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产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评价.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37757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业生产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评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林业生产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评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林业生产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评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林业生产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评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林业生产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评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林业生产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评价.doc

《林业生产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评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业生产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评价.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林业生产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评价.doc

林业生产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评价

摘要:

为了适应浙江林业现代化对人才的客观需要,在林业生产类专业实践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了林业生产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主要包括构建新型实践教学体系,整合实践教学资源,建立省级林学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践教学方法、考核体系等方面的改革,并对改革效果进行了阐述。

浙江省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是典型的南方山区省。

2004年浙江省作出生态省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后进入了全面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阶段。

2009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60.5%,林业社会总产值1600亿元,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强,位居全国前列。

浙江农林大学是浙江省唯一一所省属涉林本科院校,是培养林业生产类专业(林学、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森林保护、园林)人才的核心机构,是实现“建万里绿色通道、创千亿林业产值、造浙江秀美山川”的奋斗目标的重要技术支撑。

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习、毕业论文、创新实践等环节)是高等学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实践对社会进步、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对林业生产类类专业尤为重要。

因此,构建林业生产类专业新型实验教学体系,加强和优化林业生产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是学校校教育质量品牌、服务地方贡献率、毕业生竞争力和就业率的现实问题,也是相关教育和林业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林业生产类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改革

实践教学强化实践环节,要求理论学习与提高技能相结合。

实践教学不仅要向学生系统地讲授理论知识,还必须紧紧抓住应用性的特点,突出应用特色。

由于实践教学资源、设备、场地等的限制,林业生产类专业实践教学缺乏一种规范的、系统的、连续的、科学的结构体系,培养的学生掌握的知识不符合工作需求,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差,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一直成为农林生产类专业的难题,迫切需要开展林业生产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实践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实践教学项目的更新。

(一)根据实践教学目标,构建林业生产类专业新型实验教学体系

针对林业生产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从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创新教育等方面出发,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开放式、重特色、相互衔接的科学系统的实验教学体系,对实验课程进行全面整合与重建,构建全新的以学科优势为基础的四大学科(森林培育、森林保护、园艺、森林经理)为依托的“分层次”实践教学模块,更新本科实践教学的基本内容,按照“基础—综合—创新”逐层推进的内容和方式来安排学生的实践训练计划,并在不同层次分别设置多种类型的实践课程。

林业生产类专业实践教学的4个层次包括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和应用技能、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按照主干课程体系又划分为7个模块,⑴林业生产类基础实验课程模块;⑵森林培育实验课程模块;⑶森林植物检疫及保护课程模块;⑷城市林业课程模块;⑸森林资源管理课程模块;⑹综合实习实训模块;⑺科研训练模块。

这4个层次由基础到综合,把知识——能力——素质培养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二)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成立林学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整合林业生产类专业实践教学资源,将原有分散的实验室进行了优化组合,成立多功能、开放性的实验教学单位——林学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包括林业生产类专业实验室、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和校企事业合作实践教学基地。

林业生产类专业实验室包括林学基础、森林培育、森林生态、森林土壤与植物营养、林木病虫害及防治、林木生物技术与遗传育种、“3S”信息处理等实验室;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包括国家林业局林木良种繁育基地、浙江省竹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省级区域创新服务中心、校园植物园、校内生物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等机构;校企事业合作实践教学基地包括长乐林场、建德林场、横畈林场等10余家国有林场,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杭州植物园、浙江虹越花卉有限公司、浙江森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

通过中心建设,形成仪器设备先进、资源共享,高效运行的开放式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实现本科实验教学的实体化运行,实践教学水平显著提高。

(三)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通过社会对林业生产类专业人才实践能力要求的调查,调整现有实践教学内容和项目,改变原有以验证型实验为主的课堂实验内容,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应用型和创新型实验项目数占实验项目总数的比率,在实验、实习、实践教学中新增符合社会发展对学生实践能力需求的实验内容,结合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完善实践教学内容的体系。

通过改革,整合基础性(验证型)实验项目,新增林业生产密切相关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将林业生产类实践教学开设的39门实验课程,232个实验项目,合并精简到20门课程,100个实验项目,综合型、设计型和应用型实验课程的比例由原来的45%提高到70%以上。

同时结合林业生产实践,及时更新实验课程,多开发自主实验,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志向,在教师指导下选修实验、自主设计研究性实验和开放性实验、参加教师的科研或社会应用实践项目,拓宽知识面,培养科学思维方法、探索精神、创新意识与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二、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和完成教学任务不可或缺的工具,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方法,教学方法由若干教学方式构成,是具体教学方式的总和。

要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教学方法至关重要,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革命性的改革,构建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教学互动性、学生主体性等教学理念推动了教学方法的发展,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选择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优化和提高质量的核心问题。

注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已日益引起社会和高等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浙江农林大学在实践教学改革中逐渐走出了适合林业生产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新模式。

(一)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

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注入式”,学生被动学习的实践教学方法。

以开放式教学思想指导实践教学全过程,探索建立启发式、研究式、开放式实验教学,实现教学主体由教师主导向学生主导的转变,建立一定比率开放教学内容,形成实践教学内容课时内开放、课时外开放、科研训练计划等相互衔接、能力水平逐渐提高的层进式开放实践教学,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和灵活的时间进行实践技能训练。

(二)自主式、师生互动实践教学模式

改变书本——课堂——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实践主动性。

通过师生互动的教学形式,实现教学主体的转换,由以知识传递、灌输为主转变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发展学生的能力,加强学习方法与研究方法的指导,以提高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为重点,达到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由以教师为主向师生合作教学发展,进而向自主性、合作性、研究性、创新性教学发展。

通过实践教学的互动,结合实验室开放项目、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的开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科学实验,培养学生在选择课题、确定研究思路、设计实验方案以及实践操作等方面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三)实验教学与林业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校企合作建立实习(训)基地是实践教学的先进模式。

在实验教学课程设置中紧密结合林业生产、林业科学研究、林业科技成果应用、毕业实习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

林业生产类主要课堂进企业,聘请林业企业生产技术负责人作为兼职教师等形式开展专业实习课程的教学,将《森林培育学》放到国营林场的造林现场,将《种苗学》、《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放到浙江虹越花卉有限公司、浙江传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将《城市林业工程》放到浙江森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刻领会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强化学以致用的意识。

注重将教师的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引入实验教学,将教师的科研成果作为综合性实验内容开设,将科研中所用的先进方法引入实验中,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尽早了解科研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具有科研优势的专业教师为指导,组织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课题走向社会、体验林业技术在现代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的专业知识,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实践教学考核手段多样性是提高教学质量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规范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是提高实践课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也是提高学生对实践课重视程度,激发学生实践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

根据实践教学课程区别对待,实验课程是实践教学的基础环节,根据每次课程学生的实验态度,操作技能和完成实验报告的情况等核定,缺做实验或实验不及格者,都要重新补做,实验课考察总成绩不及格者,不得参加该课程的理论课考试。

林业生产类主要实习课程在企业种进行,实习课程考核由二部分内容构成,企业生产技术负责人根据学生在企业的实习态度、操作技能评分占60%,任课教师的评分占40%。

毕业论文是实践教学过程中最后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获得基本训练,实现培养目标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根据论文选题、文献综述、外文翻译、论文学术水平与实际动手能力、综合应用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能力、论文表述与图表规范等6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创新实践环节包括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学科竞赛、挑战杯竞赛等。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是创新实践环节最主要的形式,根据学生自主选题申报,学院、学校两级评审立项,立项后在按照项目的实施方案开展研究,发现问题及时与指导老师进行交流和沟通,指导老师在指导学生选题以及课题研究时从思想上予以启发和引导,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实践,通过项目实施中期检查、结题报告撰写和项目汇报进行评定。

期间,学生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可以申请冲抵毕业论文,通过答辩评审的可以直接获得毕业论文学分。

参加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的学生,根据获奖级别和排名给予科技素质学分等奖励。

四、改革效果

通过师生互动的教学形式,实现教学主体的转换,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以开放式教学思想指导林业生产类实践教学全过程,建立了开放式教学模式,即时间开放、内容开放、环境开放,辅以网络教学,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和灵活的时间进行实践技能训练,建立了课时内开放、课时外开放、科研训练计划等相互衔接、层进式的开放实践教学。

教学计划内实验项目实行全天开放,其他实验项目实行预约开放,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与实践能力搭建了平台。

年开放人时数达3.84万人。

2008-2010年间,在对授课班级进行的实践教学质量随机测评中,林业生产类学生对开设的100门实践教学课程的质量评价,优秀率达到97.6%。

学生测评反映,该实践教学体系与课程教学紧密结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实验规范,实验项目独立设计或分组完成,有利于提高动手能力和团队意思,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林业生产类本科生利用省级林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开放条件,承担浙江省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新苗人才)15项,浙江农林大学科研训练计划项目45项,分别占全校项目总数的11.7%和11.0%,学生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2篇,参与发表论文30余篇,参编专著3部,获“挑战杯”等各类学科竞赛省级以上奖12项。

此外,对非林专业的学生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学生通过学生社团(大学生植物研究社)、课外兴趣小组、QQ群等形式自发的交流学习,并经常性组织野外植物考察,种苗、花卉企业参观等活动,从而大大丰富和完善了一批非林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