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雀》教学设计名师完整版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477011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95.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灰雀》教学设计名师完整版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灰雀》教学设计名师完整版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灰雀》教学设计名师完整版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灰雀》教学设计名师完整版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灰雀》教学设计名师完整版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灰雀》教学设计名师完整版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灰雀》教学设计名师完整版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灰雀》教学设计名师完整版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灰雀》教学设计名师完整版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XX搜索在中小学教程网找到课文的朗读录音学习参考,课堂上带领学生朗读课文。

三、教学方法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

通过阅读人物对话,体会人物不同的心情,感受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同时产生保护鸟类等动物的环保意识;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在教学中我把读贯穿全文。

我在朗读教学中采用了齐读、默读、师生合作读、表演读、赛读、带动作读等等。

让学生经历了一个自读、学读、练读、美读的提高过程。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充分体现这十六个字:

书声琅琅、议论纷纷、高潮迭起、读读写写。

针对以上教学思想,结合本课的特点和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主要选用“合作探究”和“读中感悟”式的教学方式,采用创设情境法、情感朗读理解法和直观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和展开想象。

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主要向学生渗透“读中自学”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读书。

向学生传授“学法”,是让学生“会学”,这是教学这节课的真正目的。

通过学生的读读、想想、写写、议议等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到“会学”的智慧。

通过联想体会孩子的内心变化,突破教学难点。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

同学们都知道列宁的故事吗?

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指名说一说)

师概括介绍列宁的生平。

学习这样一位伟人的故事,一定会受益匪浅。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灰雀》,看看文中的小男孩受到了哪些教育,你又能得到哪些收获。

(板书课题)

二、交流预习

课前同学们进行了预习,我们就先来看看你的预习情况。

1、我会读词语,你会读吗?

师友互助读一读。

(抽查——齐读)

2、我会写词语,谁来黑板上写?

(听写,出示课件,师友互查,错一改五)

3、词语会读会写了,课文读的怎么样了呢?

(抽查)逐节读课文,要读得准确、流利。

4、读了课文后,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研读共品

(一)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

列宁在养病期间,每天到公园散步,来到一棵白桦树下,看到了三只什么样的灰雀?

找出文中描写灰雀的句子。

(课件出示)齐读

如果去掉“婉转”“非常”好不好呢?

  生:

如果没有“婉转”这个词语,句子只能告诉我们灰雀站在枝头唱歌,但我们却不知道它们是怎样唱歌的。

如果没有“非常”一词,可以看出只是一般的喜爱。

  师:

同学们说的可真有道理。

灰雀是那么的活泼可爱,以至于列宁“非常喜爱”(师板书),请同学们放开声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画出列宁喜爱灰雀的词句并说说你的理解。

“它们在枝头……喜爱”是写列宁非常喜爱灰雀的句子。

“唱歌”一词是介绍灰雀鸣声清脆、好听,“非常惹人喜爱”表明人们都喜爱灰雀,所以,这句话告诉我们列宁非常喜爱灰雀。

生:

“列宁每次……谷粒”表明列宁非常喜爱灰雀。

“每次……都要……”表明列宁只要走到白桦树下,就会看这三只灰雀。

如果他不喜爱灰雀,就不会专门看这三只灰雀。

“仰望”是指抬头望,而列宁长时间仰望三只灰雀会使脖子发酸的,可以看出他喜爱灰雀;

列宁经常给灰雀带吃的,也可以看出他非常喜爱灰雀,否则,他就不会经常给灰雀好吃的。

这么可爱的灰雀你喜欢吗?

那就让我们再来有感情的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吧。

(生齐读)

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

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

可是,有一天,当列宁又来到白桦树下时,却发现了那只胸脯深红色的灰雀不见了,那么可爱的灰雀不见了,列宁是怎么做的呢?

(二)学习第3-10自然段

1.师:

列宁在周围的树木中找遍了,也没找到。

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

列宁和小男孩说了些什么?

(要求:

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3-10自然段,用“ 

”画一画列宁说的话,再体会体会列宁这时的心情。

(学生自读情况:

学生读出3、5、7、9自然段中列宁的话。

师相机出示字幕:

课文3、5、7、9自然段。

2.自读体会。

四处找遍了也不见鸟儿踪影的列宁,这时说的每一句话都包含着怎样的心情呢?

自己再读读列宁说的话,体会体会。

我体会出列宁非常着急。

我体会出列宁惋惜的心情。

我体会出了列宁对灰雀的关心。

你们对哪句话体会得更深些,想读给大家听听吗?

(学生有感情朗读)

3.师相机评价指导学生读的四句话,进一步体会列宁的心情。

我们一起来体会体会。

(齐读)我们是通过列宁的什么来体会到的他的心情?

(生:

语言、动作。

对,文章运用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的写作方法,充分的体现出了列宁的心情。

5.引导概括。

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

用一个字来概括,是什么?

爱!

(师板书:

爱)

列宁喜爱的灰雀究竟哪儿去了,聪明的孩子们,你们能告诉列宁吗?

男孩捉走了!

男孩捉回家去了!

孩子为什么捉走灰雀?

他喜欢灰雀。

他怕灰雀冻伤了。

列宁爱灰雀,孩子也爱灰雀,他们的爱有什么不同?

你更赞同谁的爱?

请大家讨论讨论。

(师巡视,并加入讨论,然后检查讨论情况。

我更赞同列宁的爱。

因为孩子把灰雀捉回家,关在笼子里,灰雀就失去了自由。

我也赞同列宁的爱。

因为列宁每天来这儿看灰雀,还给它带来好吃的,只是欣赏它,不去捉它,列宁是真正爱灰雀。

灰雀应该是给大家看的。

灰雀离开了伙伴也会寂寞的。

列宁爱鸟,给它自由;

孩子爱鸟,把它捉回去,让它失去了自由。

列宁是真正的爱鸟。

6.导读激情,深入体会。

列宁爱鸟的真情对孩子起了什么作用?

让我们一起来边读边体会。

(多媒体字幕:

3-10自然段内容。

(师导读,生接读。

鸟儿不见了,列宁着急地问——

“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男孩吞吞吐吐地说——

“没……我没看见。

可怜的小生命究竟怎样了,列宁担忧地说——

“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

天气严寒,它怕冷。

列宁爱鸟的情触动了孩子的心——

“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面对孩子的沉默,列宁自言自语地说——

“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列宁的真爱打动了孩子的心,他看看列宁,再也忍不住了,说——

“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

它还活着。

真像孩子说的那样吗?

列宁又关心地问——

“会飞回来!

列宁爱鸟的情深深打动了孩子的心,他肯定地说——

“一定会飞回来!

小男孩在听了列宁找灰雀时焦急、为灰雀惋惜等的话后,那时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生自由回答)(孩子心情的变化,我们也可以通过他的语言和动作体会到。

是谁让孩子懂得了真爱?

列宁。

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孩子决定怎么做?

放鸟归园。

7.分角色朗读。

咱们来读好这段话,体会这种爱。

(1)全班分成两个大组。

一组读列宁说的话,一组读男孩说的话,师读叙述语。

这一老一小的话多有意思,你们也和孩子一样懂得了真正的爱鸟吗?

四、大胆质疑

1.师:

现在,三只灰雀又在枝头欢蹦乱跳地歌唱。

不过,树下它又多了一位真正的好朋友。

听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

列宁为什么微笑?

男孩为什么不敢告诉列宁自己把灰雀带回家?

见到那只丢失的灰雀回到树上,列宁为什么不问会说话的男孩,却问不会说话的灰雀?

鸟儿会回答吗?

2.师:

是啊,老师也弄不明白,列宁为什么不问会说话的男孩,却问不会说话的灰雀呢?

讨论讨论吧。

(生同桌讨论,师巡视并加入讨论。

因为他知道男孩是诚实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男孩在列宁爱鸟之情感染下,把鸟放回来了。

像男孩这样知错并改错的孩子就是什么样的孩子?

诚实的孩子。

可是刚才那个问题老师还是没弄明白。

列宁知道男孩是诚实的,他就不会问男孩了。

为什么呢?

因为列宁不想伤害男孩的自尊心。

你多了解列宁的心啊!

是啊,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

列宁爱孩子,幽默的话里含着多么深的爱,读——

(生齐读12自然段,字幕中“微笑”一词闪动。

列宁为什么而微笑?

男孩承认了错误。

鸟儿又回到了枝头唱歌。

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大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放鸟归园而高兴吧!

拿起书来,高高兴兴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五、总结升华

学完课文,你想说什么?

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吧!

(生认真书写,师巡视辅导。

小男孩,你改正了错误,我真为你感到高兴。

我们要爱鸟。

我们要爱护大自然!

鸟儿又可以自由自在歌唱了。

这个故事真美!

爱是温暖的家!

列宁、男孩、灰雀、人与人、人与大自然,这原本就是一个爱的世界!

愿世间万物都在这爱的世界里自由呼吸,和谐共存。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

《三角形的分类》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以活动促进学习是本节课的教学。

通过创设情境,学生在探索、发现、讨论、交流等活动中,逐渐建立对三角形角与边特征的认识,为学生提供更多“对话”的机会,通过教具、学具、多媒体的运用,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空间到几何空间抽象变化的过程,从而获得对三角形、角特征的进一步认识,进而学会三角形的分类。

【教材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单元例4

【学情与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分类是在学生认识了锐角、直角、钝角和三角形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分了两个层次:

按角分为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并通过集合图来体现分类不重复、不遗漏的原则;

按边的不同有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着重引导学生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角的特征。

学好这部分知识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知道这些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够辨认和区别它们。

2、经历分类的过程,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在共同学习中,训练学生的自我探索能力,在探索活动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以及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发现三角形的角、边特征从而正确分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装有7个不同三角形的学具袋若干个、三角板、量角器、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复习锐角、直角、钝角的大小关系。

①同学们还记得它们吗,谁来说说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

2、师: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6个小朋友,你们都认识它们吗?

(课件出示)

(1)是的。

(点击课件)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三角形,谁来说说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

(2)这些三角形的形状相同吗?

那我们来看看这些形态各异的三角形有什么烦恼?

(点击课件)

(3)同学们能帮上它们的忙吗?

二、合作探索

1、按角分类

(1)那好吧,我们先按角来分类。

你能知道这个角是什么角吗,你用什么方法判断?

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哪种方法最快?

(2)这个角有点像直角,又有点像钝角,分不清,怎么办?

(用三角尺的直角去测量)

(3)小组合作,按角分类,完成研究表1。

编号

三角形

锐角

直角

钝角

2

我从研究表1发现了:

______号、_____号是同一类三角形,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还发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汇报交流,整理提升

①谁来汇报你们组的研究情况

②师(投影教师用研究表):

三角形的共同点是(都有两个锐角),不同点是1号、3号三角形有…

③根据不同点给三角形命名(课件出示概念),齐读概念。

④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学具给它们分类(指名投影演示分类过程)

⑤重点点拨,形成知识结论(课件出示集合图)

按角分,三角形可以分成

[设计意图:

三角形按角分类,概念间的关系简单,学生理解容易。

因此,对于三角形按角分类,教师要全面挖掘这块内容的内涵,要把它做强放大。

这样设计目的有两个:

一是从不同点处着手,让学生经历猜想→观察→操作→比较→分类→下定义的概念形成过程,一步一步清晰三角形按角的分类的认识。

另一目的是让学生感悟分类的数学思想。

]

2、按边分类

(1)师:

三角形除了按角的特点分类,有些三角形的边也很有特点呢。

听一听这个三角形会说什么?

(动画展示)“从边的特点看我们是一类!

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四个三角形的边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2)请同学们在学具袋里把这几个三角形找出来。

(每一组任选一个三角形去量一量或者折一折)

(3)学生汇报。

(这几个三角形边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4)课件出示:

①像这样的(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

②相等的两条边叫腰,另一条边叫底,底上面的两个角叫底角,两腰的夹角叫顶角。

(5)在这些等腰三角形中,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你能找出来吗?

(6)课件:

像这样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7)在我们验证两腰相等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它们的角有什么特点?

请同学们打开书P84,分别量一量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各个角,你发现了什么?

(8)课件出示:

我发现了(……)齐读。

(9)谁来说说你在哪见过这两种特殊的三角形?

(我们一起来欣赏生活中的三角形)

三、练习反馈

小结过渡:

今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三角形,并对三角形进行了分类。

(课件出示课题:

三角形的分类)齐读课题。

学了这么久同学们也累了,下面我们来轻松轻松,做个游戏。

1、游戏:

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变式练习:

花布挡住三角形的两个角,只看到三角形一个角,用“一定”“可能”这两个词来判断这个三角形属于哪种三角形。

分析:

图1、2——你根据什么这么“肯定”?

(引导学生用定义分析,如“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

图3、4——只看见一个锐角,为什么三种类型都有可能?

(引导学生关注三角形角的共同点“肯定有两个角是锐角”)

用“可能”、“一定”作答,目的一是与第一学段“可能性”做衔接,二是促学生熟练掌握概念,让学生迅速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即判断三角形的分类,只要看最大的内角就可以了。

2、直观感知按角分、按边分三角形之间的交集关系。

师拿出三角板中的一块(等腰直角三角形),问:

按角分,属于哪类三角形?

按边分,又属于哪类三角形?

师拿出三角板中的一块(直角三角形),问:

三角形C按角分,属于哪类三角形?

按边分,它属于等腰三角形吗?

直观感知按角分、按边分三角形之间的交集关系,也为下一题练习作铺垫。

四、完成导学稿(自我检测)

板书设计:

《交变电流》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甘肃陇西一中唐月有748100

一、教材分析

交变电流知识对生产和生活关系密切,有广泛的应用,考虑到高中阶段只对交流电的产生、描述方法、基本规律作简要的介绍,这些知识是已学过的电磁感应的引伸,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开阔学生思路、提高能力是很有好处的。

为了适应学生的接受能力,教材采取从感性到理性、从定性到定量逐渐深入的方法讲述这个问题.教材先用教具演示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时产生交流电,以展示交流电是怎样产生的.并强调让学生观察教材图5.1-3所示线圈通过甲、乙、丙、丁四个特殊位置时,电流表指针变化的情况,分析电动势和电流方向的变化,这样学生就会对电动势和电流的变化情况有个大致的了解.然后让学生用右手定则独立分析线圈中电动势和电流的方向.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关于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教材利用上章学过的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引导学生进行推导,得出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和最大值的表达式,进而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和部分电路欧姆定律推出电流与电压瞬时值与最大值的表达式。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交变流电。

并理解交变电流的产生原理,知道什么是中性面。

(2)掌握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及表示方法。

(3)理解交变电流的瞬时值和最大值及中性面的准确含义。

(4)知道几种常见的交变电流。

如正弦式交变电流、锯齿形交变电流、矩形脉冲电流。

2、过程与方法

(1)掌握描述物理量的三种基本方法(文字法、公式法、图象法)。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将立体图转化为平面图形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结合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交变电流产生的物理过程的分析.

2、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的图象描述。

难点:

1、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及应用.

2、图象与实际发动机转动时的一一对应关系的理解。

四、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电磁感应,理解了导体切割磁场会产生电动势。

在此基础上学习交变电流,对于理解还是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

但这是新的概念,鉴于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讲解时还需详细,加强引导。

更是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手段,以便更直观更立体的让学生接受。

五、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实验教学法类比教学法互动探究教学法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

通过预习,初步了解一些知识

2.教师的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准备教具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5分钟)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目标

出示单相交流发电机,引导学生首先观察它的主要构造.

1、。

第二次发电机接上示教电流计,当线框缓慢转动(或快速摆动),电流计指针左右摆动.

2、思考问题:

线圈中产生的是什么样的电流?

(引导学生回答:

这种电流就是我们家里电路中的电流,它的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做周期性的变化,这样的电流叫交变电流。

如果方向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称为直流电。

交流电和直流电之间可以相转换。

注:

老师手摇发电机的速度有所改变,一次快一次慢。

观察实验现象,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产生。

从而引入交变电流。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20分钟)

探究问题

1、为什么矩形线框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线框里能产生交变电流?

多媒体课件打出下图.

2、abcd线框在磁场中绕OO′轴转动时,哪些边切割磁感线?

3、线框转到什么位置,产生感应电动势最大?

4、线框转动到什么位置时,感应电动势最小?

利用多媒体课件,屏幕上打出中性面概念:

1.中性面——线框平面与磁感线垂直位置.

2.线圈处于中性面位置时,穿过线圈Φ最大,但e=0.

3.线圈越过中性面,线圈中I感方向要改变.线圈转一周,感应电流I感方向改变两次.

4、如果从中性面开始计时,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角速度ω,经时间t,线圈转到图示位置,ab边与cd边的速度方向与磁场方向夹角为θ=ωt,屏幕上打出线圈水平投影图,如图所示.设ab=cd=l1磁感应强度B,bc=ad=l2

这时ab边E感多大?

5、cd边中E感跟ab边中感应电动势大小相同,

又是串联在一起,此时整个线框中感应电动势多大?

(学生推导,教师点拨)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屏幕上打出:

1.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及感应电流是按正弦规律变化的.

瞬时表达式:

e=Bl1l2ωsinωt=BSωsinωt

N匝线圈时,相当于N个完全相同的电源来个串联,e=NBSωsinωt.

其中最大值Em=NBSω

线框和用电器构成回路i=

=

sinωt

最大值Im=

2.屏幕上使线圈转动,如转θ=ωt=60°

150°

210°

300°

时,请学生分别计算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

最后将学生计算结论总结:

e=Emsinωt,既能表示电动势大小,又能表示电动势方向.

由于上面介绍的发电机的电动势按正弦规律变化,所以当负载为电灯等用电器时,负载两端的电压u、和流过的电流i,也按正弦规律变化,即

U=Umsinωt,

i=Imsinωt

这种按正弦规律变化的交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