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语文基础复习题.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47635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3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升本语文基础复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专升本语文基础复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专升本语文基础复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专升本语文基础复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专升本语文基础复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升本语文基础复习题.doc

《专升本语文基础复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升本语文基础复习题.doc(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升本语文基础复习题.doc

小说

一、选择题:

1.《风波》选自鲁迅的小说集(A)

A.《呐喊》B.《彷徨》

C.《故事新编》D.《野草》

2.《风波》中的“风波”,引起于(B)

A.清帝退位B.张勋复辟

C.百日维新D.辛亥革命

3.《风波》中的“风波”,所围绕着展开的事件是(A)

A.七斤头上有没有辫子

B.赵七爷到土场示威

C.六斤打破了一个饭碗

D.皇帝是否又坐了龙庭

4.《风波》的主要社会意义在于(D)

A.暴露民众的愚昧落后

B.揭露帝制余孽的阴谋复辟

C.批评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D.昭示革命的首要任务是唤醒民众

5.鲁迅的小说《风波》最初发表于(A)

A.1920年9月《新青年》月刊第八卷第一号,后收入《呐喊》。

B.《小说月报》1928年8月第19卷第8号,后收入诗集《我的记忆》。

C.1920年2月3日《时事新报》“学灯”副刊,后收入诗集《女神》。

D.1925年11月22日《文学周报》第200期,后收入《背影》中。

6.鲁迅小说《风波》里的故事发生在(B)

A.未庄B.鲁镇C.绍兴D.乌镇

7.小说开头所描绘的“田家乐”景象的主要意义在于(D)

A.暴露农民的愚昧落后

B.讽刺文人的不合时宜

C.衬托后文的风波动感

D.启示人们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8、鲁迅的小说《风波》中的人物“七斤”的形象是(A)

A.落后农民的典型

B.消息灵通的船工

C.有心计的乡里头面人物

D.封建势力在农村的代表人物

9.七斤的主要性格特征是(C)

A.见多识广B.憎恶复辟

C.愚昧落后D.伺机复辟

10.赵七爷的主要性格是(D)

A.见多识广B.憎恶复辟

C.愚昧落后D.伺机复辟

11.《风波》所反映的主要的社会现实是(ABC)

A.农民还处在愚昧落后状态

B.帝制余孽还在伺机复辟

C.辛亥革命尚未真正唤醒民众

D.许多政客宣扬革命已经成功

E.不少文人陶醉于“农家乐”

12.《风波》中赵七爷的性格特征有(ACD)

A.不学无术B.麻木不仁C.善于韬晦

D.伺机复辟E.不问政治

13.《风波》中刻画赵七爷的典型细节有(ABDE)

A.辫子盘上,放下、又盘上

B.马褂藏起、穿上、又藏起

C.知道谁家闺女生了夜叉

D.时常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三国志”

E.知道张大帅是张翼德的后代

14.《风波》中刻画七斤的典型细节有(ABD)

A.遇事坐在门槛上抽烟说不出话

B.知道谁家的闺女生了个夜叉

C.口头禅是“一代不如一代

D.因女儿打碎饭碗而大打出手

E.头上的辫子盘上、放下、又盘上

15.契诃夫的《苦恼》一文主人翁是(A)

A、姚纳B、卡西莫多

C、苔丝D、于连

16.《苦恼》中车夫姚纳的主要苦恼是(D)

A.年龄大了B.生意不好C.儿子死了D.苦恼无处诉说

17.《苦恼》的主旨是(D)

A.反映下层小人物的悲惨生活

B.揭示上层人物的缺乏同情心

C.反映当时社会的阶级对立

D.揭示专制统治下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

18.《苦恼》中人与马的对比表现在(D)

A.人像“幽灵”,马像“蜜糖饼”

B.姚纳挨了“脖儿拐”,马挨鞭子

C.姚纳死了儿子,马死了崽儿

D.没有人听姚纳诉说,马听着

19.《苦恼》中写马儿挨了鞭子,姚纳挨了脖儿拐,这种表现方法是(B)

A.对比B.类比

C.铺垫D.象征

20.《苦恼》中姚纳的苦恼有(ABCE)

A.生意冷清

B.年纪老了

C.儿子死了

D.挨了脖儿拐

E.没有人听他诉说苦恼

21.《苦恼》的主要情节有(ABDE)

A.一个贵族军人不听姚纳诉说苦恼

B.寻欢作乐的青年不听姚纳诉说苦恼

C.从舞场出来的小姐不听姚纳诉说苦恼

D.疲惫不堪的青年车夫不听姚纳诉说苦恼

E、姚纳把自己的心里话全部讲给小马听了

22.《苦恼》中人与马的关系有(AB)

A.类比B.对比C.比兴D.烘托E.渲染

23.《苦恼》的主要特点有(BDE)

A.情节巧合B.人马相比C.行文幽默D.以小见大

E.通过对话揭示人物心态

24、契诃夫的戏剧名作有(AE)

A.《三姊妹》B.《万卡》C.《第六病室》D.《变色龙》E.《樱桃园》

契诃夫的小说名作有《一个小官员之死》、《变色龙》《万卡》《第六病室》等。

25.下列作家中属于俄国的是(C)

A.欧•亨利B.莫泊桑

C.契诃夫D.培根

二、填空题:

1.鲁迅原名__周树人_,他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__狂人日记》。

2.九斤老太有句富于个性特征的语言,这句话是_一代不如一代___。

3.短篇小说《苦恼》是__俄__国作家_契诃夫的作品。

他的小说与___莫泊桑_齐名。

他的小说言简意赅,冷峻客观,风格独特。

三、简答题:

1.小说《风波》描述了一场什么风波?

这场风波主要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这是1917年张勋复辟在江南水乡农民中引起的关于辫子的风波。

这场风波展现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

帝制的余孽还在向农民肆虐,农民还处在封建势力和封建思想的控制下,愚昧落后,麻木保守,缺乏民主主义觉悟。

2.简要分析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对烘托主题的作用。

开头对临河土场、夕日余辉、花脚蚊子、小桌短凳的描绘,展现了农村的封闭落后,传统保守的氛围;这种环境正与农民的愚昧落后相适应。

对辫子风波起了烘托作用,也就烘托了主题。

小说结尾的环境描写,其作用也是这样。

3.九斤老太的口头禅“一代不如一代”说明了什么?

九斤老太的口头禅“一代不如一代”,浓缩了当时农民的保守、复旧心理

4.结合课文中有关段落,说明人物对话对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作用。

人物的性格特征都是在对话中表现出来的;对话中反映出农民共同的特征:

冷漠保守,愚昧落后,缺乏民主主义的觉悟,农民的这种精神状态与辛亥革命的不彻底密切相关,从而突出了主旨。

5.简要说明小说结尾对深化主题的作用。

风波过后,农村依旧一潭死水,封建传统代代相传,农民精神依旧愚昧麻木,如不改变,如不唤醒民众,中国将仍无希望。

6.小说《苦恼》标题下有一句怎样的题记?

起什么作用?

题记是“我拿我的烦恼向谁去诉说?

”。

题记是情节线索,起贯穿全文的作用。

7.“有苦无处说,只能对马说”这一事实,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这一事实反映了在当时沙皇专制统治下,人与人之间冷漠无情,揭示了劳苦大众的精神痛苦和沙皇专制的罪恶。

四、简析题:

1.在小说《风波》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七斤的文字,回答问题:

七斤将破碗拿回家里,坐在门槛上吸烟;但非常忧愁,忘却了吸烟,象牙嘴六尺多长湘妃竹烟管的白铜斗里的火光,渐渐发黑了。

他心里但觉得事情似乎十分危急,也想想些办法,想些计画,但总是非常模糊,贯穿不得:

“辫子呢辫子?

丈八蛇矛,一代不如一代!

皇帝坐龙庭。

破的碗须得上城去钉好。

谁能抵挡他?

书上一条一条写着,入娘的!

……”

(1)七斤“忘却了吸烟”显示了他当时怎样的心情?

因没有辫子怕杀头,怕惹祸,心中十分痛苦和着急。

这是愚昧无知的表现。

(2)这里主要是通过什么描写来刻画“七斤”这一人物形象的?

主要通过心理描写来刻画“七斤”这一人物形象的。

前半段是通过“以外显内”的方式来间接地显示人物心理;后半段则是直接心理描写。

(3)从七斤这一形象可以看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反映了广大农民愚昧无知、麻木落后,表明辛亥革命没有改变农村的面貌,特别是没有改变农民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状态。

(4)鲁迅塑造“七斤”这一形象的意图是什么?

主要是为了“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从而提醒今后的革命者,只有唤醒民众,才能有真正的彻底的革命。

2.鲁迅在小说《风波》中这样描述赵七爷,回答问题:

“革命以后,他便将辫子盘在头顶上,像道士一般”可是,“今天的赵七爷已经不是道士,却变成光滑头皮,乌黑发顶”。

而且,他今天,“穿着宝蓝色竹布长衫”。

赵七爷的这件竹布长衫,轻易是不常穿的,三年以来,只穿过两次……”

(1)这里主要通过什么描写来刻画赵七爷这一形象的?

(2)这里主要是通过“辫子的盘上又盘下”,竹布长衫的穿上又穿下“这两个典型的细节描写,来刻画赵七爷的形象的。

(3)通过这些描写,说明了赵七爷是怎样一个人?

说明赵七爷是个心存奸计,时刻想着反攻倒算、复辟帝制的封建顽固派。

(4)从赵七爷这个形象,可以看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可看出,当时虽已是民国多年,但封建复辟的势力还相当强大,复辟的危险是深深存在的。

(5)鲁迅塑造赵七爷这一形象的意图是什么?

作者的意图主要是暴露封建顽固派的丑恶心理,以引起民众和革命者的警惕,同时也是对辛亥革命不彻底情况的揭示。

3.“你可知道,这回保驾的是张大帅,……向八一嫂抢进几步道,‘你能抵挡他么?

’”

(1)这段话是谁说的?

是赵七爷说的。

(2)“张大帅”指的谁?

“张翼德”是什么人?

“张大帅”指张勋。

张翼德就是三国演义中的张飞。

(3)从这里可以看出说话者是怎样一个人?

可以看出赵七爷既是个听到复辟消息后就高兴张狂的帝制余孽,又是一个不学无术、装腔作势吓人的极愚蠢的草包。

(4)这里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

语言描写和行为描写。

4.《风波》最末一段“现在的七斤,……一瘸一拐的往来。

(1)用一句话概括小说结尾这段话的大意。

辫子风波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原来的“死水一潭”的老样子。

(2)作者为何强调村人对七斤的尊敬?

作者强调七斤受尊敬,是为反衬其他人还远不及七斤;而七斤已经如此愚昧落后,那当时农村、农民的落后程度就不待言了。

(3)从哪里可以看出这个结尾与小说开头的环境描写相呼应?

作者用这一呼应来说明什么?

这个结尾与开头的“田家乐”景象相呼应体现在:

“到夏天,他们仍然字自家门口的土场上吃饭;大家见了,都笑嘻嘻的招呼。

”这一呼应说明:

农村的愚昧落后根深蒂固,像张勋复辟这样重大的政治事件,都不能对它有丝毫触动,可见中国革命任务的艰巨。

(4)九斤老太的“不平而且康健”有何象征意义?

九斤老太仍然不平而且康健,象征着当时农村封建保守、复旧思想根深蒂固。

(5)六斤的“新近裹脚”和“一瘸一拐”地走路有何象征意味?

六斤的“新近裹脚”和“一瘸一拐”的走路,象征着封建传统仍在一代代地往下传着,中国社会仍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