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形成性考核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378679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法制史形成性考核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国法制史形成性考核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国法制史形成性考核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国法制史形成性考核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国法制史形成性考核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法制史形成性考核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国法制史形成性考核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法制史形成性考核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法制史形成性考核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C、二千 

D、三千

3、在我国,首次制定赎刑是在(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4、秦穆王是曾命( 

)作刑。

A.周公 

B、吕侯 

、C李悝 

D、邓析

5、商朝法律中对有利于周统治者的某些内容在西周被称做( 

),作为一种法律形式。

A.诰命 

B、礼 

C、遗训 

D、殷彝

6、西周时期,中央直辖地区的司法机关为( 

A.遂士 

B、士师 

C、大司寇 

D、小司寇

7、西周时期,刑事案件的书状叫( 

A.均金 

B、束矢 

C、剂 

D、傅别

8、我国首次公布成文法是春秋时期郑国的( 

A.商鞅 

B、子产 

、邓析 

D、李悝

9、春秋时期晋国赵鞅公布成文法时,遭到( 

)的反对。

A.孔子 

B、叔向 

C、邓驷遄 

10、秦朝的中央最高司法审判机关及其长官的名称为( 

A.大司寇 

B、小司寇 

C、士师 

D、廷尉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分20分)

1、夏朝的监狱叫( 

A.圜土 

B、夏台 

C、均台 

D、囹圄

2、奴隶制肉刑包括( 

A.墨 

B、劓 

C、刖 

D、宫

3、以下属于商朝死刑的有( 

A.炮烙 

B、脯 

、C劓殄 

D、墨

4、商朝的王位继承制度先后实行了( 

A.禅让制 

B、嫡长继承制 

C、兄终弟及 

D、父死子继

5、西周的九刑是五刑加上( 

)四刑。

A.流刑 

B、赎刑 

C、鞭刑 

D、扑刑

6、西周时期婚姻的缔结实行( 

)原则。

A.父母之命 

B、媒妁之言 

C、同姓不婚 

D、附远厚别

7、春秋时期楚国制定的法律有( 

A.《被庐之法》 

B、《仆区法》 

C、《茆门法》 

D、《常法》

8、秦朝的立法指导思想有( 

A.法者,公布之图籍 

B、法令由一统 

C、事皆决于法 

D、以刑杀为威

9、秦朝中央行政机关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指(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10、秦朝的经济立法包括( 

A.关于自然资源保护方面的立法 

B、关于农业生产管理方面的立法 

C、关于官营手工业管理方面的立法 

D、关于市场贸易管理方面的立法

四、名词解释(每题6分,分30分)

1.质剂

2、六礼:

3.五听:

4.《法经》:

5.以古非今罪:

五、案例分析

1.商纣争太子案

这是记载于《吕氏春秋》中的一个案例。

商纣在当上太子之前,纣的母亲有三个儿子,分别是大儿子微子启,二儿子仲衍,小儿子受德(即纣)。

纣的母亲在生前两个儿子的时候,还是妾,等到生纣的时候,已经是王的妻子了。

后来纣的父母想立大儿子为太子,太史据法力争道:

有妻子的孩子就不能立妾的孩子为太子,最后只好立纣为太子。

问题:

(1)在商代妻和妾的区别是什么?

(2)嫡长子继承制的含义及意义。

2.车裂商秧案

这是战国初秦孝公时期的著名案件。

战国初期,商鞅带着李悝的《法经》来到秦国,得到秦孝公的信任,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改革,商鞅变法为律,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

废井田,开阡陌,奖励军功,进一步破除了宗法贵族的特权,按照什伍组织编定居民户籍,使之互相负连带责任,这一系列措施虽然有效,但却损害了贵族的利益,因此引起了贵族的不满。

尤其商鞅主张法家的重刑主义,刑无等级,以至于太子驷犯法,刑及太子的师傅公子虔,从而得罪了太子。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太子驷继位,贵族们见商鞅失去了依靠,纷纷向国王表示对商鞅的不满,坚决反对商鞅的变法,尤其公子虔一再进谗言,商鞅见形势危机不得不逃跑。

而商鞅改革中,曾经严格规定:

为防止奸人逃匿,店客不准擅自留客人过夜,旅客住店必须持有官府凭证,否则店主与奸人同罪。

由于商鞅在变法中雷厉风行,这项规定执行得非常严格,所以商鞅想避难于一家小店时,由于没凭证被拒绝,并且被明确告诉商君之法不可违,商鞅无奈,又试图逃奔魏国,被拒,只好回到秦国封地起兵反抗,最终被俘后受了车裂死刑。

(1)结合教材,简述商鞅改革的主要内容。

(2)请叙述刑、法、律的概念及其与中国法制发展的关系。

中国法制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2

(第6—10章)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汉代的买卖契约叫( 

A质剂 

B券书 

C文券 

D散估

2、汉代把对被告人进行审讯称为( 

A乞鞫 

B读鞫 

C鞫狱 

D断狱

3、最先改具律为刑名,并冠于律首的是( 

A魏律 

B晋律 

C北齐律 

D北魏律

4、“八议”最早规定在( 

5、“重罪十条”最早规定在( 

6、以下确立封建制法典十二篇体例的是( 

7、隋朝以( 

)为中央审判机关。

A司寇 

B御史台 

C廷尉 

D大理寺

8、唐律的第十一篇是( 

A名例 

B卫禁 

C户婚 

D捕亡

9、《大中刑律统类》共( 

)门。

A120 

B121 

C69 

D70

10、明朱元璋以( 

)为立法指导思想制定明律。

A明德慎罚 

B德刑并用 

C法令由一统 

D重典治乱国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两汉时,妾的名称有( 

A小妻 

B小妇 

C外妇 

D下妻

2、蜀国共同制定“蜀科”的有( 

A诸葛亮 

B刘巴 

C法正 

D李严

3、北朝的法律主要有( 

A《麟趾格》 

B《大统式》 

C《北齐律》 

D《北魏律》

4、隋朝的主要立法有( 

A《新律》 

B《开皇律》 

C《大业律》 

D《大业令》

5、唐朝的主要立法有( 

A《唐六典》 

B《武德律》 

C《贞观律》 

D《永徽律》

6、《大中刑律统类》是将( 

)混合编在一起,改变了传统体例。

A律 

B令 

C格 

D式

7、唐律在第一篇名例中规定了若干刑法原则,有( 

A划分公罪与私罪 

B同居相隐 

C同罪异罚 

D老小废疾减免刑罚

8、唐代官吏犯赃罪主要有三种情况,分别是( 

A受财枉法赃 

B受财不枉法赃 

C受财监临赃 

D群盗

9、元律宣布各族人民法律上的不平等,按民族标准把人民划分为( 

A蒙古族 

B南人 

C色目人 

D汉人

10、明律规定了封建国家的专卖制度,包括( 

A钱法 

B钞法 

C盐法 

D茶法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亲亲得相首匿:

2.官当:

 

3.唐律疏议:

4.宋刑统:

5.秋审:

四、案例分析(每题10分,共20分)

1.缇萦上书救父。

汉文帝刘恒继位后,继续实行汉朝初年的“休养生息”政策,同时采取措施废除一些严酷的法律,如即位后就“除收孥诸相坐律令”,只惩罚罪犯而不株连家属;

次年又废除“诽谤妖言之罪”。

十三年五月又下诏废除肉刑,应当判黥、劓、刖的改判笞刑,而肉刑的废除与当时发生的一次偶然事件缇萦上书有关。

  当时齐国的太仓令淳于意犯罪应当判刑,朝廷下令将他逮捕押送长安。

淳于意没有儿子,只有五个女儿。

在押解长安前,淳于意骂自己的女儿说:

“生了几个孩子,没有一个是男的,家里遇到急事,一点用处都没有。

”他的小女儿缇萦非常伤心,就跟着父亲到了长安,希望能有机会解救父亲。

到长安后,缇萦向朝廷上书说:

“我的父亲在齐国做官,当地的老百姓都称赞他公正廉洁,现在他犯了法,按照法律也应当接受制裁。

但我感到伤心的是,人死了后就不能再复生了,人接受肉刑后,身体也不能复原,即便他想悔过自新,也做不到了。

为了我的父亲,我愿意被收入官府做奴婢,来赎我父亲的肉刑,使我父亲能有机会改过自新。

  上书送到汉文帝那里后,文帝一方面被她的孝心所感动,同时也觉得肉刑不人道,不利于犯人改过从善,于是就下令说:

“我听说舜的时候,有人犯罪后,只是给穿上有特殊图形的衣服,作为羞辱的标志,百姓就不犯法,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政治清明到了极点。

而现在有三种肉刑,但犯罪现象依然不能制止,这个过错在哪里呢?

”他将当时犯罪现象频繁归结到自己身上,认为是自己的道德教化不当,由于对百姓的教育诱导不够,百姓才掉进法网。

他责备自己说:

“《诗经》上曾经说过,和易近人的官员,就像是百姓的父母。

现在人有了过错,就还没有进行教育,就对他们实行刑罚,结果有的人想改过从善也没有机会了。

肉刑造成人的肢体断裂,身体受损,以至终身残疾,给人造成巨大的痛苦,是不道德的,这怎么符合我们应当做百姓父母的意思呢?

肉刑应该废除了。

  文帝的诏令下达后,丞相张苍、御史大夫冯敬上奏说:

肉刑是用来惩罚犯罪的,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

皇帝您下了命令,可怜百姓一旦犯罪被处肉刑,将会终身受痛苦,即便罪人一心向善也没有办法了。

您的盛德,我们做臣子的无论如何也赶不上。

臣等建议对法律做如下修改:

判“完”罪的犯人,改为完为城旦舂,服四年刑;

应当判黥刑的人,改为髡钳城旦舂,服五年刑;

应当判劓刑的人,改为笞三百下;

应当判斩左趾的,改为笞五百下;

应当判斩右趾的、以及杀人后先自首的、官吏因为接受贿赂而枉法的、主守自盗的、已经被判有罪又犯有笞罪的,都判处死刑,予以弃市。

[

(1)奴隶制五刑的种类。

(2)分析汉文帝废除肉刑的原因。

(3)汉初的立法指导思想。

2.长孙无忌带刀入宫案

长孙无忌,字辅机,唐代宰相,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

长孙无忌与唐太宗李世民年龄相仿,从小两人就相亲善。

李渊太原起兵后,常跟随李世民征伐,参与决策。

唐武德九年(626),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夺取了皇位,长孙无忌是这场政变的策划和组织者之一。

贞观年间,他历任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司空,封赵国公,与房玄龄等同为宰相。

贞观十七年(643),太宗废掉了太子承干,长孙无忌以母舅和元勋的地位决策立晋王李治为太子。

二十三年(649),太宗病危,他和褚遂良受命,辅佐高宗。

高宗李治即位后,他为首相。

永徽六年(655),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反对立武则天为皇后,没有成功。

显庆四年(659)许敬宗迎合武后意旨,指使人诬告长孙无忌谋反,结果无忌被流放到黔州(今四川彭水),被迫自缢而死。

以上是长孙无忌的大致生平。

长孙无忌在中国法制史上有突出贡献,贞观年间他和房玄龄主修《唐律》和《律疏》。

永徽四年成书的《律疏》(今《唐律疏议》)30卷,影响中国一千二百多年,推及东亚诸国。

  贞观元年(627),唐太宗召长孙无忌入宫议事。

长孙无忌匆忙之中忘记了解下身上的佩刀,径直而入。

由于他是太宗身边近臣,私交甚厚,守门校尉也没有认真检查。

等长孙出来的时候,守门校尉才发现他身上挂着佩刀,这可吓坏了校尉。

在当时,臣子携带兵器入宫禁是很严重的事件,被视为对皇帝的不敬和威胁,按律当斩。

校尉害怕被追究看守不力的责任,立即将此事上报给了太宗。

  太宗接到奏报后,感到非常棘手。

从自己与长孙无忌的关系看,他是自己长孙皇后的哥哥,也就是自己的大舅哥,属近亲,杀了他皇后肯定不干;

从长孙的功劳开看,长孙长期跟随自己南征北战,战功卓著,玄武门之变,其立有汗马功劳,杀他也于情也不忍。

如按律处置,必死罪无疑,这岂不是忘恩负义、不顾亲情吗?

而如果不处置这件事,则枉法徇情,何以服众?

想来想去,太宗决定,召集大臣们到朝堂之上,让大家讨论此案该如何处理。

  此时,尚书右仆射封德彝上奏道:

“监门校尉不觉无忌带刀入宫,罪当死;

无忌误带刀入,可处徒刑三年,罚铜(铜钱)二十斤”。

太宗听后,甚合心意,这样就可免长孙死罪,只罚金就可以了。

正要按此执行,大理少卿戴胄提出了不同意见:

“陛下若念无忌之功劳,便不交由法司依法律处断,这样的那固然会宽恕长孙无忌,但若依法律,仅罚铜是远远不够的。

守门校尉因无忌而致罪,若论过失,二人一样。

若一人生,一人死,有悖于情理。

所以,请对校尉也从轻发落。

”最后,太宗在群臣广议的基础上,将长孙无忌与守门校尉皆免死。

[、

(1)“八议”的内容。

(2)“十恶”的内容。

(3)“八议”与“十恶”之间的关系。

中国法制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3

(第11—14章)

1.清政府立宪举措及对中国法律近代化的意义(20分)

2.中华法系“诸法合体”是如何走向“诸法分立”的?

(20分)

3.孙中山南京临时政府在法制建设上的建树。

4.如何认识国民党的《六法全书》(20分)

5.共产党领导下的宪法性文件和土地立法内容

中国法制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4

本学期就要结束了,本课程的学习也接近尾声,请你谈谈学习中国法制史课程的心得体会。

此学习心得的范围很广泛,可以总结学习本课程的方法技巧,可以是对中国法制历史发展的新认识,也可以是对某一问题的思考,等等。

此学习心得强调个人的观点,严禁雷同。

字数不得少于600字。

完成建议:

(1) 

从学习方法的角度进行归纳总结

(2) 

从思想触及角度进行论述

(3) 

结合某个特定的历史法律事件进行讨论

(4) 

针对某一具体历史法律制度进行阐释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