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图图表解读专项练习共8个专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368878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82.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图图表解读专项练习共8个专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考地理图图表解读专项练习共8个专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考地理图图表解读专项练习共8个专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考地理图图表解读专项练习共8个专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考地理图图表解读专项练习共8个专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图图表解读专项练习共8个专题Word格式.docx

《高考地理图图表解读专项练习共8个专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图图表解读专项练习共8个专题Word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图图表解读专项练习共8个专题Word格式.docx

30。

第4题,读图可知此时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18:

00,乙位于18:

00所在经线以西7.5°

,经计算,乙地方时大约为17:

(2020·

周口模拟)读某时刻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

完成5、6题。

5.此刻,A、B、C三点(  )

A.地方时相同B.太阳高度相同

C.B为直射点D.A点即将进入黑夜

6.此日(  )

A.北京为秋季B.全球昼夜等长

C.公转速度加快D.开普敦高温多雨

【解析】5选C,6选B。

第5题,读图可知,A、B、C三点不在同一经线上,地方时不相同;

A、B、C三点均位于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角相等,但是此时太阳高度不相同;

此时全球昼夜等分,太阳直射赤道,B点所在经线为昼半球的中央经线,B点为太阳直射点;

地球自西向东转,A点位于上午,靠近昼半球中央经线,即将进入正午时刻,远离昏线,暂时不会进入黑夜。

第6题,此时全球昼夜等分,太阳直射赤道,为二分日,北京可能为秋季也可能为春季;

此时全球昼夜等分;

若是春分日时,地球公转逐渐接近远日点(7月初),公转速度变慢;

若是秋分日时,地球公转逐渐接近近日点(1月初),公转速度加快;

若是春分日时,则南半球的开普敦为秋季,地中海气候为冬雨型,此时温和多雨;

若是秋分日时,则南半球的开普敦为春季,地中海气候为冬雨型,此时高温少雨。

上饶模拟)读经纬线局部图,EFG为晨昏线,阴影与空白区域分属不同的日期。

回答7、8题。

7.此时,北京时间为(  )

A.20时B.4时

C.10时D.12时

8.此日后一个月内,上海(  )

①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 

②处在一年中炎热的季节

③昼长夜短,且昼渐短

④处在一年中较冷的季节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解析】7选D,8选D。

第7题,F为晨昏线EFG与纬线的切点,因此F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或者12时;

又因为阴影与空白区域分属不同的日期,因此F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只能为0时,阴影部分左侧的经线为180°

经线;

图中看出阴影区一格代表30°

,则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在180°

经线以东120°

,即60°

W;

北京时间120°

E和60°

W是同一条经线圈,因此北京时间为12时。

第8题,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且F点所在经线为“昨天”和“今天”的分界线,地方时为0时。

所以EFG以北地区处于白昼,北极圈范围内出现极昼,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南半球处于冬半年。

此日为夏至日,此日后一个月内,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小,昼长夜短,且昼渐短,处在一年中高温多雨季节,②③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26分)

9.下面两图是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6分)

(1)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

 

(2)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

(3)图示季节,下列地理现象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北京地区正午树木的影子最短

B.纽约的白昼逐渐变短

C.地中海沿岸地区炎热干燥

D.珠峰雪线海拔达到一年中最低

(4)该日,P、Q两地的夜长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M地昼长为__________。

(5)Q地位于M地的__________方向。

【解析】第

(1)题,晨昏线与75°

N相切(或者说75°

N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可知太阳直射在15°

N上,120°

W上地方时为24点,可推知图示时刻太阳直射在60°

E上。

(2)题,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15°

N)向南北两侧递减。

第(3)题,图示季节为北半球夏季。

地中海地区炎热干燥;

珠峰雪线海拔达到一年中最高;

北京地区正午树木的影子为一年中相对较短的时期,影子最短时为夏至日;

从图上不能确定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南移还是向北移,所以纽约白昼变短无法确定。

第(4)题,Q地出现极昼现象,夜长小于P地。

M地在昏线上,60°

E上地方时为12:

00,135°

E上地方时是17:

00,即M地17:

00日落,所以M地昼长为10小时。

第(5)题,Q地与M地的方向关系,要考虑两地之间的优弧、劣弧问题,根据劣弧确定方向,Q地位于M地的东北方向。

答案:

(1)(15°

N,60°

E)

(2)由15°

N向南北两侧递减

(3)C

(4)P地夜长较Q地夜长长 10小时

(5)东北

图表解读专项练二

地质剖面图的判读

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2019·

汕头模拟)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

完成1、2题。

1.甲地所在地形区的地质构造是(  )

A.地垒B.地堑

C.背斜D.向斜

2.按成因分类,乙处岩石属于(  )

A.喷出岩B.侵入岩

C.沉积岩D.变质岩

【解析】1选A,2选D。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左右两侧各有一个断层,且甲地断块上升,两侧断块下降,符合地垒的定义。

第2题,看图例可知,乙处岩石是片麻岩,是花岗岩变质形成的,属于变质岩。

  (2019·

浙江十校联考)读我国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3、4题。

3.该地地质构造类型属于(  )

A.背斜B.向斜

C.地垒D.地堑

4.图示地区所经历的主要地质过程依次是(  )

A.固结成岩-侵蚀搬运-挤压变形

B.挤压变形-固结成岩-侵蚀搬运

C.固结成岩-挤压变形-侵蚀搬运

D.侵蚀搬运-固结成岩-挤压变形

【解析】3选B,4选C。

第3题,结合图示可知,该地岩层呈现向下弯曲的形态,且存在中间岩层新两翼岩层老的情况。

该地地质构造类型属于向斜。

第4题,结合图示可知该地质构造类型是向斜,石灰岩、页岩和砂岩各岩层均属于沉积岩,应该是先经历沉积后固结成岩,再受地壳运动挤压褶皱变形形成向斜,而部分地区被流水侵蚀形成河谷,石灰岩被流水溶蚀后形成崎岖不平的地形。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图。

读图,完成5、6题。

5.岩浆岩形成年代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B.②③①

C.③①②D.③②①

6.图中(  )

A.甲处的断层由内外力共同作用而形成

B.乙处是因地壳水平运动而形成的向斜

C.丙处可能有化石且可能存在变质作用

D.丁处地表形态是由火山灰堆积而形成

【解析】5选B,6选C。

第5题,根据岩浆通道状态来判断岩浆岩形成年代的先后顺序,②所在岩浆通道最早被上层沉积岩层覆盖,故形成最早;

③岩浆通道也有上覆沉积岩层,①岩浆通道没有受到影响,故①形成最晚,则先后顺序是②③①。

第6题,甲处的断层是岩层挤压断裂后形成的,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乙处岩层向上拱起,是因地壳水平运动而形成的背斜;

丙位于沉积岩层,可能有化石存在,又在岩浆通道附近,故可能存在变质作用;

丁处是火山活动岩浆喷出后冷却凝固的结果,火山灰堆积作用影响很小。

淄博模拟)彩色丘陵(简称彩丘)是近几年才出现的地貌学名词。

彩丘属于多种因素形成的丘陵状杂色岩石地貌,因其缤纷的色彩而被称为彩色丘陵。

下图为祁连山中段北麓张掖丹霞地貌区和彩色丘陵地貌区地质剖面图。

据此完成7、8题。

7.张掖彩色丘陵区的地貌形态属于(  )

A.背斜山B.向斜山

C.断块山D.火山

8.推测地质历史时期图中彩色丘陵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有(  )

①地表径流侵蚀②风化作用

③地下径流侵蚀④风力侵蚀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7选B,8选D。

第7题,读图可知,张掖彩色丘陵区中部地势高,两侧地势较低,起伏不平;

从地层来看,地层中部向下弯曲,两侧向上隆起,为向斜构造,且为向斜山。

第8题,在地质历史时期,张掖地区受暖湿和干冷气候交替影响,暖湿气候时期大气降水较多,地表径流侵蚀作用显著,干冷气候时期风力侵蚀作用显著,并伴随有冰川侵蚀作用影响,因此,张掖彩色丘陵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有地表径流侵蚀、风力侵蚀及冰川侵蚀。

地下径流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较小。

  读甲、乙两河间地形及地质剖面图(如图),回答9、10题。

9.若N与④都是岩浆活动的结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与④顶部形成的岩石特点相同

B.N与④下部形成的岩石特点不同

C.N与④形成时间相同

D.N岩浆活动比④早

10.在甲、乙两河间的黄土地上植树造林后,假设该地年降水总量未变,则甲、乙两河年径流量的变化特点是(  )

A.甲、乙两河年径流量均无变化

B.甲河年径流量增加,乙河年径流量减少

C.甲、乙两河年径流量减少

D.甲河年径流量减少,乙河年径流量增加

【解析】9选D,10选B。

第9题,N顶部为喷出岩,而④为侵入岩;

N与④下部形成的岩石均为沉积岩,特点相同。

N为喷出岩,形成在隔水层(沉积岩)形成以前,④在隔水层形成以后,所以N岩浆活动比④早。

第10题,森林具有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作用,该地年降水总量未变,在甲、乙两河间的黄土地上植树造林后,森林起到“海绵”的作用,蓄水并增加地表水的下渗,地下水补给河水的水量增加,稳定了河流径流,而在隔水层以上的地下水,补给甲河量增多,所以甲河径流量增加,乙河径流量减少。

图表解读专项练三

等温线图的判读

读我国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单位:

°

C),据图回答1、2题。

1.图中所示季节应该是(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影响图中阴影部分等温线向北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

A.大气环流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D.纬度位置

【解析】1选D,2选C。

第1题,根据气温状况判断季节。

据图可知,该区域的等温线南部为-16℃,北部为-28℃,说明所示季节应该是冬季。

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

该区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西北部为大兴安岭,东北部为小兴安岭,受山地的阻挡作用,冬季西北季风对阴影区域影响较弱,气温较同纬度地区高,等温线向北弯曲。

福州模拟)下图是世界某地一月等温线图,其中①是25℃等温线,②是20℃等温线,回答3~5题。

3.②等温线明显与海岸线平行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影响B.洋流影响

C.降水影响D.人类活动影响

4.①②两条等温线温度不同,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太阳辐射B.海陆分布

C.大气环流D.地面状况

5.④⑤⑥⑦等温线都呈闭合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太阳辐射B.大气环流

C.海陆分布D.地形

【解析】3选B,4选A,5选D。

第3题,②处的西海岸是本格拉寒流流经的地区,所以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

第4题,①②两处的纬度位置明显不同,不同纬度气温不同的原因就在于太阳辐射。

第5题,四处都是山地地形,所以等温线闭合。

  下图为非洲大陆局部区域某月份平均气温(单位:

℃)分布图。

读图完成6~8题。

6.控制图中①②③三条等温线基本走向及数值递变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B.洋流

C.纬度D.海陆位置

7.图中R地的气温数值,可能是(  )

A.16B.20C.23D.27

8.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解析】6选C,7选A,8选B。

第6题,图中三条等温线大致呈东西方向,基本与纬线平行,数值由低纬向高纬递减,说明影响因素是纬度。

第7题,图中R地外围等温线处于20℃与25℃两条等温线之间,则闭合等温线可能为20℃或25℃,再根据R地是两河源头,说明地势较高,故此处闭合等温线为20℃,由此可知R地气温介于15℃~20℃。

第8题,甲地受副高影响时间较乙地长,降水较乙地少。

乙地东侧气温较低,等温线闭合且呈东北-西南走向,推知乙地东部有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乙地受西南风影响,位于山地的迎风坡,则可知该地受西南风影响较大,降水较多,丙地位于背风坡,丁地距大西洋较远,西南风影响小,降水相对较少。

  下图为世界某大洲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单位:

℃)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

9.图中某月最有可能是(  )

A.10月B.7月C.4月D.1月

10.图示季节,影响圣地亚哥的大气环流是(  )

A.东南信风B.副热带高压

C.盛行西风D.东南季风

第9题,甲深居内陆,乙在沿海受海洋的影响大,根据等温线的“陆南点南”规律(即陆地等温线向南凸出,则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可判断出当地为夏季,南半球夏季为1月。

第10题,圣地亚哥位于南纬30°

~40°

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

图示为夏季,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

图表解读专项练四 

等压线图的判读

(20分钟 40分)

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安徽联考)下图为世界某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实况图。

读图完成1、2题。

1.此时堪察加半岛北部的风向是(  )

A.东南风B.东北风

C.西南风D.西北风

2.未来一段时间堪察加半岛南部最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

A.气温下降,风力减弱,天气晴朗

B.气温下降,风力加强,雨雪交加

C.气温上升,气压下降,有阵雨

D.气温回升,出现连绵的阴雨天气

【解析】1选D,2选B。

第1题,读图分析可知,堪察加半岛北部的西侧为高压,东侧为低压。

风向从高压吹向低压,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形成西北风。

第2题,读图分析可知,堪察加半岛位于低压中心西侧的槽线附近,容易形成冷锋锋面。

由于该地位于北半球,该冷锋将向东南方向移动,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堪察加半岛南部会受到冷锋天气系统的影响,气温下降,风力加强,雨雪交加。

  在冰盖坡度较大的地区,由于冰盖表面辐射冷却快,使得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海拔较高处近地面空气密度比同一水平面上其他位置的空气密度大,并在重力作用下沿坡面加速向下运动,形成下降风,其风力大,破坏性强。

下降风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

下图为南极大陆等高线地形图。

据此完成3、4题。

3.在我国四个南极科考站中,下降风最为典型的科考站是(  )

A.长城站B.中山站

C.泰山站D.昆仑站

4.春、秋分日前后,南极大陆下降风最强烈的天气和时段在(  )

A.晴天2:

00~4:

B.晴天14:

00~16:

C.阴天2:

D.阴天14:

【解析】3选B,4选A。

第3题,结合图文材料可知,中山站所在地附近等高线最密集,地面坡度最陡,密度大的冷空气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加速最快,因而下降风最为典型。

第4题,南极大陆下降风最强烈的天气和时段应是地面温度最低的时刻,为日出之前,晴天的大气对地面的保温效果差,地面温度低。

合肥模拟)下图为安徽省某日14时和20时天气形势图。

据此完成5、6题。

5.从14时到20时,合肥(  )

A.风向变化较小,风力变小

B.风向变得相反,风力变大

C.风向变化较小,风力变大

D.风向变得相反,风力变小

6.根据图示信息推测(  )

A.14时宿州气温比合肥高

B.14时宿州降水比合肥少

C.20时合肥空气质量好转

D.20时黄山受冷气团控制

【解析】5选C,6选C。

第5题,图示从14时到20时,合肥有冷锋过境天气,南北等压线大小关系没有变化,则风向变化较小。

同时等压线变得更密集,则风力变大。

第6题,图示20时合肥处于冷锋后,刚经过大风天气而空气质量好转。

图示14时宿州受冷气团控制,气温比合肥低;

冷锋降水在锋后,则14时宿州降水比合肥多;

20时黄山位于冷锋锋前,因而受暖气团控制。

  (2020·

赣州模拟)每年9月,副热带高压南移,我国冷暖空气活动频繁,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和来自较高纬的冷干气流相遇,在我国部分地区形成“秋雨”现象。

下图为我国大陆某年9月23日的气压形势图。

据此回答7、8题。

7.根据气压分布状况,图示地区最可能形成“秋雨”的地区是(  )

A.甲地B.乙地

C.丙地D.丁地

8.关于图中“副热带高压”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其成因主要是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

②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

③是东亚夏季风的动力源地

④受其影响使我国北方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7选A,8选C。

第7题,据图,根据气压分布状况,图示地区只有甲处于低压区域,处于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与来自较高纬的冷干气流相遇的区域,最可能形成“秋雨”。

第8题,“副热带高压”主要是动力成因,①错误;

该气压带与南下冷气流相遇形成降水,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这也是东亚夏季风的动力源地,②③正确;

我国北方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是反气旋天气,并非“副热带高压”的作用,④错误。

图表解读专项练五

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的判读

(2018·

江苏高考)下图为“我国西部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示意图”。

据该山地海拔2500~3400m间的一小流域水量平衡实验资料,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60mm,水量支出中蒸发占28%,下渗占2%,不产生地表径流。

据此回答1、2题。

1.该小流域内水量支出占比最大的是(  )

A.地表蒸发B.植物截留和蒸腾

C.地下径流D.转化为固态水

2.甲表示的自然带是(  )

A.山地落叶阔叶林带B.山地草原带

C.山地常绿阔叶林带D.荒漠带

【解析】1选B,2选B。

第1题,材料中该小流域位于海拔2500~3400m,处于山地针叶林地区,地表植被覆盖率较高,收入的降水大部分被植被截留吸收,降水中28%蒸发,所占比重较小,2%下渗,比例更小,下渗后形成的地下径流比例会更低,该地区的降水在海拔4000米以上多转化为固态,形成冰雪冰原带。

第2题,山地自然带从山地荒漠到山地针叶林时,随着降水的增多温度的降低,多以山地草原作为过渡。

临沂模拟)峨眉山位于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东缘的过渡地带,山体呈南北方向延伸状,山麓海拔为551m,山顶海拔为3099m。

下图示意乔木、灌木、草本及藤本植物物种在峨眉山5个垂直植被带内的数量。

读图,完成3、4题。

3.海拔小于600m地带内的乔木多为(  )

A.针叶林B.常绿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D.落叶阔叶林

4.影响峨眉山各垂直植被带物种多样性的主导因素是(  )

A.小于600m——热量

B.600~1099m——土地面积

C.1100~1899m——降水

D.1900~2799m——人类活动

第3题,海拔小于600米地带即为峨眉山的山麓地区,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植被类型,水热相对充足,因此植被类型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第4题,可逐项分析,小于600m的低海拔地带内,热量充足,物种数偏少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开垦耕地、建筑设施等破坏了原有的自然带;

600~1099m的地带内的物种数较多,但其面积应小于海拔600m以下的低海拔地带;

1100~1899m地带内的物种数最多,是因为此高度受山地抬升作用形成地形雨,降水量多,水分条件较好;

1900~2799m的地带内的物种数较少,不是人类活动的影响,是因为海拔高,水热条件较差,物种少。

读中纬度某山峰等高线及两种自然景观分布图,完成5、6题。

5.根据图中信息,下面最准确度的是(  )

A.该山地位于北半球

B.山地北坡为迎风坡

C.①与②地气温相等

D.②地容易形成河流

6.导致顶部积雪南北坡分布差异的因素是(  )

A.坡度B.降水C.气温D.风速

【解析】5选B,6选B。

从图中可知,森林在北坡分布的高度高于南坡,说明北坡为阳坡,该山地位于南半球;

①与②的海拔虽然相等,但接受太阳辐射不同,因此气温不同;

②位于等高线向低值弯曲的山脊线附近,属于分水岭;

顶部北坡坡度陡,属于阳坡气温高,但北坡积雪分布的海拔低于南坡,说明北坡为迎风坡,降水量大。

(2020·

佛山模拟)老秃顶子山为辽宁省最高峰,属于长白山系龙岗支脉山峰。

下图示意老秃顶子山北坡植物群落、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丰富度的垂直梯度变化。

读图,回答7、8题。

7.老秃顶子山顶部的自然带是(  )

A.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B.高山草甸带

C.山地苔原带

D.高山冰雪带

8.该山北坡草本植物种类在1167米以上明显多于较低海拔地区的原因是( )

A.蒸发弱,空气湿度更大

B.水土流失少,土壤更肥沃

C.冰雪融水补给多,水源更充足

D.上层植被遮蔽少,光照更充足

第7题,据图可知,该山海拔较低,因此不会出现苔原带和冰雪带;

据材料可知老秃顶子山北坡1347米只有草本层,因此老秃顶子山顶部的自然带应是高山草甸带。

第8题,据图可知,1167米以上乔木层与灌木层物种丰富度下降幅度较大,草本植物受遮蔽减少,光照更充足,因此该山北坡草本植物种类在1167米以上明显多于较低海拔地区;

整个阴坡蒸发都较弱,空气湿度都较大;

该山海拔较低,冰雪融水少;

B项所述内容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判断。

图表解读专项练六

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吉林模拟)读下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种年龄段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

1.在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2.图中②国0~14岁年龄段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大小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是(  )

A.70% 鼓励生育

B.60% 计划生育

C.15% 采取移民政策

D.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