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诗歌鉴赏专题之二诗歌的形象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402560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诗歌鉴赏专题之二诗歌的形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精品诗歌鉴赏专题之二诗歌的形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精品诗歌鉴赏专题之二诗歌的形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精品诗歌鉴赏专题之二诗歌的形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精品诗歌鉴赏专题之二诗歌的形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诗歌鉴赏专题之二诗歌的形象Word文件下载.docx

《精品诗歌鉴赏专题之二诗歌的形象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诗歌鉴赏专题之二诗歌的形象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诗歌鉴赏专题之二诗歌的形象Word文件下载.docx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解读】驿里:

远离家乡的游子

动作:

抱膝独自一人、默默呆坐的神态(孤独)

影伴身:

人影相怜,形影相吊

想象中家人坐在灯前说着自己

【答案】本诗刻画了一个因在客中度节而思念家人的形象。

(要点一)抱膝二字,活画出枯坐的神态。

只有抱膝枯坐的影子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子,(要点二)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感和思家之情。

还应说着远行人既说明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也体现了家人对诗人的思念。

(要点三)

二、鉴赏抒情主人公自身的形象

[例3]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难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注:

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

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解读】词后沧州的注释,暗示此词是诗人晚年闲居沧州时所写。

诗人是否独享这一份清闲?

胡贼未灭,功业未成,满怀报国热情的陆游却是请缨无路,有志难伸,怎不感慨万千,怎不唏嘘长叹?

领会了注释的深意,我们对词意就不难理解,人物形象也不难把握了。

(2)抓人物心理:

万里匹马、关河梦断、身老沧州,抓人物神态:

泪空流等词句理解全词。

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匹马征万里,其飒爽英姿、卓荦不凡之气可见;

关河梦断何处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脱离了前线;

尘暗旧貂?

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

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

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

(步骤1)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抗金英雄形象。

(步骤2)诗中以万里匹马来表现人物曾经的金戈铁马,驰骋疆场,以关河梦断泪空流写出自己的年华已老又被弃置不用,身老苍州,但仍心在天山,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

(步骤3)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因理想与现实格格不入的痛苦与愤闷以及强烈的爱国热情。

[例4]赏析诗中的形象

(2004年广东)

江汉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解读】江汉思归客思归:

想回去(思归而不得)

客:

客居异乡、漂泊在外

第一句:

客居异乡、漂泊在外、思归而不得的形象

乾坤一腐儒:

乾坤、一:

广阔的天地衬托诗人的渺小、孤独

腐儒:

交代身份(儒士,读书人)第二句:

孤独的儒士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意象

片云:

漂泊无依

孤月:

凄冷、孤独

第三、四句:

孤独无依的形象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落日:

日薄西山暮年

病:

体弱多病

年老体弱多病

心犹壮

烈士暮年,壮心不移的气魄

秋风病欲苏:

不消沉、悲叹,积极向上,自强不息

第五、六句:

虽年老多病,但仍壮心不移、自强不息的形象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典故:

老马识途

老马:

经验丰富,有绝地逢生的智慧

以老马自况:

虽然年事已高,但愿凭借自己的经验、智慧为国效力

重要词语:

思归

乾坤

腐儒

意象:

片云

孤月

落日

秋风

典故:

【参考答案】描写漂泊异乡、孤苦无依、年老多病但壮心不已、自强不息、渴望为国效力的儒士。

借这一形象抒发了怀才见弃的不平之气和虽已万年仍报国思用的慷慨情怀。

【备考锦囊】

一、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解题方法

1、借助意象、重要词语或典故,运用想象,感知形象。

2、抓住描写,分析人物形象要注意诗人对诗中人物的描写,通过其语言、动作、肖像,特别是细节描写,运用联想,体悟感情,定格形象。

3、结合背景(或典故),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

二、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答题步骤

1、点特点:

用一两个词语概括抒情主人公是个什么形象,即主人公是哪一类人,如少女、劳动妇女、贫苦人民;

思妇、游子、隐士;

英雄、爱国者、诗人等等。

2、析例句:

结合具体诗句或重点词语分析诗句分别体现了这个形象的哪些性格特点。

3、明作用:

指出形象的意义(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巩固练习】

1、赏析这首诗歌的人物形象

贫女

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注]秦韬玉:

应进士不第,在宦官田令孜府中做幕僚,后来被荐为工部侍郎。

俭:

通险,怪异。

时世:

当代。

白居易《新乐府·

时世妆》:

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

压金线:

用金线刺绣。

压:

手指按住,刺绣的一种方法。

【参考答案】

(步骤1)本诗描写了一位哀伤、惆怅的贫女形象。

(步骤2)她风采优雅、品德高尚、勤劳能干,针线刺绣精巧,但生于蓬门陋户,伤叹无媒人可托,只能为他人作嫁衣裳。

(步骤3)诗人借她表达了因怀才不遇、寄人篱下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

2、请分析这首词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chn)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参考答案】塑造了一个活泼娇媚、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又略带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

第一句是动作描写,写出了少女的活泼快乐;

第二句写少女的情态,展现了人物娇媚的风姿;

第三句写少女含羞躲避的情状;

第四句在走与回首的矛盾和却把青梅嗅的掩饰中展现了想见又怕见的微妙复杂的心理(含羞、好奇、爱恋等)。

这表现了她的天真、勇敢,和对封建礼教束缚的轻视的一面。

3、

总观全词,你从中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试做简要赏析。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这首诗写于黄州贬所。

【答案】一个抑郁不得志的闲人形象。

上阙借景抒情,透过幅幅画面,能隐隐看到诗人那种百无聊赖、无可奈何的心境。

下阙直接描写人物的抑郁,结尾点出主题,一个得过且过,日复一日地消磨岁月又无可奈何闲人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附录】常见的人物形象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

如王维。

《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如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

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

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

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

如柳永。

《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角度二:

景物形象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一般都讲究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天人感应模式,诗中的景物往往也是人物(往往是诗人自己)感情的外在表现,它往往带上了一定的主观色彩。

所以在鉴赏的过程中我们也往往要联系诗人的形象。

这两者是一致的。

一般有:

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

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就是要把握景物所体现出来的绚丽、明丽、雄奇、清幽、凄冷等特点,感受它所表达出来的意境和氛围。

高考题对于景物形象的考查一般有两种类型,即考查意象类和分析意境类。

一、考查意象类

(一)意象的概念

意象,就是表意之象,即诗歌中熔铸了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

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意的组合。

即诗中的形象,它不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括诗中所写的景和物,还包含了的情思。

诗歌意象因物象的不同,有的是景,有的是物;

有的是事,有的是人;

有的是单一的,有的是多个的。

如苏轼的《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词人的怅惘心境正是由缺月、疏桐、幽人、孤鸿、寒枝等意象来表达的。

(二)典例分析引路

[例1](2009年宁夏卷、海南卷)

代人赋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这首词作于遭弹劾解官归居时。

青旗:

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思考:

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请简要叙述。

(5分)

(步骤一)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步骤二)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

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

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

(步骤三)这是一首热爱田园生活的颂歌,表达了解官归居后鄙弃官场的思想感情。

[例2](2009年全国卷1、陕西卷)

次石湖书扇韵

姜夔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石湖:

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姜夔(1155—1221?

):

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

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

(4分)

【参考答案】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

常见的提问方式:

1、这首诗以什么为诗歌的主要意象(刻画了什么形象),形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

2、本诗通过哪些意象(景物),表达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题步骤:

1、找到相关诗句,识别诗歌意象,并根据诗中诗句或体现景物特点的关键词语概括意象的特点;

2、能结合诗歌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意象;

3、指出描绘意象的的作用或效果。

回答这类试题时一定要注意审读题干,根据题干回答,做到问什么答什么。

二、分析意境类

(一)意境的概念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诗歌创作离不开意象,意象的选择只是第一步,是诗的基础;

组合意象创造出意与境谐的诗的艺术境界才是目的。

意境与意象在本质上有一定的联系,它们都是主观与客观统一的产物,都是情与物的结合体。

但它们又有区别:

从形式上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则与全篇对应。

所以品味意境一定要借助意象,两者是密不可分的。

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有如下意象:

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

这些意象组合起来便成了一幅融情于境的画面:

诗中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念,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立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表达送别友人的深情挚意。

字面上句句写景,实际上句句都在抒情,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例3]2008年高考天津卷第16

(2)题)

山居即事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解析】解答分析古诗意境试题采用概→描→点三步法。

概就是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答案的第一步拟为:

这是一幅纯洁美好、清新可爱的田园生活画景。

描就是抓住诗中各个意象的特征,借助联想和想象具体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可用言简意赅的四字格词语描述。

答案的第二步拟为:

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含箨,红荷叶败,人们采菱而归。

点就是点出意境中蕴含的思想情感,答案的第三步拟为:

表现出悠然闲适的心情。

分析意境试题的答案还可按照意象1+意象2……构成了+概括营造的氛围的词语+的意境,抒发(流露)+概括情感的短语格式表述。

[例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汉

杜甫

问题: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

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解析】首联,表现出诗人客滞江汉的窘境,思归客三字饱含无限的辛酸,因为诗人思归而不能归,成为天涯沦落人。

颔联紧扣首句,由远浮天边的片云,孤悬明月的永夜,联想到自己,仿佛自己就与云、月共远同孤一样,这就把自己的感情和身外的景物融为一片,运用寓情于景的写法,抒发了自己跟一片浮云齐飘远天,与一轮孤月共度长夜的飘零落寞之感。

颈联直承次句,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积极用世的精神。

该句和曹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步出夏门行·

龟虽寿》)的诗意,是一致的,表现诗人身处逆境而壮心不已的精神。

诗人飘流江汉,面对飒飒秋风,不仅没有悲秋之感,反而觉得病欲苏。

这与李白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的思想境界,又颇为相似,表现出诗人身处逆境而壮心不已的精神状态。

尾联,老马,是诗人自比,再一次表现了诗人老当益壮的情怀,表达了自强不息,锲而不舍的顽强精神。

此诗用凝炼的笔触,抒发了诗人怀才见弃、苦无知音的不平之气和报国思用的慷慨情思,诗的中间四句,情景相融,意境开阔,妙合无垠,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历来为人所称道。

【参考答案】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

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提问方式: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分析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分析诗歌中的景物形象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描摹景物不能直译

2、景物意象要与感情、技巧结合分析

3、结合背景分析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郡人送余东禅庄院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

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

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

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

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

【注】本诗写于被贬黄州的第二年,潘、古、郭三人是在黄州结识的好友。

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颈联表现出什么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杨柳摇曳、冰雪消融、春草返青的生机盎然的初春美景图。

(2分)虽不免有离愁相扰(1分),但更多的是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消释了人生旅程的孤苦和寂寥。

(1分)

2、(2008宁夏)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题李世南画扇

蔡肇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

[注]李世南:

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

蔡肇(?

—1119):

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

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

瓮:

这里指水瓮。

坞:

地势周围高而中央低的地方。

这里指山坞。

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

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

(1)画面中应有小溪、山(山坞)、树林(落叶)、人、瓮、寺庙等六种景物。

描述出一至二种景物的,给1分;

三至四种景物的,给2分;

五至六种景物的,给3分。

答出画面呈现出什么样气氛的,给2分。

这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

【附录1】常见意象举隅(具体见读本)

(1)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2)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3)以折柳表惜别,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

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

(4)以蝉喻品行高洁。

古人认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

(5)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6)菊花,坚贞高洁的品质。

(7)梅花,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纯净洁白。

(8)松,坚贞高洁。

(9)莲,莲与怜音同,借以表达爱情。

(10)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11)鹃鸟,凄凉哀伤的象征,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

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

(12)鹧鸪鸟,离愁别绪。

(13)鸿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附录2】常见意境特点举隅:

雄浑壮丽

壮阔苍茫

苍凉悲壮

闲适恬淡清幽明净

明丽清新

萧疏凄寂安谧美好

幽僻冷寂高远深邃

淡雅幽远清冷幽静

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有两两相对的四组概念:

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

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朦胧

繁复——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喧闹

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

角度三:

事物形象

古典诗歌中有一类诗叫咏物诗,这类诗歌以某些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在形象描写中将事物人格化。

从全诗看,即把诗人要表现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用象征性的形象曲折的表达出来,这种象征性的形象就是事物形象。

大自然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流,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的对象,都可以寄托诗人的感情。

所以所谓物象,即被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

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

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高考中对事物形象的考查主要是针对某些事物形象的象征意义设题。

通过分析事物形象的特点,来探求象征体和本体之间的联系,进而分析并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感。

分析思路:

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就能明白意在何为,情为何端。

【典例分析引路】

(05年全国卷)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在狱咏蝉(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释:

西陆:

秋天。

南冠:

囚犯。

玄鬓影:

蝉。

白头吟:

古乐府篇名,传说是汉代卓文君因丈夫司马相如再娶而写的一首哀愁的诗。

问:

诗人以蝉比兴,请分析诗中的蝉的形象。

【解析】物的特点:

高唱、难飞

寄托的感情:

高洁的品性、政治上不得意。

(步骤一)秋蝉高居树上,餐风饮露,无人信其高洁。

(步骤二)诗人以蝉自比,

表现了高洁的情怀。

(步骤三)

[例2]

(2008年广东卷10题)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7分)

木芙蓉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青女:

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解析】两首诗都是咏物诗,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两首诗都写了木芙蓉这一物象,但侧重点明显不同:

吕诗中写木芙蓉经霜历雨,但开落任东风,毫不在意,逍遥自适,是豪迈大度的士大夫的象征。

范诗中的木芙蓉辛苦心酸,面对霜雪,但未有愁怨之色,仍乐观处世,象征孤独但乐观的人物形象。

形象分析时一定要注意把握诗句中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家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