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专业建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457135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63.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专业建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电子专业建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电子专业建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电子专业建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电子专业建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子专业建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电子专业建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专业建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子专业建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专业课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实践课程要形成相对独立的体系,并加大其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课程体系。

三年内,打造5门校级精品课程,力争建设2门省级精品课程,形成电子技术专业精品课程资源共享,起到更好的示范作用和更强的辐射作用。

3、开发与电子技术职业岗位紧密联系的高质量特色教材

依据科技发展、技术革新、新元件、新技术开发和利用,五年内根据电子技术职业岗位要求,与电子行业专家合作开发具有中职特色的专业系列教材10门。

4、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岗融合,做学合一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方法多样、教学手段先进、培养途径开放的全新的教学模式,改革单一的考核方法,树立全面的考核考试观。

将“教、学、做”融为一体,在教学中注意营造与课程相关的实际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体验式学习,教师边教、学生边体验,学生边做、教师边指导,让学生在“教、学、做”中提高职业技能。

5、构建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在师资队伍建设中,采取培养与聘请相结合的方式,打造一支富有创新精神的高水平“双师”素质教师队伍。

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鼓励专业教师在业余时间到企业兼职,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计划在三年内,培养2名电子技术专业带头人,4名骨干教师,通过实践培养和资格考试等形式,再培养15名双师素质专业教师;

从生产一线再聘请10名业务技能精湛、工作经验丰富、道德品质高尚的业务技术骨干担任电子技术专业兼职教师,以丰富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形成良好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6、强化实训建设,进一步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在现有校内实训条件基础上,建设4个模拟实训室、4个一体化工作站。

将实训、技能鉴定、对内对外的技术培训相结合,为专业教学及社会服务。

进一步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积极与行业、企业等单位紧密合作,采用工学结合、任务驱动、顶岗实习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形成具有引领作用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使就业率稳中有升。

7、强化服务能力,扩大社会影响

充分利用电子技术专业在我省中职教育界的威望和影响力,大力推广专业建设所形成的精品课程和专业系列教材,强化电子技术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培养更多的专业人员,为更多的企业提供咨询和服务。

同时,充分发挥校内实训室的社会服务功能,开展社会培训,使电子技术专业的示范服务作用辐射到更广的区域。

8、加强沟通与合作,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更新电子技术专业职教理念,选派10名以上的教师到国内知名大学、对口院校、知名企业进修学习、参观,参与校际之间、校企之间的相关论坛交流和合作。

三、建设内容

(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1、创建并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双证制”教育。

通过社会调查和毕业生就业岗位跟踪调查以及行业专家的分析,中等职业电子技术专业的职业核心能力主要是:

能熟练运用电子仪器和仪表,完成电子产品的生产加工、维修调试和产品研发。

根据职业岗位核心能力的要求,创建并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双证制”教育。

即三年学制期间,第1学期,进行电子技术行业基本技能培养,第2至4学期进行多个岗位技能训练以及职业资格鉴定,完成独立岗位技能培养,第5学期校内综合实训,完成岗位核心技能的培养,使学生从业资格获取率达98%以上,第6学期通过顶岗实习完成岗位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就业率达95%以上。

2、人才教学计划的制定及实施

专业人才教学计划流程图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有效运作的核心是构建一个能够符合工学结合要求的、与职业岗位能力相适应的、实用有效的课程体系。

围绕课程体系的改革,需要完备的教学资源支撑,包括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电子技术专业建设框架流程图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学校多年办学的优势,加强与企业深度合作,工学结合,并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融入课程内容的改革,突出职业岗位核心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环节以及“双证书”教育的培训,体现出以“职业岗位核心能力为主线、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

(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根据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按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参照电子技术职业岗位要求,改革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不断完善各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制订各课程实训要求与标准,建设单片机系统的设计与调试、电气控制柜的安装与调试、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机电产品单片机的控制、楼宇智能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安装、室内综合布线个专业学习领域的核心课程核心课程及配套教材,满足电子技术专业核心岗位技能培养的要求。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在教学中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学生基本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开展教学,以下为电子技术专业学生基本素质与职业能力要素构成图,表明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职业能力要求。

电子技术专业学生基本素质与职业能力要素构成图

1、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在课程设置中,积极与电子行业加强合作,共同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革新和市场变化及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中,充分考虑专业素质、知识和能力之间的联系,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内容的架构上,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将原来先集中进行理论学习,再集中进行实践实习的教学模式改为工学结合,边学习边实践。

增设拓展、优化学生知识结构的课程,使专业课程体系更趋合理,更能体现“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要求。

根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结合经济发展及社会对电子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要求,探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重构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建立由思想政治素质模块、文化素质模块、专业基本能力模块、岗位能力模块、职业素质拓展模块组成的,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知识、素质、能力并重的课程体系。

电子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安排表附后

2、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融“教、学、做”为一体,以工业企业为情境,以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为主线,按照工作流程组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针对本专业课程的教学特点,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过程中,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并积极进行网络教学环境建设。

(1)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的课堂讲授部分,采用工作页、启发式、案例式、问题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并与图文并貌的多媒体课件相配合,对重点、难点内容讲清楚、讲透彻。

(2)实践教学:

将专业认知实习、课程单项实训、理实一体综合实训、岗位实训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采用仿真模拟试验、实习方式,工学结合、任务驱动、顶岗实习等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3)网络教学环境建设: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理论与技能,要加强网络教学环境的建设。

要将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授课教案、课件、教学录像等上网,并与学生进行网络互动答疑,发挥网络教学资源优势,帮助学生掌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操作技术。

3、加强教材建设

依据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革新的要求,五年内根据电子职业岗位要求,与会电子行业专家合作开发具有中职特色的专业系列教材。

4、实践教学的组织与考核

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实践教学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主导地位,实践教学与传统理论教学相比,在组织形式和考核方法上都存在很大差别,对实践教学宜采用标准评分与现场测试相结合的方式,根据职业特点制订考核标准,以考核学生的实际职业能力。

5、建设经费预算

经费支出根据学校统一规划,分期、分批按实际情况具体实施。

(三)师资队伍建设

在师资队伍建设中,根据专业建设目标的要求,以全面提高教师的职业教育能力为中心,以培养高水平专业带头人和优秀骨干教师为重点,采取培养与聘请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一支富有创新精神的高水平“双师”素质教师队伍。

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鼓励师在业余时间到企业兼职,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用三年时间,培养2名专业带头人,4名骨干教师,聘请10名企业单位电子专业行家担任兼职教师,形成良好的专兼职结合的教学团队。

1、“双师”素质师资队伍

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应用性人才的前提保障,没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就不会培养出实践操作能力过硬的应用性人才。

为此,电子技术专业下一步将着力培养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

我们将有计划的派出校内专职教师到企业财务一线“顶岗实践”与有目标地聘请企业一线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一线专家到学校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方式,在鼓励安排专职教师顶岗实践的同时,聘请10名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一线技术工人担任兼职教师,建立一支专兼有机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

(1)目前,我校电子技术专业已有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等资格证书、具有企业实践经历的“双师素质”教师12名,学校于今年又出台了“双师型”教师管理及奖励办法,鼓励更多教师考取职业资格,有计划有步骤的安排教师深入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培养8名具有资格证书的“双师型”教师,使电子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人数增加到20名,“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0%。

(2)按照《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中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有计划地派出专职教师“顶岗实践”,要求每位专职教师每年在兼职单位参加实际工作天数不少于10周。

通过兼职、顶岗挂职等形式在增加自身阅历、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充实教学内容的同时帮助合作单位解决实际问题,强化校企合作与互动。

电子技术专业专职教师顶岗实践规划表

姓名

兼职单位

部门

职务

职称

石亚楠

承德盛方电子有限公司

生产部

总工

工程师

张忠党

承德考思科学仪器检测公司

中级工

齐九志

承德本特顺达仪表

副经理

高福峰

承德金建检测仪器公司

品管部

潘海

电工车间

主管

高级技师

李秀红

承德市五岳电子有限公司

高攀

高级工

邹昌力

北京阿尔西制冷有限公司

杨志

袁小虎

北京中轻昊宇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部

邓霄云

北京富士康

(3)有目标地聘请兼职教师对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进行项目指导。

目前,电子技术专业已从生产一线聘请了5位兼职教师。

利用三年时间积极开拓多种渠道从生产、经营、管理一线再聘请5名具有一定理论基础、丰富实践经验和良好职业道德的行业能手作为校内实训指导的兼职教师。

校内实训教师主要担任各专业课的实训教学工作,每学年任课时数不少于40课时。

校外实训基地指导教师按照合作协议由合作单位挑选专业人员担任。

学校对兼职教师实行动态管理,制定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对兼职教师的聘期、任课情况、学生考评结果等情况建立专门档案进行记录和管理,并根据承担的教学任务及考评结果分级考核确定报酬。

聘请兼职教师规划表

工作单位

唐艳生

高级工程师

万智

承德市技术监督局

质检部

门占一

承德市机电实验厂

技师

曹云雪

质管部

2、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

目前,我校已制定了校级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评选方案,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培养制度与激励机制,科学制定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考核标准,强化师资队伍的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师资队伍的品质。

(1)利用三年时间培养2名基础理论扎实、人文素养厚实、实践教学能力突出,在本市乃至省内有一定影响的专业带头人。

专业带头人每年应培养青年教师1名;

周完成教学课时12课时以上;

两年完成1项有关电子技术教学的教改课题项目;

学校将加大投入,对专业带头人给予一定的一步到位倾斜和补贴,通过国内交流、企业实践、加强科研能力培养等措施,使专业带头人具有较强的组织教学、培训、课改及实训基地建设的能力,成为引领专业发展方向的领军人物。

(2)利用三年时间培养4名基础理论扎实、教学实践能力突出的骨干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教材修订、教学示范、听课指导等工作。

骨干教师每年平均完成648教学课时;

每学年对该课程的教学情况进行调研,并就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手段革新等情况进行分析说明,形成课程报告1份;

年均在实践单位实际工作2周。

通过建设,使电子技术专业骨干教师具有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的能力,形成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力量,带动专业整体发展。

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规划表

姓名

年龄

性别

培养规划

李海峰

34

高讲

专业带头人

于海军

43

隋强

31

讲师

省级骨干教师

王鑫

29

姜海鹏

30

贾宇楠

28

3、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1)提高教师学历学位

目前,电子技术专业已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2人,占专业课教师的8%。

今后将采用多种措施鼓励教师攻读硕士学位,特别是到国内重点院校进修,以提高教师的学历学位层次,改善教师队伍的学缘结构。

2010年至2011年,力争3名专业教师取得硕士学位,使电子技术专业教师硕士学位人数达到5名,占专业课教师的20%。

电子技术专业教师学历学位提高规划表

规划年度

教师名称

拟取得学位

2010年

硕士

2011年

(2)国内进修与培训

为进一步拓宽教师视野,学习科学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学经验,选派专业教师参加由国内知名学术团体、国内重点大学组织的相关研讨会与技能培训。

每年每人平均参加国家业务培训或参加国内其他交流研讨会1次。

(3)国内外专家讲座

为扩大交流,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电子技术专业将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校讲学。

(4)教学观摩与竞赛

每学年举行由全体专业教师参加的教学观摩赛1次。

每年组织1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

4、建设经费预算

依据学校总体规划。

(四)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为实现电子技术专业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积极探索课堂学习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根据中职人才培养的目标,电子技术专业现有的实训设备基本能满足教学需要,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日益进步,以及社会对电子技术专业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现有电子技术专业实践实训条件已不能完全满足教学改革的要求,影响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为此,电子技术专业计划对现有实训基地进行改造,以满足电子技术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要求和社会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需要。

另一方面积极与企业等单位进行深度合作,建立新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工学结合、任务驱动、顶岗实习提供良好条件,推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1、岗位模拟实训室

实验室将模拟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全程模拟企业工作全过程。

同时,实验室设置有多个生产加工岗位和相关岗位群,并提出企业需求,要求各组完成。

2、一体化工作站

按照学生工作的要求,建设2个面积为120平方米的一体化工作站,运用实训室各仿真实训模块,按照单项实训、专题实训、分岗实训、混岗实训等多种形式进行备课及实训,使学生熟悉工作流程,熟练掌握工作方法和各种技能,以实现分阶段、分岗位及综合实训的教学目标。

该设备使用率达到90%以上。

工作站建设预计100万元。

实验室布局----沙盘模拟培训教室布局

根据学校的培训场地的实际情况,场地布局初步建议如下图:

4、校外实训基地

目前,电子技术专业已拥有6个校外实训基地,这些基地的建设与使用使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真正实现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缩短了学生的岗位适应期。

校外实训基地每年可向学生提供各个部门的顶岗实习,校外实训基地预计投入40万元。

(五)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建设

1、监控组织体系建设

规范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在示范专业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保证专业教学质量,必须加强监控组织建设。

监控组织分为内部监控和外部监控两类。

(1)内部监控机制

建立由学校、科室、学生信息联络员组成的三级教学质量监控机构,监控内容按照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和要求,结合本专业建设实际情况,检查督促建设进度,保证建设质量,对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研究、解决处理;

强化建设资金管理;

加强师资队伍、专业课程教研工作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规范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完善实践教学条件建设等。

校监控机构:

聘请校分管领导、督导组专家等随机对本专业建设情况进行全程监控。

科室监控机构:

由教务科行政领导、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等对专业教学过程进行全程监控。

学生信息联络员:

由各班班长、学习委员组成,他们及时收集、汇总、反馈教学一线信息,为教学管理和教学监控提供参考。

(2)外部监控机制

外部监控机制由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成。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由行业专家、企业一线人员和示范校的学者专家组成,主要功能是为专业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提供指导、咨询和督促作用,尤其是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人才培养方案、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实训设施建设等方面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问题,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经过充分座谈论证,应出具书面意见。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是另一个外部监控机构,通过检查和评估,对我校的专业教学质量进行监控。

除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依照职权对我校进行工作检查之外,每年邀请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依据《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控制与评价指标体系》对该专业的教学环境、实践教学条件师资状况、人才培养模式、学生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

2、专业教学质量监控流程建设

建立一个“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质量标准——监控手段——反馈机制——调整措施”良性循环的质量监控体系。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监控

经过对企业、用人单位的走访调研以及与行业专家、企业人员的座谈,确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未来的岗位为“大中小型企业岗位操作工、调试工、设计、售后,力争把学生培养成专业理论功底深厚、实践动手能力强的职业素质人才。

在今后教学过程中,继续密切联系各类企事业单位,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持续深入进行调研与论证,对培养目标的准确性进行监控。

(2)质量标准监控

为了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应当制定详细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目前已经初步建立由思想政治素质模块、文化素质模块、专业基本能力模块、岗位能力模块、职业素质拓展模块组成的,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知识、素质、能力并重的课程体系。

思想政治素质课程模块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创业意识,专业基本能力模块、岗位能力模块、职业素质拓展模块按照“理实一体教学、校内仿真实训、校外顶岗实习”递进的形式组织教学。

理实一体教学要求分别制定理论课和实践课课程标准与实施性教学大纲;

实训类课程要求制定《技能项目实训手册》,明确电子技术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操作技能和考核标准;

顶岗实习要求制定《学生顶岗实习任务书》,成绩由校内专业教师评价、校外兼职教师评价、实习单位鉴定三部分组成。

上述课程标准、实施性教学大纲、考核方案的改革分别由系部、教务处、科研处组织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分阶段完成。

(3)信息反馈机制

项目建设中,每学年初,委派相关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深入市场、单位、企业,调研社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情况,并形成调研报告。

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召集专业建设项目指导委员会,及相关人员针对调研报告充分讨论、分析,审定专业建设方案。

教学实施过程中,每学期两次,由教研室组织召集相关任课教师、在校学生、实习单位指导教师、顶岗实习结束学生等进行座谈,征求意见,做好记录,梳理汇总,及时反馈给科研处及相关任课教师,作为专业建设项目指导委员会修定专业建设方案的重要依据。

3、专业项目建设内涵评估

聘请全国示范校建设专家、课程改革专家对专业教学过程、教学环境、教学效果、校内实训、顶岗实习等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