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明清文学题库辅导考研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398690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0.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元明清文学题库辅导考研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宋元明清文学题库辅导考研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宋元明清文学题库辅导考研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宋元明清文学题库辅导考研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宋元明清文学题库辅导考研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宋元明清文学题库辅导考研版Word格式.docx

《宋元明清文学题库辅导考研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元明清文学题库辅导考研版Word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宋元明清文学题库辅导考研版Word格式.docx

八人都提倡散文,反对骈文,是唐、宋古文运动的健将。

明初朱右选辑八人古文为《八先生文集》(已佚),始有八家之名。

明中叶唐顺之选辑唐、宋文,亦取此八家。

嘉靖时茅坤编选《唐宋八大家文钞》,流传最广,八大家之名遂家喻户晓。

八大家散文风格各异,韩愈散文雄健奔放,波澜壮阔;

柳宗元散文精密峻峭,清新秀美;

欧阳修散文流畅婉转,迂徐委备;

苏洵散文博辩宏伟,简劲凝练;

苏轼散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

苏辙散文和平坦荡,体气离妙;

王安石散文峭刻雄劲,简丽幽远;

曾巩散文平易舒畅,简括严密。

八大家中,以韩、欧影响最大。

韩文如创阁奇景,欧文如江南秀色,并称“韩欧”。

八大家中的宋代六家,又都受韩愈影响。

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是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三苏等五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

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得散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7.韩潮苏海:

韩潮苏海是对唐代古文家韩愈和宋代文学家苏轼文学成就及特色的形象化概括。

南宋李涂《文章精义》中说:

“韩如潮,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海。

”概括了四大家散文的风格特征:

韩文象潮水一样浩荡奔腾,柳文晶莹活泼,欧文平易舒畅,苏文则显得“汪洋恣肆”。

后人论文不并称四家时,就常把韩愈、苏轼连在一起,称“韩潮苏海”。

8.六一风神:

欧阳修继承和发展了韩文“易”的一面,建立了平易流畅、委曲婉转的风格。

其散文措辞平易,用词造句精练而有变化,自然地叙事、自然地抒怀。

这标志着他得散文创作从崇尚骨力到倾心于风神姿态,从阳刚到阴柔的转变。

本质上是散文的诗化和情感的外显。

文章结构层次清楚而转折,语言平易自然。

这些都是“六一风神”的构成要素,这种特点偏向于阴柔之美。

9.苏梅:

北宋诗人苏舜钦、梅尧臣的并称。

最先将这两位诗人并提的,是他们的诗友欧阳修。

苏、梅的诗歌创作都有现实主义精神,在矫正西昆体之弊与开辟宋诗独特境界方面,都起过相当大的作用。

苏、梅二人文学成就大略相当,但他们的诗风很不一样。

梅尧臣诗多委婉闲淡之作,在艺术风格上追求“平淡”之美。

而苏舜钦诗直率自然,意境开阔,以雄豪奔放的风格见长。

二人以诗齐名,故曰“苏梅”。

10.江西诗派:

宋代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

因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而得名。

诗派成员多学杜甫,把杜甫和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成为一祖三宗。

该派创作强调“夺胎换骨”、“点铁成金”;

重视句法,喜用拗句;

崇尚瘦硬奇拗的诗风,追求字字有出处。

在创作实践中,诗派“以故为新”,重要作家诗风迥异,自成一体。

11.一祖三宗:

元人方回论诗的一种见解。

他贬斥北宋杨亿﹑刘筠等所创的西昆派,而推崇黄庭坚等所创的江西诗派,并主"

一祖三宗"

之说。

即以杜甫为唐诗之冠,是为一祖;

黄庭坚﹑陈师道俱师法杜甫,陈与义嗣于后,是为三宗。

12.江湖(诗)派:

南宋末年,杭州书商陈起将当时一大批诗人的诗集陆续以《江湖集》的名义刊行。

“江湖”二字,标明集中所录诗人的在野身份。

此派诗人多为政治上没有地位,流落江湖的失意文人,身份各异,没有公认的诗学宗主,其诗多效“四灵”。

江湖诗人时常抒发欣羡隐逸、鄙弃仕途的情绪,也经常指斥时弊、讥讽朝政,表达不与当政者为伍的意愿。

但有些“江湖派”诗人也关心时事,注意民生,诗中有比较浓重的家国之忧,民瘼之叹。

江湖诗人最擅长的题材是写景抒情,他们这方面受到“四灵”的影响,即字句精确,长于白描。

但境界较为开阔,又稍胜于“四灵”。

从总体上看,江湖诗派的风格倾向是不满江西诗风而仿效“四灵”,学习晚唐,但取经比“四灵”更宽阔一些,这基本上代表着南宋后期诗坛的风尚。

成就较著的诗戴复古和刘克庄。

13.西昆体:

宋初影响极大的一个文学流派,因创始人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集》而得名。

代表作家以杨亿、钱惟演、刘筠为魁首。

西昆体作家作诗宗李商隐,讲究辞采,多用故事,重格律和借代,大量用典,以偶丽为工,以表现才学和工力。

但西昆诗人专门模仿李商隐诗的艺术外貌,而缺乏李诗蕴含的真挚情感和深沉感慨,所以往往得其华丽的外表而缺乏内在的气韵。

诗歌内容无外乎歌咏宴饮生活、咏物、咏史及泛咏男女情爱。

是一种追求辞藻华美、对仗工整而内容空泛的诗体。

14.半山体:

又称“王荆公体”或“半山绝句”,指王安石晚年的诗歌创作而言。

其特点是重炼意,又重修辞,还有用事、造语、炼字等。

主要载体是其晚年雅丽清绝的绝句。

风格为寓悲壮于闲淡,既有清新闲适,又有沉郁悲壮。

“王荆公体”的长处是下字工、用事切、对偶精,既有深婉不迫处,又有生硬奇崛处,为江西派的先驱。

王安石晚年退居江宁半山园,自号半山老人。

他这一时期的诗歌被编订成《半山集》。

15.九僧体:

宋初诗歌流派。

“九僧”指希昼、保暹、惟凤、惠崇等九位僧人,其中最有名的是诗画皆通的惠崇。

当时西昆体盛行,九僧不满西昆体的浮艳诗风,崇奉晚唐贾岛、姚合一派,他们继承了贾岛、姚合苦心孤诣的苦吟精神,内容上多为描绘幽僻的山林景色和枯淡的隐逸生活,形式上也与贾、姚一样长于五律,风格清苦深细,时有精警之句,但往往有句无篇,并且题材偏窄,内容单调贫乏,诗境狭小。

16.山谷体: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将黄庭坚的诗列为“山谷体”。

山谷体诗歌是元佑时期宋诗发展到高峰期的产物。

其艺术特点主要有三:

一是喜用“拗句”,以避免平仄和谐以致圆熟的声调,给人以奇峭感。

这种刻意求奇而造拗句、作硬语的做法,是形成山谷体生新瘦硬的重要因素,其诗歌语言常以俗为雅,以故为新。

二是“用典”也是山谷体求创新的重要方面,是“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落实于具体的诗歌创作。

“点铁成金”是一种汲取经典书面语言以熔铸诗歌语言的方法。

“夺胎换骨”即指就古人诗意而加以点化以造成新的意境,援用前人之语而另立新意,达到“以故为新”的目的。

三是打猛浑入,打猛浑出。

以诙谐的口吻入诗,甚至命题谋篇都有该特点,作诗作杂剧。

以意脉的突然断裂而产生艺术张力,造成奇崛之感。

山谷体的生新瘦硬典型地体现了宋诗的艺术特征,但也有奇险、生硬、不够自然地特点。

17.诚斋体:

南宋诗人杨万里,号诚斋,其诗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被后人称为“诚斋体”,在当时和后代都享有盛名。

“诚斋体”可用“活”字来概括,在创作上纯以“活法”取胜并取得巨大成就。

风格特征是活泼自然,饶有谐趣。

其诗想象奇特,立意新巧,层次曲折深婉,善于调侃谐谑,细腻小巧,机智敏锐。

诗风清新自然,语言平易通俗。

但有些诗俚俗过甚,许多诗太尽太露或浅率无味。

18.陆放翁体:

是指南宋诗人陆游所创造的一种诗体。

因陆游号放翁而得名。

陆放翁体的主要特征是:

内容上主要体现为“集中十九从军乐”的爱国题材,感情上悲壮奔放,语言上平易晓畅,于易处见工,平中有奇,浅中有深,精炼自然,达到了“无一语不天成”的艺术境界。

19.易安体: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她强调“词别是一家”,以女性词人特有的细腻纤巧写闺情词而有丈夫气,创立独具一格的“易安体”。

易安体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在当时广为流行。

其艺术特点有三:

一是善用浅俗语,明白如话而又清新工巧,以寻常语度入音律,所作词无一字不协律,且能“化俗为雅”。

二是家国之痛与身世之悲相融合,又不失婉约词的本色,格调凄婉悲怆。

三是倜傥有丈夫气,温婉中透出刚健、洒脱,不同于一般婉约词。

20.慢词:

慢词是宋词的主要体式之一,它与小令一起成为宋代词人最为常用的曲调样式。

慢词的名称从“慢曲子”而来,指依慢曲所填写的调长拍缓的词。

《词谱》卷十慢词“盖调长拍缓,即古曼声之意也。

”“慢曲子”是相对于“急曲子”而言的,慢与急是按照乐曲的节奏来区别的。

21.婉约派:

宋词风格流派之一。

婉约,即婉转含蓄。

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煜、柳永、晏殊、欧阳修、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

22.豪放派:

其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

代表人物主要有苏轼、辛弃疾、张元干、张孝祥、刘克庄等。

豪放词派不但震烁宋代词坛,而且广泛地影响词林后学,从宋、金直到清代,历来都有标举豪放旗帜,大力学习苏、辛的词人。

23.格律词派:

南宋词派名。

此派以姜夔为首,其他代表作家有史达祖、吴文英、高观国、王沂孙、周密、张炎等。

他们作词以姜夔的“雅词”为典范,注重锤炼琢句,讲究格律,追求典雅、含蓄、柔婉和“清空”的艺术情趣,词的题材以咏物为主,讲究寄托,但有些词的意蕴隐晦难解。

是南宋后期同“辛派”相对的一个词派,又称“骚雅派”。

24.辛派词人:

是指南宋时期,受辛弃疾的影响而形成的一个诗词流派,其成员主要有陈亮、刘过、刘克庄等。

他们继承辛弃疾的豪放词风,意象宏大肆意,风格雄豪悲壮,意境慷慨激昂,以抗敌爱国、感抚时事为主要创作内容,使词更进一步散文化、议论化,但不如辛词蕴藉。

25.东坡乐府:

北宋苏轼的词集。

今存最早的版本是元代延佑年间括苍人叶曾云间南阜书堂刻本,该本子曾于一九五七年由古典文学出版社影印出版。

一九七九年,复旦大学中文系陈允吉用影印元刊本作底本,并以《宋六十名家词》、《四印斋所刻词》、《疆村丛书》等本子中所及苏轼词作校,校点整理,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乐府本是指秦汉时期的音乐机构,其任务是收集编纂各地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

后来也用来指代诗词曲,故苏轼词集也称“乐府”。

26.漱玉词:

指李清照的词集,为后人所辑。

因李清照济南故居前的漱玉泉而得名。

其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因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故其词集又命名为《易安词》,但已散佚。

27.《稼轩长短句》:

是南宋大词人辛弃疾的词作集,共收辛词620余首。

其词笔势纵横,雄健豪放,不为格律所拘,继承了苏东坡豪放派的词风,并在内容和艺术上进一步开拓了词的境界。

因辛弃疾的号稼轩,词又有长短句之称,故其词集取名《稼轩长短句》。

28.淮海居士长短句:

宋代词人秦观的词集,共三卷。

以描写男女恋情和身世之感为主,“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周济《宋四家词选》)是其显著特色。

但总的来说,题材比较狭隘。

因词句式长短参差,故有长短句之称,秦观又号淮海居士,故其词集便以《淮海居士长短句》命名。

29.《剑南诗稿》:

陆游诗词全集,共85卷,收录诗词9344首,为纪念蜀中生活故名。

陆游的诗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南宋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唱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

他的诗,意境高远、气魄宏大,风格雄浑豪放,色彩瑰丽,姿态万千。

其中《关山月》、《书愤》、《农家叹》、《示儿》等篇均为世人传颂的佳作。

30、话本:

中国古代小说的一种样式,是宋代的白话小说。

宋元时流行一种名为“说话”的娱乐形式,其内容为说书人讲唱各种题材类型的故事,其讲唱内容的底本,即称为“话本”。

话本是随着民间“说话”伎艺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样式,从敦煌发现的资料看,唐代已出现话本,但到宋元时代才渐趋成熟。

宋代话本小说,以全新的人物形象,通俗、生动的文学语言,曲折的故事情节,出现在古代文学史上,为后代通俗小说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31.平话:

也写作评话。

为话本体裁之一。

与诗话、词话相对而言,明清人多写作“评话”。

平话是只说不唱的平铺直叙的话本,盛行于宋元时期。

现存的中国宋元平话多为长篇,题材主要是历史故事,如《五代史平话》、《全相平话》五种等。

32、入话:

是小说话本的开端部分,它有时以一首或若干首诗词“起兴”,说风景、道名胜,往往与故事的发生地点相联系,或与故事的主人公相关联,有时先以一首诗点出题旨,然后叙述一个与此题旨相关的小故事,其行话是“做个得胜回头”,实则这个小故事与将要细叙的故事有着某种类比关系。

显然,入话的设置是说话艺人为安稳入座听众,等候迟到者的一种特意安排,也含有引导听众“话意”的动机。

33、诸宫调:

宋、金、元时代说唱文学的一种。

所谓诸宫调,是相对于限用一个宫调的说唱形式而言。

其中唱的部分用多种宫调串接而称。

则由若干曲牌联成短套,套曲可则一二首,多则十多首。

这一说唱形式,在宋室南渡后,传至南方。

南方的诸宫调主要以笛子伴奏,北方的诸宫调多以琵琶和筝伴奏,故北诸宫调也称“搊弹词”,某些作品还冠以“弦索”字样,以示其有别于南诸宫调的特点。

后来由说唱发展到舞台表演,形成杂剧。

今存作品有金佚名《刘知远诸宫调》(残篇)、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及元王伯成《天宝遗事诸宫调》(残篇)三种。

34.诗话:

宋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批评形式。

是中国古代诗歌体制特别是唐代律诗高度发展的产物,改变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原有的格局。

最早的诗话为北宋欧阳修的《六一诗话》。

诗话内容大体包括记事、考证和文学批评几个方面。

南宋严羽的《沧浪诗话》是最著名的宋代诗话。

35.《六一诗话》:

宋代欧阳修的诗论专著,一卷。

原书只称《诗话》,后人称引时名之为《六一诗话》、《六一居士诗话》、《欧公诗话》、《欧阳永叔诗话》、《欧阳文忠公诗话》等。

《六一诗话》是我国文学理论史上以“诗话”为名的第一部著作,开后代诗歌理论著作新体裁。

36.《沧浪诗话》:

南宋严羽所著关于诗的理论批评著作,它的系统性、理论性较强,对诗歌的形象思维特征和艺术性方面的探讨,论诗标榜盛唐,主张诗有别裁、别趣之说,重视诗歌的艺术特点,批评了当时以文字、才学、议论为诗的弊病,对江西诗派尤表不满。

又以禅喻诗,强调“妙悟”,对明清的诗歌评论影响颇大。

是宋代最负盛名、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部诗话。

全书分为《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考证》等部分。

37.宋代四大文献:

指由北宋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的《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册府元龟》等四部类书。

多取材于汉代至宋初的野史小说及释藏﹑道经和以小说家为主的杂著。

38.瓦肆勾栏:

勾栏,又作勾阑或构栏,宋代勾栏多同瓦市有关。

瓦市,又名瓦舍、瓦肆或瓦子,是大城市里娱乐场所的集中地,也是宋元戏曲在城市中的主要表演场所,相当于现在的戏院。

原意栏杆的勾栏在唐代已经与歌舞有关,北宋时,由于市民阶级的不断扩大,由于他们文化娱乐的需要而出现了“勾栏”。

宋朝的大城市内的勾栏,可供艺人演出杂剧及讲史、诸宫调、傀儡戏、影戏、杂技等等,可容纳观众数千人,勾栏内部则设有戏台和观众席。

(二)元代

1.元曲:

元代杂剧和散曲的合称。

杂剧是戏曲,散曲属诗歌,体裁不同,但两者都以曲词为主,合乐歌唱,故统称为曲。

因元杂剧成就最高,故又常以元曲为元杂剧的同义语,如臧晋叔的《元曲选》,实际是元杂剧选集。

2.元杂剧:

元杂剧又称北杂剧,是在诸宫调和金院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熟戏剧形式。

融合宋金以来的音乐、说唱、舞蹈等艺术形式,并在唐宋以来词曲和说唱文学的基础上,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相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在金、元之交,北杂剧的创作已达到相当高的艺术水平,著作作家有白朴、马致远、关汉卿等,多为金入元的文人。

元杂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戏曲艺术的成熟,对我国戏曲艺术发展有深远影响。

元杂剧的前期创作呈繁荣的局面,称为中国戏剧文学史上最为光彩夺目的黄金时代。

3.院本:

戏曲术语。

金元时戏曲艺人的居处称行院,行院演出所用的脚本即称院本。

院本体裁与宋杂剧相同。

元代陶宗仪《辍耕录》指出:

“院本,杂剧,其实一也。

4.北曲:

古代北方戏曲、散曲所用各种曲调的统称。

同韵以《中原音韵》为准,用七声音阶,声调遒劲朴实,伴奏以弦乐为主,故又有“弦索调”之称。

元杂剧基本用北曲,故又把元杂剧一本四折称为“北曲四大套”。

5.南戏:

是“南曲戏文”的简称,是宋以来的民间小戏,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大曲、诸宫调、滑稽戏等民间说唱技艺,以及宋杂剧表演故事的形式,并以南曲演唱为其基本特征,故称南曲戏文。

为区别于元代北方盛行的杂剧(北曲),故称之为南戏,又叫戏文。

因它起源于浙江温州一带,所以又称温州杂剧,因温州在唐代曾更名为永嘉郡,故又叫永嘉杂剧。

它的故事题材和演唱艺术又受北杂剧影响,并逐渐成为一种较成熟的戏剧形式。

南戏的体制结构灵活自由,曲牌运用较随意;

表演时不拘一格,有独唱、对唱,还有轮唱和合唱,各类角色都能歌唱,不似杂剧能由一人独唱到底。

《张协状元》是今存南戏剧本中最早的一种,其他著名的南戏还有《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孙屠》、“拜、荆、杀、刘”和《琵琶记》等。

6.散曲:

在元代,散曲一般称为乐府或词,有小令和套数两种感觉基本形式。

小令是单支的曲子,又叫“叶儿”,按不同的宫调曲牌创作,曲调不同,字数和句式也不一样。

套数又称套曲,由两支以上同宫调曲牌的曲子连缀而成,曲牌间的联系有一定的顺序,曲词须一韵到底,结尾时有“刹调”或“尾声”。

作为一种起源于民间新声的音乐文学,散曲具有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特点,“文而不文,俗而不俗”,成为当时极为流行的雅俗共赏的新诗体。

7.散套:

又称套数,散曲的大型体式。

因与小令的只曲形式不同,又称“大令”。

散套虽也由几个曲子组成,但它是独立成套,和剧曲前后有连贯的套数不同。

分南曲套数、北曲套数、南北合套等。

8.小令:

散曲体式之一。

体制短小,元人也称“叶儿”。

普通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但也有例外。

“摘调”、“带过曲”、“集曲”、“重头”、“换头”等都是小令的特殊形式。

9.带过曲:

作者在写散曲小令时,如果填完一曲,意犹未尽,可以再选一两支宫调相同而音律又恰能衔接的曲调继续填写,这种体式的散曲,称带过曲。

10.宫调:

戏曲音乐名称。

我国古代称宫、商、角、徽、羽、变宫、变徵为七声。

其中以任何一声为主均可构成一种“调式”。

凡以宫为主的调式称为“宫”,以其他各声为主的调式称“调”。

以七声配十二律可得十二宫,七十二调,合为八十四宫调。

戏曲里实际常用的是五宫四调即仙侣宫、南吕宫、黄钟宫、正宫、大石调、双调、商调和越调,统称“九宫”,南北的曲牌分属于各个宫调。

11.曲牌:

是传统填词制谱用的曲调调名的统称,俗称“牌子”。

曲牌各有专名,如《窦娥冤》中的【点绛唇】【混江龙】【油葫芦】等等。

每一曲牌都有一定的曲调,唱法、字数、句法、平仄等也有基本定式,可据以填写曲词。

12.衬字:

指曲谱规定字(正字)以外所加添的字。

元曲常常要加衬字。

13.科范:

是元杂剧戏曲术语,又写作“科泛”、“科凡”,简称“科”,指剧中人物的动作表情的舞台指示,也可指舞台的声响效果的舞台指示。

在南戏中称为“科介”,简称“介”其义与元杂剧中的“科”相同。

14.科介:

南戏戏曲术语,简称“介”。

其义与元杂剧中的“科”相同。

指剧中人物的动作表情的舞台指示,也可指舞台的声响效果的舞台指示。

15.元曲四大家:

在元杂剧作家中,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最受周德清等元明时人推崇,被称为“元曲四大家”,简称“关、马、郑、白”。

16.元剧五大家:

事指元代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郑光祖等五个杂剧作家。

语出王骥德《曲律》。

元剧五大家的创作,代表了元杂剧创作的最高成就,在当时与后世都产生了的重大影响。

17.元末四大南戏(“荆、刘、拜、杀”):

是指元末出现的《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四个南戏剧本,简称“荆、刘、拜、杀、”(也称“元末四大传奇”)。

这四个剧本与《琵琶记》是南戏成熟的重要标志。

18.元诗四大家:

指元代中期虞集、杨载、范椁、揭傒斯等四位诗人,简称为“虞杨范揭”。

语出清代宋荦《漫堂说诗》。

四家当时都颇有诗名,但作品多为题咏赠寄,内容较空泛,仿效唐诗,而风格各异。

19.铁崖体:

铁崖为元代诗人杨维桢的号,其人个性狂狷,认为诗是个人情性的表现,强烈主张艺术创作个性化。

他作诗有意不蹈袭前人法则,句法长短疾徐,用语秾丽险怪,甚至多用撤语僻词,写人之所不敢写,言人之所不敢言,自成一体,一时名震东南。

时人称为“铁崖体”,又称“铁体”。

20.酸甜乐府:

元代散曲作家贯云石、徐再思的散曲合集。

因贯云石号酸斋、徐再思号甜斋而得名。

贯云石散曲风格豪放中见清逸,徐再思散曲风格婉约清丽,民国任讷辑录贯云石的散曲作品一卷,称“酸斋乐府”;

徐再思的作品一卷,称“甜斋乐府”,合称“酸甜乐府”。

(三)明代

1.章回小说:

章回小说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体裁形式。

其特点是分章回叙事,回有回目,段落整齐,故事连接,首尾完整。

回目每句或七字或八字,或单句或双句,若为双句,上下句一般为对偶形式。

小说回目的功能在于提纲挈领地概括出本回的主要内容情节。

它的设立,实受宋元南戏、元杂剧题目正名的影响。

而采用对仗形式,则又吸收了格律诗对偶联的点睛之妙,引人注目,便于吟诵。

长篇小说回目的确立和发展,是中国长篇小说艺术形式日趋成熟的标志。

2.历史演义小说:

所谓历史演义小说,就是通过演绎历史事件,以反映历史发展概貌,记述朝代兴亡,总结历史教训的长篇小说。

3.英雄传奇小说:

所谓英雄传奇小说,是指通过描写英雄人物的传奇事迹,颂扬英雄的武勇和力量,反映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以寄托自己的情思的长篇小说。

晚清一些文人学者也称之为“传奇演义”或“英雄小说”。

4.神怪(魔)小说:

所谓神怪小说,是指通过敷演神仙妖异、怪力乱神故事,以寄寓某种哲理、映射针砭世道人情或寄托某种情趣的小说。

鲁迅称之为“神魔小说”,清末蛮(黄人?

)《小说小话》、张冥飞《古今小说评林》等称其为神怪小说。

5.世情小说:

所谓世情小说,就是以描写世态人情为旨趣的长篇小说。

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描写普通男女的生活琐事、饮食大欲、恋爱婚姻、家庭人伦关系、家庭或家族兴衰历史、社会各阶层的众生相,以反映社会现实的长篇小说。

6.拟话本小说:

所谓拟话本,是指由文人摹拟话本的体裁形式而创作的白话中、短篇小说。

其名最初见于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本用以指称宋元间受话本影响而产生的作品,如《大宋宣和遗事》等;

今则多指称明清文人模拟宋元话本而写的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