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能干什么》教学案例与反思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470368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分能干什么》教学案例与反思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分能干什么》教学案例与反思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分能干什么》教学案例与反思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一分能干什么》教学案例与反思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一分能干什么》教学案例与反思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分能干什么》教学案例与反思Word文件下载.docx

《《一分能干什么》教学案例与反思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分能干什么》教学案例与反思Word文件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分能干什么》教学案例与反思Word文件下载.docx

体验1分的长短。

教学准备:

课件、皮球、跳绳、答题卡、珠子和线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

同学们,听一听,(课件:

钟表滴答声)猜猜它是什么呀?

生:

钟表

哦,原来是我们的好朋友——钟表,谁来介绍一下钟面?

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还有时针、分针和秒针。

你说的真好!

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今天,咱们要来认识时间王国里的一个新朋友——秒针。

二、探究新知

1、感受1秒和几秒

你们知道钟面上哪是秒针吗?

生1:

钟面上最细最长的是秒针。

生2:

钟面上走的最快的是秒针。

对,钟面上最细最长,而且走的最快的就是秒针。

(课件:

闪动秒针)

秒针走动的时候发出了清脆的“滴答”声,每“滴答”一下就走几小格?

1小格。

秒针走1小格表示几秒呢?

秒针走1小格就是1秒。

(板书:

秒针走1小格是1秒)

我们来看一看(课件演示1秒,学生看)这就是1秒。

大家再闭上眼睛听一听,(学生听),在心里琢磨琢磨1秒有多长呢?

(学生想)

我们可以把拍一次手经过的时间当作是1秒(拍手),你们有什么好方法表示1秒大约有多长?

跺一下脚的时间大约是1秒。

点一下头所用的时间大约是1秒。

生3:

敲一下桌子大约是1秒。

……

师:

你们的方法还真多呀!

我们来看看秒针走了几秒?

(课件演示5秒)

生:

秒针走了5秒。

你是怎么知道的?

因为秒针走了5小格。

因为秒针走了1大格。

对,秒针走了5小格就是5秒,也可以说秒针走了1大格就是5秒。

咱们再来看一看秒针走了多少秒?

18秒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因为秒针走了18小格。

还有谁想说?

还可以这样想,秒针先走了3大格就是15秒,再加上3小格,一共就是18秒。

你说的太棒了!

2、分与秒的关系

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秒针走1小格就是1秒,现在请大家猜一猜秒针围绕钟面走一圈是多少秒?

我猜是60秒。

我猜也是60秒。

究竟猜的对不对,我们一起来跟着秒针走一圈,轻声地数一数秒针围绕钟面走一圈是不是60秒?

同时观察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了几小格?

(课件显示秒针走一圈的过程,学生跟着数。

大家都猜的对吗?

生(齐):

猜对了!

秒针走一圈是多少秒?

秒针走1圈是60秒(板书:

秒针走1圈是60秒)

分针走了几小格?

分针走了1小格。

分针走1小格表示几分?

分针走1小格表示1分。

秒针走1圈是60秒,同时分针走了1小格,也就是1分。

那么1分和60秒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1分等于60秒。

也就是说1分和60秒,表示的时间是——

一样长的。

1分=60秒)

大家齐读1遍!

1分=60秒,60秒=1分。

1分=60秒,那2分等于多少秒呢?

为什么?

2分=120秒,因为1分是60秒,2分就是两个60秒,60秒加上60秒就是120秒。

说得真好!

我再来考考大家,75秒是几分几秒呢?

75秒是1分15秒

说说你的理由。

因为60秒是1分,75秒减60秒,还剩15秒,所以75秒是1分15秒。

你说得很有道理!

时间小博士带来了几道题,想考一考大家,你们有信心接受考验吗?

有!

你们看——(课件出示题目)

请大家拿出答题卡1,试试看!

1时=()分1分28秒=()秒85秒=()分()秒

1分=()秒1分35秒=()秒100秒=()分()秒

学生答题后交流,集体订正。

三、活动体验

1、一分能干什么

(1)活动一

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1分=60秒,那么在1分钟的时间里,我们能干些什么呢?

(板书课题:

一分能干什么)

下面我们都来当一回医生,测一测自己的脉搏,数一数1分钟我们的脉搏跳多少下?

请同学们先了解一下测脉搏的方法。

(课件显示测脉搏的方法:

伸出左手,将右手的四个指头压在左手手腕的脉搏上。

师示范,指导没有摸到脉搏的学生。

好,测试的时间是1分钟!

老师说“开始”,你们就在心里默数脉搏跳动的次数,直到老师说“停”,你们要记住自己数的次数。

请大家闭上眼睛,准备好了吗?

预备——开始

(课件记时)

时间到!

谁来告诉大家,1分钟你的脉搏大约跳了多少下?

75下。

81下。

69下。

一般情况下,1分钟你们的脉搏跳动在70—90次这个范围内是正常的。

如果是心情紧张,或者是运动之后脉搏跳动会加快。

(2)活动二

大家刚才在测脉搏时都数的很认真,现在,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几项活动,有写汉字、拍皮球、跳绳、穿珠子、做口算题,课前大家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了相应的小组。

接下来,要测一测1分钟我们大约能写多少个字,能拍多少下球,跳绳能跳多少下,大概能穿多少颗珠子,能算几道题。

记住,老师给你们的活动时间是1分钟,1分钟音乐结束后迅速停下所有的活动,把你的成绩报告给小组长,小组长做好记录。

都听明白了吗?

听明白了。

现在请各组的小组长上来领取活动所需的材料,然后发给小组的同学。

看哪个小组最先准备好?

准备好了吗?

听我的口令,预备——开始!

(课件音乐1分钟)

学生分组活动,活动结束小组长统计成绩。

请小组长汇报各小组一分钟活动情况。

小组长汇报区间数,教师板书各组成绩。

大家真是了不起!

短短的1分钟,同学们拍皮球可以拍70-100下,跳绳可以跳60-120下,写字可以写10-25个,口算题可以做8-15道,穿珠子可以穿10-20颗。

2、说一说

咱们在1分钟里做了这么多活动,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在家里,你们估计哪些事情也能在1分钟内完成呢?

一分钟可以洗5个碗。

一分钟可以打扫完一间卧室。

一分钟可以洗一双袜子。

大家利用1分钟在生活中可以干这么多事情,真是生活中的小能手啊!

可是在我们生活中,常常有人看不起1分钟,说:

“1分钟有什么了不起,什么事都做不了!

”你们同意这样的说法吗?

不同意!

同学们,咱们都不能小看一分钟,因为再长的时间都是1分1秒积累起来的,我们要珍惜时间!

四、练习

时间是我们生活中的好朋友,小明认识了时、分、秒3个时间单位后,写了一篇数学日记,大家看——

(课件出示:

昨天夜晚,我大约睡了9分,今天早上起床穿衣服用了4秒,刷牙用了2时,吃早餐用了10秒,背上书包用了8分,大约步行15时后来到了学校。

他的这些时间单位用的对吗?

不对!

谁愿意帮他改正错误?

生(争先恐后):

我愿意!

那好,我们一起来帮助他!

请大家拿出答题卡2,比一比谁完成的最快?

学生答题,评讲。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或者想对同学说点什么?

生1:

我知道了1分=60秒,还知道了1分钟的时间也很宝贵。

我想对同学们说大家要珍惜时间,不要浪费一分一秒。

是啊,一分钟虽然短暂,它却能集少成多,能做许许多多的事情。

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句话——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同学们,老师相信你们在今后的学习道路上一定会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教学反思

时间概念是比较抽象的,要想让孩子们很好的感知时、分、秒的概念,具有初步的时间感,就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把生活紧密联系在数学的教与学中,让学生在活动或情境中真切的认识时间、体验时间。

本节课以“一分能干什么”为载体,通过各种活动体验1分的长短,知道1分=60秒。

本课主要在“体验”二字上下功夫,注重体验的层次性,使学生的每次体验都有不同程度的感受和收获。

课后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媒体直观演示,让学生体验准确的一分有多长

我利用多媒体把较难的概念变成学生易接受的直观图象来突破重难点。

首先让学生明确准确的一分需由钟表来掌握,从而引出对钟面的再观察和再认识;

接下来通过仔细观察,学生欣然发现:

当秒针走一圈时分针正好走一小格,由此得出结论:

1分=60秒。

在此过程中,老师有意识的让学生大胆猜测、观察验证,最后得出结论,体现了数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二、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一分大约有多长

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通过各种形式多样的、学生熟悉的活动,如口算、读书、写字、拍球、跳绳等,体验一分时间的长短,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尝试把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东西。

在活动中,学生不仅从认知层面知道“一分能干什么”,而且体验到——按照他的水平做多少道口算(或其它事情)的时间大约就是一分,让学生初步建立“1分”的时间概念。

三、注重拓展提升,让学生体验珍惜时间的必要性

在数学的学习中,学生的认知、情感、技能、态度应协同形成。

除了教学内容本身,还要让学生深切的体会到要珍惜时间。

以上的教学环节,结合平时自己的课堂教学,我思考了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小学数学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

仅是一些基础知识吗?

当然基础知识是我们小学教育必须完成的任务。

但是在教学中我深刻地领悟到,小学数学中,知识是能从老师这边学到的,但作为21世纪的建设者,在需要这些的同时,更需要的是学生自己来自体验并获得感悟,也是学生要亲身体验到自身课堂上前后的知识经验的对比和变化历程,心灵上要产生深刻的震动,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并转换、内化为自己确确实实的收获。

因此,平时的课堂活动中,我觉得应多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用自己的方式去学习,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经验去发现.....

专家点评:

一、变“书本中学数学”为“生活中学数学”

从《一分能干什么》这节课上,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

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

数学来自于生活,又须回归于生活。

一分钟"

这个概念确实是比较抽象的,本节课把生活紧密联系在数学的教与学中,让学生在现实中体验,同时也是“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佐证。

二、学生在学习与活动的空间中获得了发展。

课程标准提出,课堂应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与体验提供充分的空间。

本节课,老师创设了多次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在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中,在从事的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中,先前经验得到了重新组织、改造,掌握了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同时获得了广泛的活动经验。

三、教学应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从这节课上,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

教学不等同于发展。

只有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的教学,只有那些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