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游戏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408088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游戏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体育游戏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体育游戏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体育游戏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体育游戏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体育游戏Word文件下载.docx

《体育游戏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游戏Word文件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体育游戏Word文件下载.docx

将对方拉过来者为胜。

注意事项:

对拉时,双方的一脚要始终相抵,不能移动位置,手握紧不能松,以免摔倒跌伤。

练习完一臂以后,再练另一臂,两个臂都要练

拉起比劲

两人面对坐下,两脚相抵,两双手拉紧。

然后两人同时用力向后拉,将对方拉起者为胜。

听统一口令后,双方同时用力拉。

互拉时任何一方不得松手,松手者为失败。

练习最好在松软的土地上或草地上进行。

拉绳比赛

两人面对站立,脚前各划一条线,相距50至60厘米,两人同时握紧一根结实的短绳。

然后两人同时用力后拉,将对方拉过线者为胜。

听统一口令后,双方才能用力拉。

互拉时不许松手,以防摔倒对方,松手者为败。

仰卧起坐比快

发展仰卧起坐的力量速度耐力。

身体仰卧,两手手指交叉置于脑后抱头,两腿屈膝,大小腿成直角,由同伴按住双脚。

动作时,收腹屈背,上体前倾坐起,两肘内收触及双膝,然后再成仰卧预备姿势。

比赛时,按脚的同学计数,一人发令并计时间。

可作30秒至1分钟,在此时间内看谁做的多,多者为胜。

可在床上或垫子上进行,比赛时动作要准确,不准确的动作不计次数。

听发令开始比赛,听统一口令结束。

雪地游戏——闯关

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时常下雪,许多学校都因气候变化,影响了室外体育课的正常进行。

我在一般性游戏的基础上,创编“雪地闯关”游戏,锻炼效果好,趣味性强,深受学生欢迎。

一、游戏作用

有助于培养学生机智勇敢,顽强拼搏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竞争识和群体意识,增强学生的心肺功能与奔跑能力。

二、游戏方法

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甲,乙两队,通过抽签决定进攻队和防守队。

如果甲队为防守队,则甲队在将本队队员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分别站在长方形场地的两侧(如图)。

乙队学生站在起跑线后准备“闯关”。

当教师发出进攻开始的信号后,乙队队员迅速向终点冲击;

甲队队员则用自制的雪球(或沙包)向乙队队员投击,被击中的乙队队员就算闯关失败而被淘汰出局,未被击中的队员冲过终点线者,算闯关成功,统计闯关成功人数。

然后交换攻防角色。

最后看哪个队过关的人数多。

三、游戏场地

关隘宽15米,长25米。

四、游戏规则

1进攻队员闯关时,前后队员应保持2——3米的距离;

2进攻队员被击中后,必须自觉地从两侧退出比赛场地,不得掩护同队队员闯关;

3防守队员应在限制线外投掷雪球。

4防守队员只能击打进攻队员胸部以下的部位。

五、教法提示

此游戏还可改为计时比赛,在规定的时间内,进攻队员被击中后可以从场外跑回本队排尾继续参加游戏,闯关成功的队员得分后(1人过关1次计1分),亦可从场外跑回本队排尾继续参加游戏。

规定时间到后统计最后得分,然后交换攻防角色。

攻城

游戏目的:

培养学生机智勇敢勇于拼搏的精神。

游戏方法:

把全班分成人数相等的甲,乙两队。

每队的进攻队员与防守队员人数自行安排,当听到教师发出“开始”信号后,双方进攻队员想尽办法按照本方进攻路线到达对方行进营集结,然后向对方大本营发起攻击。

先触及对方司令部的一方获胜。

双方的防守队员在比赛开始后可用推拉的办法将对方的队员推出或拉出其行进通道,使其出局(以该队员脚所踏的位置裁定,只要其踏入行营即为安全)。

当对方进攻队员攻入本方大本营时,防守队员可用推,抱的方法将其驱逐,同时进入对方大本营的进攻队员也可将其防守队员向外驱逐,目的是触及对方司令部。

裁判员由教师和见习学生担任。

游戏规则:

1双方队员必须在听到信号后才能行动。

2在行营区双方都是安全的。

3裁判员必须及时宣布出局队员的名字,并提示其马上撤出。

4游戏过程中队员只可用推,拉,抱的方法,不得击打对方。

5每方的进攻的防守队员可以互换。

游泳游戏---熟悉水性的趣味练习

游泳教学中,可利用引进趣味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在水中的平衡。

游泳可以分散学生对水的紧张感,有利于更快地熟悉水性。

1、群龙戏珠

方法:

几人分为一组,2至3组在水中抢充气塑料球或水球,持球人传球给自己组的同伴,其他组的人防守并抢球,比一比哪组持球时间长。

目的:

进一步掌握水中平衡及水中平卧起身技术。

2、水下拾宝

距学生5米处,齐腰深的水中,扔若干彩色的小橡皮。

口令下达后,学生们以最快的速度去捡,每次只准捡一块,捡到后要回到原出发点交给教师在去捡,看谁捡的多,本游戏可分快慢两组。

用橡皮10块。

加强水中平衡能力及水中观察能力。

3、水下猜拳

两人一组,蹲坐于水下进行,水要没头,三局两胜才可出水。

巩固憋气及闭气技术。

4、水中抓鱼

水中进行。

一人当鱼翁,众人当鱼,口令下达后,鱼翁开始抓鱼,必须抓住鱼的腰部才算,而后角色互换,游戏继续。

注意:

年龄小的学生,不许抓脚,以免被踢伤。

进一步熟悉水性,加强与水的亲和力。

大鱼网

游戏说明:

1,开始时由一位同学进行抓人,抓到一位时,两人手拉手成“网”继续抓。

2,每抓到一人“网”增加一人,直到抓完所有的人,为游戏完成。

趣味游戏----“踩踩”猫

一、游戏方法:

准备时,两人(也可多人)面对面两脚前后开立站,重心再两脚之间;

游戏开始时,两人以剪刀石头布方式或猜拳等方式决胜负,胜得同学以较快的速度用前脚去踩对手的脚,相反,负的同学则快速躲闪但每次双方只能动一只脚或动一步;

可以依次一局,也可以连续进行;

二注意事项:

1分组时应注意考虑不同个体的反应差异,照顾较慢者;

2游戏开始前应将清楚游戏意义,防止恶意踩踏。

民族健身游戏12则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56个民族中流传着许许多多键身益智、好玩有趣的体育游戏,下面介绍一组经过整理或改编,比较适合中小学生活动的民族健身游戏。

一、雄鸡斗架(彝族)

在地上画个直径为2米的圆圈,两名游戏者蹲着进圈,互相用手对推,谁使对方的手、臂部着地就算胜了。

规则是不能站、跑或坐着,也不能躲出圈或踩线,否则判为失误。

二、大象拔河(藏族)

把一根结实的长绳两头打结,由两人各自将绳套在胸部,从档下拉过,背对背各朝一方,双手扶地。

主持人在中间的地上画三条线,线地间距为80厘米,把悬吊绳上的红布条对准中线。

发令后,模仿大象动作,相互爬拉,先把红布条拉过自己一方的横线为胜。

三、穿袋摔饺(哈萨克族)

选择草地、松软的沙地或在垫子上作为游戏场地。

游戏者把双腿套在麻袋(或蛇皮袋)中,袋口用绳子系于腰间。

发令后,双方只能靠上肢用力把对方摔倒,既要保持平衡,又要摔到对方,姿态各异、妙趣横生。

四、母鸡生蛋(仫佬族)

游戏参加者人数以5、6人为宜。

1人当母鸡,进入圆圈的中间,双手撑地,双脚成弓步,守护在地上的3只小沙袋(代表鸡蛋),其他人当取鸡蛋者。

发令后,取蛋者想方设法把“鸡蛋”取出来,但不能被“母鸡”的两条腿触及,否则暂停活动。

在规定的时间里取蛋多者为胜,如果取不完“鸡蛋”则判“母鸡”胜利。

五、跳花盆(白族)

通过猜拳确定两人当“花盆”,相对而坐,游戏开始,依次用单腿、双腿单手、双腿双手搭出不同高度的障碍,让大家依次助跑跳过去,谁要是碰着“花盆”就算失误,互换角色,接着重新再跳。

六、三人狩猎(满族)

每队3人,各自背上1个筐子,预备时排成横队相对而站,相距10米,把裁判员发给的1只小沙袋在背后任意传递给谁。

发令后,双方冲上前,运用声东击西、夹击、快速传递等战术,先把小沙袋投进对方队的任何一只背筐中即可得一分。

接着各自返回原处,发令后再进行,在规定的时间内积分多的队为优胜。

在进行中,如果小沙袋未进筐而落地,可以争抢再投,次数不限。

七、赛龙舟(满族)

每组5人,排成一路纵队,队尾背向而站当舵手,5人两侧手同握一根3米长的竹竿组成一艘龙舟,发令后,齐心协力从起点出发,以中途不散架先跑到终点者为优胜。

八、穿藤圈(黎族)

把游戏者等分成甲、乙两方,甲方手持藤圈在一条直道上来回抛滚,乙方站在直道两侧8米外的线后用细竹竿和带有绳索的小沙袋投掷,若能穿过藤圈(不碰到圈),即可得分。

双方机会均等,互换角色做,最后以积分多的一方为优胜。

九、扭棍子(羌族)

取一根长约1米的结实木棍,两名游戏者各持棍的一端,发令后互相用双手朝相反方向使劲扭动,身体不准碰触木棍,先将木棍扭转一周者为胜。

十、拔腰(哈尼族)

两人互相侧身反抱对方腰部,双脚不许移动,发令后尽力将对方抱起,以将对方的双脚抱离地面为胜。

可采取三局两胜制,人多时可采取淘汰制进行。

十一、打尺寸(畲族)

参加者2至5人,在空地上画一个直径为1.5米的圆圈,先猜拳决定游戏的先后。

游戏开始,一人持一根1尺长的棍子站在圈内,用棍子击打一个大约12厘米长的竹条,其他人即可在前面奔接,接到竹条者和持棍者互换角色,未接到的可把竹条捡起来向圈内投去,持棍者可用手接也可用棍再将其击出。

若竹条投进圈而未被接住或击出,投中者就和持棍者互换角色,持棍竿若接住或击出竹条,就可得到10尺或击出竹条距离的实际尺寸,在约定的时间内,获得尺寸多者为优胜。

十二、象步虎掌(仫佬族)

在地面上画两条相距50厘米的平行线,两人各站线的一边,站定后双脚不能移动,然后伸出双掌相抵。

发令后,双方用巧力向前推出或向后缩让,使对方脚掌移离原位即可得分。

“呼啦圈”游戏五则

跳流星

1规则及方法:

学生围成一直径为6米的圆,一名学生站在中央,手持用绳系的呼啦圈,手臂压低,做顺时针转动(也可变方向),速度可快可慢,呼啦圈在经过游戏者脚下时要跳起,游戏者不能被呼啦圈碰到,如碰到被视为失败,换圈中人继续进行。

2注意事项:

精神集中,反应快,弹跳要有弹性,跳得高,空中滞留时间尽量长。

3目的:

增强弹跳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二、开火车

四人一组,站成一路纵队,用呼啦圈将学生连成一排,逆时针跑,追前面一组学生,追上一列“火车”的5分,在1分钟内追到“火车”多的队为胜。

圆的大小,可根据场地和学生人数决定。

不能只靠圈拉住身体,学生应双手搭肩,并注意安全。

培养快速奔跑能力及吃苦耐劳,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过河

将学生分成四小组,每小组间距10米,面对面站好,每组排头学生持两个呼啦圈,教师发令后,将一圈抛出,然后跳进呼啦圈内,将另一呼啦圈放到前面,再跳进第二个呼啦圈内,转身将第一个呼啦圈拿起再抛向前方,如此反复,直至跳至对面学生处,其他学生依此法进行。

抛呼啦圈时不能抛太远,应在自己弹跳的能力之内,双脚始终不能离开圈外,否则返回重新进行。

发展下肢弹跳及手脚相互配合能力,培养勇于拼搏,力争上游的精神。

四、抓害虫

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分别面对面站在相距4米的两直线后,每人两个呼啦圈,另一组从通道中的双手后背在身后,跳过通道,线两侧的学生,两侧学生用呼啦圈套田中的“害虫”,每套到一个得一分,被套到的“害虫”即出田,最后比一比哪组的累计分多。

“害虫”跳的时候双脚并跳,不能用手挡呼啦圈。

发展下肢弹跳力及机敏的反应能力。

五、“8”字滚圈

每人两个呼啦圈,用一个圈推另一个圈进行行进间滚圈,绕场地变换方向滚圈,转弯时身体重心转移。

练习中让学生摸索两圈接触的位置,方向改变时的双手用力力度。

发展身体协调性,提高上臂的灵活性。

1两分钟穿梭传球比赛

A、B两组在两条线后面对面排成一路纵队。

A组站在队首之人听见裁判员的口令,就马上把球抛给站在对面的B组的队首,并且从右手跑到这B组的队尾站好。

B组队首接球后,把球再抛回A组第二名选手,然后自己从右手跑到A组的队尾站好。

如此反复,球抛来抛去。

每传一次则计数一次。

在抛接过程中,球若跑到别的地方,则接球之人要将球捡回并站到自己原来的位置后才可继续比赛。

队员须在线后传球,且球出手后,才可跑向对面。

若成绩相同,则相关队举行附加赛,直至决出名次。

计时与名次:

两分钟内传球次数多者胜出。

2搬运竞赛

队员成单列纵队,立于起跑线后。

第一位选手听到发令枪响后,跑到大圆并从中取球向前跑,在第一个小圆中放下实心球,第二小圆中放下排球,第三个小圆中放下篮球,然后跑向终点并绕过拆返点向起点跑回,到起点且与第二名队员击掌后退出场地。

第二名选手击掌后向前跑去,他先跑到终点并绕过拆返点向回跑,途中依次取回篮球、排球、实心球放到大圆中后跑到起点并与第三名队员击掌。

第三名选手仿第一名选手。

第四名选手仿第二名选手。

以此类推。

3胜进败退

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各成纵队分别站在两条起点线后,彼此相对站好。

游戏开始,教师发令后,两队排头做蛙跳跳向对面起点线,当两人相遇时,停下来猜拳,胜者继续向前跳,败者退出游戏回到本队队尾。

与此同时,败者队的第2人立即起跳,与胜者相遇时,停下来猜拳,依前进行,最后以先达对方起点线的队为胜。

猜拳的负者须立即归队,不准阻挡对方前进。

必须在猜拳后负方队员向回跑时,负方的下一个人才能起动跳出。

4时代列车

每队8人,至少3位女选手。

出发时的姿式:

每位队员将自己的左脚伸向后面队员下垂的左手,后面的队员将左手抓住前面队员的左脚脖子,右手搭在前面队员的右肩。

排首选手手拿红旗高高举起;

排尾选手将脚向后弯曲。

形成一列火车。

排首选手站在起点线后,听到发令声后,带队向前跳动。

若中途火车“脱节、断裂”,则必须退到起点重新接好后才能继续比赛。

时间与名次:

以队尾一人过终点线计时。

用时少者胜

5鹊桥相会

起点男4人,终点女4人器械:

桥、不同颜色的花。

在桥的正中间划出60公分的交换区。

第一对男女各手持一支花同时起跑--上桥--换位(顺便交换手中花)--到对面后将手中花交给下一位队员。

如此反复,当最后一组在鹊桥相会后交换花,男队员不再向对面跑,而是和女队员一起跑回起点。

计时。

上桥后或换位时不得落地,若落地,则要重新上桥、换位。

必须在规定的换位区内换位且换花,否则无效。

所有队员必须全部完成比赛,才可计成绩。

当最后一组的男女选手共同跑回起点后计时。

用时少者胜出。

6蹲跳接力

每队8人,4男4女。

年龄不限。

1男1女两人为一组。

运动员应面向跑道向前,背靠背挽住手臂蹲在起点线后。

听到发令后,第一组由起点向终点线蹲跳。

两人都跳过终点线后,再跳回到起点线击第二组的手掌,然后第二组进行,依次类推。

比赛途中,两人挽臂不可分开,如分开,则必须挽好后才能继续比赛。

以最后一组返回起点计时。

7两人三足行

1男1女两人为一组,且男左女右,两人将挨着的腿用绳子捆住(选手自己捆),男选手左手拿接力棒,面向终点,站在起跑线后。

听到发令后,第一组的两人向折返点跑去,绕过折返点后,返回第一组返回起跑线,且两位男选手交接棒后,第二组两人开始跑,重复,直至第四组人返回起跑线。

跑步途中,两人捆腿的绳子不得松开。

若松开,则必须退回起点重新比赛。

8闯三关

平地上绳与绳之间间隔3米。

学生每二人一组成二路纵队站立,选出三对摇绳者,保持一定间隔,按同一节奏摇绳。

教师发出"

开始"

的信号后,二人拉手跑过三根摇动的长绳,顺利通过三关者为优胜,碰绳者应与摇绳者互换。

9双人对坐拉力赛

两人一组坐在垫上,两腿分开,两脚掌相对,两手体前相牵坐好,游戏开始两游戏者一人后倒体,一人前屈体,然后交替重复,直至一个人拉不起为止。

以双人完成拉起次数多少排列名次。

10包、剪、锤

2人为一组,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成二列横队,左右间隔1米,两组相距2米对面站好。

教师有节奏地喊"

1、2、3"

当喊"

1、2"

时,都用力向上跳,喊"

3"

时起跳落地成下列三种姿势:

两脚并拢落地,代表锤子;

两脚前后分开落地,代表剪子;

两脚左右分开落地,代表包袱。

根据两脚落地的姿势判别胜负,锤子胜剪子,剪子胜包袱,包袱胜锤子,胜得多者为胜。

1、跟管家做一次郊游

让学生一个接一个地骑坐在平行排列的长凳上,并分别分配为管家女士、管家先生、管家婆婆、管家公公、管家小伙子等角色。

描述一个家庭郊游计划,并尽可能快的做好所有的准备。

每个学生都必须在点名后绕长凳跑一圈,并且再次坐到长凳上,为了使跑得路线足够长,可以在地上绕每个长凳画出标志。

现在教师按顺序快速地说:

管家先生擦汽车;

管家女士给面包涂黄油;

管家小伙子打扫房间等等;

被点名的学生马上跳起绕长凳跑一圈,并坐到向前移的学生的后边。

在这里不应该只总叫坐在前面的学生。

(角色设置可以根据我国的情况来改变,游戏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练习反应能力,同时也练习绕圈跑的能力,如果没有长凳,在地面上画出可以使学生全部列队站进去长条区域也行。

游戏设计者不厌其烦的使用凳子以及后面的垫子等器材,目的是增加反应的难度,同时锻炼身体的灵活性,如果有条件的学校,还是照做。

2、听数字绕标志赛跑

把学生分成几个实力同样强的小组,让他们排纵队站在起跑线的后边,各组的学生报数。

每个学生都要记住自己的数字,教师喊一个数字,符合这个数字的学生便沿着事先划好的路线快跑。

如果教师不只是喊一个,而是连续喊2个3个数字的话,这项游戏将会有一定的运动强度,教师也可在学生还在跑的当中就喊新的数字。

(这个应该是我们熟悉的“叫号赛跑”)

3、听数字四角跑

要求同游戏2一样,只是学生坐在一个垫子上,绕分布在场地内的几个垫子的4个角快跑。

(考垫子放在场地的四个角,学生以组为单位坐在垫子上,至于场地多大,根据教师安排,学生根据2的方法被叫到后绕场地跑一圈,回到自己组所在垫子。

4、追赶6天

大约相同数量的学生骑坐在各自的一个长凳上,通过带颜色的长凳来识别各队,坐在对面的两个队进行跑得对抗,每队每一个队员手持接力棒绕所有长凳跑一圈后,回到他的队伍中,并将接力棒传给第二个队员等等,当一个对跑的队员追赶并抓住对手对正在跑的队员时或每次比赛跑到6次(6天)时,比赛就结束了。

(这个游戏类似于我们熟悉的“十字接力”,四条长凳相对放在一个圆内恰好组成“十”字,游戏方法也是我们所熟悉的。

5、影子跑

一对学生跑过游戏场地,前面跑的学生要通过做迷惑动作、改变方向、变换速度的方法,尽可能地给他的“影子”制造跟跑的困难。

前面跑的队员应总是给他的“影子”靠紧他的机会。

由教师指示什么时候变换学生的角色,变换多少次。

(简单易行的跑动中躲闪游戏,跟随跑。

这就是课间学生常有的追逐打闹,其实追逐打闹是学生在练习躲避技巧和技能,而我们为了安全的原因予以了“绞杀”,当然,我们的体育课也要学生注意跑动中的安全)

6、与同伴一起练习跑

学生们成双地跑过游戏场,当听到口令:

“1”时,前面的学生停下来并且叉开双腿,后面的学生则爬过去;

当听到口令“2”时,后面的学生超过他的同伴,并接任领跑;

当听到口令“3”时,前面的学生跑开,而后面的学生则想办法去抓他(应小心不要碰撞),任务的设置是可以改变的。

(跑动中多任务的应变练习,但是从胯下爬过去的要求,在我们来说可能无法接受,当然我们可以拓展其它的任务,灵活改变。

7、“开汽车,开摩托”

设一个车有一个后挡和5个前挡,第1挡时开得很慢,第5挡时开得很快。

所有学生都是开车的,而且在游戏中学生们要按教师说明的挡开着车(跑动)互相穿过,在红灯前面停车,下车等等。

学生们应该模仿开车的声响,他们可以使用一圈作为方向盘(汽车),一个小棒作为车把(摩托车)。

(情景教学,一个交通的情景,但是训练的事学生的躲闪和反应,在变换挡位和识别行车信号的时候可以达到这些目的,似乎小学低年级学生会更适合。

延伸一下可以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不过这样就要多预设一些交通情境)

8、成组跑的练习

把学生分成四组,在一个排球场的一边(半场)排好队。

教师通过视觉和听觉信号让面对面站着的两个队的队员交换场地,必须避免与其他组的学生相碰撞。

练习的顺序:

a、首先T1跑,然后T3,再后T2,最后是T4;

b、T1和T3同时跑,然后T2和4同时跑;

c、跑(快或慢)到中场边停下,退回(快或慢),像a、b一样按顺序做。

(以组为单位和其他组协同的各种条件的跑,场地为正方形,每队一边,纵队站在线外,T1T3错肩相对,T2T4错肩相对。

游戏的主要变化在信号的多变、跑的方式的多变,朋友们可以自己把握一下)

9、“大象猎手”

一个大象是捕猎者(一只手放在鼻子上,空着的手穿过另外一只手臂向前伸出),谁被碰着,谁自己就变成了大象。

(我试了一下,这个动作有些别扭,除非是刻意考验学生协调能力在跑动中的应用。

我们可以变通为双手握在一起作为大象的鼻子,用鼻子去触碰他人。

如果场地加大,会增加学生跑的强度,小场地则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躲闪等灵活性)

10、链条捕捉

把学生分布在游戏场内,确定一个捕猎者,他必须先抓住一个学生,与他手牵手地共同努力地再去抓其他的学生,第3个学生被抓住后,他也变成了捕猎者,并也被编入这个链条中。

这样下去,还可组成4人链条,4人链条可以再分裂成2人链条。

当所有的学生都被抓住了,游戏结束。

(有些类似“大鱼网,小鱼网”,捕猎者的工作先难后易。

要告诉学生捕猎过程中注意不要“伤害”到了猎物,并且注意自己的安全,其实这个游戏的安全性还是比较高的)

11、救护游戏

让一个或更多的学生当捕猎者,他们要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