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福建省师大附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地理福建省师大附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福建省师大附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cB.dC.eD.f
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其周边地区曾广布湖泊,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
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
1999年开始,银川实施恢复湿地的计划,图5示意银川周围目前的湖泊分布。
据此完成9~10题。
9.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的主要原因是
A.泥沙淤积B.气候变暖
C.排水造田D.黄河来水量减少
10.疏浚、恢复湖泊湿地,对银川环境的直接影响是
①增强城市排污能力②增加城市空气湿度③美化城市环境④增大城市气温年较差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近年来,广东顺德的美的、格兰仕、海信科龙等家电、机械企业纷纷在安徽布局,并以此为基地向全国扩张。
图6为顺德主要家电、机械企业向安徽转移状况分布图。
据此回答11~12题。
11.广东顺德许多家电、机械企业纷纷落户安徽的主要原因有
①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②科技研发实力居世界领先地位③靠近东部沿海地区,交通便利,市场广阔④产业配套条件好,基础设施较完善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12.大量产业向安徽转移,可能会对安徽产生的影响包括
①有利于安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②有利于安徽生态环境的改善③有利于改善安徽劳动力的就业状况④有利于安徽产业结构的升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图7表示当今世界汽车产业转移的一种趋势。
读图回答13~15题。
13.图中的甲乙丙丁分别是:
A.欧洲、美国、日本、中国
B.美国、欧洲、日本、中国
C.欧洲、日本、美国、中国
D.日本、欧洲、美国、中国
14.甲、乙、丙三地汽车产业向丁地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先进的技术B.廉价的劳动力
C.广阔的市场D.丰富的资源
15.汽车产业转移到丁地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有利于
A.提高甲地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升级
B.优化乙地产业结构,缓解其就业压力
C.促进丙地产业和人口集聚,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D.加强丁地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图8是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6~17题。
16.田纳西河流域形成了以高耗能工业为骨干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其主要条件是
A.水电、火电、核电丰富B.石油资源丰富
C.矿产资源丰富D.科技发达
17.治理后的田纳西河流域农业发展注重了
A.以畜牧业为主B.以种植业为主
C.农、林、牧、渔综合发展D.美化环境,发展旅游业
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区域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一。
读下表,完成18~19题。
人均GDP与全
国平均值之比
城市化水平(%)
人口对水资
源压力指数
人口对耕地
压力指数
全国
1.00
52.57
青海]
0.86
47.44
0.14
0.95
河南
0.82
42.43
7.74
1.07
黑龙江
0.93
56.90
0.29
浙江
1.65
63.20
0.83
2.56
18.四省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A.人均GDP水平越高,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大
B.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耕地压力越小
C.人均GDP水平越高,则城市化水平越高
D.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小
19.四省比较,关于产业发展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A.青海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条件最佳
B.河南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C.浙江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D.黑龙江发展商品农业耕地条件最佳
根据图9我国北方半湿润区某小流域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率图,回答20~21题。
20.1998年之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转化主要表现为
A.由耕地、草地向林地转化
B.由耕地、草地向水域转化
C.由耕地、草地向城乡用地转化
D.由城乡用地向耕地、草地转化
21.据图可以推断,从1976年到2010年该流域生态环境
A.前期改善明显,后期改善缓慢B.得到持续明显改善
C.前期改善缓慢,后期改善明显D.改善效果不甚明显
2015年是“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积极推进年。
下图为“一带一路”主要线路示意图。
读图10完成第22~23题。
22.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西部沿海地区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东部人口稠密,西部地广人稀
B.东部城市化进程快,西部城市化水平高
C.东部产业结构层次高,西部资源密集型产业发达
D.东部农业机械化程度高,西部农牧业发达
23.“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欧洲西部地区:
A.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地势东高西低
B.自然植被以温带草原为主,森林多为常绿林
C.海岸线曲折,河流水量平稳,航运业发达
D.常规能源缺乏,风能资源丰富
下图示意我国某山区2010~2014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径流量的变化。
读图11完成24~25题。
24.图中①②③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依次为
A.撂荒地、耕地、林草地
B.撂荒地、林草地、耕地
C.林草地、撂荒地、耕地
D.林草地、耕地、撂荒地
25.据图可判断
A.该山区降水季节变化小
B.下渗量与植被覆盖度呈正相关
C.该山区植被以森林为主
D.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是降水量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但同时也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
读图12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回答26~27题。
26.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是图中的
A.aB.bC.cD.d
27.热带雨林的脆弱性表现在
A.生物残体分解快B.植物生长速度快
C.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D.群落以高大的乔木为主
下图是沿20°
N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28~29题。
28.关于甲、乙两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均位于印度洋板块B.地形均以高原为主,地势北部高、南部低
C.河流都是自西向东流D.气候的形成均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影响
29.关于乙地形区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部与我国接壤,西部临印度洋B.现代冰川侵蚀作用强烈
C.河流均发源于中国,注入阿拉伯海D.集约农业,产量高,商品率高
读图14我国马铃薯优势区域布局示意图,回答30~31题。
30.图中各优势产区发展马铃薯种植的优势条件,正确的是
A.华北优势区降水丰沛,市场广阔
B.东北优势区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
C.西南优势区地势平坦,热量丰富,无霜期长
D.西北地区气候凉爽,日照充足,水源丰富
31.马铃薯种植优势区域的发展方向是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延长产业链,以提高马铃薯产业集群效应。
这种做法的目的是
A.减少区域的能源消耗和节约水资源B.减少对生态的破坏
C.扩大总体生产能力和提高竞争能力D.减少市场交易费用
读下表,回答32~33题。
年份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城市化(%)
19.8
23.7
26.4
29.0
36.2
43
珠海
17.74(1979年)
32.8
43.58
67.86
69.5
100
珠海工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
21.5
21.9
38.8
40.9
-
49.7
32.珠海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是
A.两股独立但同步发展的力量
B.工业化一直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C.1980~1985年工业化对城市化的带动作用微弱
D.城市化的高级阶段受工业化影响较大
33.1979年后珠海城市化迅速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A.当地雄厚的工业基础B.丰富的矿产资源
C.起步早,技术力量强D.拥有外来资金、设备与技术
蒙西—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于2015年1月获国家发改委核准。
工程起点位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魏家峁镇。
工程建成后,年送电量约400亿千瓦时。
下图为蒙西—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线路示意图。
读图15回答34~35题。
34.蒙西—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途经的省级行政区是
A.晋、冀B.晋、鲁
C.秦、冀D.秦、京
35.建设蒙西—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可促进蒙西地区开发的优势新能源主要有
A.沼气B.核能C.地热D.风能
我国东南沿海某市原为农产品和部分轻工业原料生产基地,1990年开始积极吸引外资,调整产业结构,建立起以化工、机械、纺织、电子、服装等为主的工业体系。
下图是该市1990~2010年产业结构变化图。
读图16回答36~37题。
36.1990~2010年,该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
A.第一产业比重持续快速下降
B.第二产业始终占主导地位
C.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最大
D.产业结构趋于优化
37.促进该市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的措施是
①逐渐将纺织、服装企业向内地转移②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
③大量引进国外化工、机械项目④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
据此完成38~40题。
38.该地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
A.大气湿度增高B.大气降水增多
C.近地面风速增大D.气温变率增大
39.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鱼塘的直接目的是
A.提高土壤质量B.节省劳动力
C.促进生态循环D.提高经济收入
40.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A.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
B.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
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
D.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
图17为我国“十二五”规划国家能源基地示意图。
读图完成41~42题。
41.我国主要能源生产区、消费区的正确叙述是
A.华北地区能源消费主要以石油为主
B.东部沿海能源消费以水电、核电为主
C.西南基地能源主要是水能、天然气
D.蒙东基地生产主要是煤炭、石油
42.目前,能缓解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矛盾的有效措施主要为
①大力开发西部能源资源,加强区域能源调配②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③用油气资源全面替代煤炭资源④大力研发潮汐能,开发新能源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福建闽江水系跨区域调水工程以永泰龙湘水库作为引水工程的龙头水库、莒口水闸作为调蓄水闸,可有效提升福州城区、平潭、长乐、福清等地安全供水保障能力,受益人口达334.8万人。
读图18闽江调水工程线路示意图,回答43~44题。
43.福建实施闽江跨区域调水工程的地理背景是
A.平潭综合试验区等地降水较少,水资源不足
B.闽江水系径流量大,并且季节变化幅度较小
C.福州等地人口和经济规模大、增长快
D.沿线地形平坦,工程难度小,基本能自流引水
44.闽江跨区域调水工程实施后的影响有
A.调入区出现次生盐碱化问题
B.闽江流域旱灾频率增加
C.加剧福州等城市的地面下沉和海水倒灌
D.闽江流域防洪、灌溉、发电等功能提高
一个城市制造业就业密度与服务业就业密度的比值,通常用R值表示。
下图示意我国某特大城市2000年和2010年R值随距市中心距离远近的分布曲线。
读图19完成45~46题。
45.与R值的最大值出现在近郊区关系最小的因素是
A.环境B.地租C.交通D.技术
46.该特大城市为进一步改善城市大气环境,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植树种草,大力发展城市绿化 ②整治城区河流,减少污水排放
③实行垃圾分类,化废为宝,综合利用 ④使用无铅汽油,提高车辆排放标准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③
读图20,“双转移”是广东省创造性提出的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统称。
具体是指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图中箭头①);
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一方面向当地二、三产业转移(图中箭头③),另一方面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图中箭头②)。
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47~48题。
47.目前,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向外转移,主要原因是珠三角地区
A.劳动力成本上升B.高素质劳动力数量不足
C.对外交通条件改善D.人才流失严重
48.图中影响箭头②代表的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为
A.经济B.政策C.教育D.资源
读某大陆东部海岸线示意图,回答第49~50题。
49.关于图示区域主要气候类型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雨日多,日照少
B.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50.图示区域的地形类型主要是
A.山地B.丘陵C.高原D.平原
二、综合题:
本题4大题,共50分。
51.读22湘江流域和莱茵河流域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1)写出湘江流域和莱茵河流域的气候类型差异;
比较两河水系、水文特征的异同点。
(至少4点)
(2)两条河流相比,莱茵河的航运价值更大,请说明原因。
5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5年4月5日,《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经国务院批复实施,其中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称为“中三角”。
该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如大冶的铁矿、铜矿,大余的钨矿等。
图23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示意图。
(1)该区域依托矿产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的有色金属产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该产业发展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2)简述《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后对该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3)简述“中三角”承接“珠三角”和“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5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2分)
材料一: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享有“北大仓”的美誉。
材料二:
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公顷)及谷物单产(千克/公顷)比较(2006年)。
吉林
辽宁
上海
江苏
人均耕地面积
0.31
0.20
0.10
0.02
0.07
0.04
单位面积谷物产量
5377
7066
5929
6929
6366
6427
5322
(1)分析东北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比较高的主要原因:
(2)东北平原土壤肥沃,但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较低,这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
(3)为继续保持全国商品粮第一大省的地位,你认为黑龙江省可采取哪些措施实现粮食增产?
54.山东省南部的南四湖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组成,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通道,沿湖地区工业以煤炭、电力、造纸为主。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10分)
材料 图24,南四湖地理位置示意图。
分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后对南四湖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
参考答案
1~5BDCDB6~10ADCCB
11~15BDBCA16~20ACCDA
21~25CBCAB26~30ACDAB
31~35CCDAD36~40DBDDA
41~45CACDD46~50AAADA
51.(14分)
(1)湘江流域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莱茵河流域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相同点:
都向北流、流量较大、无结冰期;
不同点:
湘江流入湖泊、水位变化大,莱茵河流入海洋、水位变化小。
(6分)
(2)莱茵河流域降水季节变化小,河流水量稳定;
流域内地形以平原为主,水流平稳;
流域内经济发达,运输量大(经济腹地广);
水陆交通(人工运河多)配合好。
(8分)
52.(14分)
(1)环境污染(或大气污染、水污染等);
生态破坏(或水土流失、酸雨等)。
(4分)
(2)促进区域间紧密的协作,协调发展;
实现产业合理分工;
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避免区域内部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等。
(3)劳动力资源丰富;
地价低廉;
有优惠政策的引导和扶持;
基础设施好;
水陆交通便利;
农业基础好。
53.(12分)
(1)耕地面积大;
人均耕地多,商品率高;
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2)纬度高,热量条件差;
农业投入不足;
复种指数低。
(3分)
(3)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单产;
加强农田基本建设,保证稳产;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等。
(3分)
54.解析:
本题只讨论“有利影响”,南四湖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通道,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可以增加和稳定湖泊的水量,有利于水质的改善,有利于调节局地小气候。
答案:
增加湖水水量,改善湖区局地小气候,提高地下水水位,稳定湖泊水位,提高航运效益,改善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