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行政管理学试题.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48164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行政管理学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全国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行政管理学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全国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行政管理学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全国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行政管理学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全国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行政管理学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行政管理学试题.doc

《全国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行政管理学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行政管理学试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行政管理学试题.doc

全国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行政管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行政管理学的创始人是(    )

  A.泰罗B.古德诺

  C.威尔逊D.法约尔

  2.霍桑实验提出了(    )

  A.“社会人”假设B.“政治人”假设

  C.“经济人”假设D.“道德人”假设

  3.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具体方法中,主要注重个别事例特殊性研究的方法是(    )

  A.比较方法B.经验方法

  C.规范方法D.案例方法

  4.对特定行政系统的战略性、长期性与全面性存在与运行产生根本性影响的各种环境因素集合,指的是(    )

  A.微观行政环境B.宏观行政环境

  C.中观行政环境D.外部行政环境

  5.在雷格斯提出的“融合一棱柱一衍射的行政模型”中,棱柱型行政模式是(    )

  A.过渡型社会的行政模式B.工业社会的行政模式

  C.农业社会的行政模式D.信息社会的行政模式

  6.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    )

  A.人民民主专政B.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三权分立制

  7.在下列国家中,实行联邦制的是(    )

  A.中国B.英国

  C.日本D.美国

  8.行政权力合法性的基础是(    )

  A.公共性B.强制性

  C.自主性D.有限性

  9.强势政府时期,行政职能所具有的特点是(    )

  A.行政职能范围大大拓展B.政府很少对经济进行干预

  C.政府职能非常有限D.适应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

  l0.行政管理活动的实质和核心是(    )

  A.行政权力B.行政组织

  C.行政职能D.行政发展

  11.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最基本原则是(    )

  A.适应性B.协调性

  C.法制性D.精干高效

  12.从行政管理机构的性质看,统计局属于(    )

  A.咨询机构B.监督机构

  C.信息机构D.执行机构

  13.外交部在国外的使馆、领馆属于(    )

  A.辅助机构B.派出机构

  C.执行机构D.咨询机构

  14.人事行政管理最经常的职责和最大量的活动是(    )

  A.计划和组织B.制度建设与具体落实

  C.使用和开发行政人员D.激励和监督行政人员

  15.预算管理实质上是一种(    )

  A.技术性的管理活动B.政治性的行政活动

  C.经济性的分配活动D.经济性的技术活动

  16.在西方国家,文官制度最早产生于(    )

  A.英国B.美国

  C.法国D.德国

  17.行政组织中最活跃的要素是(    )

  A.行政权力B.行政职位

  C.行政人员D.行政体制

  18.解决上下级行政组织冲突的常见方式是(    )

  A.服从权威B.谈判

  C.冷处理D.调解

  19.渐进决策模式理论的提出者是(    )

  A.林德布洛姆B.阿·埃佐尼

  C.杜鲁门D.赫伯特·西蒙

  20.最典型的事前行政监督是(    )

  A.国政调查B.质询

  C.听证会制度D.人大代表视察

  21.使行政管理思想变为现实状态的中间媒介是(    )

  A.行政管理制度B.行政控制技术

  C.行政领导方式D.行政管理方法

  22.经济方法利用经济杠杆对组织和个人行为进行调节和影响,因而具有(    )

  A.无偿性B.强制性

  C.间接性D.垂直性

  23.所谓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属于(    )

  A.目标激励B.奖励激励

  C.竞争激励D.反激励

  24.建立在“性恶论”伦理哲学基础上的行政管理原则与管理模式是(    )

  A.以德行政B.诚信行政

  C.依法行政D.透明行政

  25.行政职业道德的核心规范,也是为人民服务准则的最基本规范要求是(    )

  A.廉政B.遵纪守法

  C.实事求是D.勤政

  26.在我国,有权制定行政法规的是(    )

  A.国务院B.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C.国务院各职能部门D.省级人民政府

  27.一般来说,一国的行政经济绩效主要是指(    )

  A.GDP增长速度B.宏观经济发展水平

  C.财政收入状况D.人民收入水平

  28.开展政府绩效评估的前提和基础是(    )

  A.立法保障B.公民参与

  C.信息公开D.加强监督

  2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行政改革始终坚持(    )

  A.以政治改革为中心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以行政领导体制改革为中心D.以完善公务员制度为中心

  30.行政发展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行政效率B.转变行政职能

  C.提升行政能力D.完善行政体制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31.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占主导地位的行政管理学理论有(       )

  A.新公共管理理论B.政府治理理论

  C.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D.古典行政理论

  E.科学管理理论

  32.行政系统的经济环境的基本构成要素分别是(       )

  A.经济力量B.社会经济结构

  C.经济体制D.科技发展水平

  E.国民受教育程度

  33.在现代社会,行政权力是一种(       )

  A.公共性权力B.私人权力

  C.政治权力D.本原性权力

  E.从属性权力

  34.强势政府时期政府经济职能的增强主要体现在(       )

  A.政府加强对市场的宏观调控B.兴办国有企业

  C.加强对企业的规范与管制D.强调市场作用的发挥

  E.公共服务社会化

  35.编制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

  A.职能管理B.后勤管理

  C.机构管理D.人员编制管理

  E.档案管理

  36.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的内容主要有(       )

  A.流动人口管理B.制定社会保障法律与法规

  C.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D.村民自治管理

  E.社会保障对象的管理

  37.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系统包括一般监督和专门监督两个子系统,其中专门监督包括

  (       )

  A.政党监督B.公民监督

  C.司法监督D.行政监察

  E.审计监督

  38.在下列行政沟通的方式中,属于非语言沟通的是(       )

  A.服饰B.手势

  C.广播D.面谈

  E.标志

  39.法律方法作为行政管理的基本方法,其主要特点是(       )

  A.灵活性B.权威性

  C.强制性D.稳定性

  E.规范性

  40.行政道德规范的基本功能主要有(       )

  A.导向和约束功能B.规范与控制功能

  C.自我调节功能D.示范与激励功能

  E.外在调节功能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1.简述行政权力的具体来源。

  42.简述西方发达国家行政机构改革的主要内容。

  43.简述行政执行的主要环节。

  44.简述成本收益评估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5.联系实际,分析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必要性。

  46.试论述我国加入WTO后行政发展的趋势。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10分)

  47.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要求政府公开与公众利益相关的非国家机密信息。

  2009年10月8日,深圳市“公共预算观察志愿者”组织成员按网上查到的政府部门联系方式,依据《条例》分别向不同政府部门提出公开2009年度财政预算的申请。

广州市很快进行了回复,并在政府网站上公开了全部l14个政府部门的财政预算。

此举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

人们认为“公共财政预算不应是国家机密;预算信息公开,应以不涉及到国家机密、国家安全的信息为限度,其余都应该公布”。

不久,上海市政府也顺应民意,表示将向全社会公布包括财政收支总量、增减幅度,预算执行进度、部分重点项目等财政预算执行信息,并表示将建立信息定期公开发布机制。

  2010年1月,财政部向各地财政部门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地方财政预算信息公开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要求各地做好预算信息的主动公开工作、依申请公开工作和其他相关基础工作,并对财政预算信息公开的内容、方式和范围作出了统一的要求。

  由此可以预计,在不远的将来,全国范围内的财政预算公开将成为现实。

过去只有人大代表才能了解到的公共财政收支情况,普通市民也可以在网上查到。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

  

(1)什么是行政信息公开化?

  

(2)在我国行政信息公开化有何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