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416691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4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 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论语 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论语 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论语 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论语 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语 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论语 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 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语 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那么他的这种态度在这句话当中也说得很明白,那么哪个词说的就是我刚才说的这个意思呢?

4.理解“学而不厌”

(1)指生说词语意思。

(2)结合以前学过的句子: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体会。

(3)师讲“叶公问子路”的故事。

(教师结合这段话,即: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来讲解孔子快乐学习的态度。

(4) 

视频播放孔子的故事《韦编三绝》,看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记这个成语。

(5)教师结合『子曰: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这句继续体会。

易中天说:

孔子一生的学习可以概括成这样几个特点:

博学、好学、活学、乐学。

孔子不光把自己学习当作是无比快乐快乐的事,而且,他还把“教书育人”当作是无比快乐的事,他乐淘淘的做了一辈子教书先生,

5. 

学习“诲人不倦”。

(1)理解词语意思。

(2)教师渲染:

(从孔子弟子之多,年龄性格之异,教学内容之广,孔子皆循循善诱,因材施教这些方面来渲染。

(3)故事:

朽木难雕(孔子骂宰予)

A.课件出示:

宰予昼寝,子曰: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朽,于予与何诛。

”子曰: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之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B.理解这段话的意思。

C.了解成语,课件出示:

朽木难雕、朽木不雕、朽木不可雕、朽木粪土。

D.扩展孔子的教学风格:

孔子的教学有时很严肃,像这样批评宰予;

有时又是十分风趣和快乐的,此处引用《论语》中第十一·

《先进》篇中关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章,了解孔子教学课堂的和谐愉悦民主人性率真……

6.学习:

“何有于我哉?

(1)学生根据上述学习评价孔子。

(2)理解“何有于我哉?

”的意思。

(3)从这句话中理解孔子的谦逊与反思,学习他在反思中学习,在学习中反思的精神。

强调反思对于我们修身养性方面的重要意义。

三、回顾全句,总结。

1.说说全句的意思。

2.朗读全句,背诵全句。

3.激励教育:

师:

把此句话送给学生当做“座右铭”,按此去做,将来一定会成为优秀的学者,也许会成为了不起的伟人,也许会成为流芳千古的圣人。

但也许你不会成为什么什么重要的人,但我相信你今后学习一定是快乐的,做人做事一定是快乐的,那么你的人生一定是快乐的。

最后,让我们一起牢牢记住这两成语,出示: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吟诵三遍)

四、布置作业:

请学生自己阅读《论语》找一找书中记录有关孔子学习和教学的章句,选择一两句你喜欢的背下来。

《论语四则》

1.学会2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文言文的读法。

3.仔细体会四则语录的深刻含义。

 理解四则语录的含义,感受文言文独有的语言精炼的特点。

 课前可阅读《论语》。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宋朝的开国宰相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吗?

谁愿意给大家讲讲?

(初步了解孔子及《论语》,导入课文。

  二、初读课文,正确流利

  1.根据课后注音轻声读文,达到读音准确。

  2.指名读课文。

  3.学生互相订正,达到“正确”这一目标。

  4.学生再练习朗读,不仅要求读音正确,还要注意文言文语言简练的特点,掌握好句子停顿,可以同桌进行讨论,在书上做标记,并相互指导。

  5.指名读课文,全班评价

  6.出示课文范例,再引导学生练习朗读。

  7.不同形式引导学生朗读。

  三、深入读文,理解内容。

  1.《论语》四则讲的都是为学的内容,谈了哪些关于学习的问题呢?

同学们先根据课后注释理顺文章大意,再来思考这个问题。

  2.引导学生逐句理解课文,注意读讲结合,主要依前面的关于本文的译文进行讲解。

  3.现在我们来想想,课文中谈到了哪些关于学习的问题呢?

你有哪些自己的想法或感受?

  4.请大家带着自己的体会再读文章。

  5.尝试着背诵。

  四、延伸

  1.你还了解哪些先哲语录呢?

  2.回忆一下有关自己学习的事,并联系这篇课文谈谈今后自己将如何学习。

  五、作业

1.背诵课文。

2.积累一些有益的先哲语录。

《论语八则》

1.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这篇课文。

2.理解课文思想,对照反省自己。

3.积累文言词汇。

背诵、翻译、理解课文。

一、导入新课

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产生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

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而且对今天在全民族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已成为世界文化宝藏的重要部分,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骄傲。

《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则》。

二、朗读课文

1、孔子及《论语》资料  强调识记: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

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的世界文化名人。

政治上,孔子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俗话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就是这个意思。

他的政治主张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所以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至圣”。

教育方面,他是我国历史上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所以也有人呼吁要以孔子诞辰为中国教师节。

他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一视同仁),因材施教,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也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从汉朝初年到五四运动以前的两千年间,《论语》一直是学童们的一本必读书,影响很大,书中有不少语句都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之中。

2、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朗读示范。

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3、全班齐读:

感知课文。

多读几遍,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根据朗读的语气、语调和停顿等,理解句子的意思。

4、正音、正字。

三、理解课文

1、理解重点词语:

⑴教师导学:

学习文言文,首先要掌握和积累一定量的文言词汇。

文言文中的基本词汇大多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这好理解。

但有些词,古今意义发生变化。

如成语“走马观花”中的“走”是“跑”的意思,如果理解为“行走”,这个成语就讲不通了。

再如“赴汤蹈火”中的“汤”是“热水”的意思。

这些都与现代汉语完全不同。

学习文言文要特别注意这些变义词。

另外,一些文言虚词,如“之”、“乎”、“者”、“也”之类,意思比较宽泛,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的意思可能不同。

这就需要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

⑵自主、合作、探究:

先仔细读几遍,理解各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如果开始不理解,试着再读几遍。

实在理解不了的,将问题提出来。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句子理解词义,根据词义理解句子。

教师要求学生,自己理解了的,讲给同学、老师听听。

不理解的,四人小组讨论讨论。

实在不懂,请教老师。

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

学生能讲清的,教师再度明确。

学生理解有困难的,教师要讲明白,讲透彻。

2、理解课文:

教师导学:

关于课文翻译,教师可以根据情况,给学生讲解有关信、达、雅及直译、意译等常识,但要讲得浅显易懂。

指导学生逐句翻译前五段。

三、概括思想

指导学生将课文有关归纳到如下几点:

1、学习方法。

2、学习态度。

3、思想修养。

归纳成语、格言:

提示:

温故知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见贤思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学习体验

1、学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哪些使你收获最大?

谈谈感想。

2、与课文自相对照,谈谈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些,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

应怎样改进?

3、“温故而知新”对于指导我们的学习有什么重要意义?

④透过表面文字,理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深刻含义。

试着模仿这种写法,也写几句。

五、教师小结

《论语》的思想博大精深,我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我们学的这一部分主要谈的是求知和修养问题。

大家不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

今后我们要多接触一点文言文,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

六、作业

1、背诵课文。

   2、抄写、识记字词。

3、预习剩余部分。

  4、完成“研讨与练习”。

《论语十则》

1.积累文言文词语,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

2.了解孔子以及《论语》。

3.体会文章所阐述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思想品德修养、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仁。

2.体会文章所阐述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思想品德修养、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1、导入:

宋臣赵普曾经告诉宋太宗说:

“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

”的确,我国两千年来,不论立身处世以及政治社会,皆以儒家思想为中心,而论语便是最精粹最可靠的儒书,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便是这个意思。

宋代大儒朱熹,把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子书,并分別为大学、中庸做章句;

为论语、孟子做集注。

朱注四书,后来历代朝廷都定为官书,是科举考试的标准本,所以流传极广,影响也最大。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论语》中的十则,虽然是大海中的浪花,但窥一斑而知全豹,通过对这十则的学习,我们会对《论语》,乃至孔子的思想有大概的了解。

二、交流有关孔子、《论语》的知识 

1、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2、班上交流:

每个知识点由一个同学介绍,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

3、师生交流: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

(1)孔子 

(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

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

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

并在晚年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在我国历史上,他是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2)《论语》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

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其体式归纳起来有:

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课文中的第1至9则都属于这种体式;

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课文中的第10则属于这种体式,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

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

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三、齐读全文,教师正音 

说 

愠 

传 

罔 

殆 

悔 

女 

弘 

凋 

恕 

省 

四、疏通语句 

疏通语句过程中,可先指定学生一人朗读这一则。

然后通过边提问,边讲解,引导学生解释词义,口译这一则。

1、第一则教学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1)字词解释 

子:

古代对男子的尊称,特指有学问,有道德的男子,称先生。

这里指孔子。

时:

副词,时常,按一定时间 

习:

本义鸟多次飞行,引申为复习,温习。

(2)译文:

孔子说:

”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实习)它,不也高兴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3)理解:

讨论学习方法、态度与个人修养;

不断实习,方能牢固,学习之乐;

远道而来,切磋促进,人生之乐;

自求长进,不怨他人,提高修养。

(4)当堂背诵这一则 

2、第二则教学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1)解释字词 

吾:

人称代词,我 

日:

每天 

三:

泛指,多次,不确数 

省:

反省 

曾子说:

”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往来是 

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讲品德修养,学习方法。

主张为人“忠”“信”,为学“传”而“习”。

可见古代治学的任重视品德修养。

3、第三则教学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

温习 

故:

形容词作动词用,学过的知识 

而:

连词,表顺承 

”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 

五、作业:

背诵并翻译、抄写前三则。

《君子之风》

1.知识目标:

理解孔子倡导的君子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2.能力目标:

理解并积累文中常用的文言词语以及成语。

3.思想感情价值观目标:

正确理解孔子的义利观,初步了解儒家价值学说的发展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发展要求。

成语积累、价值观渗透。

我们曾经听到过这样的一些关于君子和小人的名言,如: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lǐ甜酒)。

(幻灯出示:

明确含义:

荡:

清除,洗涤。

坦荡荡:

心胸宽广、开阔、容忍。

也就是说“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

长戚戚:

经常忧愁、烦恼的样子。

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

” 君子之间的交情像水一样清淡,小人的交情甜得像甜酒一样,也就是说:

小人之间的交往只是基于酒肉的交情。

)从这两句至理名言我们看出做人应该要学做君子,这两句都是《论语》中的名句,一本《论语》君子一词在总共出现了一百多次,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君子呢?

什么是君子的风范呢?

今天让我们学习君子之风。

板书:

君子之风

二、直接分析文章 

1、分析12.8章、7.38章

我们平常讲一个人很美,往往从两方面着手评价,即:

外在的美,就是容貌美(与身俱来的),内在的美,即心灵美,修养好、气质美等(后天的修炼得来)。

屈原说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与修能。

意思是说:

我生来就有纯正的血统和高尚的品质,又在后天不断地努力完备自己的才能以担当大任。

对于“美人”我们可以用内在美、外在美来评价,那么对于君子的风貌,我们要可用“文”与“质”来体现,那么何谓“文”又何谓“质”呢?

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第30页上的12.8、7.38两章。

思考:

何谓“文”,何谓“质”?

子贡反驳棘子成的话,体现怎样的观点?

7.38怎样体现“文”?

明确:

“文”:

修饰。

出示幻灯: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史:

虚浮不实),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也。

它的意思是:

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2、分析:

7.6章、15.18章

我们说一个人的要成为君子最重要的是:

“质”的一面的体现,在这些章节中,你觉得哪几章能总的概括儒家所提倡的君子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的,并提出了具体的做法?

儒家所提倡的君子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总的提出应该怎样做才能成为君子?

3、分析15.19章

孟子说: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也就是说: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孔子认为君子在生和义的选择中应该做?

4、分析6.11章、7.16章、7.19章

作为一个君子,除了道德层面的内容,在现实生活方面,对物质看得重吗?

他应该具有怎样的思想和心境?

着重在哪几章里体现。

明确:

6.11章、7.16章、7.19章和14.28章讲孔子不看重物质,讲孔子的思想和心境。

(抽一学生读)读出感情。

(2)、分析7.16章

分析:

“饭(吃)疏食(粗糙的饭食),饮水(冷水,对汤,热水而言),曲肱(把上臂弯起来)而枕(念第四声)(当枕头)。

出现两个成语是:

“乐在其中”:

喜欢做某事,并在其中获得乐趣;

富贵浮云:

把富贵看得像浮云一样。

后来也指功名利禄变幻无常。

1、聚散无常,喻富贵短暂,犹今之“过眼烟云”。

2、云在天上,高不可及,喻富贵与己无关。

3、浮云至轻至淡,喻富贵无足轻重。

问题:

中国人总是以财富、房车、权力等东西来论英雄,平凡地享受一份粗茶淡饭的宁静日子,往往会被认为是没有出息。

你怎么看待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的生活。

如:

在平淡中透着一份安逸,一份自在,生活简单一点,心理负荷就会减轻一些,在粗茶淡饭中享受那份宁静,不会因为追逐而丧失本性,这就是一种淡泊,人要获得自在、宁静,最要紧的就是安贫乐道,像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那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管多贫困,条件多么恶劣,都要保持心灵的安详与宁静,坚持道义,不怨天尤人,不自怜自欺、自暴自弃,把清苦的生活过得富有情味,这是何等高尚的情怀。

(3)、分析7.19

孔子具有安贫乐道思想的同时,他对生活的心境又是如何的呢?

阅读7.19章,孔子的话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体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4)、分析14.28章

孔子在此基础上提出君子之道有三,即:

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有仁德的人不忧愁、有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

(一句带过)

5、孔子对君子提出还需要哪些精神上的追求呢?

请默读6.23章和8.7章。

6、分析4.16章、4.9章、17.15章

孔子在“质“的一面除了刚才所得出的“德才兼备 

、杀身成仁 

、安贫乐道 

、 

乐以忘忧 

、乐水乐山 

、心胸开阔 

、意志坚毅 

”之外,还有一点是通过与小人(耻恶衣恶食之士、鄙夫)的对比中来体现的,找出这些章节。

三、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君子之风》,做君子在“质”的一面应该:

德才兼备、 

杀身成仁、见利思义、安贫乐道、乐于忘忧、乐水乐山、心胸开阔、意志坚毅 

在“文”的一面应该:

温和严肃威而不猛庄重安详。

反之小人是:

求生害仁 

耻恶衣恶食 

、患得患失 

无所不至 

最后老师送你们一句话: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与你们共勉。

愿我们在坐的各位今后努力“修身”,争做坦荡荡的君子。

四、作业

写一篇以“君子”为话题的作文。

《诲人不倦》

1.掌握习、趋、愤、与、素、诸等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并积累成语:

有教无类、诲人不倦、不愤不启。

3.把握“其斯之谓与”“绘事后素”等句式的特点,并能用现代汉语准确翻译。

1.文言文中宾语前置“变式句”的判断和特点归纳。

2.分析、评价孔子的教育原则和方法。

一、导入

2005年9月2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从2006年起由山东省和济宁市政府每年出资15万美元(首期为5年),以中国政府的名义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孔子教育奖”。

这是该组织最高级别的奖项,也是在世界范围里第一次以中国人的名义设立的教育奖项。

中国的教育家有千千万万,为何独以“孔子”为名设立教育奖?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诲人不倦》,从中寻找“理由”或“答案”。

二、整体感知文本

1.初读感知

【问题1】你认为孔子教育思想的特色有哪些,请用原文的关键词语来概括。

教师倾听学生的回答后,归纳并疏通有关成语及其意义。

【问题2】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思想。

本课所选录的15章中包含了孔子教育思想的哪几个方面?

教师小结:

孔子真不愧为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至今也难以有人能望其项背。

2.诵读感知

(1)明确要求:

读准字音;

读清句读;

读出语气。

(2)字音提示:

知(同“智”)zhì

骞qiān 

隅yú

(3)句读提示:

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欣赏配乐朗读或教师范读。

学生齐读,教师指正。

3.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请学生选章朗读,检查诵读情况。

学生互评,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