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单招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一文档格式.docx
《河南省单招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一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单招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一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B.第二段引用某网络作家的话,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网络文学赖以存在的两个基础。
C.文章列举四大名著,与《择天记》等网络文学形成对比,论证了网络作品应从传统中汲取营养。
D.文章从多个角度对要表现的观点进行论证,既有说理,又列举实例,易于读者接受。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人类其他精神生产一样,网络文学创作不存在从零开始和随心所欲,而是在继承之上的创造。
B.网络文学虽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但其语言表达、情节设置等在传统文学中都能找到自己的原型。
C.文学的发展是求变的,但情感、想象、良知、语言等文学本身的要素却不会因时代而变化。
D.网络文学要想从“高原”达到“高峰”,创造出新境界,就需从唐诗、宋词等传统文学中汲取营养。
【答案】1.C2.C3.B
【解析】
【1题详解】
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
题中A项,“不太关注网络创作与文学传统的关系”错误,原文“人们对网络创作所对接的文学传统,似乎关注不多”;
B项,“随着网络技术越来越先进,网络文学也会走向进一步繁荣”,原文“它仍然需要延续文学传统,在继承中创造,始于返本而得以开新”,除网络外,还要有“文学传统”这一条件;
D项,“凝聚着中国力量优质源头的网络文络文学要往前走、向上走,成为凝聚中国力量的优质源头”,未然和已然混淆。
【2题详解】
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题中C项,“四大名著,与《择天记》等网络文学形成对比”错误,它们是相同的,不具有对比的关系。
【3题详解】
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
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
题中B项,“情节设置等在传统文学中都能找到自己的原型”错误,原文“许多网络作品的情节设置等也都能找到传统文学的影子”,选项以偏概全。
【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
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批评
【德】丹尼尔·
克尔曼
瓦根巴赫慢慢穿过一排排座椅之间的过道,找到自己的座位,从邻座的腿前挤过去,坐了下来。
刚坐下就闭上了眼睛。
这是他一向的习惯,这个习惯和半小时前吞下的镇静剂能帮助他克服恐惧感。
“对不起,”他的邻座放下了报纸,开言道,“您是不是瓦根巴赫呀?
”这是个大胖子,蓄着黑胡子,眼镜片后面的黑眼珠瞪得老大。
“是。
”
“啊。
”这个男人继续看着自己的报纸。
瓦根巴赫向窗外看,明亮的光线让他不舒服。
“我经常看到您,”邻座说,“在剧场里,还有电视上。
那个节目,《音乐时代》,是您主持的吧?
“《音乐时刻》。
”瓦根巴赫避开他的目光。
他不想跟他谈天。
他压根儿就不想说话,更不想跟粉丝说话。
“啊,对,是《音乐时刻》。
我太太经常看。
两个星期前我们还去看了《谁害怕弗吉尼亚·
伍尔夫》。
真巧,是不是?
“您是,”瓦根巴赫问,“想要签名?
”口气很冲,似乎是有意的。
他的手
自然而然地伸向外套口袋,去掏签名照片。
“啊不,谢谢。
不要。
瓦根巴赫僵住了。
“您要知道,”那男人说,“我并不是粉丝。
“请恕我直言,”那男人说,“我觉得您在《谁害怕弗吉尼亚·
伍尔夫》里的表演太表面化了。
您根本演不了这个角色,不是吗?
有几次您索性演不下去了,大家都发现了。
还有您的手势——干什么要那样胡乱挥舞?
对不起!
他又去看报纸了,舔舔嘴唇,翻看着。
瓦根巴赫揉着眼睛,微咳了一声。
声音很奇怪。
那男人抬起头:
“对不起!
我这样说很没有礼貌!
“没事。
”瓦根巴赫说,“每个人都有——这是他的权利——自己的品位,是不是?
那男人耸耸肩膀,又去看报纸。
瓦根巴赫闭上了眼睛。
他感觉自己闭锁在温暖的黑暗中。
“太业余了,”那声音又说,“我是说两星期前的《华伦斯坦》。
老天,您知道吗?
您把他演成了一个小丑,您是怎么想的呀?
还有您的出场……”
“怎么了?
”瓦根巴赫喊起来。
他睁开了眼睛。
那个出场时让他非常得意的,他排练了很久,也因此而被交口称赞。
“没什么,”那男人说,“没什么。
对不起。
”他舔舔嘴唇,翻看报纸。
“那个出场是我表现最好的一瞬间!
不管您信不信!
他一动也不想动,他要装出睡熟的样子。
他并不想跟人讨论。
他并不想与这个人吵架。
他只想扛过这次飞行。
恐惧感越来越强烈。
他感到头晕。
“您不舒服吗?
“不……我很好!
”瓦根巴赫转头去找空中小姐,想要一杯咖啡或是别的提神的东西。
但是不知怎的空中小姐连个影儿也不见。
“您究竟为什么要主持《音乐时刻》那个节目呢?
您挣的钱够多了呀。
太多太多了,是不是?
我的意思是,何必如此贪心,以声誉为代价,以……您知道您
在那里面显得多么可笑吗?
在那弱智的节目里。
“嘿!
”瓦根巴赫叫道。
空中小姐站住了。
“一杯咖啡!
“对不起,我们正在降落,我不能给您提供任何东西。
“拜托,”瓦根巴赫说,“给我一杯咖啡吧!
“对不起,这是规定。
“您知道,”瓦根巴赫的声音是沙哑的,“我是谁吗?
“不知道。
”她转身走了。
瓦根巴赫摸索着把安全带扣好。
他感觉到飞机在下降,他看到窗下玩具般的景物越来越接近,房屋在长高,显现出更复杂的形状,发动机的声音似乎更响了,一架直升机在他们下方飞过,飞机摇摆起来。
恐惧感扼住了他的呼吸。
飞机停住了。
她知道自己还活着。
他解开安全带,猛地站起身来。
地面似乎在摇摆。
他头晕得厉害。
他的邻座抬头看他:
他的胡子闪着湿润的光,他的头发乱糟糟的,他的眼睛又黑又圆。
“请您,”邻座说,“请原谅!
“什么?
“您知道吗,”他说,“我是因为害怕。
我害怕坐飞机。
真可怕。
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所以我有时……您能理解吗?
其实我觉得您很不错。
没那么差劲。
比如在《谁害怕弗吉尼亚·
伍尔夫》里面。
当然算不上有多好,不过……在第二幕里您的表演就不是那么讨厌!
尽管……”
瓦根巴赫转过身,举起一只手。
但是没有出租车停下。
他觉得很热,他出了汗。
一辆出租车停下了。
他拉开车门跳上去,说出了酒店的名字。
酒店房间太小,也不舒服。
他放下箱子,想了想,拿起了电话听筒。
迟疑了几秒,他拨了号,凭记忆拨的,是他的助理的号码。
“喂,”他说,“是我。
我到了。
我们的日程是怎样安排的?
他听了一分钟。
对他说话的是一个兴奋的被电流扭曲的声音。
“好的,”他说,“我明白了。
有个问题,我们能不能毁约?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多次描写男人“舔嘴唇,翻看报纸”,瓦根巴赫“闭上眼睛”,这是运用细节描写来展现人物细微的心理变化。
B.瓦根巴赫“被交口称赞”的出场在这个男人眼中一无是处,可见瓦根巴赫的周围大都是赞美之音,突然的批评让他愤怒不已。
C.文中的“男人”因自身坐飞机的恐惧而不停地与瓦根巴赫交谈,甚至不惜污蔑与诋毁,表现了他的怯懦与卑鄙。
D.小说以“批评”为题,不仅指文中的“男人”对瓦根巴赫的表演艺术与价值追求的评判,更引发我们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5.文中的瓦根巴赫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6.本篇小说叙事都以对话的形式来展开,有怎样的作用?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4.C5.①自负,傲慢。
当文中的邻座男人与他搭讪时,他首先认为对方是自己的粉丝,搭讪的目的是要签名,回答口气很冲;
对于空姐没有给他拿咖啡,他认为报上自己的名字对方会破例。
②有较强的克制力。
在整个过程中,他不愿意说话,即使对方喋喋不休地对他的表演肆意品评,他只是用少量的语言回应。
③懂得反省,及时改正。
在经历了这次航班之后,他反省自己的表演生涯,最终对助理提出“毁约”的问题。
6.①对话形式简洁直接,描写生动传神,凸显人物性格。
这种形式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两人当时的口吻、神态及心理等。
②突出矛盾冲突,情节引人入胜。
文中邻座男人喋喋不休的批评,瓦根巴赫一再沉默克制,让情节在紧张有序中向前发展。
③照应题目,突出主题。
小说以“批评”为题,文中大量的对话都是邻座男人对瓦根巴赫的表演艺术的批评之语,而结尾处以瓦根巴赫与助理的对话收束全篇,让人们看到那些在金钱与名利中穿梭的人内心的觉醒,深化小说主题。
【4题详解】
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的综合赏析能力。
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人物形象分析,环境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
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本题中C项,“甚至不惜诬蔑与诋毁,表现了他的怯懦与卑鄙”表述有误,文中这个男人对瓦根巴赫的评价有很强的客观性,虽出于恐惧而言,但并非完全是诬蔑与诋毁,因此谈不上“卑鄙”。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人物形象能力。
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
本题要求结合文本简要概括文中的瓦根巴赫是一个怎样的人,文中的巴赫是一个怎样的人,可以通过对文中巴赫言行举止进行概括。
比如当文中的邻座男人与他搭讪时,他首先认为对方是自己的粉丝,搭讪的目的是要签名,回答口气很冲;
对于空姐没有给他拿咖啡,他认为报上自己的名字对方会破例,这些行为都说明巴赫自负,傲慢;
在整个乘坐飞机飞行的航程中,巴赫不愿意说话,即使对方喋喋不休地对他的表演肆意品评,他只是用少量的语言回应,说明他有较强的克制力;
在经历了这次航班之后,他反省自己的表演生涯,最终对助理提出“毁约”的问题,说明巴赫懂得反省,及时改正。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表现手法作用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根据文章的主旨,结合文章的内容分析文章表现手法作用。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分析小说表现手法的作用,可以根据文章的主旨,从小说人物形象塑造、情节结构发展、主题表达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本题要求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篇小说叙事都以对话的形式来展开,有怎样的作用。
其实文学作品中的“对话”是人物描写的一种主要手法。
通过人物语言的描绘,揭示人物性格特征。
好的对话描写,能使读者从特定的内容、各具特色的说话腔调、惯用的词汇及表达方式中,体会出不同人物的不同出身经历、习惯爱好、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从而产生闻其声、知其人的艺术效果。
本文的以对话的形式记叙了巴赫乘坐飞机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运用对话和神态描写,特别是对话描写简洁直接而又生动传神刻画了巴赫的形象,比如在邻座的男士与他搭讪时,他认为是他的粉丝,回答口气很冲;
对于空姐没有给他拿咖啡,他认为报上自己的名字对方会破例,用沙哑的声音问空姐“您知道,我是谁吗?
”简洁直接而有生动传神地表现了巴赫是一个自负而有傲慢的人,给人一种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文章的主要矛盾和情节都是在对话中展开,巴赫等上飞机,坐下,打算闭上眼睛来克服他的恐惧感。
可是他的邻座的那人认出他是瓦根巴赫,是《音乐时刻》的主持人。
巴赫认为自己遇到了粉丝,不想理睬,直接问是不是先更要签名,且把手伸向外套口袋。
可是邻座男士马上表示“啊不,谢谢。
”巴赫僵住了。
然后邻座的男人喋喋不休地对他的表演和主持进行了批评,且问巴赫“您究竟为什么要主持《音乐时刻》那个节目呢?
我的意思是,何必如此贪心,以声誉为代价,以……您知道您在那里面显得多么可笑吗?
在那弱智的节目里”,而巴赫一再沉默克制自己,让故事情节在对话中紧张而有序向前发展,且这里邻座男人的喋喋不休的批评正好照应了文章的标题“批评”。
还有文章的结尾以巴赫和助理之间的对话来结束文章,文章的结尾巴赫对助理说“我明白了。
”说明巴赫接受了邻座男士的批评,在金钱与名利中觉醒过来,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点睛】解答人物形象类题目,首先要看清题目要求,1.是“概括”还是“分析”。
“概括”题只要求写出人物性格特点即可,“分析”题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文字分析。
2.是性格特点还是形象特点。
性格特点包括人的心理情感、待人接物、品行操守、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等较宽泛内容的特点,而形象特点则主要以“性格特点”为中心,还包括人的外在形象(肖像)、身份、地位、职业等内容的特点。
用语不同,回答的内容也不同。
分析人物形象特点,要由表及里,由外在形象特点到内在思想性格特点。
规范答题1.概括题与分析题的不同答题思路。
概括题只要分点列出即可,点与点间不能交叉。
2.分析题有两种思路:
①概括→分析:
用几个关键性的词语高度概括出人物性格的特点,然后在小说中找到相关依据,概要分析。
②分析→概括:
先列出文中人物的言行举止,后概括出人物性格特点。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材料一: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再生塑料分会秘书长盛敏在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时指出,“洋垃圾”禁令颁布后,国内再生塑料的短缺对这些企业产生了倒逼作用。
再生塑料行业出现了以下三种情况:
一部分企业停产;
一部分以国外进口废塑料为原料的企业转而在国内建立自己的回收体系;
还有一部分企业到国外建厂,将回收的废旧塑料直接加工成原材料,然后再进口到中国来。
不可否认的是,回收过程中的污染也被挡在了国门之外。
著名时事评论员吴学兰坦言,短期来看,目前的“洋垃圾”禁令的确会对国内的再生资源加工行业产生冲击。
但是长远来看,“洋垃圾”对环境的危害是极其严重的,禁止进口势在必行,如果国内企业能够成功转型,那么经过严格处理的国产废塑料可以填补缺口。
吴学兰强调:
“生态文明建设是千秋大计,事关国计民生。
中国政府治理生态环境的决心不会动摇,相关企业要转变发展理念,调整生产模式,不然就有可能面临被淘汰关停的局面。
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指出,中国打击塑料“洋垃圾”的进口,对于富裕国家来说应该是一个信号,要加强回收,减少塑料吸管等非必要产品。
“中国以往作为废塑料接收国令人心存感激。
”德国《南德意志报》曾在一篇报道中如是评价。
而如今,中国禁收“洋垃圾”,不仅将改善本国的生态环境,也将推动垃圾出口国尽快立法,促使垃圾就地回收。
这或许正是中国的“洋垃圾”禁令对于整个世界的环保意义之所在。
(摘编自《中国重拳出击倒逼多国环保改革》,中国网2018年6月26日)
材料二: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说,“洋垃圾”是一种俗称,广义的“洋垃圾”泛指所有从国外进入中国的固体废物;
狭义的“洋垃圾”特指以走私、夹带、瞒报等方式,进口国家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或未经许可擅自进口属于限制进口的固体废物。
刘建国表示,我国禁止“洋垃圾”入境新规,对广义、狭义上的“洋垃圾”都做出了限制,“一方面,多部门联动布下铁网,将非法垃圾挡在国门之外;
另一方面,严控合法的固体废物进口,减少总量,提升品质。
“洋垃圾”相关法律法规需要完善。
刘建国表示,1996年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已经有过4次修订。
彻底解决固体废物的非法进口问题,需要从法律角度作出更加严谨、清晰的表述,强化固体废物的污染源属性,弱化其资源属性,为严控固体废物进口、禁止“洋垃圾”入境新规提供更加“给力”的法律保障。
在国内进一步推行垃圾分类,我国拒绝“洋垃圾”的底气将更足,效果将更好。
刘建国表示,现阶段我国自身产生的垃圾量非常可观,废塑料、废纸回收量均比进口量高约一倍,但垃圾分类的效果不好,效率较低。
把“洋垃圾”的入口堵上了,本国的垃圾分类也必须加快脚步。
应出台配套政策,为国内的可回收物再利用提供渠道和空间,帮助再生资源企业由依赖国外垃圾转向消化国内垃圾,实现良性发展。
(摘编自《聚焦禁止“洋垃圾”入境新规实施怎样彻底解决?
》,《人民日报》2018年5月)
材料三:
为什么我国要进口固体废物?
这要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
为缓解原料不足,我国开始从境外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同时为加强管理,防范环境风险,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体系。
然而,由于发达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和劳动力处置成本相对较高,环境处理设施建设需要高昂投入,部分发达国家在有价值的固体废物中掺杂医疗垃圾、电子废物和生活垃圾等有害物质或直接销售给发展中国家以避免高昂的处置成本。
而我国国内一些企业为牟取非法利益不惜铤而走险,导致洋垃圾非法入境问题屡禁不止,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我国生态环境安全。
环境保护部部长李干杰在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工作视频会议中强调:
“禁止洋垃圾入境是我们党全面提升生态文明的重要宣示,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内在要求,是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有力抓手。
(摘编自《禁止洋垃圾入境建设美丽中国》,《中国环境报》2017年11月)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我国对“洋垃圾”的具体含义都做出了限制,并将洋垃圾回收过程中的污染挡在了国外。
B.发达国家有较高的环保标准,又不愿加投环保资金,出现了将废物垃圾输往发展中国家的现象。
C.洋垃圾禁令颁布之后,我国再生塑料资源出现短缺,部分企业因此濒临破产。
D.现阶段我国自身部分垃圾的回收量远高于国外垃圾进口,但垃圾重新再利用的效率较低。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内资源再生企业如能成功转型,可以填补因禁止“洋垃圾”入境带来的资源缺口。
B.为使洋垃圾禁令有效实施,我国还需在国内可回收废物的配套政策及相关企业支持上下功夫。
C.我国虽已建成了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体系,但仍有部分电子废物等有害物质流入国内。
D.固体废物有的可作为资源,有的是污染源,我们必须把式污染源的而垃圾挡在国门之外。
9.中国禁止“洋垃圾”入境,在国内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答案】7.C8.D
9.国内:
①对国内再生塑料行业造成很大冲击,但同时促使相关资源再生企业快速转型。
②有利于推动我国垃圾分类工作快速发展,进一步提高垃圾回收利用率。
③有助于我国绿色生态环境的构建和国家的长远发展。
国外:
①使垃圾出口国不得不面对国内垃圾处理问题,陷入国内垃圾处理困境。
②促进垃圾出口国尽快立法,就地回收本国垃圾。
③有助于全球生态环境的改善。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
本题要求选出“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C项,“部分企业因此濒临破产”说法错误,原文为:
“一部分企业停产;
一部分以国外进口废塑料为原料的企业转而在国内建立自已的回收体系;
还有一部分企业到国外建厂……”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
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
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本题要求选出“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D项,“我们必须把是污染源的垃圾挡在国门之外”说法错误,资源与污染源是固体废物兼具的两种属性,不可能截然分开。
故选D。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能力。
解答此类题,首先通读文本,整体把握文本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本,根据题目确定答题区域,仔细阅读答题区域,从中筛选出符合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
本题通读文章,可以确定答题区域为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仔细阅读这三则材料,可以从中筛选出“‘洋垃圾’禁令颁布后,国内再生塑料的短缺对这些企业产生了倒逼作用”“再生塑料行业出现了以下三种情况:
一部分以国外进口废塑料为原料的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