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备课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导学案18页.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46038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27.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备课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导学案18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备课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导学案18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备课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导学案18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备课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导学案18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备课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导学案18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备课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导学案18页.docx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备课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导学案18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备课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导学案18页.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备课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导学案18页.docx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备课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导学案18页

课题:

乘法的初步认识课型:

新授课时:

第一课时

共案

复案

续案

补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创设情境,通过动手操作,在动脑、动手、动口中体会乘法的意义。

2、认识乘号,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列连加算式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加法与乘法的比较帮助学生体验乘法的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

教学重点:

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

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教学准备:

小棒,常规学具。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活动引入

伸出你的小手,一只手有五根手指,数一数,四个同学的小手合起来是几根,教师有意识的说:

5根,5根,5根,5根,有4个5.

2、初步感知相同加数。

教师出示算式:

2+4+5=4+4+4=6+6+6+6=

6+5+8=5+8+1=2+2+2+2+2=

提出要求:

观察黑板上这些加法算式,谁能把这些算式分成两类?

说说你是怎么分的?

引导:

加数一样的分一类,加数不一样的分一类。

老师拿走加数不一样的算式,将加数一样的排成一列。

说一说,数一数,几个4相加?

几个6相加?

几个2相加?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加数相同的例子,今天老师跟大家进游乐园来找一找。

2、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整体感知,初步认识乘法。

(1)(出示教材第46页游乐园图)

师:

认真观察,他们在玩什么?

课件出示旋转小飞机图。

问:

每架小飞机里有多少人?

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在玩旋转小飞机?

A、课件出示小火车图

师:

每个车厢有多少人?

有几个这样的车厢?

那就是几个6?

你们能列出加法算式吗?

B、课件出示过山车图。

师:

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

你能写出加法算式吗?

(2)观察这几道算式,它们有什么的共同的特点?

师:

数一数它们分别是几个几相加?

它们都是好几个数连续相加写起来方便吗?

为了更简便地表示像这样的连加算式,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种新的计算方法——乘法。

(板出课题)

提问:

2+2+2+2+2+2+2=14这个连加算式表示什么?

指出:

这种加数相同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表示。

说明:

乘号与读法,并板书。

其他依次提示指出。

(2)教学例2

1、(出示第46页游乐场图)

师:

观察,你还能找到那些物体的数量也是相同加数的,能用乘法列示的。

2、出示例2气球图。

(1)仔细看图,一组气球有几个?

有几个5?

你能连起来说一句话吗?

那么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相同加数是几?

列出乘法算式„„

(2)分别介绍各部分的名称。

(3)巩固练习

P48页做一做

(4)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三、板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

2+2+2+2+2+2+2=14

7×2=14读作:

7乘2等于14

或2×7=14读作:

2乘7等于14

乘号

 

5+5+5=15

3×5=15

5×3=15

乘数乘数积

 

课题:

练习九课型:

练习课时:

第二课时

共案

复案

续案

补案

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使学生熟悉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知道乘数和乘数在乘法算式中的位置,会正确地写出乘法算式。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熟练掌握相同加数相加用乘法计算;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教学准备:

练习本、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上节课我们学了乘法的初步认识,大家都学得很认真。

下面老师来考考你们。

出示1、爬梯比赛:

以组为单位,每人做一道,看哪一个组在规定时间内爬得高。

加法算式乘法算式

3+3+3+2__________________

4+4__________________

5+5+5__________________

1+1+1+1+1__________________

2+2+2+2__________________

3+3__________________

二、指导练习

1、一共有多少个圆圈?

○○○

○○○○○○

○○○○○○○○○

乘法算式:

()×()或()×()

★★★  ★★★  ★★★   ★★★   乘法算式:

()×()或()×()

◆◆◆◆◆  ◆◆◆◆◆

乘法算式:

()×()或()×()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直观图形写出乘法算式,理解乘法意义。

2、把下面的加法算式直接改写成乘法算式。

(1)7+7+7+7=()×()

(2)3+3+3+3+3=()×()

(3)8+8+8+8+8-8=()×()

[设计意图]进一步感知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3、教师出示卡片说说各部分的名称。

3+5=83×5=15

4×4=162×4=8

重点说说4×4=16与2×4=8的区别。

4、写出乘法算式,再读出来。

3个9相加。

()

一个乘数是6,另一个乘数是3。

()

6和4相乘。

()

5、画一画,写算式

每组画4个△,画3组。

加法算式:

______________

乘法算式:

___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__

三、指导完成书本11~14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布置

完成小本练习册

六、板书设计

练习九

7+7+7+7=(4)×(7)

3+3+3+3+3=(3)×(5)

8+8+8+8+8-8=(4)×(8)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课题:

5的乘法口诀表课型:

新授课时:

第三课时

共案

复案

续案

补案

教学目标:

1、经历编写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

2、掌握5的乘法口诀,提高运用乘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掌握并应用5的乘法口诀。

难点:

探究并掌握5的乘法口诀。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谈话:

孩子们,每天上课之前我们都进行口算练习,看到你们表现得那么出色,老师也想和你们比一比?

谁敢和王老师进行一下PK。

2、师生比赛(口算)

3+3+3+3+3=9+9+9+9=8+8+8=6+6+6+6+6=7+7+7+7+7=

3、趋势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乘法口诀)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谈话:

同学们,你们知道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什么吗?

(福娃)

(出示一盒福娃),一盒有多少个?

(5个)几个5?

(1个5)

教师指出:

1个5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写作1×5或5×1。

(分左右两边板书),因为1个5还是5,所以1乘5(或5乘1)得5,为了今后计算方便,我们可以根据1×5=5或5×1=5编成一句口诀,谁能试着编一编呀?

(解释口诀:

一五得五,表示1乘5或1乘等于5,我们习惯把较小的数放在前面)。

(2)(课件再出示一盒福娃)师:

现在有几盒?

2盒几个5?

(2个5)

指名学生说说。

教师指出:

2个5相加得10,谁能写出乘法算式?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2×5=10;5×2=10)这表示什么意思?

2×5=10或5×2=10表示2个5相加是10,你能根据我们刚才编口诀的方法给这两个乘法算也编一句吗?

(解释口诀:

2个5相加可以简单地说成“二五”,得数是10,可以直接说成“一十”,编成口诀“二五一十”。

“得”字在什么情况下用呢?

也就是积不满10的情况下,它是起到占位置的作用)。

(3)学生试编口诀

(课件分别出示3盒、4盒、5盒福娃)要求一共有多少个福娃?

用乘法算式怎样写?

试着编出他们的口诀。

小组内讨论。

(指名回答)

板书5的乘法口诀

(4)小结:

5的乘法口诀有5句。

上面的乘法算式,可以用这些口诀来计算。

2、识记口诀。

提出问题,5的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五句口诀,一边读一边想,这里面藏了什么小秘密,怎样才能很快地把它们记在心里呢?

小组内讨论(指名回答)

引导学生思考:

为什么下一句口诀比上句诀的得多了5?

(引导学生从口诀的意思说。

3、熟记口诀。

(学生自由背,同桌互背)

三、积累运用

1、对口令。

2、同学们辛苦了,现在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听,好吗?

(好)你们喜欢《西游记》嘛?

(喜欢)大家都知道孙悟空很了不起,本领可大了,会七十二变。

有一天,老孙遇到了很多妖怪,一个人打不完。

怎么办呢?

聪明的孙悟空灵机一动,拔出了一根毫毛,轻轻一吹,就变出了五只小猴子。

又拔了一根,又变出了五只,他连续拔了4次,每根都变出了五只猴子,结果把妖怪打的是落花流水。

师:

老师的故事讲完了,你们知道孙悟空一共变出了几只猴子跟妖怪打吗?

(生答)

4、完成书P53-1.2.3.5.6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板书设计

5的乘法口诀

1×5=5一五得五5×1=5

2×5=10二五一十5×2=10

3×5=15三五十五5×3=15

4×5=20四五二十5×4=20

5×5=25五五二十五

 

课题:

2、3、4乘法口诀课型:

新授课时:

第4课时

共案

复案

续案

补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经历2、3、4乘法口诀的编写过程,理解这些口诀的意义和结构,初步掌握乘法口诀的编写方法,记忆这些乘法口诀并会用它们来计算有关乘法计算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看图列式,由易到难,层层深入,自主探索乘法口诀,突破重点。

 

教学重点:

熟记2、3、4的乘法口诀,能比较熟练地进行乘法计算。

 

教学难点:

进一步明确乘法口诀的含义和来源,沟通与加法的联系。

 

教学准备:

常规教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开火车对口令:

5的乘法口诀

一五(  )二五( ) 三五( )

四五(  )五五(  ) 

请学生对口令 

引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乘法口诀。

(二)自主探究

1、教学例一(学习2的乘法口诀) 

(出示乒乓球拍图) 

这是一副乒乓球拍,每副有几个?

一副表示几个2?

用乘法怎样列式?

你能编出口诀吗?

 

两副球拍有几个?

用乘法怎样列式?

你能编出口诀吗?

让学生自己试编口诀,教师板书。

(2个2相加,2×2,二二得四)

再让学生齐读口诀,记忆口诀。

 

2、学习3的乘法口诀 

(出示气球图)这里每束气球有几个?

有几束?

应该用几个几表示?

怎样列乘法算式?

怎样编口诀?

3、完成P54页做一做 

4、让学生自主学习例4. 

(出示豆沙汤圆图)说说豆沙汤圆是怎样排列的?

自己对照图形写出乘法算式,编出四的乘法口诀。

把书上的算式和口诀补充完整。

 

提醒:

积是十几时把“得”字去掉。

5、小结1-4的乘法口诀。

(1)同学们这么厉害,自己都能编口诀了,那你知道1×1等于多少吗?

引导学生根据“一二一、一三得三、一四得四”来推理,此可以知道“一得一”。

教师板书1-4的乘法口诀。

(2)观察1、2、3、4的乘法口诀,你有什么发现?

(3)学生按顺序背,再同桌互相背诵乘法口诀。

(三)巩固练习

1.对口令

2.快速说出得数和口诀。

2×3=4×5=3×3=1×4=

2×2=1×1=4×2=1×2=

2×1=2×4=4×3=4×4=

3.完成教材第56页做一做第2题。

吃饭时每人需要一双筷子,4人需要()筷子。

学生说出得数并计算。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