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水利水电工程实务笔记刘永强听课笔记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463748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14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建水利水电工程实务笔记刘永强听课笔记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一建水利水电工程实务笔记刘永强听课笔记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一建水利水电工程实务笔记刘永强听课笔记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一建水利水电工程实务笔记刘永强听课笔记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一建水利水电工程实务笔记刘永强听课笔记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建水利水电工程实务笔记刘永强听课笔记Word格式.docx

《一建水利水电工程实务笔记刘永强听课笔记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建水利水电工程实务笔记刘永强听课笔记Word格式.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建水利水电工程实务笔记刘永强听课笔记Word格式.docx

5、经纬仪的使用步骤:

①对中、②整平、③照准(目镜调焦、粗瞄目标、物镜调焦、准确瞄准目标)、④读数。

(09年考题)

6、大比例尺:

1:

500~1:

10000;

中比例尺:

25000~1:

100000;

小比例尺:

250000~1:

1000000。

7、平面位置放样的基本方法:

①直角交会法、②极坐标法、③角度交会法、④距离交会法。

(多选题)

8、高程放样方法:

①水准测量法(对于高程放样中误差要求不大于±

10mm的部位,应采用)、②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法、③解析三角高程法、④视距法(开挖工程中,用视距法测定,其视距长度不应大于50m(09年考题)。

预裂爆破放样,不宜采用视距法)。

9、采用经纬仪代替水准仪进行放样时,放样点离高程控制点不得大于50m。

10、开挖工程测量的内容:

开挖区原始地形图和原始断面图测量;

开挖轮廓点放样;

开挖竣工地形、断面测量和工程量测算。

开挖工程细部放样基本方法:

①极坐标法和②前方交会法。

11、用视差法测定,端点法线长度不应大于70m。

12、开挖前,必须实测原始断面图或地形图。

主要建筑物的开挖竣工地形图或断面图,应选用1:

200;

收方图以1:

500或1:

200为宜;

大范围的土石覆盖层开挖收方可选用1:

1000。

开挖工程量的计算中面积计算方法可采用①解析法或②图解法。

13、(可能案例点)开挖工程动工前,必须实测开挖区的原始断面图或地形图;

开挖过程中,应定期测量收方断面图或地形图;

开挖工程结束后,必须实测竣工断面图或竣工地形图,作为工程量结算的依据。

14、混凝土收方,基础部位应根据基础开挖竣工图计算;

基础以上部位,可直接根据水工设计图纸的几何尺寸及实测部位的平均高程进行计算。

15、两次独立测量同一工程,其测算体积之较差,在小于该体积的3%时,可取中数作为最后值。

16、变形观测的基点,其精度应不低于四等网的标准。

17、土、石坝在心墙、斜墙、坝壳填筑过程中,每上料二层,须进行一次边线测量并绘成图表为竣工时备用。

18、误差产生的原因:

①人的原因、②仪器的原因、③外界环境的影响。

19、误差的分类:

①系统误差(按一定规律变化)、②偶然误差(没有规律性)、③粗差(由于粗心或干扰造成的错误)。

(多次考)

20、地质构造按照构造形态可分为倾斜构造、褶皱构造、断裂构造三种类型。

21、工程地质问题主要有坝基稳定问题(包括渗透稳定、沉降稳定和抗滑稳定)和坝区渗漏问题(包括坝基渗漏和绕坝渗漏)。

22、边坡变形破坏的类型:

①松弛张裂、②蠕动变形、③崩塌、④滑坡(分布最广、危害最大)。

23、软土基坑工程地质问题:

①土质边坡稳定、②基坑降排水(两种途径:

①明排法、②人工降水(轻型井点降水和管井降水)--注意其适用条件,见教材P15。

1F411020水利水电工程工程设计(客观题)

等别

24、水利水电工程等别根据①工程规模、②效益、③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划分为五等[Ⅰ(大1型,总库容≥10亿m³

)、Ⅱ(大2型,1亿m³

≤总库容<10亿m³

)、Ⅲ(中型,1千万m³

≤总库容<1亿m³

)、Ⅳ、Ⅴ]。

25、平原区拦河水闸工程等别根据过闸流量的大小分等。

五等[Ⅰ(大1型,过闸流量≥5000m³

/s)、Ⅱ(大2型,1000m³

/s≤过闸流量<5000m³

/s)、Ⅲ(中型,100m³

/s≤过闸流量<1000m³

/s)、Ⅳ、Ⅴ]。

26、灌溉、排水泵站的等别,应根据其装机流量与装机功率确定。

共五等[Ⅰ(大1型,装机流量≥200m³

/s,装机功率≥3万kW)、Ⅱ(大2型,50m³

/s≤装机流量<200m³

/s,1万kW≤装机功率<3万kW)、Ⅲ(中型,10m³

/s≤装机流量<50m³

/s,0.1万kW≤装机功率<1万kW)、Ⅳ、Ⅴ]。

27、引水枢纽工程等别根据引水流量确定。

共五等[Ⅰ(大1型,引水流量≥200m³

/s)、Ⅱ(大2型,50m³

/s≤引水流量<200m³

/s)、Ⅲ(中型,10m³

/s≤引水流量<50m³

28、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级别见下表

工程等别

主要建筑物

次要建筑物

1

3

4

5

2

记忆诀窍:

主要建筑物工程等别与级别一一对应,次要建筑物共3个级别,最高级为3级,呈“两头多,中间少”分布。

29、临时性水工建筑物级别根据①保护对象的重要性、②失事造成的后果、③使用年限、④临时建筑物的规模确定。

对于3级临时性水工建筑物,符合该级别的指标不得少于两项。

30、洪水标准包括洪峰流量和洪水总量。

31、临时性水工建筑物洪水标准[重现期(年)]

临时性建筑物

临时性水工建筑物级别

土石结构

50~20

20~10

10~5

混凝土、浆砌石结构

10~5(10年考题)

5~3

32、一般采用基本烈度作为设计烈度。

33、水库特征水位及水库特征库容(每年都考)

校核洪水位:

水库遇大坝的校核洪水时,在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

设计洪水位:

是水库在正常运用设计情况下允许达到的最高水位。

防洪高水位:

水库遇下游保护对象的设计洪水时,在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

只有水库承担下游防洪任务时,才需确定这一水位。

防洪限制水位(汛前限制水位):

水库在汛期到来前允许兴利的上限水位,也是水库汛期防洪运用时的起调水位。

注意:

防洪高水位与防洪限制水位的区别。

正常蓄水位(正常高水位、设计蓄水位、兴利水位)(历届考题,12年考题:

兴利库容)决定水库的规模、效益和调节方式。

防洪库容:

防洪高水位至防洪限制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

用以控制洪水,满足水库下游防护对象的防护要求。

调洪库容:

校核洪水位至防洪限制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

用于保证下游防洪安全及对校核洪水调洪削峰,保证大坝安全。

防洪库容与调洪库容的区别。

34、(偶然考)挡水建筑物:

如各种坝和水闸,以及堤防、海塘(双向挡水,为挡水建筑物)。

35、(偶然考)河道整治建筑物:

如用于调整流态的丁坝、顺坝、导流堤(永久建筑物),以及护底和护岸等。

36、(偶然考)临时性建筑物如围堰、导流隧洞、导流明渠等。

(历届考题)

材料的应用

37、(材料:

每隔1年考1题)建筑材料按物理化学性质分为①无机材料(①气硬性胶凝材料--石灰、石膏与水玻璃等;

②水硬性胶凝材料--水泥)、②有机材料、③复合材料三大类。

38、土工合成材料包括①土工织物、②土工膜、③土工复合材料、④土工特殊材料四大类。

39、常用于均质土坝的土料是①砂质黏土和②壤土,没有黏土,渗透系数不宜大于1×

10-4cm/s。

防渗体用土石料一般采用①黏土、②砂壤土、③壤土、④黏质土等材料。

排水设施和砌石护坡用石料可采用①碎石、②卵石及③块石,不宜用风化岩石。

40、(水泥每年都考)水泥的常用掺合料有①粉煤灰、②矿渣、③火山灰三种(降低水泥水化热,适应低热要求,用于大体积建筑物内部的混凝土和位于水中和地下部位的混凝土----13年注意本条)。

掺合料水泥不能用于抗冲耐磨部位。

(历届考题,12年火山灰)

41、水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600min(即10小时)。

42、水泥应有①出厂质量证明书、②28d强度证明书。

用于承重结构工程的水泥,无出厂证明者;

存储超过3个月(快硬性水泥超过1个月)需复试。

43、水泥砂浆的和易性指标包括①流动性(用沉入度表示)和②保水性(用分层度表示,大于2cm的砂浆易泌水,不宜使用,故砂浆的分层度以1~2cm为宜)。

44、混凝土主要技术指标:

①和易性(流动性、黏聚性、保水性,用坍落度的大小表示,单位mm,便于施工的难易程度---拌合态)、②强度(抗压强度最大,抗拉强度约为抗压强度的10%;

抗压强度采用15cm的标准立方体试件,在温度20℃±

3℃,相对湿度95%以上,养护28d龄期;

面板堆石坝面板需养护至少90d)、③耐久性(抗渗性、抗冻性、抗冲耐磨性、抗侵蚀性、抗碳化性等)。

抗渗性W10--表示混凝土能抵抗1.0MPa的水压力而不渗水。

抗冻性--经多次冻融循环作用而不严重降低强度(抗压强度下降不超过25%,质量损失不超过5%)的性能,如F100。

45、混凝土的配合比

(1)表示方法:

①单位用量法(1m³

砼中的各种材料的重量,配料单);

②相对用量法(比例,W/C,水泥C:

砂即细骨料S:

石子即粗骨料G)。

(2)3个对比关系:

水灰比(W/C)、砂率(S/(S+G))、浆骨比。

细骨料:

按细度模数F.M分为①粗砂(F.M=3.7~3.1);

②中砂(F.M=3.0~2.3);

③细砂(F.M=2.2~1.6);

④特细砂(F.M=1.5~0.7)。

46、外加剂按主要功能分为四类:

(偶然会出多选题,看)

(1)改善和易性的外加剂:

减水剂、引气剂、泵送剂等;

(2)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硬化性能的外加剂:

速凝剂、早强剂、缓凝剂等;

(3)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剂:

引气剂、防水剂、阻锈剂、养护剂等;

(4)改善混凝土其他性能的外加剂:

膨胀剂、防冻剂、防水剂和泵送剂等。

泵送剂具有两个功能。

47、钢材的力学性能主要有抗拉性能(抗拉屈服强度、抗拉极限强度、伸长率)、硬度、冲击韧性等;

工艺性能:

焊接性能、冷弯性能。

(12年考题,今年还可能考)

48、(偶然考)水工建筑物的荷载按作用随时间的变异性,分为永久作用荷载(地应力、围岩压力、预应力)、可变作用荷载(灌浆压力等)、偶然作用荷载(地震作用、校核洪水位时的静水压力、扬压力、浪压力、水重等)。

水工混凝土结构的极限状态分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两类。

49、持久设计状况,上游采用水库的正常蓄水位(或防洪高水位),下游采用可能出现的不利水位。

偶然设计状况,上游采用水库的校核洪水位,下游采用水库在该水位泄洪时的水位。

短暂设计状况,采用设计预定该建筑物在检修期的上、下游水位。

50、扬压力=浮托力(矩形部分,与下游的水位有关,下游无水时为0)+渗透压力(与上下游的水位差有关)。

51、动水压力包括:

①时均压力和②脉动压力。

52、渗透系数采用①经验法、②室内测定法、③野外测定法确定。

k=QL/AH(理解各个字母的含义)A---通过渗流的土样横断面面积,L---通过渗流的土样高度,H---实测的水头损失。

53、渗透变形包括①管涌(特征:

只发生在非黏性土土体内,从渗流逸出处开始,向上游逐步发展)、②流土(所有的土都会出现)、③接触冲刷、④接触流失四种基本形式。

54、防止渗透变形的工程措施:

(1)改善岩土体的结构特性;

(2)采取措施截断岩土体中的渗透水流或减小其渗透比降,使其小于允许比降(具体做法:

1、设置水平与垂直防渗体,增加渗径的长度,降低渗透坡降或截阻渗流;

2、设置排水沟或减压井,以降低下游渗流口处的渗透压力,并且有计划地排除渗水;

3、对可能发生管涌的地段,应铺设反滤层,拦截可能被渗流带走的细小颗粒;

4、对有可能发生流土的地段,则应增加渗流出口处的盖重。

)(多选题,细看)

55、反滤层的作用是滤土排水。

其应符合①使被保护的土不发生渗透变形;

②渗透性大于被保护土,能通畅地排出渗透水流;

③不致被细粒土淤塞失效。

反滤层可以起到过渡层的作用,而过渡层不一定能满足反滤要求。

56、水流形态:

(1)恒定流(运动要素不随时间改变)与非恒定流;

(2)均匀流(特征:

平行线)与非均匀流(特征:

非平行线);

(3)层流(特征:

互不混搀)与紊流(特征:

互相混搀,如闸后、跌水、泄水、水轮机中的水流均为紊流);

(4)急流(特征:

遇障碍物时,只影响下游,不影响上游)与缓流(特征:

障碍物对水流的干扰可向上游传播,表现为上游的水位雍高)。

57、(多选题,偶然考)消能方式:

(1)底流消能(有水跃,多用于低水头、大流量、地质条件较差的泄水建筑物);

(2)挑流消能(设置挑流坎,适用于坚硬岩基上的高、中坝);

(3)面流消能(有底部旋滚,适用于中、低水头工程尾水较深,流量变化范围较小,水位变幅较小,或有排冰、漂木要求的情况。

一般不需作护坦---07年考题);

(4)消力戽消能。

水流形态及消能方式结合教材P36~39示意图记忆。

58、水利工程设计阶段:

①项目建议书、②可研、③初设、④招标设计、⑤施工详图设计阶段等。

水电工程设计阶段:

①预可研、②项目建议书、③可研(可研+初设)、④招标设计、⑤施工详图设计阶段等。

(水利与水电对比记忆)

水利(关键词: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电(关键词:

水电工程,水力发电工程),两者的区分:

(1)设计阶段的区分;

(2)费用构成;

(3)监理的相关规定(水利监理在任何情况下承担间接责任,水电监理对验收合格的工程承担直接责任);

(4)安全(水利几乎无划分,水电有明确划分);

(5)质量事故(调查处理的权限,水利与水电截然不同);

(6)验收(水利---项目法人和政府,与水电的划分不一样);

(7)强制性条文区别不明显,按最新的条文回答。

1F412000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导流

(2012年案例考泵站、土石坝,案例考点重点:

导流好几年没考了,土石坝的一般性考点及堤防,混凝土坝尤其是碾压混凝土坝、面板堆石坝应是重点)。

2013年案例考点:

(1)导流方式(分段又叫分期导流、全段)及其适用性(注意水文、地形、地质、场地等典型描述,理解题干,仔细读背景资料,在考题背景资料上做简单标记);

(2)导流思想(“干地施工”---先泄再挡)的应用(2010年考水闸---将案例中的问题弄透,在案例中多次考到排序问题---结构特点、可施工性、工期要求等方面);

延伸知识点---土石坝(导流洞施工→截流→围堰加高培厚闭气→基坑排水→地基处理→土石坝填筑→围堰拆除→封孔即导流洞封堵);

(3)围堰的堰顶高程确定;

(4)接头处理(土石坝及围堰均关键)---土石围堰与混凝土纵向围堰的接头,土石围堰与岸坡的结合;

(5)截流---降低截流难度的措施,截流的过程(4个步骤);

(6)基坑排水---2010年考过案例。

1F412010施工导流与截流

59、导流建筑物级别及其设计洪水标准,简称施工导流标准(根据导流建筑物的保护对象、失事后果、使用年限和工程规模等指标,划分导流建筑物的级别(3~5级),再根据导流建筑物的级别和类别,并结合风险度分析,确定相应的洪水标准。

---没考过,今年注意)

60、围堰堰顶高程=水位+hi(波浪爬高)+δ(安全超高);

上游水位=下游水位+Z雍高。

61、(案例)施工导流的基本方式:

①分段围堰法导流(也称分期围堰导流)、②全段围堰法导流。

(1)分段围堰法导流:

①束窄河床导流(通常用于分期导流的前期阶段,特别是一期导流,其泄水道是被围堰束窄的河床);

②通过已建或在建的建筑物导流(底孔导流、混凝土坝体预留缺口导流、梳齿孔导流、厂房导流,多用于分期导流的后期阶段)。

(2)全段围堰法导流(适用于枯水期流量不大,河道狭窄的河流):

①明渠导流(特征:

适用于岸坡平缓、有台地、垭口或古河道的地形);

②隧洞导流(特征:

适用于河谷狭窄、两岸地形陡峻、山岩坚实的山区河流);

③涵管导流(特征:

适用于导流流量较小的河流或只用来担负枯水期的导流。

一般在修筑土坝、堆石坝等工程中采用)。

62、截流方式:

①戗堤法截流(分为三种:

1、平堵;

2、立堵;

3、混合截流---2012年考题);

②无戗堤法截流。

(1)平堵特征:

①需架设浮桥或栈桥;

②与立堵法相比,单宽流量小,最大流速小,水流条件好,可以减小对龙口基床的冲刷,特别适用于易冲刷的河床截流,有利于机械化施工。

(2)立堵特征:

①不需架设浮桥或栈桥;

②在截流过程中所发生的最大流速,单宽流量都较大,不适用于地质不好的河道,在许多岩质河床的工程上广泛应用。

63、案例题:

减小截流难度的技术措施

(1)加大分流量,改善分流条件;

(2)改善龙口水力条件;

(3)增大抛投料的稳定性,减少块料流失;

(4)加大截流施工强度。

(多选题,多次考):

改善龙口水力条件的措施:

(1)双戗截流;

(2)三戗截流;

(3)宽戗截流;

(4)平抛垫底。

截流步骤:

进占、龙口范围加固、合龙、闭气。

64、里程碑日期:

(1)截流日期;

(2)度汛日期;

(3)封孔日期;

(4)第一台机组发电日期。

1F412020围堰及基坑排水

案例考点:

(1)土石围堰的接头;

(2)围堰堰顶高程计算。

资源配置计算:

(1)基坑排水;

(2)土石坝挖运;

(3)混凝土制备;

(4)混凝土运输浇筑。

65、按围堰与水流方向的相对位置,可分为横向围堰和纵向围堰(混凝土纵向围堰可两面挡水)。

66、土石围堰的防渗结构形式有①斜墙式、②斜墙带水平铺盖式、③垂直防渗墙式、④灌浆帷幕式等。

(与土石坝差不多)

67、钢板桩格形围堰一般适用的挡水高度小于15~18m,可以建在岩基或非岩基上,也可作过水围堰用。

草土围堰一般适用于水深不大于6~8m,流速小于3~5m/s的中、小型工程。

68、案例题:

土石围堰的接头处理

(1)土石围堰与岸坡的接头,主要通过扩大接触面和嵌入岸坡的方法,以延长塑性防渗体的接触,防止集中绕渗破坏。

(2)土石围堰与混凝土纵向围堰的接头,通常采用刺墙形式插入土石围堰的塑性防渗体中,并将接头的防渗体断面扩大,以保证在任何一高处均能满足绕流渗径长度要求。

69、土石围堰的拆除:

一般是在使用期的最后一个汛期后,随上游水位的下降,逐层拆除围堰背水坡和水上部分。

土石围堰的拆除可用挖掘机开挖、爆破、挖泥船开挖或人工开挖等。

70、混凝土围堰的拆除,一般只能用爆破法炸除。

71、(客观题)钢板桩格形围堰

(1)修建工序:

定位、打设模架支柱、模架就位、安插打设钢板桩、安装围檩和拉杆、拆除支柱和模架、填充砂砾料至要求高度。

(2)拆除:

工程完工后,围护的基坑充水使围堰的两侧水位平衡,围堰内的砂砾料分层挖除,拆除钢拉杆和围檩,用振动锤拔除钢板桩。

72、基坑排水:

(1)初期排水总量=①基坑积水量+②围堰及地基渗水量+③堰身及基坑覆盖层中的含水量+④可能的降水量。

排水强度Q=ηV/T(经验系数η=3~6.当覆盖层较厚,渗透系数较大时取上限。

(2)对于土质围堰或覆盖层边坡,开始排水降速以0.5~0.8m/d为宜,接近排干时可允许达1.0~1.5m/d。

大型基坑可采用5~7d,中型基坑可采用3~5d。

(3)经常性排水=①围堰和地基在设计水头的渗流量+②覆盖层中的含水量+③排水时降水量+④施工弃水量。

(4)经常性排水有①明沟排水(适宜于地基为岩基或粒径较粗、渗透系数较大的砂卵石覆盖面)、②人工降低地下水两种。

(5)人工降低地下水方法:

①管井排水法(特点:

适用于渗透系数大、地下水埋藏较浅、颗粒较粗的砂砾及岩石裂隙发育的地层)、②真空井点排水法、③喷射井点法、④电渗井点排水法等。

后三种方法适用于开挖深度较大、渗透系数较小、且土质又不好的地层。

(6)①在初期排水时需选择大容量低水头水泵,②在降低地下水位时,宜选用小容量中高水头水泵,③需将基坑的积水集中排出围堰外的泵站中,需大容量中高水头的水泵。

(7)备用容量的大小,应不小于泵站中最大的水泵容量。

1F413000水利水电工程地基处理与灌浆施工(局部考到一些案例)

1F413010地基基础的要求及地基处理的方法

73、水工建筑物的地基分为岩基和软基。

74、水工建筑物对地基基础的基本要求:

①强度、②整体性和均一性、③抗渗性、④耐久性。

(11年考题)

75、形成复合地基的方法:

灌浆、挤实法。

76、开挖处理是地基处理最通用的方法。

1F413020灌浆与防渗墙施工

77、按材料分:

水泥灌浆、黏土灌浆、化学灌浆(关键词:

细微裂隙)等

78、按目的分:

①帷幕灌浆(帷幕灌浆时间:

固灌完成后开始,坝体蓄水前完成。

作用:

减少渗流量或降低扬压力);

②固结灌浆(固灌时间:

1、坝体底部混凝土浇筑之前;

2、坝体底部浇筑1~2层以后---确保灌浆质量,避免岩层抬动;

3、也可两者结合。

以提高岩体的整体性和抗变形能力);

③接触灌浆(接触灌浆时间:

坝体达到稳定温度后开始,蓄水前结束。

增强接触面的结合能力);

④接缝灌浆(改善传力条件,增强坝体整体性---重力坝的垂直缝、拱坝的横缝要进行接缝灌浆);

⑤回填灌浆(增强围岩或结构的密实性--11年考题)主要考内涵---直接命题,几乎每年都考,2012年没考。

79、灌浆方式:

纯压式(多用于吸浆量大,并有大裂隙存在和孔深不超过15m的情况)、循环式。

80、灌浆方法:

①全孔一次灌浆法(多用于孔深不深--灌浆孔的基岩段长小于6m,地质条件比较好,基岩比较完整的情况)、②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③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④综合灌浆法和⑤孔口封闭灌浆法等。

大于6m时可采用后四种。

灌浆压力大于3MPa的工程,灌浆孔应分段进行灌浆。

81、固结和帷幕灌浆工艺:

①钻孔(钻孔机械:

回转式、回转冲击式即潜孔转、冲击式)、②冲洗(含钻孔冲洗、裂隙冲洗)、③压水试验(指标:

单位吸水率)、④灌浆、⑤灌浆质量检查。

帷幕灌浆优先采用循环式,射浆管距孔底不得大于50cm。

(没考过)

82、灌浆次序:

先稀后浓,逐级变换。

对多排孔:

①下游→上游→中间(3排孔);

②下游→上游(2排孔)。

对其中某一单排孔,逐序加密,先稀后密。

(2009年考图,辨别Ⅲ序孔,注意先导孔)

83、压力(在不引起岩层表层抬动时,采用较大值):

逐级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