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地质学综述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459249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647.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瓦斯地质学综述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瓦斯地质学综述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瓦斯地质学综述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瓦斯地质学综述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瓦斯地质学综述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瓦斯地质学综述Word格式.docx

《瓦斯地质学综述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瓦斯地质学综述Word格式.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瓦斯地质学综述Word格式.docx

8.2含量法28

8.3分源预测法29

8.4类比法30

8.5瓦斯地质数学模型法31

8.6速度预测法31

8.7灰色系统预测31

8.8神经网络预测法32

8.9各种预测方法的特点33

9、瓦斯的主要参数及测试方法35

9.1煤层瓦斯压力测定35

9.1.1间接法测定瓦斯压力35

9.2煤层瓦斯含量测定40

9.2.1煤层瓦斯含量及其计算40

9.2.2解吸法测定瓦斯含量42

9.2.3残存瓦斯含量的直接测定42

9.2.4煤层瓦斯含量间接测定43

9.3煤的坚固性系数的测定46

9.4煤的瓦斯放散指数△p的测定48

9.5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指标测定49

9.5.1钻屑瓦斯解吸指标Δh250

9.5.2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50

9.5.3钻屑瓦斯解吸指标q50

9.5.4钻屑量指标S51

9.6煤对瓦斯吸附常数测定51

1、瓦斯地质学主要研究内容

瓦斯地质学是从地质角度研究煤层瓦斯赋存、涌出和煤与瓦斯突出的自然规律。

是煤矿生产建设和能源开发服务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

煤层瓦斯是地质作用的产物。

瓦斯的生成、运移、赋存和富集与地质条件密切相关。

瓦斯地质学把瓦斯研究和地质研究密切结合起来,。

运用地质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煤矿开采方面的技术理论,。

研究煤层瓦斯的赋存条件、运移和分布规律以及矿井瓦斯动力现象。

它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瓦斯的形成和运移、瓦斯赋存的地质条件、煤与瓦斯突出的地质条件、瓦斯危险性预测。

瓦斯危险性预测包括瓦斯含量预测、瓦斯涌出量预测和瓦斯突出预测3个方面。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瓦斯突出预测

瓦斯涌出量预测

瓦斯含量预测

瓦斯赋存的地质条件

瓦斯的形成和运移

瓦斯危险性预测

煤与瓦斯突出的地质条件

瓦斯地质学

图1-1瓦斯地质学主要研究内容之间的关系

2、煤层瓦斯(煤层气)的成因

煤是由植物残骸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作用和物理化学作用转变而成的。

这个转变过程叫做植物的成煤作用。

一般认为,成煤过程分为两个阶段泥炭化阶段和煤化阶段。

前者主要是生物化学过程,后者是物理化学过程。

在泥炭化阶段,植物残骸既分解又化合,最后形成泥炭或腐泥。

泥炭和腐泥都含有大量的腐植酸,其组成和植物的组成已经有很大的不同。

瓦斯(煤层气)就是在煤的形成的中形成的。

瓦斯(煤层气)的成因有以下几种观点:

原生生物成因煤层气(新疆沙尔湖地区煤层气为其典型实例)、热降解煤层气(甘肃宝积山地区煤层气为其典型实例)、热裂解煤层气(山西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为其典型实例)、次生生物成因煤层气(山西李雅庄煤层气为其典型实例)和混合成因煤层气(即次生生物气与热成因气的混合气,安徽淮南煤层气为其典型实例)。

2.1原生生物成因

1.概念。

生物成因气—指成岩作用(阶段)早期,在浅层生物化学作用带内,沉积有机质经微生物的群体发酵和合成作用形成的气体。

其中有时混有早期低温降解形成的气体。

生物成因气出现在埋藏浅、时代新和演化程度低的岩层中,以含甲烷气为主。

2.原生生物成因过程发生的条件。

生物成因气形成的前提条件是更加丰富的有机质和强还原环境。

最有利于生气的有机母质是草本腐植型—腐泥腐植型,这些有机质多分布于陆源物质供应丰富的三角洲和沼泽湖滨带,通常含陆源有机质的砂泥岩系列最有利。

硫酸岩层中难以形成大量生物成因气的原因,是因为硫酸对产甲烷菌有明显的抵制作用,H2优先还原SO42-→S2-形成金属硫化物或H2S等,因此CO2不能被H2还原为CH4.甲烷菌的生长需要合适的地化环境,首先是足够强的还原条件,一般Eh<-300mV为宜(即地层水中的氧和SO42-依次全部被还原以后,才会大量繁殖);

其次对pH值要求以靠近中性为宜,一般6.0~8.0,最佳pH值7.2~7.6;

再者,甲烷菌生长温度O~75℃,最佳温度值37~42℃。

没有这些外部条件,甲烷菌就不能大量繁殖,也就不能形成大量甲烷气。

2.2次生生物成因

次生生物成因气,指随着煤化作用的进行,伴随温度升高,煤分子结构由于成分的变化而形成的甲烷气体。

从地质环境变化的角度来说,煤系地层在后期被构造作用抬升并剥蚀到近地表,细菌通过降水运移到煤层中,在相对低的温度条件下,生成甲烷和二氧化碳,次生生物成因气与原生生物成因气成气条件有很大差异。

一般要求,煤的变质程度处于褐煤焦煤阶段,煤系地层发生过抬升或隆起作用,煤层渗透效果好,有细菌运移到煤层中。

2.3热成因气

随着煤层埋深不断增加,温度上升,煤的变质程度不断增加。

生成了大量的甲烷和其他气体,该过程有机物不断脱碳脱氢、富碳、生成气体的类型和生成气体量由煤阶决定,随着煤变质程度不断增加,成气作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低变质阶段:

即褐煤至长焰煤阶段。

该阶段温度为75到90,,埋深1.5---2千米,生气量大,生气量为38—168m3/t,其中以二氧化碳为主,约占72%—92%。

而烃类气体总量<

20%,以甲烷为主,重烃含量较少,从化学变化的角度来讨论,该阶段主要发生脱水,脱羟基反应,前期主要生成水,后期二氧化碳和甲烷产量明显增加。

从地质储存角度来讲,该阶段形成的气体大多逸散。

2.中等变质阶段:

即长焰煤到焦煤阶段(0.6%<

R<

1.9%)。

该阶段温度为90到190摄氏度,埋深下限,6千米。

该阶段生气总量约为168—270m3/t,其中国以烃类气体为主,可达70%—80%,烃类以甲烷为主,重烃浓度明显增高,其中乙烷平均浓度为16%,丙烷浓度为5%,重烃浓度分别为:

气煤、肥煤、焦煤、瘦煤。

该阶段所生气体以湿气为主,从化学变化的角度来讲,由于有机物中各种官能团活化能大小不同,在热力作用下,发生相应的分馏效应,该阶段可以分为四期:

早期(0.5%<

<

0.8%)、中期(0.8%<

1.3%)、晚期(1.3%<

1.9%)、该变质阶段,及瘦煤到无烟煤阶段(

>

1.9%)

综上所述,煤层有机质在煤化作用过程中产物主要为甲烷,早期为生物气,中期为热解气,晚期为热裂气。

早期有二氧化碳产生;

在肥煤阶段有液态烃产生。

由此可见,煤化作用非常复杂,需要详细分析和具体分析,对于个别问题,要用特殊方法解决。

3、影响瓦斯赋存的主要地质因素

煤层瓦斯的生成、储积和运移是受控于一定的地质条件的,地质条件的差异性,导致现今煤层瓦斯在纵向上和横向上的不均衡分布,造成不同矿区(或矿井)、不同煤层、不同地质块段瓦斯赋存的不均衡。

因此从地质角度研究煤层瓦斯的赋存状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煤层瓦斯是煤化作用过程中生成的气态地质体,煤是瓦斯的母岩和主要载体。

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煤层瓦斯与其它地质体一样,在地质变迁中历尽了沧桑。

相对固体地质体而言,瓦斯对地应力或构造应力的反应更为敏感,且应变方式也具有其特殊性。

在一定的围岩和边界条件下,煤层瓦斯通过不断运移、扩散,逐渐达到相对平衡的储积、运移状态。

当外界条件改变时(主要是构造变动),旧的平衡被打破,瓦斯便以上述方式寻求新条件下再度相对平衡,如此循环不已。

由此可知,煤层瓦斯的生成、储积和运移是受控于一定的地质条件的,地质条件的差异性,导致现令煤层瓦斯在纵向上和横向上的不均衡分布,造成不同矿区(或矿井)、不同煤层、不同地质块段瓦斯赋存的不均衡。

因此从地质角度研究煤层瓦斯的赋存状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是矿井瓦斯涌出及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研究的基础工作。

通常影响煤层瓦斯赋存的地质因素主要有:

地质构造特征、煤层及围岩的组合特征、煤的变质程度、煤质特征、水文地质条件等。

在特定矿井和井田的具体地质条件下,它们中有些起着区域性控制作用,在井田内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

诸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了井田内煤层瓦斯分布的不均衡分布。

尤其在瓦斯风化带,由于影响煤层瓦斯赋存的因素较多,且各影响因素的一致性较差,给瓦斯赋存规律的探讨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3.1地质构造控制作用

3.1.1断层的类型

断层的类型对瓦斯的赋存有一定的影响,张性断层有利于瓦斯的排放,而压性断层对瓦斯的排放起着阻碍的作用。

对于那些大断层中包含小断层的情况则更为复杂,小断层在井巷剖面上比较杂乱,这些小断层对瓦斯的赋存、运移、排放也有较大的影响。

3.1.2褶皱的类型和复杂程度

褶皱的类型和复杂程度对瓦斯的赋存均有影响,封闭的背斜有利于瓦斯的储存,简单向斜有利于瓦斯排放。

对于一些总体上属于一单斜构造,谢桥向斜对这类地区的影响不明显。

而内部发育的小褶皱对瓦斯的局部赋存有明显的影响,表现为在背斜的轴部瓦斯含量高于两翼。

3.2上覆基岩厚度和埋藏深度的影响

上覆基岩厚度是指研究煤层顶板以上除冲积层之外的所有地层厚度。

由于不同煤层以上煤系厚度的差异影响。

造成顶板基岩厚度在研究区内纵、横向上的变化。

在第四系松散沉积厚度较小和横向差异不大的矿区或井田,顶板基岩厚度和埋藏深度的影响基本上是相当的。

基岩深度和基岩厚度,二者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效果是一致的。

当地面标高变化不大时,研究煤层底板标高也能较好地表征埋藏深度。

就煤层瓦斯自然流场的纵、横向上的运移而言,瓦斯以沿煤层横向运移为主导;

由于煤与围岩性质的差别,垂直煤层层面及其它方向的纵向运移往往是微弱的。

一般来讲,随着煤层上覆基岩深度的增大,煤层承受的静压力增大,煤体中的孔隙压缩,不仅使瓦斯的纵向和横向运移条件变差,而且使煤对瓦斯的吸附能力增强,赋存条件变好。

但若上覆基岩深度较小,且与地表有连通的断层和裂隙,造成煤层瓦斯与大气的相互交换,瓦斯的纵向和横向运移又是明显的。

所以,煤层上覆基岩深度或煤层埋藏深度的变化,往往是影响煤层瓦斯赋存的主要地质因素。

3.3煤层围岩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煤层顶板岩性是指与研究煤层直接接触的伪顶或直接顶岩性。

一般煤层顶板为砂质泥岩、泥岩类或致密灰岩时有利于瓦斯的保存,顶板岩层的岩性越疏松、

颗粒及孔隙越大,则越利于瓦斯的运移和逸散。

对于那些直接顶板主要是泥岩或砂质泥岩,有利于瓦斯保存。

且在横向上岩性变化不大。

一般砂岩比越大越利于瓦斯的运移及逸散,反之,则利于保存。

顶板岩性和砂岩比都是影响瓦斯纵向运移、逸散的重要因素。

3.4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与瓦斯共存于煤层及围岩之中,其共性是均为流体,运移和赋存都与煤、岩层的孔隙、裂隙通道有关。

由于地下水的运移,一方面驱动着裂隙和孔隙中瓦斯的运移,另一方面又带动溶解于水中的瓦斯一起流动。

尽管瓦斯在水中的溶解度仅为1~4%,但在地下水交换活跃的地区,水能从煤层中带走大量的瓦斯,使煤层瓦斯含量明显减少。

同时,水吸附在裂隙和孔隙的表面,还减弱了煤对瓦斯的吸附能力。

因此,地下水的活动有利于瓦斯的逸散。

地下水和瓦斯占有的空间是互补的,这种相逆的关系,常表现为水大地带瓦斯小,反之亦然。

3.5煤的变质程度

在煤化作用过程中,不断地产生瓦斯,煤化程度越高,生成的瓦斯量越多。

因此,在其它因素相同的条件下,煤的变质程度越高,煤层瓦斯含量越大。

煤的变质程度不仅影响瓦斯的生成量,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煤对瓦斯的吸附能力。

在成煤初期,褐煤的结构疏松,孔隙率大,瓦斯分子能渗入煤体内部,因此褐煤具有很大的吸附能力。

但该阶段瓦斯生成量较少,且不易保存,煤中实际所含的瓦斯量一般不大。

在煤的变质过程中,由于地压的作用,煤的孔隙率减小,煤质渐趋致密。

长焰煤的孔隙和内表面积都比较少,所以吸附瓦斯的能力大大降低,最大吸附瓦斯量在20~30m3/t左右。

随着煤的进一步变质,在高温、高压作用下,煤体内部因干馏作用而生成许多微孔隙,使表面积到无烟煤时达到最大。

据实验室测定,1g无烟煤的微孔表面积可达200m2之多。

因此,无烟煤吸附瓦斯的能力最强可达50~60m3/t。

但是当由无烟煤向超无烟煤过渡时,微孔又收缩、减少,煤的吸附瓦斯能力急剧减小,到石墨时吸附瓦斯能力消失(图3-3)。

苏联学者列文斯基对煤层中甲烷含量与变质程度的关系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从长烟煤开始,煤层的平均甲烷含量随变质程度升高而增加,至无烟煤11/A阶段达到最大值;

但在超无烟煤中,甲烷含量突然降到最低值,几乎不含瓦斯。

研究表明,不同变质程度的煤在区域分布上常呈带状分布,形成不同的变质带。

这种变质分带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瓦斯的赋存和区域性分布。

例如,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煤炭储量最丰富的省份之一,该省矿井瓦斯分布呈现明显的规律性,瓦斯的分区与煤变质分带有密切关系(图3-3)。

 

4、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综合作用假说

煤与瓦斯突出给煤矿‘安全生产,特别是井下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威胁。

为了防止这类灾害事故的发生,保障煤矿井下安全生产.世界上各主要产煤国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研究煤与瓦斯突出机理.以便为突出危险性预测和防突措施的制定与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但是,迄今为止,人们对于突出过程中煤岩体破坏与发展机制的认识还停留在定性与假说性阶段,对于突出过程中哪些因素起主要作用以及与其它因素间的作用机理还把握不准,故而只能对某些突出现象给予解释,还不能形成统一完整的理论体系。

目前这些关于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的假说有:

单因素作用假说、地压主导作用假说、化学本质作用假说、综合作用假说。

这里着重介绍一下综合作用假说。

综合作用假说认为:

煤与瓦斯突出是由地应力、包含在煤体中的瓦斯以及煤体自身物理力学性质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

持综合作用假说观点的学者都承认,煤与瓦斯突出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但对各种因素在突出中所起的作用却说法不一。

例如,法国学者入伯兰等认为瓦斯因素是主要的;

而前苏联学者B.比霍多持、日本学者肌部俊郎等许多学者则认为地应力是主要的,即地应力是发动突出、发展突出的主要因素,瓦斯是帮助突出发展的因素。

目前,具有代表性的综合作用假说主要有:

4.1振动说

前苏联的儿Mo克利奥鲁奇科认为,煤与瓦斯突出的形成不是一个单独的过程,而是由围岩对煤层的振动作用有关的三个连续阶段组成的:

第一阶段.煤受到来自围岩方面的压力作用而破坏,煤的体积缩小,游离瓦斯压力增大,并有一部分转化为吸附瓦斯;

第二阶段、卸压,煤层体积膨胀,瓦斯压力降低,瓦斯解吸;

第三阶段,包含粉碎的煤和大量的游离瓦斯的煤层又再次受压,瓦斯压力再次增大。

当巷道工作面接近上述破坏带时。

处于高压的粉煤和瓦斯混合物就有可能冲破煤壁而发生突出。

因此该假说认为:

瓦斯是造成突出的主体。

而煤粉碎、瓦斯解吸和瓦斯粉煤混合物的喷出所需的能量是由煤层的围岩通过振动来传递的。

4.2分层分离说

前苏联的1LM.被图霍夫等人认为突出是由地应力和瓦斯共同作用的结果‘突出过程分三个阶段:

①准备阶段。

工作面附近的煤层始终处于地应力的作用下,造成了发生突出的条件、增加了瓦斯向巷道方向渗透的阻力,促使煤层保持高的瓦斯压力,煤体强度降低,煤校易于从煤体中分离。

②颗粒分离波的传播阶段。

突出时,颗粒的分离过程是一层一层进行的。

当突出危险带表面急剧暴露时.由于瓦斯压力梯度作用使分层承受拉力,当拉力大于分层强度时、即发生分层从煤体上的分离。

分层分离是一切突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突出的主要待征,但并没有全面反映突出过程的多种形式。

例如,分层分离波统过部分的压碎带,通常决定于地压作用,伴随声响激发此时暴露面上约分层分离。

突出常常是重复的破坏组合.一部分是瓦斯参与下的分层分离而破坏,另一部分是地应力破坏。

在急倾斜煤层的某些部分,则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分离。

③瓦斯和颗粒混合物的运动阶段。

从煤体分离的煤颗粒和瓦斯急速冲向巷道.随着混合物运动,瓦斯进一步膨胀,速度继续加快。

当其遇到阻碍时,速度降低而压力升高、直到增高的压力不能超过破坏条件时,过程才停止。

4.3破坏区说

日本的矾部俊郎等人认为、典型的冲击地压是由于集中应力所造成的破坏现象,而典型的瓦斯突出是瓦斯作用的结果。

介于二者之间的现象.称为冲击地压式突出,或叫做突出式的冲击地压。

它是瓦斯压力和地应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他们认为:

不论是突出还是冲击地压,首先必须破坏煤体。

而煤体的破坏过程是一致的.在不均质的煤内.各点的强度不同,在高压力的作用下,由强度最低的点先发生破坏,并在其周围造成应力集中,如邻点的强度小于这个集中应力,就会被破坏成破坏区。

在这种破坏区中,煤的强度显著下降,变成弱应力区。

此区内的吸附瓦斯由于煤体破坏时释放的弹性能供给热量而解吸、煤粒子间的瓦斯使煤的内摩擦力下降,变成易于流动的状态。

当这种粉碎的煤流喷射出时,便形成了突出。

4.4游离瓦斯压力说

法国的J.耿代尔等认为,突出是煤质、地应力、瓦斯压力综合作用的结果、但瓦斯因素是主要的,煤体内游离瓦斯压力是发动突出的主要力量,解吸的瓦斯仅参与突出煤的搬运过程。

如果工作面在突出危险区是逐渐推进的,那么工作面前方煤体处于匀速动态的状态;

如果工作面前方的过载应力区的围岩突然变化。

将出现加速的动态而突出。

有利的突出条件是:

煤的结构紊乱,瓦斯压力高,煤和固岩的应力大。

综合作用假说能解释的突出现象也比其它各种单项因素的假说多。

但是,还有其它一些突出现象不能解释、如:

①突出的区域性分布;

②石门的自行揭开;

③过煤门时的大强度突出;

④震动放炮揭开煤层时的延期突出;

⑤突出时瓦斯喷出量超过煤层的瓦斯含量几十倍甚至几百倍。

5、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主要方法

5.1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分类

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按预测任务的不同,可分为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和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常简称为区域预测和工作面预测。

工作面预测又称为日常预测、点预测、预报等。

经过“七五”、“八五”和“九五”三个五年国家重点科技攻关,目前已经形成了从矿井、煤层突出危险性鉴定、水平、采区突出危险性区域预测到采掘工作面预测的一整套突出预测方法和指标,建立了较为系统完善的突出预测方法体系(图5-1)。

图5-1“四位一体”综合防突体系

5.2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方法

区域预测亦称长期预测,其任务是确定井田、煤层和煤层区域的突出危险性,即预测上述区域的煤层是否具有发生突出的必要条件,开采过程中有无发生突出的可能性。

煤层区域主要包括开采水平、采区等。

区域预测的结果是将煤层划分为突出煤层和非突出煤层,将煤层区域划分为突出危险区、突出威胁区和无突出危险区。

需要指出的是,预测区域有突出危险性,表明该区域具备了发生突出的区域应力、瓦斯和煤质等必要条件,开采该区域有发生突出的可能,但并非意味着在该区域进行采掘工作,处处都能发生突出。

区域预测方法的依据是阐明突出的煤层区域特征,即建立突出各主要因素与突出危险性之间的联系。

由于突出煤层的应力、瓦斯和煤的力学性质与区域地质构造密切有关,因此,在进行区域预测是,区域地质条件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区域预测方法目前仍处于试验研究的活跃期,目前应用比较成熟并被列入《煤矿安全规程》的方法主要有单项指标法、瓦斯地质统计法、综合指标法以及区域预测的瓦斯地质方法。

处于试验研究阶段的有瓦斯动力区划法、坑透、地质雷达地球物理探测方法等。

此处主要介绍列入我国《煤矿安全规程》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的单项指标法、瓦斯地质统计法和综合指标法。

5.2.1单项指标法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规定,新建矿井确定煤层突出危险性时,应根据地勘部门提供的突出危险性基础资料,并参照邻近矿井的突出情况和预测煤层突出危险性指标,与部授权的煤炭科研单位共同确定矿井突出危险性,方可将矿井突出危险性列入设计任务书中,报上级批准后,作为矿井设计依据。

预测煤层突出危险性指标可用煤的破坏类型、瓦斯放散初速度指标(P)、煤的坚固性系数(f)和煤层瓦斯压力(P)。

煤的破坏类型分五类,见表5-1。

上述各指标突出危险临界值应根据矿井实测资料确定,无实测资料,《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给出了参考临界值,见表5-2。

表5-1煤的破坏类型分类表

破坏类型

光泽

构造及构造特征

节理性质

节理面性质

断口性质

强度

Ⅰ类(非破坏煤)

亮与半亮

层状构造,块状构造,条带清晰明显

一组或二到三组节理,节理系统发育有次序

有充填物(方解石),次生面少,节理、劈理面平整

参差阶状,贝状,波浪状

坚硬,用手难以掰开

Ⅱ类(破坏媒)

1、尚未失去层状

2、条带明显,有时扭曲,有错动

3、不规则块状,多棱角有挤压特征

次生节理面多,且不规则,与原生节理呈网状节理

节理面有擦纹,滑皮,节理平整,易掰开

参差多角

用手极易剥成小块,中等硬度

Ⅲ类煤(强烈破坏煤)

半亮与半暗

1、弯曲成透镜状构造

2、小片状构造

3、细小碎块,层理较紊无次序

节理不清,系统不发达,次生节理密度大

有大量擦痕

参差及粒状

用手捻成粉末,硬度低

Ⅳ类(粉碎煤)

黯淡

1、粒状或小颗粒胶结而成,形似天然煤团

节理失去意义,成粘块状

粒状

可捻成粉末,疏松

Ⅴ类煤(全粉煤)

1、土状构造,似土质煤,如断层泥状

土状

表5-2预测煤层突出危险性单项指标法临界值

煤层突出危险性

煤的破坏类型

瓦斯放散初速度p

煤的坚固系数f

煤层瓦斯压力p

突出危险

Ⅲ、Ⅱ、Ⅰ

10

0.5

0.74

特别强调的是,只有全部指标达到或超过上述临界值时,方可将煤层划为突出危险煤层。

新井建设时期,应由施工单位测定煤层瓦斯压力P、瓦斯放散初速度P、煤的坚固性系数f,并根据揭穿煤层情况重新验证煤层的突出危险性。

5.2.2瓦斯地质统计法

瓦斯地质统计法的实质是根据已开采区域所发生突出点分布与地质构造的关系,结合未开采区域的地质构造条件,将未开采区域划分出突出危险区域和突出威胁区域。

前提条件是要确切掌握了已开采区域突出点分布和煤层赋存、地质构造条件的规律。

划分是主要有以下三个技术要点:

(1)在上水平发生过一次突出的区域,下水平的垂直对应区域应预测为突

出危险区。

(2)根据上水平突出点分布与地质构造的关系,确定出突出点距离地质构

造两侧的最远距离线,并结合地质部门提供的下水平或下部采区的地质构造分布,按照上水平构造线两侧的最远距离线向下推测下水平或下部采区的突出危险区域。

(3)未划定的其它区域为突出威胁区。

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矿区控制突出的构造因素是不同的,一些矿区突出主要发生在断层附近,突出明显受断层,尤其是压扭性逆断层控制,而另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