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专项阅读思辨性阅读现代论说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399056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100.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专项阅读思辨性阅读现代论说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专项阅读思辨性阅读现代论说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专项阅读思辨性阅读现代论说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专项阅读思辨性阅读现代论说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专项阅读思辨性阅读现代论说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专项阅读思辨性阅读现代论说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专项阅读思辨性阅读现代论说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专项阅读思辨性阅读现代论说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专项阅读思辨性阅读现代论说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学问到此境界,始能与古人神交于千载之上。

否则交臂失之,当面不相识,只听人闲说话,哪里是学问!

我们的先一步是从别人之心来启发自己之心,此即上面所讲“从前人之功力来启发我之智慧”之一项。

现在所讲则是要以自己之心来证发前人之心,即是“以自己之功力来体会前人之智慧”之一步。

此一步工夫较难,必须沉潜反复,密意追寻。

诸位当知,一本书之背后,有此一个人;

一门学问之背后,有此一位专门名家之学者。

学问倘至此步,始可谓懂得了做学问。

到此已是“升堂”境界,已能神交古人,恰如与古人周旋揖让于一堂之上,宾主晤对,情意相接,那是何等的欢乐愉快呀!

上述第一步是“从师治学”,现在第二步是“升堂”了,乃是“从学得师”。

如此,才能说有了师承,才不是跟着前人走,而是与前人同道而行。

诸位今日一心只是要创造,却不在想从师受学,从学得师。

也不是要与人同道,只是想前无古人,别创一格。

如此用心,则决非所谓学问之道。

(摘编自钱穆《关于学问方面之智慧与功力》)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做学问,不是研究学问,而是研究做学问的人,如果对做学问的人缺乏应有的认识,缺乏心灵上的对接,便不是真学问。

B.“把臂入林”是说阅读他人学问之书,还要去面见此人,感受此人。

唯其如此,方能领略其学问的真谛。

C.单纯阅读书籍只是获得一堆材料,增加一些见识,没有内在精神之传递与贯彻,交流与影响,因此做学问时阅读的作用并不大。

D.以自己之心来证发前人之心,即是“以自己之功力来体会前人之智慧”,要想达到此境界,则必须沉潜反复,密意追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即提出欧阳修与司马光在史学上之造诣与精神不同,意在证明做学问的人在智慧、境界和性格等方面的不同会造成其所做学问的差异。

B.作者在文中阐述做学问达到“升堂”境界,就像与古人周旋揖让于一堂之上,宾主晤对,情意相接,目的是论证古今之人彼此尊重、注重礼节。

C.作者在文中多次运用例证法,如列举欧阳修、王安石都学习韩愈,但三家之文字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意在证明讲学问既讲其源流承接,也讲研究做学问的人的不同。

D.首段指出治史学要懂史学家其人,接下来几段也主要从这个角度进行论述,如读古人书要知古人,讲学问要懂其源流承接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如果治学者不关注做学问的人,就会对古人的血脉精神了解不足,从而缺乏内在精神上的传递与交流。

B.“至少在我自己要感得是如此”,作者如此言说的目的是启示读者重视“把臂入林”精神的践行,起码自身要感到心知其人。

C.做学问到达“从学得师”这一步,才能神交古人,才能说有了师承,与前人同道而行。

这也是做学问需要追求的境界。

D.在学术传统上尚无知识,就忙着找材料,一心要创造,要出风头,只想显示个性,不想从师,作者认为这绝非做学问之道。

二、(2020江苏无锡江阴四校高一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传统书院的精神

  中国传统书院的根本精神,就是教之以为人之道,为学之方,这是教育的根本理念和宗旨。

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教育。

《礼记·

学记》中明确指出: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作为“立国之本”的教育并不是简单地教授知识,而是教之以为人之道和为学之方。

中国传统教育是将知识教育和德行教育结合在一起的。

近年来,教育界提倡与世界接轨,实际上存在一个误区:

在西方的教育传统中,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一般是分开进行的,学校是知识教育的场所,教堂是道德教育的场所。

中国传统教育是将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集于一身的,书院充分体现了这种理念。

在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中,道德教育又是放在第一位的,为人之道是传统书院教书育人的根本理念。

即使是知识教育,也不是灌输书本、章句的知识,而是教会人们发现、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方法和能力,这就是为学之方。

朱熹在《<

大学章句>

序》中明确规定了教育中的两个阶段的教学内容:

八岁到十五岁小学阶段是“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这个阶段的教育注重的主要是行为规范的养成;

十五岁以后大学阶段是“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注重道德修养、尊师重道,这些都是围绕着为人之道展开的,从小学到大学都要培养人的道德品质。

朱熹的学生将其关于读书方法的论述归纳成六条,这六条实际上也是书院的教学方法:

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这就是为学之方,从学习到实践的过程都提到了。

首先,中国古代书院的理念和宗旨是围绕怎样做人、成为怎样的人来展开的,教育的根本是培养一个真正的人。

我们经常会强调职业道德教育,但一个人连做人的基本道德都没学会,怎么可能会遵守职业道德呢?

他如果能够遵守做人的基本道德,那么也会遵守职业道德,二者之间是本末的关系。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做人之道是根本,只有抓住“本”,才能产生“末”,用王弼的话讲就是“举本统末”,“举本”才能“统末”。

其次,书院也继承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两个方面的配合非常重要。

一方面,不管你的资质、身份如何,都是“有教无类”;

另一方面,又要根据不同的资质进行不同的教育,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

再次,书院教育理念中根本的一点就是启发式教育。

孔子讲: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启发式教育的关键,然后才有“引而不发,跃如也”。

因此,学生一定要自觉主动地提出学习要求,老师才能给予针对性的教育。

传统的书院教育都是自觉自愿的,古代常有学子背着食物跑到深山老林去求学,主动性很强,做老师的就爱收这样的学生,对这样的学生才能进行启发式的教学。

有了自觉性、主动性,学生才可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此外,书院坚持的另一个原则就是自学为主,相互切磋,教学相长,自由讲学。

这是书院非常好的传统。

书院的精神是:

注重学术研究,深化学理探讨。

最后,书院还有一个传统,就是密切的师生关系,师生如父子,书院如家庭,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我们过去也常讲君父、臣子,父母官、子民,这都是通过父子关系构建一种亲情,然后形成融洽的关系。

是的,中国古代确实是家国同构,古人常把国天下变成家天下,然后把家天下推扩到国天下。

近百年来,我们批判宗法血缘制度的核心也是直指家国同构,不能否认家国同构确实有问题。

但是,这个问题也还有其他的维度,把地方官称作“父母官”,把官员、百姓的关系纳入“父母—子女”的关系中,就绝对不好吗?

父母对子女永远是无私奉献、不计回报的。

这一层关系,恐怕比雇佣关系要好很多。

所以,我们看任何问题都不能简单化。

当今教育非常需要师生如父子,书院如家庭这一书院传统。

传统书院里所有的老师和学生同学习、同探讨、同游乐,现在还有多少地方会这样做呢?

(摘编自楼宇烈《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的传统教育和西方的教育传统完全不一样,教育界提倡与世界接轨,实际上存在误区。

B.朱熹的学生从其关于读书方法的论述中归纳出六条读书方法,从学习到实践都提到了,这体现了中国传统书院的根本精神。

C.一个人只要能够遵守做人的基本道德,就会遵守职业道德,二者之间是本末的关系。

D.已有的教育认识和对传统文化的新思维都会影响我们对传统书院的精神内涵的理解。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多个维度审视传统书院的精神,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传统书院的师生关系。

B.文章围绕为人之道和为学之方展开论述,并指出了中国当代教育界存在的误区。

C.文章立足中国当代教育,在叙述过程中用大量篇幅阐述了书院教育的精神。

D.对中国传统书院的根本精神,文章先交代理念和宗旨,接着逐层分析,最后强调了师生关系的和谐。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生自觉主动地提出学习要求,老师才能给予针对性的教育。

因此,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启发式教育的关键。

B.如果当代教育能够践行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那么就可以保证每个学生的才华都能得到施展。

C.同窗、师生之间相互切磋,实现教学相长,自由讲学才能避免灌输。

D.家国同构是很复杂的问题,密切君臣关系、师生关系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三、(2020山东济宁高三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

材料一:

中国网络红人李子柒的美食视频在YouTube上走红:

三月桃花开,她采来酿成桃花酒;

五月樱桃季,她摘来酿成樱桃酒;

还有养蚕、缫丝、刺绣等,无不具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风味,加之低沉悠扬的传统曲风,一种诗意的山居生活情境呼之欲出。

这让她拥有了几百万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粉丝,传播最广的视频能收获两千多万的点击率。

有人认为这样的传播过于肤浅简单、深度不够,也有人认为这样的传播过于偏向展现中国的乡土生活,缺乏对中国现实情况的更为丰富的表现。

这两种说法对文化传播的理解都过于狭隘。

首先,李子柒的视频无疑是大众文化的一部分,让外界看到了中国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中别有意趣的一面。

这种大众文化的传播对增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破除刻板印象有积极意义。

其次,李子柒的视频以中国传统乡村生活及其中独特的物产为中心,通过生动丰富、具有现场感的介绍,让外界对中国人的生活和文化有了具体可感、生动鲜活的认知,自然而然地跨越文化障碍,也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一种在新媒体平台上“润物细无声”的文化传播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另外,文化传播还要了解受众需求。

传播往往不能只考虑“我有什么”,还要考虑“他对什么感兴趣”。

文化传播既要以我为主,也要对受众有深入的了解。

如果只是把“我的内容”做简单的单向传播,往往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摘编自张颐武《文化传播需要更多李子柒》)

材料二:

美食是文化中最容易理解和沟通的方面,知味赏味也是一种对文化的理解和接受。

往往有人认为这种文化交流和传播不够“高大上”,但实际上却是非常切实有效的传播手段,会对文化的相互理解与借鉴起到积极的作用。

文化的传播、文化影响力的扩大,往往要从日常生活、大众文化着手,从人们容易理解的角度出发。

“跨文化”传播要重视其中现实存在的“文化折扣”。

由于语境有别、生活方式有异、期待视野不同,传播的内容往往面临着“打折”问题。

很多优质内容和文化产品,因为这种折扣的损耗,往往会产生理解上的障碍和认知方面的困难,需要经过复杂的有关前因后果的阐释和解说才能为人们所理解。

因此,内容的选择、形式的创造要充分关注不同语境、不同人群的差异,有些可能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精准传播;

有些可能要跨越不同人群,寻求更为广泛的传播,力求让文化传播有效果、能落地。

比如日本的一些全球流行的卡通人物,如“口袋妖怪”,就由于易被接受而广受欢迎,衍生出许许多多的产品,近期还产生了像《大侦探皮卡丘》这样相当有影响力的影片。

这可以说是相当典型的跨文化传播的例子。

像皮卡丘这种卡通人物,创作者并不特别强调其日本特征,而是从很多共通的兴趣出发,通过人们易于接受的有趣形象,创造了许许多多的文化产品,反而在全球获得了相当大的影响力。

这种传播的方式和路径应对我们有所启发。

(摘编自张颐武《跨文化传播不要

忽视“文化折扣”问题》)

材料三:

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创造了多种多样、多姿多彩的文明。

透过这些生动丰富的文明形态,抓住交流互鉴这一本质要求,顺应文明发展规律,才能解除人类在文明发展道路上的诸多困惑,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

交流互鉴是文明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类文明有机体的基本特征。

人类在不同地区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不同的文明形态。

人们不仅要从自然界获取各种物质资源,还要在个体生命活动的基础上构建起种族、氏族、民族文化等。

历史上,受技术条件、交通工具的限制,文明之间的交流是一个长时段的缓慢的过程,但这种交流客观存在。

文明往往是内聚力和外引力的统一体。

一方面,它通过内聚力来维系自身的特质,使自身得以传承和延续。

另一方面,它通过外引力将外部资源转化成自身养分,使自身得以开放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来分散在不同地区的文明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

在这个过程中,不同文明的差异性逐渐表现出来,其互补性也会越来越强。

在这种背景下,一种文明的开放程度和借鉴能力就会成为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切生命有机体都需要新陈代谢,否则生命就会停止。

文明也是一样,如果长期自我封闭,就会走向衰落。

只有保持开放,通过交流对话,积极同其他文明进行交流互鉴,才能更好地获得外部参照,在互鉴中认知彼此优长、探寻互补空间、促进自身发展,从而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

交流互鉴是不同文明寻求合作共赢的必然途径。

不同文明承载着不同的价值,文明共同体也是价值共同体。

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生存的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智慧和精神追求。

不同文明既有各自特殊的价值,也有共同的追求。

比如,在当今世界,虽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复杂交织,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共同心愿。

我们应秉持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原则,加深对自身发展道路和其他国家发展道路差异性的认知,以团结、智慧、勇气促进交流互鉴,推动不同国家、不同文明走合作共赢之路。

文明交流互鉴应是平等的,而不应是强制的、强迫的,不应是单一的、单向的。

强调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认识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

多年来,世界格局不断变化,人们对不同文明共生共存规律的认识逐渐深化。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每一种文明都是美的结晶,都彰显着创造之美。

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相通的,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

我们既要让本国文明充满勃勃生机,又要为其他国家的文明的发展创造条件,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

(摘编自欧阳康《交流互鉴是文明

发展的本质要求》)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子柒的美食视频鲜活生动,降低了文化折扣,为更多样式的文化传播打开了空间。

B.文化传播既需要有优质内容、深度的价值理念,也需要有具体可感的传播方式。

C.美食文化的交流和传播虽然低端,但容易理解和沟通,因此李子柒的美食视频成了跨文化传播的成功案例。

D.人们对优质内容和文化产品会产生理解上的障碍和认知方面的困难,与语境、生活方式、期待视野等方面的差异有关。

8.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交流互鉴是文明存在和发展的本质所在,只要抓住它,就能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

B.文明要保持活力,不仅仅要做好自身传承和延续,更重要的是要善于将外部资源转化成自身养分。

C.具有各自特殊价值的不同文明,如果不能做到交流互鉴,就无法走合作共赢之路。

D.若要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我们就要以平等的姿态,优先为其他文明发展创造条件。

9.下列说法中,不能证明不同文明之间交流互鉴的必要性的一项是(  )

A.中国的一批网络影视作品被国际主流视频网站购买,并向全球观众推荐,中国网络文学在海外掀起一阵“翻译热”。

B.山东各地以乡村儒学讲堂、社区儒学讲堂等为载体,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使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C.敦煌研究院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通过“互联网+”传播敦煌文化、讲好“敦煌故事”,受到了来自海内外观众的广泛认可。

D.中医药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元素,近年来通过各类项目或平台走出了国门,其国际传播逐渐超越了自发性阶段。

10.材料一与材料三的论证思路有何不同?

 

11.如何促进文明的交流互鉴?

请综合上面三则材料的内容,进行简要概括。

古代论说文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问 说

刘开

君子之学必好问。

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

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

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

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

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

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

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

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

刍荛之微,先民询之。

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言,非苟为谦,诚取善之弘也。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学有未达,强以为知;

理有未安,妄以臆度。

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

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

人不足服矣,事无可疑矣,此唯师心自用耳。

夫自用,其小者也。

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宁使学终不进,不欲虚以下人,此为害于心术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

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

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

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故,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

不能问宜也。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

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

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

《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

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

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

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

悲夫!

(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

B.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

C.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

D.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说,古代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一种文体,大多是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类似于现代的杂文。

B.舜,中国上古时代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的首领,被后世尊为帝,列入“五帝”,史称帝舜、虞舜、舜帝。

C.庶人,泛指无官爵的平民、百姓,还包括有自由身份的劳动者及被免除人身依附关系的奴隶。

D.夫子,在本文中是对文学境界相当高的人的一种尊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子之学必好问”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它至少有两层含义:

一是治学者不能缺少“问”,二是“学”与“问”有着密切的关系。

B.作者举孔子、舜等古人的例子,意在说明“问”是古圣先贤的美德。

C.作者认为今人不好问的原因是今人所学的并不是“古人之学”,所喜爱的也不是“古人之好”。

D.本文在论证方法、语言风格上都可以看到模仿韩愈《师说》的痕迹,这两篇文章都重点论述了关于“尊师”与“重道”的观点。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

(2)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5—10题。

予幼师事先君,听其言,观其行事。

今老矣,犹志其一二。

先君平居不治生业,有田一廛,无衣食之忧;

有书数千卷,手缉而校之,以遗子孙。

曰:

“读是,内以治身,外以治人,足矣。

此孔氏之遗法也。

”先君之遗言今犹在耳。

其遗书在椟,将复以遗诸子,有能受而行之,吾世其庶矣乎!

盖孔氏之所以教人者,始于洒扫应对进退。

及其安之,然后申之以弦歌,广之以读书。

“道在是矣,仁者见之斯以为仁,智者见之斯以为智矣。

颜、闵由是以得其德,予、赐由是以得其言,求、由由是以得其政,游、夏由是以得其文,皆因其才而成之。

譬如农夫垦田,以植草木,小大长短,甘辛咸苦,皆其性也,吾无加损焉,能养而不伤耳。

孔子曰: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如孔子犹养之以学而后成,故古之知道者必由学,学者必由读书。

傅说①之诏其君亦曰:

“学于古训,乃有获。

”而况余人乎?

子路之于孔氏,有兼人之才而不安于学,尝谓孔子:

“有民人社稷,何必读书然后为学?

”孔子非之,曰:

“汝闻六言六蔽矣乎?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好智不好学,其蔽也荡;

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②;

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

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凡学而不读书者,皆子路也。

信其所好,而不知古人之成败与所遇之可否,未有不为病者。

虽然孔子尝谓子贡矣曰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欤?

“然。

非欤?

”曰:

“非也,予一以贯之。

”一以贯之,非多学之所能致,则子路之不读书未可非耶?

非此之谓也。

老子曰: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以日益之学,求日损之道,而后一以贯之者,可得而见也。

(选自苏辙《藏书室记》,有删改)

  [注] ①傅说:

商朝政治家。

②绞:

言语伤人。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手缉而校之      缉:

收集编次

B.然后申之以弦歌 申:

说明

C.有兼人之才而不当于学   兼:

胜过

D.其蔽也贼    贼:

偷窃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孔子尝谓子贡矣/曰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欤

B.虽然孔子尝谓子贡矣/曰/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欤

C.虽然/孔子尝谓子贡矣/曰/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欤

D.虽然孔子尝谓子贡矣/曰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欤

8.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盖孔氏之所以教人者,始于洒扫应对进退

孔子教育人的方法,是从家务劳动、礼节、应对进退开始的。

B.如孔子犹养之以学而后成

像孔子这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