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复习题集第4323篇Word格式.docx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复习题集第4323篇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复习题集第4323篇Word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直接导入是最简单和最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
6.班主任教育的对象和依靠的教育力量是()。
A、班干部
B、班级集体
C、班级好学生
D、良好的班风
B
B【解析】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班主任的教育对象是班级整体。
同时,班主任开展教育工作,要利用好集体的力量。
7.
教师违法行为的主要法律责任不包括( )
A、行政责任
B、民事责任
C、刑事责任
D、违宪责任
教师违法行为的主要法律责任包括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不包括违宪责任。
8.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称为( )。
A、管理能力
B、组织能力
C、教育能力
D、教学效能感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它包含两个成分,即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
9.我国义务教育的立法宗旨是发展()。
A、专业教育
B、中等教育
C、职业教育
D、基础教育
D【解析】《义务教育法》第一条规定:
“为了发展基础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由此可以看出,《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主要是发展基础教育。
10.班级建设的设计最重要的是制汀( )
A、具体方法
B、实现目标的途径
C、班级建设的目标
D、工作程序
班级建设的设计包括班级建设的目标、实现目标的途径、具体方法和工作程序。
其中,又以班级建设目标的制订最为重要。
11.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 )是生理前提和物质基础。
A、环境
B、遗传素质
C、教育
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有很多,遗传素质是生理前提和物质基础。
12.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A、《义务教育法》
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C、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
D、西方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13.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活动经验为中心设计的课程是( )。
A、活动课程
B、拓展型课
C、选修课程
D、地方课程
A
活动课程,又称为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它以儿童的兴趣或需要为基础、根据心理逻辑而编排的课程。
具有生活性、实用性、开放性等特点。
14.一般存教学开始前进行,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和个性差异,以便安排教学的评价称为( )
A、配置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常模参照评价
本题考查配置性评价的定义。
15.学生班级的直接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是( )。
A、班主任
B、班长
C、德育教师
D、校长
A【解析】略。
16.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学生自己设计单元活动并获得有关知识和能力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道尔顿制
B、小队教学
C、特朗普制
D、设计教学法
设计教学法就是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任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能力。
17.清朝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兴办采用班级上课制的学校是在( )。
A、1901年
B、1903年
C、1904年
D、1905年
18.某教师随意私拆、毁弃学生的信件、日记,这一行为侵犯了学生的( )。
A、公正评价权
B、人格尊严权
C、隐私权
D、名誉权
隐私权指学生有权要求保留私人的、不愿或不便让他人获知或干涉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信息或生活领域,如教师不得随意宣扬学生的缺点或隐私,不得随意私拆、毁弃学生的信件、日记等。
19.转化后进生,首先要做的是( )
A、帮助后进生树立自信心
B、帮助后进生搞好学习
C、做好家访,争取家长配合
D、帮助后进生改正缺点
转化后进生,首先要做的是帮助后进生树立自信心。
20.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
A、A.认知结构的教育理论
B、B.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
C、C.范例教学的理论
D、D.教学最优化的教育理论
苏霍姆林斯基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出发,创造性地将“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个性发展”融合在一起,提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并将其作为学校教育的理论和目标。
21.教师通过语言对教材内容进行解释、说明、分析、论证等,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讲授方式是
A、讲述
B、讲读
C、讲解
D、讲演
讲解是教师运用阐释、说明、分析、论证和概括等手段讲授知识内容。
讲述是教师用简明生动的语言,向学生叙述、描绘和概述所要讲的知识内容。
讲读由一系列复杂的教学活动构成。
包括读、讲、练几个方面。
通常是一边读、一边讲,讲读并进,随读随加指点、引申或进行评述。
讲演常以学术报告形式出现。
它是就某个专题进行系统阐述,深入分析论证,并做出科学的结论。
22.我国实施义务教育是有( )作为法律保证的。
A、《宪法》
B、《素质教育法》
C、《义务教育法》
D、《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
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了《义务教育法》。
23.小学德育的基本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
B、示范教育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说服教育法主要是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说理传道,使学生明白事理,分清是非,以提高道德认识的方法。
这是小学德育的基本方法。
24.教育的最基本途径是()。
A、教学
B、课外活动
C、社会实践
D、校外活动
A【解析】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是教育最基本的途径。
25.认为“学生对教师必须保持一种被动的状态”,提出“教师中心论”观点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夸美纽斯
D、斯宾塞
A【解析】“教师中心论”以赫尔巴特等人为代表。
他十分重视教师的权威,强调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绝对支配作用。
教师中心论者重视环境和教育对学生发展的决定性影响,把教师看作教学的绝对支配者,并单纯强调学生是教育的对象而无视其主体地位。
26.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 )是基础,( )是关键。
A、知情
B、知行
C、意行
D、知意
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27.加强自我修养的途径是()。
A、组织活动、委托任务
B、学习、座右铭、立志、自我批评
C、榜样和示范
D、说服教育
B【解析】略。
28.《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
基础教育权属于()。
A、中央
B、地方
C、学校
D、家庭
B【解析】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是发展我国教育事业、改革我国教育体制的基础一环。
29.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的成绩时而上升、时而下降,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
A、不稳定现象
B、不协调现象
C、起伏现象
D、高原现象
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的成绩时而上升、时而下降的现象称为起伏现象。
高原现象是指练习中期出现的练习成绩暂时停顿甚至下降的现象。
30.儿童在13~16岁这一时期身心各方面变化大,特别是身高的快速增长明显,已接近成人,但其心理的成熟程度却比成人要低得多。
这说明儿童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B【解析】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不平衡的,表现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甚至同一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31.学校( )聘用曾经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担任工作人员。
A、可以
B、不得
C、特殊情况可以
D、经批准可以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四条明确规定:
学校不得聘用曾经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或者其他不适合从事义务教育工作的人担任工作人员。
32.“五四”运动前后,著名教育家( )来华讲学,此后西方教育学说在我国广泛传播开来。
A、桑代克
B、盖顿
C、杜威
D、克伯屈
“革新”运动的高潮在“五四”运动前后开始传入中国,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是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其代表人物是杜威。
33.“严师出高徒”“棍棒出孝子”等谚语体现了( )的观点对人的教育方式的影响结果。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辐合论
D、平行论
环境决定论认为,真正在儿童的发展中起着绝对影响作用的力量,是儿童生活环境和后天所获得的教育引导。
环境决定论的盛行,直接导致了传统教育实践重视教师权威和书本知识、学校纪律等特点,“严师出高徒”、“棍棒出孝子”等就是典型例证。
34.《教师法》规定的教师考核内容为“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业绩”几个方面。
A、工作态度
B、工作热情
C、工作效率
D、工作质量
35.认为课外活动是学生“智力生活的策源地”,通过课外活动使“青少年迈上了科学思维的道路”的教育家是( )。
A、斯金纳
B、苏霍姆林斯基
C、维果茨基
D、班杜拉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课外活动是学生“智力生活的策源地”,通过课外活动使“青少年迈上了科学思维的道路”。
他认定课外活动是学生“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只有当孩子每天按自己的愿望随意使用5-7个小时的空余时间,才有可能培养出聪明的、全面发展的人来。
离开这一点去谈论全面发展,谈论培养素质、爱好和天赋才能,只不过是空话而已。
”
36.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 )。
A、1862年
B、1901年
D、1911年
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
37.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 )。
A、课程标准
B、课程计划
C、教科书
D、课本
考查课程计划的定义。
38.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旁人可以插话帮助教师改进教学的教学技能训练方法是( )
A、介入教学
B、教育教学实习
C、微格教学
D、模拟教学
介入教学是指教师针对特定的教材和儿童,根据自己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旁人可从旁边插话,从而在这种生动活泼的教学动态关系中,创设教学的实际技术和方法。
39.在班级授课制要求下,课程表的编制依据是( )。
A、课程计划
B、学科课程标准
D、教学原则
40.小学阶段,德育内容主要在( )中得以体现。
A、班级教育活动
B、思想品德课
C、全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D、班会和校会
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体现在思想品德课中,主要包括集体主义教育、热爱劳动教育、文明礼貌教育。
二、多选题
1.非正式群体一般有哪几种类型?
()
A、求知型
B、知己型
C、爱好型
D、好恶型
A,B,C,D
ABCD【解析】非正式群体是非正式规定的、自然形成的一种无形组织。
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求知型、知己型、爱好型、好恶型等。
2.关于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有( )
A、环境对个体发展没有影响
B、环境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
C、人的发展完全由环境决定
D、人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环境影响
E、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可能是消极的
B,D,E
环境对个体发展有影响,但并不能夸大为环境决定论。
3.根据教师在倾听学生语言时是否参与其中,把课堂倾听分为( )
A、语言性倾听
B、非语言性倾听
C、介入性倾听
D、非介入性倾听
E、反思性倾听
C,D
根据教师在倾听学生的言语行为时是否参与其中,可以把课堂倾听分为介入型倾听和非介入型倾听。
4.
教师的知识素养包括( )
A、政治理论知识
B、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
C、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D、教育学知识
E、心理学知识
A,B,C,D,E
E教师的知识素养主要包括:
政治理论知识、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5.
教师公正有利于( )
A、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B、形成公正无私的道德品质
C、教师威信的形成
D、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E、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A,B,C,E
教师公正即教育公正,是指教师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公平合理地对待和评价每一个学生。
6.关于班集体的概念说法正确的是( )
A、班集体就是班群体
B、班集体是班群体发展的高级阶段
C、纪律松弛、涣散的班群体算不上班集体
D、不是任何一个班都能称得上是班集体
E、良好的班集体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B,C,D,E
班集体必须具备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①明确的共同目标;
②一定的组织结构;
③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
④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7.孔子的教育主张包括()。
A、兼爱
B、有教无类
C、学而时习之
D、教学相长
B,C
BC【解析】孔子的教育主张有教无类、学而时习之、学以致用等。
8.以下观点属于素质教育的特点的有( )
A、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
B、教学过程中,强调“发现”知识的过程
C、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D、强调掌握知识的数量
E、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强调掌握知识的数量是应试教育的特点。
9.班级管理目标的设计依据有( )
A、国家的教育总体要求
B、学校的要求
C、学生的实际情况
D、教育理论
E、班主任的授课领导方式
班级管理目标的制定依据分为基本依据、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基本依据包括社会对教育的总要求和学校的总体要求,理论依据包括教育理论、心理学理论、管理科学理论和社会学理论,实践依据就是学生的实际情况。
10.我国法律规定保护少年儿童的权利主要有()。
A、生存的权利
B、受教育的权利
C、安全的权利
D、受尊重的权利
E、平等娱乐的权利
ABCD【解析】根据《宪法》规定少年儿童有生存的权利;
《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中,未成年学生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受尊重的权利和安全的权利。
11.班集体的基本特征有( )
A、一定的组织架构
B、明确的共同目标
C、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
D、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E、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班集体形成的基础是成员具有明确的共同目标。
班集体具有一定的组织架构,有共同生活的准则,集体中存在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12.
下列属于传统教学媒体的有( )
A、幻灯
B、黑板
C、投影
D、标本
E、录音
B,D
传统教学媒体通常指传统教学中常用的教科书、黑板、粉笔、挂图、标本、模型、实验演示装置的教学媒体。
A、C、E属于现代教学媒体。
13.教育的特质至少有以下哪几方面?
A、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有意识活动
B、是人类与动物共有的生存活动
C、是人类特有的认识活动
D、是人类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E、是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A,C,D,E
ACDE【解析】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另外,教育也是人类的一种特有的认识活动。
14.少先队的标志有( )
A、红领巾
B、队旗
C、队礼
D、呼号和鼓号
E、队会仪式
少先队的标志包括:
红领巾、队礼、队旗、呼号、鼓号和队会仪式。
15.中国封建社会出现过的学校教育的类型有()。
A、官学
B、私学
C、骑士学校
D、书院
E、社区学院
A,B,D
ABD【解析】官学、私学和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