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长庆高级中学届高三语文月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92553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73.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届高三语文月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届高三语文月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届高三语文月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届高三语文月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届高三语文月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届高三语文月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届高三语文月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长庆高级中学届高三语文月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届高三语文月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理学诸子概括出了“三纲八目”的治国模式,期望君主志向确定而达到天下大治。

理学家提倡教化,整肃人心,通过书院讲习等传授儒家伦理,为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后世产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国家意识,与理学家及其追随者的讲学不无关联。

德治思想从确立始,历经几千年的演进,围绕“礼法并治、德主刑辅”的逐渐深入,为社会治理提供了指导思想。

当今社会,依法治国作为基本国策,强调法律的权威性、严肃性,任何人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有人认为法治与德治不能并存,否定“以德治国”。

古代社会提倡德治并非不讲法治,而是主张加强教化,做到礼法并用,宽猛相济。

我们要借鉴古代重视教化的传统,为“依法治国”打下“以德治国”的根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人们的生活,使大家自觉遵守社会规范,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法治现代化道路。

(选自2015年4月13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关于“德治思想”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德治思想最早出现于尧舜时期,《诗经》《尚书》中蕴含着前代圣贤以德治国思想的诗篇是最早的文字记载。

B.“敬天保民、以德配天”的德治思想,要求敬德、勤政爱民,以祈求上天佑护,得到民众的真心归附。

C.德治思想提倡“明德慎罚”,就是不专以刑杀立威,主张将道德教化与刑罚措施糅合起来,先教后罚,以刑辅德。

D.德治思想在孔子看来,就是要以礼乐为核心治理国家,突出教化的作用,达到社会秩序井然、人际间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孟子主张“以德服人”,陆贾强调“治以道德为上”,他们都反对用严刑峻法治理国家,进一步发展了德治思想。

B.董仲舒主张通过教化培养人的是非荣耻之心,不能只靠刑罚手段治理国家,这为汉代德治思想定下了基调。

C.唐高宗、武则天时期,深受唐太宗等人德治思想的影响,统治者缓刑用仁,谨慎治国,实现了天下大治。

D.在宋代理学形成时期,朱熹制定了爱民如子、平易近人、爱惜民力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德治思想打上了理学烙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周孔之教”重要组成部分的德治思想,经过后人的不断探索,大大丰富了其内涵。

B.隋朝二世而亡对唐太宗“抚之以仁义,示之以威信”等治国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为宋代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C.宋代理学家借书院讲习等传授儒家伦理,倡导教化,整肃人心,对后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意识的产生有一定影响。

D.古代社会所提倡的“加强教化,礼法并用,宽猛相济”的主张,对于当今社会治理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袁枢,字机仲,建之建安人。

幼力学,尝以《修身为弓赋》试国子监,周必大、刘珙皆期以远器。

试礼部,词赋第一人,教授兴化军。

为礼部试官。

常喜诵司马光《资治通鉴》,苦其浩博,乃区别其事而贯通之,号《通鉴纪事本末》。

参知政事龚茂良得其书奏于上孝宗读而嘉叹以赐东宫及分赐江上诸帅且令熟读曰治道尽在是矣

他日,上问袁枢何官,茂良以实对,上曰:

“可与寺监簿。

”于是以大宗正簿召登对,即因史书以言曰:

“臣窃闻陛下尝读《通鉴》,屡有训词,见诸葛亮论两汉所以兴衰,有戒,垂法万世。

”遂历陈往事,自汉武而下至唐文宗,偏听奸佞,致于祸乱。

上曰:

“朕不至与此曹图事帷幄中。

”枢谢曰:

“陛下之言及此,天下之福也。

兼国史院编修官,分修国史传。

章悼家以其同里,宛转请文饰其传,枢曰:

“吾为史官,书法不隐,宁负乡人,不可负天下后世公议。

”时相赵雄总史事,见之叹曰:

“无愧古良史。

迁大理少卿。

通州民高氏以产业事下大理,殿中侍御史冷世光纳厚赂曲庇之,枢直其事以闻,人为危之。

上怒,立罢世光,以朝臣劾御史,实自枢始。

诏权工部侍郎。

因论大理狱案请外,有予郡之命,既而贬两秩,寝前旨。

光宗受禅,叙复元官。

擢右文殿修撰、知江陵府。

江陵濒大江,岁坏为巨浸,民无所托。

楚故城楚观在焉,为室庐,徙民居之,以备不虞。

种木数万,以为捍蔽,民德之。

开禧元年,卒,年七十五。

创作《易传解义》及《辩异》《童子问》等书藏于家。

 

(选自《宋史·

袁枢传》,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参知政事龚茂良得其/书奏于上/孝宗读而嘉叹/以赐东宫及分赐江上诸帅/且令熟读/曰/治道尽在是矣/

B.参知政事龚茂良得其书/奏于上/孝宗读而嘉叹/以赐东宫及分赐江上/诸帅且令熟读/曰/治道尽在是矣/

C.参知政事龚茂良得其书/奏于上孝宗读/而嘉叹以赐东宫及分赐江上诸帅/且令熟读/曰/治道尽在是矣/

D.参知政事龚茂良得其书/奏于上/孝宗读而嘉叹/以赐东宫及分赐江上诸帅/且令熟读/曰/治道尽在是矣/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关,在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

B.教授,学官名。

始于宋代,为讲解经义、掌管课试的一种文职官员。

C.礼部,中国古代官署,掌管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祀、贡举、户籍等事项。

D.受禅,是中国古代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

文中指新皇帝接受旧皇帝让给的帝位。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袁枢文才突出,学识渊博。

他少年时努力学习,周必大等人看好他的前程;

他考词赋第一名,喜爱《资治通鉴》,并改编了这部著作,且著述丰富。

B.袁枢积极进言,敢于弹劾权贵。

皇帝关心提拔袁枢,袁枢借史事劝诫皇帝。

御史冷世光违法乱纪,袁枢弹劾他,认为冷世光是个危险人物,最终冷世光被罢免。

C.袁枢为人正直,修史秉笔直书。

他负责修国史,章悼是他的同乡,向他委婉请求修饰白己的传记,被袁枢严词拒绝,宰相赵雄知道后赞赏了袁枢。

D.袁枢为民办实事,体恤百姓。

他在江陵任职,江陵靠近长江,每年遭受水患,百姓遭殃;

他建房子安置百姓,种树木防备水灾,百姓感激他。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屡有训词,见诸葛亮论两汉所以兴衰,有戒,垂法万世。

(5分)

译文:

(2)因论大理狱案请外,有予郡之命,既而贬两秩,寝前旨。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题西溪无相院

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8、张先善写"

影"

,人称"

张三影"

这首诗多处写到“影”,有的是明写,有的是暗写。

请找出两处暗写“影”的诗句,并加以说明。

(5分) 

9、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

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古代诗文有许多名句表达时光流逝、壮志难酬的感叹,如曹操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去日苦多”;

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

杜甫《登高》“,潦倒新停浊酒杯”;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则有“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2)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以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桃源的宁静温馨、百姓和平安逸的生活的句子是“,”。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

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把所选的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只能做所选定的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作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

(25分)

回娘家

秋子红

秋葵是杨家屯最漂亮的媳妇,娘家远在大山深处。

由于缺水,娘家一带漫山遍野光秃秃的,农作物只长山芋和荞麦。

这一年遇上天旱,山芋秧子一棵棵萎了,荞麦下不了种,家里实在揭不开锅,爹便托人带领秋葵走出数百里的大山,来到杨家屯,于是,秋葵便成了比自己大十岁的杨木根的媳妇。

木根知道秋葵心里最怕人碰的痛处,暗想,一定要善待秋葵,不能让她伤心难过。

但木根也与其他男人一样,火气一上来,轻了咆哮如雷,甚或抬手就是一把掌,“啪”的一声掴在秋葵脸上。

秋葵转过身,躲着人,用手捂了脸,只让泪水从指缝间悄悄流出。

这事儿若摊在村里别的媳妇身上,肯定要嚎、要闹,等嚎够了闹够了,肯定会卷起包袱回娘家。

然后,娘家的七大姑八大姨九个伯母六婶子肯定要找上门来理论,最终,等男人上门赔够了礼道够了歉,媳妇才在娘家兄弟们的护送下,大摇大摆走进家门。

秋葵娘家远,受了委屈,泪只流在自己心里。

流完了,照样像往常一样喂猪、烧饭、拉土、锄麦,悉心伺候木根、孩子和公婆。

转眼间,儿子小根已经4岁。

春节过后,小根在街上玩,看到邻居家的叔叔用自行车驮了媳妇和娃儿去外公家。

小根看得心热,急忙跑回家,扯着秋葵衣角,说要去外公家。

秋葵刚才还笑着的那张脸顿时不自然起来,嘴唇哆嗦着说:

“乖儿子,外公家远,明年咱们有钱了,就去外公家。

”小根哪里肯听这一套,跺着脚又哭又闹,木根大喝一声,小根“哇”的一声哭了,秋葵急忙将小根搂在怀里,也哭了。

这时,木根的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横竖不是个味儿。

后来,小根渐渐懂事了,便再也不提要去外公家的事了。

再后来,家里的光景一天天好了起来,秋葵便常常念叨要回娘家。

这一年,秋葵攒够了车票钱,正要商议着回趟娘家,不料公爹殁了。

等埋葬了公爹,木根欠下一屁股债,秋葵便将车票钱给了木根。

又一年春天,木根刚从县城火车站买了车票。

夜里,小根肚子疼。

秋葵与木根连夜将小根送到县医院。

医生一检查,说是急性阑尾炎,需要做手术。

第二天,秋葵便让木根将车票拿到火车站退了。

又一年春天,木根刚要去县城买火车票,就接到村长的通知,说村里引来了农田水利建设扶贫项目,供水管道途经木根的承包田,需要木根亲自规划承包田灌溉工程的实施方案。

木根高兴得像个孩子,一蹦一跳地去了承包田。

玉米吐缨时,秋葵对木根说:

“今年粮食丰收在望,我们很快就有钱了,等收完秋,我们带上小根回趟娘家吧。

爹有气管炎,娘有腰疼病,这几年也不知好了没;

弟弟现在该娶媳妇了,也不知娶下媳妇没;

妹子最小,不知现在还上不上学……”

木根抢白道:

“小根不上学了?

像你一样当文盲啊?

秋葵脸一红,不好意思地低头笑了。

秋葵终于要回娘家了。

这一天,秋葵和木根去了趟县城,除了买了新衣新鞋外,还给娘家的父母弟妹买回了大包小包的礼品。

天刚蒙蒙亮,秋葵便烙好干粮,做熟饭菜,叫醒木根。

吃罢早饭,便出了村子。

秋葵背着行李,走在前头。

高挑的身子一摆一摆,走得很急。

走得木根出了一身热汗。

上了火车,木根在行李架上放好行李,便拣靠窗的座位和秋葵面对面坐了下来。

车窗外,阳光照着明媚的田野,好看极了,那些树呀房子呀电线杆呀飞似的向后退着……

出了火车站,换了一程大巴车,秋葵和木根走在一条在山间绕来绕去的土路上,秋葵的话一下子多了起来。

一会儿掐一朵路边的野花,一会儿放下行李,跳上土坡摘一把野枣送给木根。

木根第一次感觉,平日里温温顺顺沉默不语的秋葵,其实挺爱说话的。

翻过了数座山梁,远处,有几户人家稀稀落落卧在山野里。

秋葵顿时觉得这里的天比以前蓝了,山也开始绿了起来,空气也似乎更加温馨了。

秋葵兴奋地指着前方,对木根说:

“前面那个村子里,大梧桐树下,就是俺家。

说话时,一汪眼泪蓦然间从秋葵黑亮的眼睛中涌了出来,她不停地用袖角擦着。

擦着擦着,双腿一软,跪在山梁上,放声哭了起来。

木根背着行李,在秋葵身后,呆呆地站着。

远方,夕阳里,一棵硕大的梧桐树隐约可见,树旁一户人家屋顶的烟囱里,一缕炊烟那么白那么亮那么纯朴那么亲切地向着满天的彩霞袅袅腾腾地飘着。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巧妙运用了对比手法。

如秋葵被丈夫掴脸与村里别的媳妇遇此情况对比,突出了杨家屯一带的风俗习惯和该村媳妇的家庭地位。

B.小说关于秋葵三次回娘家而未能如愿的描写,把秋葵家庭的变化放到社会大背景中展现,既丰富了秋葵的形象,又给人以真实感。

C.秋葵在山间绕来绕去的土路上一会儿掐一朵路边的野花,一会儿放下行李跳上土坡摘一把野枣给木根,表现了回娘家时的兴奋心情。

D.秋葵发现娘家所在的偏远深山天比以前蓝了,山也开始绿了起来,空气似乎更加温馨了,从正面表现了娘家人的生活也在悄悄改善。

E.篇末描写娘家“炊烟那么白那么亮那么纯朴那么亲切地向着满天的彩霞袅袅腾腾地飘着”,表现出秋葵看见娘家后感到满目的熟悉与亲切。

(2)小说中的秋葵有哪些性格特点?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秋葵“双腿一软,跪在山梁上,放声哭了起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请结合作品内容进行分析。

(4)小说是怎样叙述“回娘家”的故事的?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25分)

蔡元培:

引领时代风气的大先生

1916年,蔡元培是应教育总长范源濂的电报回国的。

这位他当年的旧部言辞恳切:

“国事渐平,教育宜急。

现以首都最高学府尤赖大贤主宰……”当时的北大还是老样子,是个“臭虫窝”、“大染缸”。

对于北大这种状态,几任校长都无能为力。

或许是“国事渐平,教育宜急”打动了蔡元培,这与他这么多年来教育救国的奋斗历程不谋而合。

1917年1月4日,蔡元培踏入北大。

从此,北大这一潭死水掀起大波澜。

蔡元培开始了他一生最为辉煌和伟大的教育改革。

先生在此,北大重生。

他广延积学与热心的教员,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学术为天责的前提下,他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随后,陈独秀来了,胡适来了,梁漱溟来了……一时间,北京大学集合了当时最优秀的学术头脑。

蔡元培留学德国,发现德国的大学管理十分民主,而且,他发现学校不会因为校长的去留而出现教学秩序、教学质量大的波动,因为学校是由教授来管理的,校长和各学科长由教授会公选出来。

早在1912年,蔡元培起草颁布的《大学令》中就提出教授治校的相关内容,如第十六条提出:

“大学设评议会,以各科学长及各科教授五选若干人为会员,大学校长可随时召集评议会,自为议长。

蔡元培来到北大当校长时,北大仍没有评议会,因为当时的教育部始终不允许成立。

这次蔡元培据理力争,得到当局的同意。

在北大的第一年,蔡元培就制定了《北京大学评议会规则》,组建了大学评议会,作为学校最高立法机关和权力机关,以让更多的教授议决立法方面的事。

随后,北大评议会决定在北大各学科(系)设立教授会,规划各学科的工作。

从此,旧北大官僚衙门般的管理体制被教授治校的体制取代。

经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教授治校的洗礼,北京大学脱胎换骨。

蔡元培被誉为引领时代风气的“大先生”

蔡元培成功地革新了北大,他的办学理念深得高等教育界的认同和效仿。

蔡元培之后的北大校长蒋梦麟,在任期间始终奉行蔡先生的办学理念和主张。

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在抗战后期筹划复校时重温蔡元培的经验,刻意模仿。

直至今日,蔡元培改革北大的往事仍被反复提起,后人渴望予以复制甚至超越,但人们往往失望地发现,有很多无法复制的东西,比如先生的人格魅力。

他是一位谦谦君子,但仍时有金刚怒目的一面。

1922年10月,北大发生了“讲义风潮”,蔡元培的校长室外聚集了几百名学生,起哄呐喊,要求废除收取讲义费的决定,蔡元培对学生破坏纪律十分生气,他向学生吼道:

“我跟你们决斗!

”直到逼得学生慢慢散去。

更多时候,先生是个“老好人”,冯友兰、罗家伦在回忆文章中多次提到聆听先生的教诲时如沭春风的感觉。

蔡元培经常写介绍信,哪怕只有一面之缘,只要有一技之长无不相助,其提携后辈之心让人为之动容。

在混乱的民国时代,争名逐利、爱财弄权是时代的底色。

蔡元培是开国功臣,是教育总长,是北大校长,是中央研究院院长,足可谓位高权重,但大先生蔡元培竟没有自己的房子。

从绍兴山阴县笔飞弄走出来,求学、入仕、从教、革命、游学,到回身教育,蔡元培怀着救治病中之家国的热切,努力培养大写的人,为时代营造风气。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相关链接:

①蔡元培改革北大的影响不仅局限于教育领域。

孙中山先生也从北大改革中受到巨大启发,认识到思想学术带动社会政治变革的内在规律,于是他后来大力改组国民党采取切实举措,为国民党注入了新的活力。

可见,北大在思想文化方面的改革影响到中国社会层面的变化。

(摘自《我们怎样才能更靠近蔡元培》)

②在北大改革中,祖父遵循“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

他主张,“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任他们自由发展”。

为了扭转北大的学术风气,祖父凭借其渊博的学识,融合中西文化的眼界,以兼容并包的用人方针,使北大聚拢了一批学有专长的教授。

(摘自蔡磊砢《我是祖父的追随者》)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蔡元培一直渴望“教育救国”。

1916年,教育总长范源濂邀请蔡元培回国主持北大,这与蔡元培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欣然应邀。

B.蔡元培努力改革学校的管理方式。

他起草《大学令》提出设立大学评议会;

任职北大时,不顾教育部反对,组建了大学评议会。

C.在北大改革中,蔡元培主张的开放、包容,并非没有限制。

各种学派首先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才听任它们自由发展。

D.蔡元培治理北大,具有国际化的视野。

他借鉴德国民主管理大学的经验,由教授管理学校,大学评议会规划各学科的工作。

E.他是一位谦谦君子,但在处理特殊情况时,也有自己的底线。

他面对不守纪律的学生,毫不退缩,最终使“讲义风潮”平息。

(2)文中说“先生在此,北大重生”,请简要概括蔡元培是如何使北大获得“重生”的。

(3)为什么说蔡元培在北大的改革“引领时代风气”?

请结合材料,简述其原因。

(4)蔡元培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第Ⅱ卷表达题(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巴萨头牌球星梅西,就对恩里克的非常不满,梅西甚至认为球队到了换帅才能扭转危局的时刻.

②那些年风雨一起,那些年,那些年我混过也爱过,到最后各奔前途,我也曾经憧憬过,后来没结果。

③外交部发言人秦刚23日表示,日本领导人如果,将使日本朝着危害亚洲、危害世界,甚至危害日本自身的危险方向越走越远。

A.独断专行飞扬跋扈一意孤行B.飞扬跋扈独断专行一意孤行

C.一意孤行飞扬跋扈独断专行D.一意孤行独断专行飞扬跋扈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一书以近200个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为对象,除了从语音的正误方面作出判断外,还注重对读错的原因进行分析。

B.香港政府强调,“占中”只会影响社会秩序,破坏市民的生活甚至生计。

民主不只是制度,还是态度,不应让个人诉求凌驾于社会利益之上。

C.2014年“双十一”,淘宝24小时便创造出571多亿的成交额。

在电子商务的攻势下,每年“双十一”已经由光棍节脱胎换骨,变成了全民狂欢的购物。

D.埃博拉病毒疫情自2014年2月在几内亚爆发以来,已扩散至部分西非国家,如果不采取具体措施,病情很容易迅速蔓延,给人类健康带来威胁。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几天的阳光在柳条上撒下的一抹嫩绿,被尘土埋掩得有憔悴色了,。

还有干裂的大地和树根也早已期待着雨。

那隆隆的有力的搏击,从山谷返响到山谷,。

细草样柔的雨声又以温存之手抚摩它,。

①使它簇生油绿的枝叶而开出红色的花

②仿佛春之芽就从冻土里震动,惊醒,而怒茁出来

③雨却迟疑着

④这些怀想如乡愁一样萦绕得使我忧郁了

⑤是需要一次洗涤

⑥我怀想着故乡的雷声和雨声

A.③⑤①④⑥②B.③⑤①②④⑥C.⑤③①④②⑥D.⑤③⑥②①④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

抑郁症并非伤春悲秋者的专利,它是①,不分男女老幼,不管地位高低。

目前,抑郁症这种心理疾病的成因并无定论,一般人都觉得抑郁症只是心理原因造成的,哈佛医学专家则认为,②,包括大脑对于心境的错误调节、基因易损性、生活中的压力事件、药物和药物使用问题等。

我国的一些学者也认为,③,还和某些人体器官、组织结构发生病理性改变有关。

17、下面是某教师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验的教学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答: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一棵有毒的树矗立在路旁。

第一种人大老远看了,赶紧绕道而行,他们一点也不愿接近,生怕不小心会中毒。

第二种人来到树边,看见这棵树,马上就想到它的毒素,急着要砍除它,以免有人受害。

第三种人有着不同的心态,愿意带着慈悲的心去思索:

这棵树也有生命,不要轻易地毁掉。

于是在树旁圈上篱笆,注明有毒,以此避免危害到路人。

至于第四种人,在看见这棵树的时候,会说:

“喔!

一棵有毒的树,太好了,这正是我要的!

”他们开始研究树的毒性,与其他药材的成分混合,制成了可以救人的新药。

请根据以上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引出一个有意义的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6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试卷

语文答题卷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二)古代诗歌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