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上册11《化学方程式》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419915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46.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华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上册11《化学方程式》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新华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上册11《化学方程式》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新华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上册11《化学方程式》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新华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上册11《化学方程式》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新华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上册11《化学方程式》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华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上册11《化学方程式》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新华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上册11《化学方程式》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华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上册11《化学方程式》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华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上册11《化学方程式》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2、了解清晰、透彻质量守恒定律

3、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要求与具体方法,并应用于具体方程式。

学法

上课学习和课下找资料学习;

实验帮助理解和记忆。

教法

分析法、举例法、实验法、映射法、反推法、情景教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师:

我们从今天开始就要进入化学的世界了,我们先来了解化学最基础的化学方程式吧!

化学方程式就是用元素符号和分子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是描述化学变化的科学语言。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生成了新物质,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跟反应后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比较,是增加,减少,还是相等?

(待学生回答后)师:

在我们今天学习了这一课大家就会知道了。

先让我们来了解这一课的学习目标:

知晓了目标之后,我们就开始我们的学习之旅了

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来回答,不一定正确但一定要思考。

 

了解这一课的学习目标,掌握学习重点。

提出问题,留下悬念,让学生更加有学习的动力。

有利于帮助学生有重点的学习,才能够了解得更加清楚。

讲授新课

我们先来了解一个非常重要的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下面是对它的验证:

实验一:

实验步骤:

(实验图片见ppt或者教师动手操作)

1.在底部铺有一层干燥细砂的锥形瓶中,放进一粒火柴头那样大的白磷,用橡皮塞塞紧瓶口,把瓶子放在天平的左托盘上,在右托盘上加砝码并调节游码位置,使天平达到平衡。

2.然后取下锥形瓶,加微热,使白磷燃烧,观察瓶内出现的现象,发生的变化。

现象:

剧烈燃烧;

发出黄光;

生成白烟;

这个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3.等锥形瓶冷却到室温后,再把它放回左托盘上,观察到天平的平衡保持不变。

这说明在化学反应前后,总质量保持不变。

实验二:

1.把盛有无色氢氧化钠溶液的短试管小心地放入盛有蓝色硫酸铜溶液的锥形瓶里,塞进瓶塞,再把盛有短试管的锥形瓶放在天平的左托盘上,在右托盘上加砝码并调节游码位置,使天平达到平衡。

2.然后拿起锥形瓶并使它倾斜,让短试管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硫酸铜溶液中,两种溶液接触后,观察到瓶内出现的现象和发生的变化。

3.再锥形瓶放回左托盘上,观察到天平的平衡保持不变。

——质量守恒定律

思考与讨论:

问题一:

当白磷在锥形瓶中燃烧时,如果不用橡皮塞塞紧瓶口,天平是否仍然保持平衡?

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

天平不能保持平衡。

白磷在锥形瓶中燃烧,当没有塞紧锥形瓶瓶口时,一部分生成物质从瓶口跑到空气中,造成了锥形瓶内的质量减少,所以天平不再保持平衡。

问题二:

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是否仍然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如何解释?

(学生回答后)

活动:

动手画一画:

试画出氢分子和氧分子反应生成水分子的示意图

如下图所示:

反应前有:

H、O;

反应后有: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保持不变,原子数目保持不变。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保持不变,各种原子的数目保持不变,原子的质量也保持不变,只是原子进行了重新组合,所以化学反省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两个一定改变:

宏观:

物质种类;

微观:

构成物质的粒子;

一个可能改变:

分子数目。

教师:

我们不仅要了解质量守恒定律,还要学会它的应用: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驳伪科学

在一项科学实验中,某科学学者利用一些化合物经过一系列十分复杂的化学反应,制造出人类现还未知的物质X。

该学者的科学成果说明报告中提到“我们制造出了一种新元素X”。

该说法是错误的;

原因:

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不会合成新元素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题

在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总共取出高锰酸钾30克,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18.6克,则生成的氧气有克。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

30g-18.6g=11.4g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测物质的组成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

H₂O+CO₂淀粉+O₂,由此判断:

淀粉中一定含有元素,可能含有元素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式子左边有H、O、C,式子右边有O,故一定有C、H,可能会有O。

了解了质量守恒定律之后,我们来学习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能够更准确地表示化学反应的变化。

比如:

火箭中氢气和氧气的反应:

(文字表示)氢气+氧气

(化学方程式表示)2H₂+O₂

2H₂O

教师提问:

比较这两种表达方式,思考为什么说化学方程式可以更准确地表示化学反应的变化过程?

化学表达的意义:

(1)表示反应前后的反应物与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2)表示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的质量关系(质量比);

(3)表示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粒子数量的关系(化学计量数比);

相对于文字表达,化学反应方程式更加直观,且反应的信息更加具体明了。

下面我们再来以具体的方程来讲解:

CH4+2O₂

CO₂+2H₂O

16644436

表示的意义:

比为:

16:

64:

44:

36;

小知识:

不同国家的科学书中,关于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文字表达和化学方程式表达:

中国:

氢气+氧气→水

英国:

hydrogen+oxygen→water

日本:

酸素+水素→水

而化学表达式都为:

2H₂+O₂

由此可得:

化学方程式是世界通用的化学语言

我们接下来要讲解的是化学方程式的是写原则,懂得了这些东西,我们就能够写好化学方程式了。

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

(1)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C+2CuO

2Cu+SO₂(×

C+2CuO

2Cu+CO₂(√)

由此得知:

方程式不能左右原子数目不相等,不符合质量守恒方程。

写(以磷和氧气反应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为例)

左(箭头连接)右

反应物分子式→生成物分子式

P+O₂→P₂O5

配P+

O₂→

P₂O5

4P+5O₂→2P₂O5

4P+5O₂

2P₂O5

注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

条件:

点燃、加热(Δ)、催化剂

状态:

气体“↑”沉淀“↓”

(在表明生成物状态时,观察反应物中是否有同种状态的物质出现,如果有,则不用表明该状态下的生成物,否则必须表明。

总结来说,化学方程式书写步骤:

写:

写出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子式。

配:

配平化学方程式,使箭头两百年的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都相等。

注:

注明反应条件,生成物的状态。

知道怎么书写化学方程式之后,我们来了解一下,配平小技巧吧:

思路:

(1)找出出现次数较多且原子个数相差较大的原子;

(2)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3)由最小公倍数确定相关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

练一练、配平方程式:

Al(OH)₃+HClAlCl₃+H₂O

答案:

1313

(1)就配平法:

例如:

C₂H₂+O₂CO₂+H₂O右边氧气决定了氧原子总数为偶数。

C₂H₂+O₂CO₂+2H₂O同理,根据上一步找出其它分子系数,配平。

2C₂H₂+5O₂

4CO₂+2H₂O完善方程式

(1)找出反应式两边原子个数一奇一偶的元素;

(2)将奇数配成偶数;

(3)以上一步为依据,求出其他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

Ca(ClO)₂+HClCaCl₂+HClO

学生通过ppt来了解或者通过实验来记住验证质量守恒的实验,通过观看视频巩固记忆。

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与对质量守恒的理解之后回答问题。

上面的问题解释之后再对这一问题回答。

学生自己动手画出该反应的反应过程,并且对于反应中的原子变化做出总结。

观看视频,进一步了解反应过程

学生通过上面的化学变化的实验,来记住化学变化一般规律,非常重要,必须牢记。

学生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应用,并且思考讲解过程中提出的问题

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或者学习的回答问题。

学生了解小知识,最好能够记住。

学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认真做笔记,或者找出一些例子,自己来写化学方程式。

跟着老师一起,用磷和氧气的反应来了解并且掌握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技巧。

注意这些容易忽略的地方。

学生听老师讲解配平的小技巧,并且以例子的方式来解决。

例子讲解之后总结方法,再配平练一练的方程。

通过两个实验的图片或者学生亲自动手来学习,能够更加的了解这个实验,也能够学习得更加轻松,学生记忆得更加清楚。

做实验,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不是那种只会读书的人,实验能够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他们解题,且实验之后比以前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更加清晰。

了解了质量守恒的大体思路之后,提出问题能够对这个定理更加的熟悉。

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是通过一个反应过程来帮助学生来了解反应中的原子变化,变得更加的形象。

有利于学生的联想能力。

训练学生从不同方向思考,多方面的思考问题,且也是训练学生的归纳能力。

对于做题非常有作用。

教师讲解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应用,让学生对质量守恒有一个新的了解,让学生明白学习的东西的现实意义。

讲解过程中问题的提出,有利于学生边学习边思考,对于思维能力有一个很大的训练。

训练学生的联想能力和比较优缺点和一定的归纳能力。

小知识的了解有利于学生积累经验,让他们对化学更加的感兴趣。

先讲清楚方法,让学生能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去学习。

用磷和氧气的例子就是为了学习,能够掌握书写化学方式的方法,用例子来讲解,更加容易懂。

将容易忽略的地方列在一起,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配平小技巧的讲解,让学生能够掌握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小技巧,让配平化学方程式变得更加简单。

举例子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不容易犯错。

总结方法之后,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楚,学生学习之后就来练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与提升。

巩固提升

1.

(高氯酸氨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

A.CO₂B.Cl₂C.O₂D.N₂

2.在一个密闭容器里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

B.乙是反应物

C.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

4

D.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3.在

的反应中,按照质量守恒定律,下列各组数值中正确的是()

A.Mg:

2gO₂:

3gMgO:

5g

B.Mg:

3gO₂:

2g,MgO:

5g

C.Mg:

1gO₂:

4gMgO:

D.Mg:

4gO₂:

1gMgO:

4.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1)CuO+C

Cu+CO₂↑

(2)C₂H₂+O₂

H₂O+CO₂

(3)H₂S+O₂

S+H₂O

5.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4、2121;

2524;

2122.

5、CuSO4+2NaOH

Cu(OH)2+Na2SO4

C+O2

CO2

学生做题来检验

讲过新课之后来做题,有利于巩固刚刚学习的新知识。

课堂小结

化学反应一般规律:

五个一定不变:

反应前后总质量,元素种类;

原子数目,原子种类,原子质量;

2、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数目必须相等。

3、化学方程式书写步骤:

4、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质量守恒定律

5、化学反应方程表示化学反应条件以及反应前后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和各物质的质量关系、粒子数量的关系。

6、在表明生成物状态时,观察反应物中是否有同种状态的物质出现,如果有,则不用表明该状态下的生成物,否则必须表明。

学生做记录并且加强记忆。

帮助学生掌握重点,更加容易的学习。

板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