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1).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47674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30.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1).doc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1).doc(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1).doc

本科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

会计学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

一、立论依据

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

研究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中小企业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长久问题。

近几年,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但是,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中小企业,而且至今也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解决好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有利于中小企业在危机中求得生存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以及促进我国经济走出困境,尽快实现复苏。

因此,对国内外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和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并根据当前我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政策以及借鉴以往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一问题的有效对策,结合金融危机这个国际大背景,尝试性地找出一些现实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预期目标: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全国人民都热切企盼经济能够尽快复苏,而中小企业则是促进当前经济企稳回升的中坚力量。

中小企业如何跨越金融危机这个坎,关键是缓解或最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构建有针对性的融资体制。

本文立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提倡采用多种有效措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特别是要利用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扶持中小企业的优惠政策,以使我国中小企业真正摆脱融资困境。

2.国内外研究现状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已经是一个历史性的问题,至今仍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因此,国内外一直没停止过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

(1)国外研究现状:

对于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国外的研究首先是从信息不对称开始分析的。

Stiglitz和Weiss(1981)认为,由于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引起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所以银行贷款供给不一定是贷款利率的单调增函数,这样在竞争均衡下也可能出现信贷配给。

而Strahan和Weston(1998)的研究则认为,大型金融机构天生不适合为中小企业服务,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

因为随着银行规模的不断扩大,银行开始有能力向大企业提供贷款,并且内部管理也越来越复杂,这样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比率就会下降。

Berger(1998)和Udell(2002)从关系融资的角度对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解决对策进行了分析。

他们在“硬信息”和“软信息”的基础上提出了“关系型融资假说”,即企业固定地与数量极少的银行打交道,通过长期和多种渠道的接触可以使银行获得贷款企业及其业主的相关信息,从而有效地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

(2)国内研究现状:

1998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改善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这是我国首次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做出积极回响。

杨峰、朱静毅和袁若宁(2005)主要是基于新制度经济学来分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

其中也涉及到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会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从而影响交易(如融资安排)的顺利进行。

针对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一些学者提出了融资新方式。

陈晓红等(2003)在《中小企业融资创新与信用担保》中指出了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新方式:

风险投资。

并且详细叙述了风险投资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在目前融资难的情况下,风险投资无疑是中小企业融资的明智选择。

接着,又针对性地提出中小企业要介入风险投资,需考虑的一些问题,这为中小企业进行风险投资指明了方向。

阮兢青和陈文标(2009)在《浅谈金融危机下的中小企业融资》一文中,针对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提出了金融工程技术的运用、国际贸易融资方式和资产证券化融资方式这几种融资创新方式。

此外,刘斌(2009)在《金融危机下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探析》中提出了5种主要的融资新工具,包括融资租赁、典当融资、应收账款融资、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信用担保贷款。

张优勤(2009)针对金融危机,提出了一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比如中小企业要完善自身体制,实现自救;完善金融体系;政府的扶持。

确实,在金融危机下,只有中小企业、金融体系、政府,共同努力、相互支持,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叶陈毅、叶陈云和裴富才(2009)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障碍透析与应对举措》提出对策:

始终遵行宏观政策与微观方法并重的原则;构建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重视企业诚信文化建设;改善中小企业内部经机制,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不断优化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设立扶持国家中小企业的国家投资基金。

3.参考文献

[1]汤云为、钱逢胜.会计理论[M].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2]竺素娥.新编财务管理学[M].上海:

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5).

[3]李凤鸣.会计制度设计[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4]李德仁.强化成本管理,提高企业效益[J].河北财会,2001(5).

[5]涂川,冯耕中,高杰.物流企业参与下的动产质押融资[J].预测,2004(5).

[6]孙建国.存货资金周转率分析方法剖析[J].2005(7).

[7]刘杉.中小企业融资研究立论综述[J].南开经济研究,2005

(1).

[8]杨峰,朱静毅,袁若宁.中小企业融资的新制度经济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5(3).

[9]李祖斌.存货计量变化对上市公司净利的影响[J].研究与探索,2008(4).

[10]李红仙.存货管理方法之我见[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23).

[11]耿华.浅谈企业存货的管理.现代商业[J].2008(9).

[12]阮兢青,陈文标.浅谈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融资[J].发展,2009

(2).

[13]张优勤.金融危机下再谈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J].商业现代化,2009(9).

[14]叶陈毅,叶陈云,裴富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障碍透析与应对举措[J].当代经济管理,2009

(1).

[15]刘斌.金融危机下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4).

[16]李小红.中小企业融资研究[J].大众商务,2009(6).

[17]AssaelHenry,nsumerBehaviorandMarketingAction[J].retonPublishers,1987.

[18]BergerandUdell,SmallBusinessCreditAvailabilityandRelationshipLending:

TheImportanceofBankOrganizationalStructure[J].nomicJournal,2002,112(447)L:

32-53.

二、研究方案

1.主要研究内容(或预期章节安排)

1中小企业融资的概述

1.1融资的概念

1.2中小企业融资的特点

2国内外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2.1国外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2.2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3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以浙江中小企业为例

3.1案例分析

3.2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3.3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成因分析

4缓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5结论

2.实施方案和进度计划

调研方案:

本项目是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建议充分阅读文献资料,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实际分析研究,主要通过中国期刊网、维普等查阅资料,认真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

进度计划:

第6学期第19-20周至第7学期第1-5周:

完成毕业论文选题。

第7学期第6-14周:

完成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和开题;完成详细提纲。

第7学期第15-20周:

写作毕业论文,完成初稿。

第7学期寒假:

结合毕业论文选题开展调查研究。

第8学期第1-2周:

修改、完善毕业论文。

第8学期第3-6周:

参加毕业实习;开展调查研究;修改、完善论文,完成定稿。

第8学期第7周:

进一步修改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定稿、上交。

第8学期第9-11周:

毕业论文答辩。

文献综述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

融资是企业资本运动的起点,也是企业收益分配赖以遵循的基础。

任何一个企业从创建到生存发展的整个过程都要筹集资本始终维持一定的资本规模,由此企业就将面临着融资方式的选择问题。

近年来,我国一直采取适度从紧的金融政策,因此,融资方式的选择已成为企业融资所面临问题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现有文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小企业融资的概述

王铁军(2004)的《中国中小企业融资28种模式》对于融资的概念,认为其是指资金在持有者之间流动,以余补缺的一种经济行为,这是资金双向互动的过程,包括资金的融入和融出,既包括资金的来源,又包括资金的运用。

热娜.吾曼斯(2008)在《浅谈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中指出:

融资是以一定的渠道为某种特定目的筹集所需资金的各种活动的总称。

从狭义上看,融资即是一个企业的资金筹集的行为与过程。

也就是公司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资金拥有的状况,以及公司未来经营发展的需要,通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采用一定的方式,从一定的渠道向公司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去筹集资金,组织资金的供应,以保证公司正常生产需要,经营管理活动需要的理财行为。

总的来看,企业融资有两种方式:

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

内源融资是企业不断从自身内部取得资金并转化为投资的过程,对企业资本形成具有原始性、自主性、低成本性和抗风险性的特点,具体有留存利润、折旧和内部集资三种形式。

外源融资是企业组织和吸收其他经济主体的闲置资金并使之转化为投资的过程,具有高效性、灵活性、大量性和集中性特点。

外部融资是企业利用外部资金的融资方式。

其主要包括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股票和债券、向金融机构等借入款项、租赁和取得供货商给予的短期商业信用等。

李小红(2009)在《中小企业融资研究》中认为中小企业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小企业取得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内部积累。

(2)中小企业获得银行信贷的难度也比较大。

(3)股权私募。

(4)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5)民间融资。

刘会明(2004)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分析》中指出:

(1)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其目前发展主要依靠自身内部积累。

(2)银行贷款是中小企业最重要的外部融资渠道,但银行主要提供的是流动资金以及固定资产更新资金,而很少提供长期信贷;(3)亲友借贷、职工内部集资以及民间借贷等非正规金融在中小企业融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中西部地区发育程度差异极大;(4)中小企业普遍缺乏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

(5)资产规模是决定企业能否获得银行借贷以及长期债务资金的决定性因素

2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

对于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国外的研究首先是从信息不对称开始分析的。

Stiglitz和Weiss(1981)认为,由于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引起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所以银行贷款供给不一定是贷款利率的单调增函数,这样在竞争均衡下也可能出现信贷配给。

而Strahan和Weston(1998)的研究则认为,大型金融机构天生不适合为中小企业服务,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

因为随着银行规模的不断扩大,银行开始有能力向大企业提供贷款,并且内部管理也越来越复杂,这样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比率就会下降。

王铁军(2004)在《中国中小企业融资28种模式》一书中,从中小企业贷款难的体制性、银行方面、企业方面、环境方面四个方面对造成融资困境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杨峰、朱静毅和袁若宁(2005)主要是基于新制度经济学来分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

其中也涉及到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会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从而影响交易(如融资安排)的顺利进行。

3缓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Berger(1998)和Udell(2002)从关系融资的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他们在“硬信息”和“软信息”的基础上提出了“关系型融资假说”,即企业固定地与数量极少的银行打交道,通过长期和多种渠道的接触可以使银行获得贷款企业及其业主的相关信息,从而有效地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