回收园,以应付循环再造活动的长远土地需求。

回收园的规划和发展工作目前正在进行,预计第一阶段可于2004年开始运作。

B-2(措施),(c)公众教育及宣传工作为提倡废物分类,由2001年9月起,当局在电子传媒及电视广告中播放新的政府宣传短片及声带;又在巴士车身张贴废物分类的信息。

环保署与区议会及一些社区组织合作,在各区举办减少废物计划活动,例如设立可循环再造废物流动收集站,以及向学生环境保护大使提供训练。

B-2(措施),(d)环境及自然保育基金一向为环保团体及社区组织提供经费资助,以在地区层面推行废物回收计划。

2002年5月,立法会财务委员会通过为基金额外注资一亿元。

(e)环保署的回收热线该署已在所有宣传资料上印上回收热线,电视广告亦于2001年11月首播。

自2001年11月起,每日接获的查询平均100宗以上,增幅超过十倍。

B-3.减废目标实现水平(效果),减少废物纲要计划的目标之一,是在2001年实施期首阶段结束时,把每年需要在堆填区弃置的都市固体废物的数量,控制在3204000公吨的上限。

根据环保署的资料,在1998至2001年期间,在堆填区弃置的都市固体废物实际数量不断增加(见下文图一),尽管2001年的增长率开始放缓。

2001年,在堆填区弃置的都市固体废物数量为3395000公吨,比减少废物纲要计划3204000公吨的目标水平高出191000公吨(即6%)。

增加额外成本为2,390万元(125元191000公吨)。

B-3.效果,根据政府统计处的数据,香港的人口由1998年的658万增至2001年的676万。

人口增长是导致都市固体废物增加的因素。

关于按人均计算的都市固体废物产生量的分析显示,市民每日弃置的废物不断增加。

在1998至2001年期间:

废物产生量增加6,即由每人每日1.31公斤增至每人每日1.39公斤;及(b)大约80的都市固体废物来自家居。

家居废物产生量由每人每日1.02公斤增至每人每日1.13公斤,增幅为11%。

(c)香港在2001年按人均计算的家居废物产生量为每人每日1.13公斤,比新加坡的0.93公斤及台北的0.94公斤为高。

B-4废物再造循环检查,废物循环再造的统计数位提高废物的循环再造率,是减少废物纲要计划的主要目标之一。

在1998至2001年期间,都市固体废物的循环再造率上升了24%由1560000公吨增至1940000公吨。

都市固体废物循环再造,亦为香港带来出口收入。

2001年,可循环再造物料的出口货值为26亿元。

B-4废物再造循环检查,在都市固体废物中,有四大类物料会循环再造,包括铁类金属(铁及钢)、纸张、塑胶及非铁金属(例如铝)。

这些物料的循环再造数量1998-2001年变化如下:

铁类金属:

由509000公吨增至803000公吨(上升58%);(b)纸张:

由684000公吨增至800000公吨(上升17%);(c)塑胶:

由214000公吨跌至154000公吨(下跌28%),之后回升至215000公吨(上升40%);(d)铝:

由21000公吨跌至17000公吨(下跌19%)。

B-5.缩减废物体积计划的进度,利用堆肥这种生物分解方式,可减少都市固体废物中的有机物质量。

此外,亦可利用现代的废物焚化发电方式,焚烧可燃烧的都市固体废物,以产生能源和减少堆填区所需处理的废物。

根据减少废物纲要计划,用以减少都市固体废物数量的堆肥设施预计可在2005年启用,之后,两个废物焚化发电设施亦会在200607年度投入服务。

2002年中,环保署就牛潭尾堆肥设施的发展计划招标。

不过,由于环保人士对焚化设施提出反对,加上当地居民亦反对设施的选址,有关的规划工作因而受阻。

B-5.缩减体积进度,为了回应反对的意见,政府在2002年4月邀请本地和国际的废物管理业提交竞投意向书,为香港提供最适合的技术。

2002年初,政府告知环境谘询委员会,假如可对选用的技术作出决定,缩减废物体积的设施最早亦要待2012年才可启用。

环境谘询委员会成员对建议的时间表表示关注,政府在回应时承诺会在可行情况下缩短实施的时间表。

B-6.审计意见:

进度计划,

(1)有需要加强防止废物产生的教育及宣传在1998至2001年期间,按人均计算的都市固体废物产生率的增幅为6%,家居废物的增幅则为11%,这些数字显示有需要加强公众教育及宣传,以向公众灌输防止废物产生的重要概念。

现行的公众教育及宣传措施(例如电子媒介的政府宣传短片及声带)主要与推行废物回收运动和提供新的废物分类设施有关,重点是提高社会对废物分类及循环再造的意识。

未来的公众教育及宣传措施需要加强推广防止废物产生的文化。

B-6.审计意见:

进度计划,

(2)未能完全达到减少废物方面的中期目标根据减少废物纲要计划,政府的目标,是在2001年把须弃置在堆填区的都市固体废物数量,限制于3204000公吨。

但自1998年起,人口的增长及都市固体废物人均产量的增幅,抵销了政府加强都市固体废物循环再造工作的成果。

弃置在堆填区的都市固体废物数量,在2001年增至3395000公吨,较减少废物纲要计划的目标水平多出191000公吨(即6%)。

政府需要加紧工作,以达致减少废物纲要计划的减少废物目标。

B-6.审计意见:

进度计划,(3)缩减废物体积设施未能在2007年投入服务根据减少废物纲要计划,发展堆肥及缩减废物体积设施(如焚化炉)后,预期在2007年,须弃置在堆填区的都市固体废物数量可减少914000公吨。

然而,由于需要时间物色最适合的技术以回应市民的关注,缩减废物体积设施在2012年前,即2007年后约五年,仍不大可能投入服务。

缺乏这类设施,预期须弃置在堆填区的都市固体废物数量会上升。

政府须制订行动计划,遏止都市固体废物增加,以达致减少废物纲要计划的减少废物目标。

B-7.建议和回应,审计署对实施减少废物纲要计划的进度的建议2.11审计署建议环境运输及工务局局长和环境保护署署长应加强工作,以达致减少废物纲要计划所订的减少废物目标。

他们尤应:

制订行动计划,以遏止须弃置都市固体废物持续的增加:

如:

按人均计算的都市固体废物产生量的增幅,及缩减废物体积设施(如焚化炉)到2007年仍不大可能投入服务;(b)加强公众教育及宣传工作,向社会推广减少废物产生的意识;(c)采取积极的措施,改善废物回收率。

B-7.建议与回应,当局的回应2.12环境运输及工务局局长同意审计署的建议,并表示会继续探讨新措施,以推广减少废物和废物循环再造。

2.13环境保护署署长表示:

二零零一年九月,当局确认有需要加倍努力,以解决因社会各界产生的废物持续递增而带来的问题。

之后,当局制订了一连串的行动,务求进一步改善防止产生和回收废物的工作。

当局在提供更多废物分类回收箱,试行举办各项可循环再造废物的回收计划,以及开展流动电话电池回收再造计划等工作上均取得相当的进展。

B-7.建议与回应,环境运输及工务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