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Word格式.docx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Word格式.docx(8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教学”的词义
在我国,教学的词义主要有四种。
•教学即学习指自学和通过人教而学两种不同途径的学习
•教学即教授1912年公布的《师范学校规程》中规定教育学科包含教授法,教学即有了教授之义。
•教学即教学生学1917年后,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
“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
”据此,“教学”的含义即“教学生学”。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
根据凯洛夫的《教育学》中,“教和学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的观点,“教学”的含义是:
教师教和学生学。
六、当代四大教学理论体系
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以知识授受为逻辑起点、从目的和手段进行展开的教学理论体系。
行为主义的教学理论把刺激—反应作为行为的基本单位,认为学习即“刺激—反应”之间联结的加强的教育理论体系。
认知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就是促进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或改组的教学理论体系。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即促进,促进学生成为一个完善的人的教学理论体系。
第二节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任务
一、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任务
认识语文课程与教学现象,揭示语文课程与教学规律,指导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
二、语文教学现象
语文教学现象表现为三个方面或层面:
一是环境性的,如教室及其结构、教学设备及其结构、校园各部分及其结构、校风班风等;
二是活动性的,如语文课堂教学及其结构、实践活动及其结构、校内外见习和实习及其结构、个别教学及其结构等;
三是关系性的,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教材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学与文化结构的关系,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之间的关系等。
三、语文课程现象
语文课程现象表现为三个方面或层面:
一是物质性的,如语文教学计划、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学材料、语文补充资料、视听语文教学材料、电子语文教学材料等等;
二是活动性的,如语文课程与语文教学规划、语文课程与教学实施、语文课程与语文教学评价、语文课程与语文教学研制活动;
三是关系性的,如语文内容选择与教育目的的关系、内容组织与文化结构以及学生发展的关系、语文课程研制与语文课程产品之间的关系,等等。
四、我国语文课程与教学管理实践的主要表现
一是对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行政组织领导;
二是对语文课程与教学材料的行政管理。
五、语文课程研制实践的集中表现
语文课程研制实践的集中表现为编制、使用和修订语文课程与教学材料的过程。
思考与练习:
1、你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堂语文课是怎样的?
2、谈谈你对语文和语文教学的理解。
第二章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演变
从纵向与横向、动态与静态两个方面初步认识语文教育
从动态与静态方面认识语文教育
6课时
第一节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
一、什么是“三、百、千、千”?
什么是“五经”、“四书”?
“三、百、千、千”我国古代流传的最著名的蒙学读物,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主要作用是集中识字。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的合称,中国古代教育教材。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著作的合称,中国古代教育教材。
二、什么是文选读本?
文选读本是我国古代用来进行读写训练的主要教材。
如《昭明文选》、《古文观止》等,各类文选读本所选的大都是各个朝代的名家名篇。
三、孔子教学的方法、目的和内容
在教学方法上,孔子强调的“因材施教”、“启发教学”。
孔子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君子。
所以,孔子说:
“朝闻道,夕死可矣”,“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孔子的教育内容可以根据《论语》概括出来:
“文、行、忠、信”孔子教学内容的四个基本方面。
“《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乐经》”是孔子教学的主要教材。
四、古代识字教学的经验
集中识字,为读写打基础
使用韵语和对偶,便于朗读、记诵
正确处理“文”与“道”的关系
联系日常生活
激发儿童的兴趣
五、古代阅读教学的经验
熟读、精思、博览以诵读为基础熟读,记忆理解,形成语感;
在熟读的基础上精思,有所感悟;
在熟读精思的同时,广泛涉猎,博览群书。
评点法在阅读方式上采用“评点”,即圈点评注,给字句画上符号,把评论写在正文旁或行间。
六、古代作文教学的经验
注重基本功训练
多读多写多改
作文从模仿入手
先放后收
七、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
脱离语文实际
脱离应用实际
忽视文学教育
忽视知识教育
第二节近现代语文课程与教学
一、除“语文”名称外,语文学科曾用过的名称
曾用过读经、词章、字课、习字、作文、读经讲经、中国文字、中国文学、国文、国语、汉语、文学等名称。
二、国文名称出现的背景及意义
辛亥革命前,蔡元培、梁启超认为“中国文字”和“中国文学”所要学的并不限于文字和文学,于是提议将这一学科定名为“国文”。
蔡元培等人1902年创办爱国学社,梁启超1906年前后创办长沙女子学堂,就将这一学科称为“国文”。
“国文”是我国教育史上语文学科从古代传统教育的综合性社会学科中独立出来后的第一正式名称。
三、现代语文产生的背景
现代语文学科是新文化运动、特别是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的产物。
在“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的推动下,北洋军阀政府于1920年通令全国,小学开设“国语”,主要教白话文;
中学开设“国文”仍然教文言文。
第三节当代语文课程与教学
一、关于《红领巾》教学的讨论
1953年,因课文《红领巾》的教学引发了一场教育大讨论,内容涉及教学时间和效率,教师的积极性和学生的主动性及各自在教学中的作用,组成语文课的因素及分析等教学发法。
这场讨论推动了语文教学法的改革,建立了现代文教学模式。
二、语文“五环节”教学
关于《红领巾》教学讨论后,在凯洛夫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了语文教学,特别是现代教学的基本模式。
现代文教学的基本模式:
(1)题解,介绍作者、时代背景等;
(2)讲解生字生词,学生质疑问难等;
(3)分析课文,包括结构分析、人物形象分析、重点难点分析等;
(4)总结主题思想;
(5)研究写作特点。
这对普通教师特别是经验较少的教师掌握教学常规,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
三、“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实验”
为了避免语言、文学混合教学所产生的弊端,我国语文教育在1956年秋实行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实验。
这是我国第一次有组织有领导地对语文教学的科学化和系统化的探索。
时间虽短,却为以后的语文教学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四、我国古代语文课程的特点对当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影响
我国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注重对文章的整体把握。
“整体把握”有以下特点和作用:
(1)综合性强,有利于全面把握读物,对读物进行创造性的探讨;
(2)具有跳跃性,有利于克服无效阅读的弊端,减少处理冗余信息材料的时间;
(3)直接快速,有利于培养语感能力,形成快读、多读、认真读的良好读书习惯。
但是,“整体把握”也有缺陷;
无法把握各个侧面、部分、层次之间的联系。
五、语文课程新理念的主要内容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1、传统语文教育有哪些特点,我们应如何认识传统语文教育的弊端?
2、简述传统语文教育的步骤和内容
3、建国前的语文教育有哪些特点?
4、怎样看待汉语和文学分科教学?
第三章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
1、明确语文课程的性质;
2、了解课程目标的内容和功能
课程目标的内容和功能
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4课时
第一节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
一、《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规定: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
二、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内涵:
语文具有明显的工具性。
语文科的名称表明在这门学科里要向学生进行全面的语文训练。
这种全面训练包括听、说、读、写各个方面。
在教学中,不仅要学生学习课文的内容,而且要求学习课文的表达形式。
这是和其他所有学科都不同的地方。
其他学科固然也离不开阅读和写作,但这都是手段,不是它们追求的目标。
而在语文科,语言文字的教学,听、说、读、写训练,则是肩负的基本任务,这就使得它具有明显的工具性。
语文科是工具学科。
它不仅从思想方面发挥作用,而且从表达方面发挥作用;
不仅要学生学习课本的内容,而且要学习它的形式。
不单要学习语文知识,还要学习语文工具。
政史数理等课本也有内容和形式,但教学生理解和运用其内容是唯一的目的,而在语文科,着眼点却不在内容而在形式,即其工具的一面。
……这是在性质上,它和其它所有学科都不同的地方。
其它学科固然离不开表达形式,离不开读说写,但却不是它们追求的目标,只是一种手段。
而在语文科,语言文字教学,听读说写训练,则是它肩负的基本任务,只有它才能(是)实现的目的。
……
从“工具说”“——工具载体说”——“组成部分”
“文学是对青少年一代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有力工具”;
“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
“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重要的文化载体”。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工具性的内涵概括来说,有四个方面:
语文这个“工具”既是生活的工具,(读书、写作是生活的重要内容)又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基础),还是传承民族文化的工具(终极目标)。
总之,语文是人生的工具,这是叶圣陶先生的核心观点。
认识语文课程工具性的以上内涵,对语文教学具有很大的意义:
首先,它使语文教育从古代政治伦理教育的藩篱中解放出来,回归了语言教育的本体。
其次,“工具说”特别强调语文教育的生活实用性,强调学以致用,强调培养学生面向实际、贴近生活的语文能力,这些都是现代教育的应有之义,是该理论的精华。
第三,“工具说”不是空洞的理论命题,它对语文教学具体操作层面的许多问题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如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概括为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这是至今为止最准确的理论概括。
第四,“工具说”的每一次提出都有强烈的针对性,都是针对当时的社会、政治、时代背景及语文教育存在的弊病而发的;
如用“白话”取代“文言”,就是对“言文一致”(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统一)时代要求的适应,这里也包含了语文教育生活化的内涵。
第五,“工具说”在很多方面与“人文说”形成互补或统一关系,共同解释语文教育的一些理论问题。
三、语文课程人文性的内涵
1、“人文性”就是“精神性”。
现代教育中的“人文性”指的就是与“物质性”、“功利性”相对的“精神性”。
人文教育就是与功利主义教育相对的精神性教育,或者说是与职业性的、为未来生活作准备的实利主义教育相对的“立人”教育,是培养“精神成人”的教育。
是打“精神底子”的教育。
是一种关于人生的价值、信念、理想、关怀、德行的教育,是为青少年对真善美的追求打下底子的教育。
人作为动物是一种物质存在,但人的存在更是一种不同于物的精神存在。
个人的精神主要通过三个层面来体现。
第一个层面是心理和情感;
第二个层面是道德和意识;
第三个层面是审美意识和信念水平。
人文性即精神性,那么,人文性就包括心理与情感、道德意识与自我意识、审美意识和信念水平等几个不同层次的内涵。
精神的第一个层面是情感。
情感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和他人的主观态度和体验,情感是精神的基础成分。
所以人文教育首先是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育人文目标的基础性因素。
精神的第二个层面是道德意识。
道德教育是语文教育人文目标的重要内容,
精神的第三个层面是信念。
信念是关于信仰的观念,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
这是精神的较高层面,是一种终极关怀。
信念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一是世界观、人生观教育;
二是理想教育。
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教育是语文教育人文性目标的重要方面。
精神的第四个层面是审美。
。
审美教育的目标是使人获得一种审美的眼光,具有审美的意识,具备审美的情怀。
2、语文教育目标的人文性内涵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教育的学科,语文教育是一种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的性能使它区别于为就业作准备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培养专门文科人才的大学文科教育。
语文教育的基础性目标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即打“学习底子”。
二是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人文素质,为“立人”、“做人”打好基础,即打“精神底子”。
前者可以说是语文工具性目标的体现,后者则是语文人文性目标的体现。
语文学科是人文学科,人文教育是语文教育的应有之义。
3、语文教育内容的人文性内涵
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内容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经典阅读,人文知识,审美因素,文化意蕴。
这四个方面大体可以构成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内容的认识框架。
(1)经典阅读
朱自清在《经典常谈》的序言中,特别强调:
“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
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有一位外国教授说过,阅读经典的用处,就在教人见识经典一番。
这是很明达的议论。
”
了解民族文化、培养文学素养是语文科的目标之一,它属于我们现在所说的人文教育目标内涵。
作为语文教材的“经典”,自然以文学名著为主,还包括一些文化典籍;
以本国的“经典”为主,也注意吸收世界著名的文学和文化经典。
是“必须是适宜中学生读的、众所公认的名篇”,是经受了时间与历史考验的一流作品。
是只要一提起某一民族就让人联想起来的作品。
是代表一个民族文化的作品。
(2)人文知识
生活世界——生活知识——家庭与社会教育(逐渐习得)
知识世界——文化知识——教育学校(由外入内灌输积累)
心灵世界——人文知识(人性因素)——人文教育(熏陶体验唤醒)
人文知识不是关于文史哲的学科理论知识,而是文史哲本身的内容知识,即文学、历史、哲学作品中包含的人类的情感、精神内容和其中谈论的、阐述的有关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道理。
青少年接受的人文教育首先是从文学作品的阅读开始的,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资源也大都来自文学作品。
我们如果不局限于狭义的知识概念,我们就可以把文学作品中包含的有关人类情感的、意志的、信念的、审美的以及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内容称为人文知识。
这些知识内容是语文教学进行人文教育的最好的资源。
必须对文学作品进行人文阐释。
从阐释内容看,其核心就是关注作品中“人性”内涵的阐释。
(3)审美因素
从把美育当作一种人文教育来看,“美育”最重要的、或者说最终的目标是使学生养成一种对宇宙人生的审美态度。
人文教育相对知识教育、能力教育而言,本来就是一种态度教育。
美育作为一种人文教育,既不是知识教育,也不是能力教育,而是态度教育,即以审美的态度对待宇宙人生的教育。
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比,美育首要的问题是人生态度的转变,通过态度的转变,获得对宇宙人生的一种新的觉解,从而最终达到人生境界的提升。
审美的态度就是用审美的眼光来看待一切事物,产生审美愉悦,获得审美享受。
当然,审美态度的培养,要懂得一定的美学知识,具备一定的审美判断力,审美欣赏力,但美学知识的学习,审美能力的训练只是手段,目的还是养成审美态度。
审美态度的培养靠的是美的事物感染和熏陶、美学知识的学习和审美实践活动。
这三者就是审美教育的内容和途径,作为语文教育的审美因素也就包括这三个方面。
(4)文化意蕴
文化意蕴主要体现在文言作品中。
首先是关于典籍、成语、音韵、书法等古代文化常识。
典籍就是指经典作品。
经典作品的意义不仅在其自身,而且包含了历史的意义。
一部经典作品往往是那个时代的代表作,往往对那个时代发生过深刻的影响,因此,学经典不仅是学语文,还是学历史,学文化。
文化意蕴还包括语文教材中包含的各种文化类型,如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
文化意蕴最主要的是传统文化精神,包括传统的哲学观念、道德观念、美学观念,传统的思维方式等。
综上所述,经典阅读、人文知识、审美因素、文化意蕴四个方面构成语文教学人文性的教育内容。
4、语文教学观念的人文性内涵
语文教学观念包括师生关系观念和教学方法观念两个方面。
人文性体现在师生观念上,主要是指教师对待学生的人文态度和人文关怀,也就是说,教师要把学生看作一个个生命的个体,看作一个个具有个性和感情的人,即把学生当“人”看待。
“训诲——驯化”型的当“奴隶”看待,
“传授——训练”型的当“知识的容器”、“考试的工具”看待。
“训诲——驯化”型和“传授——训练”型在师生关系上是不平等的,
人文的教学观念则是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充分尊重学生对知识的独特体验。
四、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首先从语文教育的内容来看。
语言教育、文学教育、文化熏陶涵盖了语文课程所承载的全部教育内容。
这三个方面不是独立的分裂的,而是相辅相成融合统一的。
从语言教育的完整过程看,语言课程也具有人文性。
比如,语言教育的目标中,就有对祖国语言的情感态度目标,显然,语言教育也是一种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教育。
文学教育与文化熏陶是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的教育内容。
但无论是文学还是文化,都须臾离不开语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化是语言的文化,离开了语言,二者既不存在也无法传递。
因此,文学教育与文化熏陶都必须以“工具”层面的语言教育作为基础,语言教育是文学教育与文化熏陶的前提。
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它与外语教育的目的不同。
语言教育不仅仅是工具教育,还包含丰富的人文教育;
文学教育与文化熏陶的人文教育内容也必须以工具层面的语言教育为前提,这就从课程内容方面说明了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其次,从时代对语文教育的要求来看。
两种教育:
“国民教育”、“公民教育”,也就是为国家建设培养人才的现实功利性的教育,蔡元培称为“实利主义教育”;
“立人”的教育、“全人”教育、“完人”教育,也就是培养具有独立意志和自由精神的、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工具性”是相对于“国民”教育而言的;
“人文性”是相对于“立人”教育而言的,二者都有存在的理由,二者都是语文教育要包含的内容,只是就当前来说,人文教育对语文教育更重要、更要加强。
或说更要偏重,我们现在要“矫枉”,但不能“过正”。
我们认为,在语文课程中,要使工具性与人文性达到统一,必须从教育“立人”的角度来寻找途径。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语文教育真正达到了“立人”的高度,着眼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那工具性与人文性都包融进去了。
从“立人”的高度来看待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就能避免和克服工具理性和科学主义给语文教育带来的种种弊端,并赋予“工具性”以“人文”的内涵。
“立人”教育是着眼于完整的人的教育。
一般来说,工具性目标使我们获得关于外部客观世界的知识,使我们获得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人文性目标则使我们获得关于人自身的意义与价值的知识,使我们懂得“人应该怎样活着”,怎样才生活得有意义有价值,获得生活的正确方向。
工具性让我们很好地生活在物质世界里,人文性让我们很好地生活在精神世界、意义世界、价值世界里。
前者是逻辑判断,后者是价值判断。
两者经过矛盾运动达到和谐统一,积淀在人的意识里,才可能造就“立体”的人,高素质的人,完整的人。
这就是语文教育在公民养成教育中的本质意义。
语文教育“立人”的基础功能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即打“学习底子”,这是语文的“工具性”之所在;
二是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人文素质,为“做人”打好基础,即打“精神底子”,这是语文的“人文性”之所在。
两方面的结合才是完整的人的教育、立人的教育。
而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就是以这种完整的人的教育即立人的教育为其基础和实现途径的
(四)用“人文性”(目标)引导“工具性”(目标)
对于“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关系,我们认为是用“人文”来引导“工具”,用“人文”来审视“工具”,用“人文”来矫正“工具”。
“人文”是方向性”的终极目标,“工具”是基础性的现实目标。
如果我们用人文的眼光来重新审视语文能力这个工具目标,就可以赋予语文能力新的人文内涵,使语文能力的培养不至于局限在狭隘的技能训练圈子里,从而达到工具与人文的互相渗透,互相融和。
1、阅读:
求知的阅读与闲暇的阅读
求知的阅读是为了获取某些知识的阅读,是带有明确的功利目的的阅读行为。
闲暇的阅读是以欣赏、陶冶、休闲为目的的阅读,是一种从读书的趣味出发,多少祛除了功利性的阅读。
是“心有余裕”的阅读。
它不以求知为目的,但可以培养读书兴趣,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
求知性阅读,讲究阅读方法,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增强阅读能力——总之,学会阅读,为终身阅读打下底子,这是语文课程阅读教学的工具性层面的功能,也是语文课程工具性的重要内涵。
而“闲暇阅读”,讲究阅读趣味,培养阅读兴趣,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使学生乐于读书,在书中读出自己的兴味,把读书当作一种“闲暇”的生活方式,这都是语文课程阅读教学的人文性层面的功能,也是语文课程人文性的重要内涵。
这二者的平衡关系的处理,二者的结合就体现了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表达:
实用的表达与审美的表达
说话能力与写作能力是学生未来生活和工作所需要的能力,是一种实用性的能力,培养学生这种实用性的能力是语文课程工具性的重要内涵。
但“表达”除了“工具层面的意义外,还包含了”人文性“的意义在内,如真实自由的写作心态,真情实感的自由表达,严谨朴实的文风(实事求是,认真查阅核实资料并注明出处),文责自负的写作态度(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勇于表达),热爱写作并形成一种精神表达方式的习惯等等。
这些“表达”的人文内涵正是当今时代对“表达”的要求,概括来说,就是研究性的表达和审美的表达。
在写作教学与说话教学中,要实践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就不要只注重实用性的写作与说话的指导,不要只注重写作格式、表达方法的指导,还要增加一些审美表达、审美写作的尝试。
尤其是要从丰富学生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