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计分卡论第一张平衡记分卡的诞生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434316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3.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衡计分卡论第一张平衡记分卡的诞生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平衡计分卡论第一张平衡记分卡的诞生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平衡计分卡论第一张平衡记分卡的诞生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平衡计分卡论第一张平衡记分卡的诞生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平衡计分卡论第一张平衡记分卡的诞生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平衡计分卡论第一张平衡记分卡的诞生Word文件下载.docx

《平衡计分卡论第一张平衡记分卡的诞生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衡计分卡论第一张平衡记分卡的诞生Word文件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平衡计分卡论第一张平衡记分卡的诞生Word文件下载.docx

在制定战略的过程中,ADI推行了一个名为“质量提高”的子项目,简称QIP(“QualityImprovementProcess”),在该项目进行中衍生出了第一张平衡记分卡。

ADI的战略重点

  ADI公司首先明确了与公司的生存和发展相关的各方力量,即“干系人”(Stakeholder),然后针对他们各自的利益和兴趣分别制定了不同的目标,当然,全部目标都服务于公司统一的使命和愿景。

以下是ADI的各个目标:

干系人:

员工

目标陈述:

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帮助公司达到目标的同时,这一环境可以鼓励和帮助员工实现自己的个人目标。

在整体化、忠诚、开放和竞争的基础上,我们力求建立起互相尊重、信任的人际关系。

经营指标:

增长率

指标描述:

鉴于整个市场每年15%的增长率,我们应保持高于平均数的增长,通过扩大产品范围、并购、风险投资的方式达到25%的增长率。

干系人:

客户

按客户的要求,提供优异的、易于使用的、可靠的产品,从而使之得到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利润率

公司的财务性指标中,投资回报率为19%,税前利润率为17.5%,税后利润率为8.6%。

股东

针对投资者对资金的回报、安全性和流动性的要求,我们应该稳定地产出高于一般制造厂商和行业中最优秀公司相当的投资收益。

市场占有率

我们的目标是在服务的目标市场中获得最高的占有率,同时在各主要地域市场中占有率基本相当。

供应商

与高质量的供应商建立和保持稳定的业务关系。

高质量的供应商是那些财务状况稳定、诚实,总是保证供货日期和质量的公司。

质量

提高质量是一个持续性提高的过程,全公司都应做到“第一次做对,第二次做得更好。

社区

我们的目标是成为所在地的一项财富,通过我们有价值的努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完成各项指标,ADI制定三个战略重点,以此来指导公司的具体经营,而不是泛泛地谈战略目标,ADI认为下面三项的成功就意味着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

1.市场领先地位:

ADI公司是线性集成电路的市场领导者,相对市场份额(RelativeMarketShare)是2.7(收入是最接近竞争者的2.7倍)。

在当前所有的战略性评价指标中,这一点使公司拥有强大的竞争能力,并给公司带来其它相关效益。

2.销售额增长:

自1970年到1986年,ADI的年销售增长率超过27%,考虑到ADI的相对市场份额,公司一直处于“明星(STAR)”的位置,即同时拥有高增长率和充足的现金流。

3.利润率:

保持超过15%的税前利润。

ADI公司认为,所有的干系人都可以从上述三点的成功中获益。

对职员来说,他们可以获得丰厚的薪水和良好的职业生涯发展;

对于客户来说,公司销售收入的15%用于研发项目,他们可以持续得到一流的世界级产品;

对股东来说,满意的客户、积极的员工一定会为他们带来所期待的增加值。

一般来说,企业经营中上述三方的目标会发生冲突,而三项战略重点却有机地协调了各方的利益。

QIP项目的导入

  为了保证上述三点的成功,ADI计划实施一项“全面质量管理”(TQM)项目,该项目作为公司战略方案的一部分,命名为“质量提高流程”(QualityImprovementProcess,即“QIP”)。

QIP分为以下两个步骤来开展:

第一步:

找出成功的驱动因素。

在QIP项目启动之初,ADI提出了一个类似计分卡的指标目录来从公司内外的不同角度列出各种成功的动因。

图2:

外部视角的成功驱动力

图3:

内部视角的成功驱动力

第二步:

为项目成功进行组织上的准备。

ADI公司组建了“公司QIP委员会”,集团质量、生产力主管任主席,其他成员有首席执行官、首席运营官、人力资源副总裁、行政总监(代表公司的支持性部门)、3个事业部总经理(代表工厂和销售公司),不难看出这些成员代表了全面质量管理所相关的方方面面。

图4描述了委员会的位置,以及在项目实施中与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即“公司QIP委员会”作为公司的干系人和其它部分之间的接口界面。

图4:

QIP项目的展开

  项目展开图中定义了各项令干系人满意的“工作类别”,它们是“客户服务”、“生产”、“革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AID公司注意到很多已有的绩效管理措施都可以归入上述类别中,例如:

准时交货、减少供货时间都是提高客户服务质量的杠杆性措施;

生产周期的缩短和质量、产量的提高是生产加工水平提高的关键因素;

市场导向的研发和设计自动化是革新成功的决定因素。

当时,在人力资源和管理信息系统方面ADI还没有很深刻的实践经验,但是已经认识到它们同样对实现公司目标有重要的意义。

ADI公司原有一个技术委员会,负责跨部门的知识共享和介绍外部的新思想,1986年,又成立了生产委员会,这样两者共同保证公司在生产和革新方面的优势。

公司还设立了由人力资源专家和生产线经理组成的“人力资源顾问委员会”和各业务部门人事经理组成的“人力资源论坛”来负责人力资源管理。

第三步:

由驱动因素衍生出公司的绩效考核指标。

上一个展开图由公司目标开始,提供了整个QIP的执行模版,自然而然得出绩效考核的指标。

ADI公司将各类别下的指标分内、外两部分归集为下图中有限的几个核心的指标科目,以利于管理者执行和理解。

由于客户是公司必须满足的、最先满足的干系人,所以对外的指标科目全部按“客户满意导向”制定;

对内而言,有诸如生产周期、预先质量检查和产出率的生产指标,关于革新的成果市场化时间。

最后,明确树立成本管理的观念,令相关的分公司总经理、厂长有意识地实施QIP项目来代替以往的监督、检查。

战略与年度计划相结合

  QIP是一项5年的战略计划,它本身不足以保证公司战略目标的完成,而必须和具体的年度计划相结合,否则,它又将成为一堆孤立的文件。

1987年ADI公司配合QIP项目修正了它的年度计划制定程序,建立了一个“标竿计划”模型。

这个模型类似大多数公司的年度计划,主要是各个业务单位的年度财务预算指标,里面包含一个季度绩效考核表,即ADI第一张平衡记分卡的原型。

图5:

季度绩效考核表(平衡记分卡的雏形)

  上面记分卡整合一系列财务、非财务的指标于一个系统中,而以往二者是互不相干的,按各自的时间表进行单独的绩效考评。

记分卡诞生之后,通过二者的结合,各种徒劳的工作大大减少了,高层管理者们通过这一工具不再停留在泛泛的财务指标分析,而是清晰地看到了各种服务/产品的运营状态,实时了解生产经营的业绩。

经过ADI公司在实施中的反复修改、探讨,上面的考评表最终成为一张正式的平衡记分卡。

图6:

ADI的平衡记分卡

  上图仅为说明第一张平衡记分卡的结构,所以一些重要的指标被省略了。

ADI实际的平衡记分卡包括财务指标(收入、收入增长率、资本收益率和利润)、客户服务(及时交货、供货时间、次品率)、内部(生产周期、流程错误率、产量、成本和劳动生产率)、学习与发展(新产品导入、新产品订货量、新产品订货率、新产品导入后第三年的平均收入、员工的流动比率),它们已经近似全部覆盖了今天平衡记分卡的指标。

Kaplan发现了这张记分卡

  RoberSKaplan毕业于麻省理工大学,获电子工程学学士、硕士学位,后在康乃尔大学和经营研究博士学位,1994年更被斯图佳特大学授予名誉博士。

他自1984年起任哈佛商学院的教授,此前供职于卡内基-梅隆大学工业管理研究生院,曾任该院的教务长。

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成本、绩效管理与战略执行、运营成果的联系,在美英学界被誉为“会计大师”。

1987年ADI公司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者认为有必要推行作业成本法(ABC),为此他们邀请了一部分管理学者参与,而RobertKaplan就是其中的一位。

关于他发现ADI公司记分卡的过程,他本人是这样讲的:

  “在参观和整理案例的过程中,我们也将一个公司高层用来评价公司整体绩效的记分卡加以文本化。

这个记分卡除了传统的财务指标外,还包括客户服务指标(主要涉及供货时间、及时交货)、内部生产流程(产量、质量和成本)和新产品发展(革新)┅┅”

  在ABC的实施中,Kaplan发现了ADI的平衡记分卡,在认识到它的重要价值的同时,Kaplan又做了学术上的深化,把它作为连接绩效管理和公司战略的纽带。

1990年在Kaplan与Nolan-Norton研究机构就绩效管理的一个课题——“未来组织中的绩效考核”进行合作,1991年发表的项目成果中将平衡记分卡加以归纳和总结(详见图7)。

1992年,Kaplan在《成本管理杂志》上发表第一篇关于平衡记分卡的论文——“绩效考核:

平衡记分卡方法”,正式提出这一概念。

同时,Kaplan意识到ABC与平衡记分卡结合后可能形成一个通用的管理模型,于是1994年、1996年及此后他独自或与他人合作发表了很多专门著作来加以阐述。

例如:

“评价公司的绩效”(1994)、“使用平衡记分卡作为战略管理工具”(1996)、“获利能力与绩效”(1998)、“专注战略的组织”(2001)。

  本文叙述了ADI公司的案例,这也是一个企业制定平衡记分卡的真实程序,针对企业的不同状态详细的制作步骤会有差异。

目前,平衡记分卡作为一种先进的绩效管理工具已经在西方得到广泛应用,失败与成功的案例都有很多,尽管许多研究机构、管理咨询公司早已掌握了制作它的全部技术,但是国内企业还很少使用它。

平衡记分卡的实质是将企业的战略计划落实为具体的经营行为,并对战略的实施加以实时控制,这一方面要求企业有明确的战略规划,另一方面要求企业找到自己的关键性非财务指标,并加以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