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综合交通规划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4202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9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沈阳市综合交通规划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沈阳市综合交通规划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沈阳市综合交通规划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沈阳市综合交通规划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沈阳市综合交通规划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沈阳市综合交通规划方案.docx

《沈阳市综合交通规划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沈阳市综合交通规划方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沈阳市综合交通规划方案.docx

《沈阳市综合交通规划方案》(征求意见稿)

时间:

2011-02-17来源:

城乡规划处

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我局和市公安局共同组织开展了《沈阳市综合交通规划》的编制工作,现已形成方案。

为使方案更加科学合理,我局通过门户网站和新闻媒体广泛征求市民意见,请拨打热线电话23940196、23894455-8516提出建议。

一、现状评价

(一)机动车保有量居国内外同类城市中等水平,增速较快。

沈阳小汽车处于高速增长阶段,每天增加600至700台。

目前沈阳市实际运行

机动车总数已经达到110万辆,包括沈阳注册机动车93万辆,特种车2万辆,常年在沈外地车2万辆,每天进出沈阳外地车13万辆。

(二)道路设施居国内外同类城市中等偏上水平。

沈阳市三环内道路总长度1786公里,道路网密度5.3公里/平方公里,道路面

积率10.5%,人均道路面积8.9平方米,处于国内外同类城市中等偏上水平。

沈阳市三环内现状道路网图

(三)公共交通发展较快,地铁1号线开通运营,公交分担率逐年提高。

沈阳市常规公交运营车辆5140台,运营线路201条,运营里程3750公里,公

交分担率30%。

出租车2万台。

地铁1、2号线一期工程总长50公里。

沈阳市历年公交分担率示意图

(四)居民出行距离、方式、方向等交通特征变化显著。

与10年前相比,居民出行范围由15公里扩大到目前的30公里;出行总量增

加近4成;公交、小汽车出行比例显著提高,自行车出行比例明显下降;交通主流向由东西向转化为南北向,50%的出行量集中在一环以内。

沈阳市1996-2009年城市空间增长变化图

(五)综合分析拥堵时段、拥堵区域、平均车速三项指标,沈阳市目前交通处于中度拥堵状态。

拥堵时段主要发生在早、晚高峰,全天拥堵时长约2.5小时,拥堵时间与其他

城市比相对较短。

拥堵区域集中于一环以内,如铁路沿线交叉口,中小学、各大医院,金廊、太原街、中街、北站等重点区域,拥堵范围与其他城市比相对较小。

平均车速为23.5公里/小时,与其它城市相比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沈阳市交通拥堵分布图

二、交通问题分析

(一)机动车增速快,虽然保有量相对不高,但出车率较高,无形中增加了道

路通行的交通量。

(二)城市单中心结构明显,居住人口和就业岗位大跨度分离,导致交通矛盾向中心区集聚,并产生大量潮汐交通。

沈阳市城市用地布局图

(三)快速路规模小,道路网系统性差。

沈阳市快速路现状图

(四)主干道运行效率不高,有20-25%的潜力可以挖掘。

主干道隔离设施不完善,行人随意穿越、机动车随意调头;两侧商业建筑较多,

道路开口过多。

(五)支路利用率低,路网均衡性差。

沈阳市市场占路与停车占路图

(六)交叉口与路段通行能力不匹配,80%的拥堵集中在节点。

沈阳市需改善节点分布图

(七)公交基础设施缺乏,线路过于集中,形式单一。

沈阳市公交线路分布图

(八)慢行交通空间不足,缺少立体过街设施,通行空间不连续。

沈阳市行人立体过街设施现状图

(九)停车位缺口大,路内停车比例高,收费机制不合理,缺少政策保障。

停车位缺口18万个,路内停车比例高达32%(合理值为5%以内);缺少完

善的价格体系、合理的政策保障,部分地区地下车位利用率不高;缺少鼓励短时停车、分时段停车的措施和办法,缺少停车诱导设施。

(十)交通组织和管理措施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通过优化信号,完善单行交通组织可以减少延误和不必要的绕行;道路标志、

标线需要进一步完善和细化;需要扩大货车限行范围和限行时段;逆行占用对向车

道、违章调头、新手事故率高、行人随意穿越马路对交通影响大,需要“依法”来规范交通参与者文明出行。

三、交通发展战略

(一)规划期限与范围

规划期限远期至2020年,与总体规划保持一致;近期至2013年,以全运会为

时间节点。

规划研究范围为沈阳市域,重点规划范围为中心城区。

(二)交通需求预测

编制单位分别对沈阳市2013年和2020年的交通供需状况进行了预测。

根据预

测分析结果,沈阳市现状路网允许的机动车保有量为140万台,2013年全市机动车保有量预测将达到160万台,若不采取建管并举的办法提高路网容量,届时路网将达到饱和。

2020年规划路网容量基本能够满足机动车增长的要求,但新增路网容量主要在城市外围,中心区增长有限。

根据其它城市经验,沈阳必须通过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逐步引导市民采用低碳、环保的公共交通方式出行,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交通问题。

(三)交通发展模式

大力建设轨道交通,全面发展地面公交,有序发展小汽车,合理引导自行车,

强化交通枢纽建设,形成多方式一体化的交通发展模式。

(四)沈阳交通发展战略

沈阳市未来交通发展的战略目标就是打造“枢纽城市、公交都市、便捷城市”。

1、依托空港、陆港、借力海港,构建国家级交通枢纽城市。

“枢纽城市”主要指标:

实现沈阳经济区1小时交通圈。

沈阳经济区1小时交通圈示意图

为实现1小时交通圈,打造枢纽城市,规划主要从5个方面来保证。

(1)在民航方面,近期新增国际航线,建设T3航站楼,新增第2条跑道,将桃仙机场建设成为服务区域的国内骨干机场;远期预留4条跑道建设条件,建成

辐射东北亚的枢纽航空港。

沈阳桃仙机场规划效果图

(2)在铁路方面,以“内客外货”为原则,形成“两编、四客、七货”的铁路站场总体格局和“十六线、两联络”的铁路线路总体格局。

沈阳铁路网规划图

(3)在公路方面,构建“二环、两弦、七放射”的高速公路网和发达的干线公路网。

沈阳公路网规划图

(4)在城际铁路方面,规划7条城际铁路连接沈阳经济区主要城市。

具体包括沈抚城际铁路、沈铁城际铁路、沈康城际铁路、沈阜城际铁路、沈盘城际铁路、

沈辽鞍营城际铁路、沈本城际铁路。

沈阳市城际铁路规划图

(5)在出海通道方面,依托沈阳集装箱中心站和近海新城,打造2大区域性物流园区,并重点建设出海铁路和出海公路,打通与营口港、盘锦港、大连港、锦

州港联系的海运通道。

沈阳市出海通道规划图

2、依托轨道交通、地面公交,强化枢纽,构建一体化公交都市。

“公交都市”的主要指标包括:

站点覆盖率:

地铁二环以内700m半径全覆盖,二环以外覆盖60%;地面公

交500m半径覆盖率达90%,300m半径覆盖率达70%。

出行比例:

远期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占居民出行的50%。

步行时间:

城市居民步行5分钟内可到达公交站,8分钟内可到达地铁站。

为实现上述指标,打造公交都市,规划主要从3个方面来保证。

(1)大力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规划地铁线网由“四横、四纵、两L、一弦线”11条线组成,总长400公里。

外围新区采取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

(TOD)。

沈阳市轨道交通规划图

(2)全面建设地面公交系统。

从资金、用地、路权、信号等方面落实公交优先政策。

加大公交车运力投放力度;加快推进公交站场和公交、出租车港湾站的

建设;采用“全时段”和“分时段”两种形式完善公交专用道系统;积极开展公交优先信号系统研究工作;公交线路运营组织分“快线、普线、支线”三个级别。

(3)打造四级综合交通枢纽体系。

一级枢纽4个,分别为沈阳站、沈阳北站、沈阳南站、桃仙机场,至少包括6

种主导交通方式,可以实现高速铁路(民航)、地铁、公交、长客、社会车、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一体化换乘。

二级枢纽5个,分别为沈盘城际、沈阜城际、沈康城际、沈铁城际、沈抚城际与市内地铁的换乘站,至少包括5种主导交通方式,可以实现城际铁路、地铁、公交、社会车、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一体化换乘。

三级枢纽14个,为长客站、公交枢纽站和外围P+R换乘点,至少包括4种主导交通方式,可以与商业开发结合建设,实现地铁(长客)、公交、社会车、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一体化换乘。

四级枢纽46个,为2条地铁换乘站,周边有公交港湾站、出租车停靠站、自行车停车场及P+R停车场等配套设施。

沈阳市交通枢纽规划图

3、通过优化路网结构,完善交通配套设施,构建现代化便捷城市。

“便捷城市”主要指标:

在中心区打造30分钟交通圈。

为实现30分钟交通圈,打造便捷城市,规划主要从7个方面来保证。

(1)在高快速路方面,大力建设“一横、两纵、四环、十射”的高快速路系统。

沈阳市高快速路规划图

(2)在跨河通道方面,在现状10座跨河通道的基础上,新增11座,规划共

21座,平均间距2.2公里。

(3)在新城联系通道方面,规划新城与老城区间共有30条联系通道。

沈阳市新城联系通道规划图

(4)在停车方面,实行区域差别化停车政策,以经济杠杆调节停车需求,逐步建立以配建为主(80%)、公共为辅(10-15%)、路边为补充(5-10%)的停车

供应体系,实现停车有位、停车有序、停车有法。

(5)在慢行交通方面,落实慢行交通优先措施,保证慢行交通空间的有效宽度和连续性,快速路沿线、行人过街量较大地区建设行人立体过街设施。

(6)在交通管理方面,以人车分离、客货分离、机非分离为原则,从区域层

面合理组织各类交通流;通过规范标志标线、精细渠化和配时,使道路通行效率

最大化;积极推进机动车导行、公交指引、停车诱导等系统建设,实现交通管理智能化;加强交通秩序的规范管理,倡导良好出行习惯;强化交通需求管理,达到供需平衡。

(7)在货运系统方面,以国际化、专业化为基本模式,构建东北地区物流中

心城市和东北亚重要的国际物流节点城市。

共规划6个大型物流园区和3个物流中

心。

沈阳市货运枢纽规划图

四、近期建设方案

(一)老城区近期建设方案

1、交通目标

以全运会为时间节点,把当前急需解决的交通问题放在首位,从“提高设施容量、强化交通管理和完善政策法规”三大方面着手,点、线、面相结合,通过10大对策

2、建设方案

对策1:

大力建设快速路,完善道路网络系统性。

在现状东西高架基础上,启动二环路、东一环快速路及二干线快捷路建设,改造

三环路,形成总长度170公里的快速路系统。

其中,东一环与二干线形成复合快

速交通走廊,分流青年大街交通压力;二环路建成主线无信号灯的连续快速路系统,主要分流外围区的长距离出行,当机动车保有量达到150万时,二环与一环共同

发挥城市内环的作用;三环路主要疏解四大空间长距离出行,同时屏蔽过境交通,当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00万时,需把三环作为城市内环使用。

快速路系统建成后,将极大缓解中心区的交通压力。

沈阳市快速路近期建设图

对策2:

治理改造干道系统,挖掘路网通行潜力。

打通6条大通道,主要包括:

浑南大道延长线、南八马路-文艺路、市府大路东

延长线、昆山路-鸭绿江街、东建街、和平大街-嫩江街。

沈阳市打通干道分布图

沈阳市新建、治理干道分布图

对策3:

优化完善支路系统,提高路网利用效率。

新建、改造35条支路,综合治理45条支路。

一环以内支路以拓宽改造、清理违

章占道为主,一环以外以新建为主。

同时,通过新建、改造、清理占路、路口渠化、优化信号、设置隔离设施、增加港湾站和行人过街设施等措施对50条干道进行交

通综合治理,充分挖掘干道潜力。

着力改善中心城区交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