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考试西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427059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7.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岗位考试西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岗位考试西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岗位考试西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岗位考试西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岗位考试西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岗位考试西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岗位考试西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岗位考试西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岗位考试西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2、乐谱印刷法发明(1493年),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美洲

3、器乐曲成为一种独立的体裁,之前主要为唱伴奏

4、弓弦乐器得到了完善,主要体裁:

声乐曲:

弥撒曲、经文歌、众赞歌、歌谣曲、牧歌

器乐曲:

变奏曲、托卡塔、前奏曲、舞曲

5、产生了许多艺术流派:

A、新艺术派,创作有:

叙事曲、牧歌、经文歌、轮唱歌

代表人物:

马肖(1300——1397)法国

兰第尼(1362——1397)意大利

B、尼德兰乐派,创作有:

弥撒曲、牧歌、经文歌

杜费(1400——1474)

约斯堪(1450——1521)

拉絮斯(1532——1594)

尼德兰(今西欧国家的总称:

荷兰、比利时、法国、捷克、瑞士)

C、威尼斯乐派,创作有世俗倾向的宗教音乐

加布里埃尔父子——父(1510——1586)

子(1557——1612)

D、罗马乐派,创作有:

宗教音乐

帕利斯特里纳(1525——1594)

巴洛克时期

对位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复调音乐获得了最高成就,出现了专门研究和声学的专著,产生了一系列的音乐体裁:

歌剧、清唱剧、康塔塔、芭蕾舞、协奏曲、组曲、帕萨卡里亚、恰空、赋格

代表作曲家:

拉莫(1687——1764),法国,创作有歌剧和古钢琴曲,,著有《和声学》,标志着和声理论的建立。

维瓦尔第(1675——1741),意大利,著有小提琴协奏曲《四季》(包括《春》、《夏》、《秋》、《冬》)

巴洛克时期的“三杰”:

1、享德尔(1685——1759),一生主要致力于“清唱剧”的创作。

代表作有:

《水上音乐》、《焰火音乐》(协奏曲)、《弥撒曲》(哈利路亚)、《以色列人在埃及》(清唱剧)

2、巴赫(约翰·

塞巴斯第安·

巴赫,1685——1750),德国音乐家(作曲家、指挥家、演奏家、教育家等),将十二平均律首创用于复调音乐的创作,一生作品数量众多,均达到了很高的成就。

主要作品:

A、钢琴曲《巴赫初级钢琴曲集》(28首)——“小巴赫”

B、《小前奏曲与赋格》(28首)

C、《创意曲集》(30首)

D、《平均律钢琴曲集》上册:

1722年,下册:

1744年,共48首(又称不朽的四十八,

钢琴音乐的旧约全书)

E、《歌德堡变奏曲》

音乐奉献:

《英国组曲》、《法国组曲》、管弦乐曲6首、《布兰登堡协奏曲》,无伴奏大提琴奏鸣曲6首

宗教作品(哈唱):

《马太受难记》、《约翰受难记》

3、斯卡拉第(1685——1757),意大利作曲家,一生共创作500多首单乐章的钢琴奏鸣曲,

雅称:

享德尔——清唱剧大师

巴赫——欧洲音乐之父,复调音乐大师

斯卡拉第——现代钢琴音乐的奠基人

维也纳古典乐派(古典主义)

十八、十九世纪在维也纳出现了一个作曲技巧高超,作品(数量众多、质量较高、题材广泛、体裁多样)包括了所有音乐形式的一个经典音乐流派。

代表人物:

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不生在维也纳,但工作在维也纳)

1、弗兰兹·

约瑟夫·

海顿(1732——1809),出生在奥地利边境小城的一个木匠家庭,生活虽不富裕但十分快乐,影响了他一生的音乐风格。

A、51首钢琴奏鸣曲,如:

《g小调奏鸣曲》

B、104部交响曲(其中代表作:

12部伦墩交响曲)

C、弦乐四重奏:

83首(《云雀四重奏》)

D、清唱剧多部:

《四季》、《创世纪》最有名

交响曲之父,弦乐四重奏之父

主要贡献:

A、确立了交响乐和弦乐四重奏的创作原则和固定格式

B、确立了交响乐队的双管编制

C、对莫扎特、贝多芬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交响乐队:

一支管乐队配12把小提琴,达到平衡音响的效果

2、奥尔冈·

阿玛蒂·

莫扎特(1756——1791),奥地利音乐家,出生在奥地利萨拉兹堡的“音乐世家”,五岁时就和父亲及姐姐进行了十年的环洲音乐旅行,这样的经历影响了他作曲的风格,其音乐被誉为“欧洲民间音乐的博物馆”。

A、歌剧19部,代表作:

《后宫诱逃》、《女人心》、《唐璜》,唯一的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1786)、《魔笛》(1791)

B、交响曲47部(《第40朱比特交响曲》)

C、钢琴协奏曲(第21、23、27协奏曲)(音乐会演奏)

D、钢琴奏鸣曲9首(第十一奏鸣曲K331第三乐章《土耳其进行曲》)(沙龙音乐会时演奏)

E、小提琴协奏曲5部

F、弦乐四重奏22首

G、大量的管乐协奏曲(《第1、2长笛协奏曲》——《降B大管协奏曲、《6首圆号协奏曲》)

H、歌曲多首:

《渴望春天》、《紫罗兰》

I、数量众多的音乐小品

J、宗教音乐:

《安魂曲》(作者的最后一部作品)

音乐神童(他的很多作品已成为同类作品的经典)

3、路德维希·

凡·

贝多芬(1770——1827),出生在德国第二大城市——波思的工人家庭,父亲希望他成为像“莫扎特”一样的音乐家,采取了逼迫式的教育方式,对他的音乐作品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一生多次恋爱无果,生活困难。

A、钢琴奏鸣曲32首,贯穿作者的一生,其中有五首代表作《c小调奏鸣曲》(悲创)、《升c小调奏鸣曲》(月光)、《d小调奏鸣曲》(暴风雨)、《C大调奏鸣曲》(黎明)、《f小调奏鸣曲》(热情),32首奏鸣曲被誉为钢琴音乐的新约全书

B、钢琴协奏曲5首,其中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最有代表性

C、大量的音乐小品,如:

《致爱丽丝》

D、唯一的一部歌剧:

《费德里奥》又称(夫妻之爱)

E、唯一的一部小提琴协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F、16首弦乐四重奏

G、多部小提琴奏鸣曲,其中《春天奏鸣曲》最有代表性

H、九部交响曲,其中《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九(合唱)交响曲》首创在交响曲中加入了人声

I、部分歌曲,如:

《我爱你》

“乐圣”

贝多芬音乐作品中表现出的崇高思想境界,有较高的艺术性及时代特点,完美的艺术形式,深刻的戏剧性和哲理性,表现出对人类的无限热爱,使之成为音乐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创作集“古典主义之精华,开浪漫主义之先河”,成为横跨两个时代的音乐“巨人”。

A、在交响曲中首创了加入人声——《第九交响曲》(欢乐颂)

B、使钢琴具有“交响化”的表现力

C、使交响乐成为反映社会现实的重要形式

D、对同时代的其它作曲家产生了很大影响,如:

浪漫乐派的作曲家——马勒,民族乐派的作曲家——尚斯塔科维奇

浪漫乐派(标题音乐的时代)

概论:

十九世纪20年代到二十世纪初的一在批欧洲作曲家创作的音乐作品,其音乐风格与古典音乐不同,形成了一个新的乐派,被后人称为“浪漫乐派”或“浪漫主义”。

浪漫乐派“音乐”上讲,则是对古典乐派发动的一场“革命”运动,风格偏重于个人感情的抒发和心理的刻画,通过生与死,孤独与爱情,热爱大自然等题材的描述,表达出知识阶层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对自由幸福的向往与渴望,他们也喜欢描写特殊的性格,生活悲剧,异国情调,莎士比亚、歌德拜伦等文学家的作品中寻找幻想,抒情的素材,即“抒情性、自然性、心理刻画”便称为“浪漫乐派”。

主要特征:

浪漫乐派有许多的创新

A、形式上打破了古典音乐平稳,格式化的限制,创造了具有即兴、幻想因素的结构,即,幻想曲、随想曲、夜曲

B、音乐语言有了更大的发展——强调“和声”的色彩性作用

C、扩大了乐队的编制,配器手法更丰富多样

D、开创了“标题性音乐”,强调歌、戏剧、文学等艺术的结合

一、早期浪漫乐派:

韦伯,舒伯特,柏辽兹,门德尔松,舒曼,肖邦

1、韦伯(1786——1826),德国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他是德国浪漫乐派——歌剧的创始人。

代表作:

《自由射手》——德国第一部民族歌剧,《奥伯龙》,《欧利安特》交响序曲——《欢庆序曲》,《邀舞》管弦乐版、钢琴版(1819年作)

2、舒伯特(1797——1828),奥地利作曲家,一生创作了500多首艺术歌曲,被誉为“艺术歌曲之王”。

声乐套曲3部——《冬之旅》(1827)、《美丽的磨坊女》(1823)、《天鹅之歌》

交响曲8部——《第八(末完成)交响曲》(1822)

四重奏——《死神与少女》

五重奏——《鳟鱼》

艺术歌曲500多首——《野玫瑰》《摇篮曲》《圣母颂》《小夜曲》

标题钢琴小品——《即兴曲》(11首)、《音乐瞬间》(6首)

3、柏辽兹(1803——1869),法国作曲家,音乐文学家和指挥家,管弦乐配器大师。

A、标题管弦乐曲——《幻想交响曲》、《罗马狂欢节序曲》

B、歌剧——《特洛伊人》

4、门德尔松(1809——1847),德国作曲家,一生家庭幸福,物质富有“音乐的幸运儿”,1843年创办莱比锡音乐学院。

A、交响曲5部——其中《第三(苏格兰)交响曲》、《第四(意大利)交响曲》最有名

B、音乐会序曲7首——《仲夏夜之梦》、《赫布里特》又称《苏格尔山洞》

C、小提琴协奏曲——《e小调协奏曲》

D、48首标题音乐钢琴小品集——《无词歌》(《威尼斯船歌》、《猎歌》、《春之歌》)

1830-1845

《春之歌》(独奏),三部曲式结构

E、大量的歌曲——《乘着歌声的翅膀》

5、舒曼(1810——1856),法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钢琴家、指挥家。

A、钢琴套曲——《蝴蝶》(1831)、《大卫同盟舞曲》(1838,由8首幻想曲构成)

B、钢琴奏鸣曲——《交响练习曲十二首》(1837)

C、钢琴组曲——《童年情景》(1838)、《林中场景》(1849)

D、声乐套曲——《诗人之恋》(1840,16首歌曲组成)

《妇女的爱情与生活》(1840)

E、交响曲4部——《第四交响曲》最有代表性,单乐章

F、《钢琴协奏曲》(1845)

G、大量的音乐评论文章——《音乐报》

6、肖邦(1810——1849),波兰作曲家、钢琴家,一生都献给了“钢琴”音乐,雅称“钢琴诗人”。

A、钢琴音乐会练习曲27首,如:

作品10《c小调革命练习曲》

B、钢琴协奏曲:

《e小调(作品11)》与《f小调(作品21)》

C、钢琴圆舞曲17首,包括无编号的遗稿作品64之1(升c小调)

D、奏鸣曲3首,如:

《b小调奏鸣曲》

E、叙事曲、谐谑曲各4首

F、玛祖卡舞曲58首(重音在第二或第三拍上),如:

《降B大调玛祖卡》(1830-1831)

G、波兰舞曲16首,如:

《军队波兰舞曲》(op40之1)1838

《英雄波兰舞曲》(op53)

H、夜曲21首,《降E大调第二夜曲》op9(1830-1831)

I、前奏曲24首,《降D大调前奏曲》(第十五首,1838-1839)

J、幻想曲4首,《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op66(1834)

《降E大调夜曲》,曲式结构,A、A′‖B、A″‖C、C′‖组成,有三个主题,格调高雅、抒情。

《A大调波兰舞曲》(军队),3/4拍,三部曲式结构,庄严、雄伟、高昂的气势。

《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1834),三部曲式结构,热情的快板,对未来的希望、幻想。

《c小调革命练习曲》(1831),复三部曲式结构,右手的十六分音符下行——心中的激情和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

二、中期浪漫乐派:

李斯特、瓦格纳、比才

1、李期特(1811——1886),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以法国的“魏玛”和意大利的罗马为中心开展艺术活动,创立了单乐章的交响曲形式——交响诗。

创作了大量的标题音乐,使钢琴具有“交响化”的音响,在十九世纪的音乐家中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人才,钢琴演奏达到了很高的成就,被誉为“钢琴大王”。

A、交响诗:

《塔索》、《匈牙利前奏曲》(1848)13部

B、交响曲:

《但丁交响曲》、《浮士德交响曲》

C、19首匈牙利狂想曲:

《第二、六、十九狂想曲》

D、钢琴协奏曲2部:

《降E大调第一协奏曲》

E、12首高级音乐会练习曲(《钟》、《鬼火》)

F、大量的钢琴独奏曲:

《爱之梦》(3首)

G、大量的钢琴改编曲

2、瓦格纳(1813——1883),德国作曲家、指挥家,一生致力于对歌剧的改革,主要集中在歌剧创作,并首创了“音乐剧”(乐剧)。

A、歌剧11部,《黎恩齐》、《汤豪里》、《漂泊的荷兰人》、《罗恩格林》、《尼伯龙根的指环》又包括(《莱茵的黄金》、《女武神》、《齐格弗里法》、《众神的黄昏》)、《纽伦堡的名歌手》、《帕西法尔》

B、音乐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C、通俗小品,《婚礼进行曲》

3、比才(1838——1875),法国作曲家、钢琴家,是十九世纪法国最杰出的作曲家,1857年创作大合唱并获得了罗马大奖。

歌剧——《卡门》或《卡尔曼》,管弦乐组曲《卡门》作于1874年,1875年首演失败,四幕剧,全剧约77′17″,后经过作曲变化才改编,将全剧中的音乐重新编排成《卡门第一组曲》和《卡门第二组曲》。

管弦乐曲《阿莱城的姑娘》。

三、晚期浪漫乐派:

勃拉姆斯、马勒、理查·

施物劳斯、圣桑

1、勃拉姆斯(1833——1897),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教育家,是一位生活在“浪漫主义时期”的“古典”作曲家。

A、交响曲4部

B、协奏曲4部

C、匈牙利舞曲21首(双钢琴版,四卷)

匈牙利舞曲第五首,热情奔放、欢歌纵舞的场面

D、艺术歌曲多首,《摇篮曲》

2、马勒(1860——1911),奥地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雅称:

“未来的同时代人”,一生主要集中在歌剧交响曲方面。

A、交响曲十部,《第八(千人)交响曲》演职人员有一千多人

B、歌剧,《大地之歌》——(用李白、王维、孟浩然的诗作歌词)

3、理查·

施特劳斯(1864——1949),德国作曲家。

A、交响诗,《唐·

璜》、《英雄的生活》

B、交响曲,《阿尔卑斯山交响曲》

C、歌剧,《玫瑰骑士》

4、圣桑(1835——1921),法国作曲家,一生致力于“儿童音乐”的创作。

A、交响诗,《死之舞》

B、交响组曲,《动物狂欢节》

C、歌剧,《参孙与达利拉》

D、《第三小提琴协奏曲》

E、小提琴独奏曲,《随想回旋曲》

F、大提琴独奏曲,《天鹅之死》

综述:

浪漫乐派是标题音乐的时代,作曲家也很多,风格、手法也不完全一样。

总之,作曲家的艺术个性与特色很突出,“和声”的色彩性、功能性比较强,出现了大量的和声学、配器方面的理论巨著,如:

圣桑《和声与旋律》、柏辽兹《管弦乐配器法》。

奥地利,约翰·

施特劳斯家族:

1、小约翰·

施特劳斯(1825——1899),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

A、圆舞曲158首,《蓝色多瑙河》、《春之声》、《艺术家的生涯》、《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皇帝圆舞曲》

B、波尔卡舞曲117首,《雷电波尔卡》(雷鸣电闪波尔卡)、《拨弦波尔卡》、《闲聊波尔卡》

C、轻歌剧16部,《蝙蝠》、《吉普赛男爵》、《罗马狂欢节》

D、大量的音乐会序曲,《蝙蝠序曲》、《吉普赛男爵序曲》

E、芭蕾舞剧,《灰姑娘》

2、老约翰·

施特劳斯(1804——1849),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

管弦乐《拉德斯基进行曲》

3、约瑟夫·

施特劳斯(1827——1870),奥地利作曲家。

管弦乐《生机勃勃》

4、理查·

施特劳斯(1864——1949),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

璜》、《英雄的生涯》、《唐吉柯德》

B、歌剧,《玫瑰骑士》、《莎乐美》、《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C、交响曲,《阿尔卑斯山交响曲》

浪漫乐派时期意大利的三大歌剧作家:

1、罗西尼(1792——1868,中期浪漫主义时期),意大利歌剧作家,一生创作歌剧38部,均在38岁以前完成,晚年几乎不写作品。

A、《灰姑娘》

B、《塞维利亚的理发师》

C、《威廉·

退尔》

2、威尔第(1813——1901,晚期浪漫乐派),意大利歌剧作曲家,一生创作歌剧28部(作品非常戏剧)。

A、《弄臣》(里戈·

莱托)

B、《游吟诗人》

C、《茶花女》

D、《阿衣达》

E、《奥塞罗》

3、普契尼(——1924,晚期浪漫乐派),意大利歌剧作曲家,作品相当抒情,其作品都比较出名。

A、《贾尼·

斯基基》(我亲爱的爸爸)咏叹调

B、《艺术家的生涯》

C、《绣花女》(波西米亚人)

D、《蝴蝶夫人》

民族乐派

概述:

十九世纪中期,欧洲各国抛起了振兴本民族本国的音乐艺术的潮流,作品具有典型的民族性。

这些作曲家继承了古典乐派的创作传统,作品更强调民族性,并与浪漫乐派同时发展起来,反映民族的现实生活(又叫民族化的浪漫乐派)(按国家讲)。

一、俄罗斯民族乐派:

格林卡、“强力”五人集团、柴科夫斯基

1、格林卡(1804——1857),俄国作曲家,1834年从意大利留学回国,进行了专业的音乐创作,他的音乐创作对俄罗斯音乐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创作原则、创作形式、创作手法),雅称:

“俄罗斯音乐之父”。

A、歌剧,《伊凡·

苏萨宁》、《鲁斯兰与柳德米拉》

B、管弦乐,《幻想圆舞曲》、《马德里之夜》、《俄罗斯主题交响曲》(2首)

C、弦乐四重奏,《如歌的行板》

D、声乐浪漫曲,《可怜的歌手》、《不要诱惑》

2、“强力”五人集团(周末音乐家):

①里姆斯基·

柯萨科夫(1844——1908),俄罗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原是海军军官,后来成为作曲教授,是五人中唯一以音乐为业的人,贡献最大。

代表作:

A、交响组曲,《天方夜谈》(一千零一夜)(舍赫拉查德)

B、交响曲,《西班牙随想曲》、《俄罗斯复活节主题序曲》

C、歌剧,《沙皇——萨尔丹的故事》代表曲目《野蜂飞舞》、《李尔王》

D、音乐自传,《我的音乐生活》

E、理论专著,《和声学实用教程》、《管弦乐配器法》

F、编译、改编、配器出版其它四位成员未完成的作品。

(贡献)

②鲍罗丁(1833——1887),俄罗斯作曲家、医学家,作品最有民族性。

A、管弦乐,《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B、歌剧,《伊戈尔王子》

③居伊(1835——1918),俄罗斯作曲家、音乐评论家、军事工程学将军。

A、歌剧,《拉特克利夫》

B、儿童歌剧

C、儿歌

④巴拉基列夫(1836——1910),俄罗斯作曲家、指挥家、音乐社会活动家。

A、交响诗,《塔玛拉》(1882年完成)

B、俄罗斯民歌40首(带钢琴伴奏)1866年出版

C、俄罗斯民歌30首(钢琴四手联弹曲)

D、钢琴组曲,《伊斯拉美》又称《东方幻想曲》

E、声乐浪漫曲多首,《金鱼之歌》、《格鲁吉亚之歌》

⑤穆索尔斯基(1839——1881),俄罗斯作曲家,职业军人,是最有才华的作曲家。

A、管弦乐,《荒山之夜》

B、歌剧,《鲍里斯·

戈东诺夫》

C、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1874年完成,由10首乐曲组成

D、歌曲,《跳蚤之歌》

3、柴科夫斯基(1840——1893),俄罗斯作曲家、音乐评论家,是俄罗斯获得世界影响的作曲家,一生作品众多。

A、芭蕾舞剧,《天鹅湖》、《胡桃夹子》、《罗密欧与朱丽叶》

B、歌剧,《黑桃皇后》、《叶甫根尼·

奥尼金》

C、交响曲6部,《第六(悲惨)交响曲》

D、小提琴协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E、钢琴协奏曲3部,《第一钢琴协奏曲》

F、钢琴组曲,《四季》(《六月-船歌》)

G、管弦乐组曲,《天鹅湖组曲》

H、管弦乐序曲,《1812序曲》

I、大量的声乐浪漫曲

二、捷克民族乐派:

1、斯美塔那(1824——1884),捷克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捷克民族乐派的创始人

(捷克音乐之父)。

A、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共6个乐章,其中第二乐章叫《沃尔塔瓦河》)最有名,该河是捷克的母亲河。

B、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

C、弦乐四重奏,《我的生活》

D、创办了“布拉格”音乐学院

2、德沃夏克(1841——1904),捷克作曲家,捷克民族乐派的杰出代表,作品产生了世

界性的影响。

A、交响曲9部,《第九交响曲》(新世界交响曲)或(新大陆交响曲)、《b小调大

提琴协奏曲》B、斯拉夫舞曲多首C、弦乐四重奏

两次出任“布拉格”音乐学院院长,第一任纽约音乐学院院长

三、挪威民族乐派:

格里格(1843——1907),挪威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挪威民族乐派的创始人。

A、《培尔·

金特组曲》

B、《戏剧配乐》采用易卜生的童话

C、歌曲多首,《索尔维格之歌》

D、钢琴曲多首,小品集三册

四、芬兰民族乐派:

西贝柳斯(1865——1957),芬兰作曲家,芬兰民族乐派的杰出代表,被誉为“芬

兰民族音乐之魂”。

为纪念其做出的贡献,每年在首都——赫尔幸基举办具有世界影响的西贝柳斯音乐周。

(演出其作品,研究其风格等)

A、交响诗,《芬兰颂》

B、交响传奇曲,《图翁内拉的天鹅》

C、戏剧配乐,《暴风雨》

D、小提琴协奏曲

现代派音乐

一、法国印象派或称印象主义:

十九世纪中后期,法国——巴黎成了世界音乐的中心,这里聚集了许多文艺界的名人雅士(音乐家、美术家、文学家),他们互相取长补短,互相影响创作。

这时产生了对二十世纪音乐创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