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圆舞曲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35899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园圆舞曲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校园圆舞曲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校园圆舞曲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校园圆舞曲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校园圆舞曲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校园圆舞曲教案.docx

《校园圆舞曲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园圆舞曲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校园圆舞曲教案.docx

校园圆舞曲教案

校园圆舞曲教案

篇一:

人教版八音乐上册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教案

第一单元歌舞青春(第1课)

教学内容:

1、唱歌《青春舞曲》

2、选唱《共青团员之歌》

3、竖笛演奏《青春舞曲》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演唱、演奏《青春舞曲》,体会音乐中人科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以及对青春的珍惜之情。

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对节奏的模仿与反复练习中体会音乐要素对表现歌曲情感的重要作用。

知识与技能:

了解新疆典型的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准确地有感情地背唱歌曲。

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生在熟悉歌曲旋律的同时,也能带着问题学习,以更好地帮助学生主动探究歌曲创作的特点。

教学用具:

钢琴

教学过程:

1、导入

请同学们聆听歌曲,并思考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唱歌《青春舞曲》

(1)请学生边聆听歌曲边小声地哼唱歌曲旋律。

(2)让学生了解新疆音乐的典型节奏型并随老师练习。

附点节奏:

切分节奏:

(3)学生跟随老师的钢琴演唱歌曲的旋律,并找出歌曲的旋律创作特点。

(4)老师带领学生分析歌曲旋律创作特点。

A请同学们找出歌曲旋律中“鱼咬尾”的部分,并请学生按此手法进行四个小节的旋律创编。

B请同学们找出歌曲旋律的目的,为实现最后背唱歌曲的目标做好铺垫。

(5)请同学们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6)跟随老师的伴奏填词反复演唱,并能背唱歌曲。

(7)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为这首歌曲设计相应的力度和速度的变化,并请同学们踊跃展示。

(8)介绍新疆的常用民族乐器,并请同学们选用一些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9)请同学们分成四组,一组演唱歌曲,其他三组用自己的乐器同时拍击下面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10)随老师学跳新疆舞的几个典型动作。

(11)将学生分成五组,一组同学演唱歌曲,一组同学跟随老师表演舞蹈,另外三组同学用打击乐器来拍击节奏。

3、竖笛演奏《青春舞曲》

(1)请同学们观看竖笛演奏视频,体会不同表现形式所带来的不同感受。

(2)随老师练习指法及双吐技法。

(3)分声部练习吹奏。

(4)与老师一起合奏乐曲,注意表现出乐曲的欢快情绪。

4、选唱《共青团员之歌》

(1)请同学们完整聆听歌曲,边听边思考歌曲的结构。

(2)请同学们分析不同段落的不同情绪。

(3)请同学们跟琴演唱歌谱,分析歌曲的调性。

(4)老师介绍大调式,小调式。

(5)分析歌曲的旋律特点(大跳)及典型节奏(附点节奏、弱起节奏、切分节奏)。

(6)随老师的伴奏填词演唱歌曲,注意表现出两部分的不同的音乐情绪。

教学反思:

第2课

教学内容:

1、唱歌《拉起手》

2、集体舞《校园圆舞曲》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演唱与舞蹈活动中感受、体验青春的气息,激励学生珍惜青春年华、珍惜友谊,友好地对待周围的每一个人。

过程与方法:

在聆听讲解、演唱歌曲、探究情感等活动中,理解歌曲的情绪,并用欢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知识与技能:

能够用和谐的声音准确演唱合唱歌曲《拉起手》。

教学重点与难点:

巩固所学歌曲,帮助学生尽快进入歌唱状态。

教学用具:

钢琴

教学过程:

1、复习阶段

(1)教师用柯乐文手势带学生轻声演唱C大调音阶:

注意坐姿,控制气息。

(2)随琴演唱歌曲《青春舞曲》。

2、唱歌《拉起手》

(1)请同学们聆听歌曲《拉起手》,并思考问题:

A歌曲所表现的情绪是怎样的?

B歌曲的速度、节奏、节拍各是怎样的?

(2)跟着钢琴轻声视唱高声部旋律,注意气息的控制。

可根据学生歌唱情况先从D调开始再到A调。

只练习前两个乐句旋律即可。

唱会后,其他旋律集体跟唱。

(3)认识切分音,并随老师拍击切分节奏。

切分音常见形态:

A

B

C

D

E

(4)请按连续切分节奏对以下旋律进行改编,说一说改编前后有何不同。

(5)学生按要求再次视唱高声部旋律,注意唱准切分节奏。

(6)视唱低声部旋律。

(7)分组做歌曲前两个乐句的二声部练习,注意音准,控制气息,轻声演唱。

(反复练习)

(8)在以上步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歌曲后面的视谱合唱任务。

(9)教师播放范唱音频,学生注意聆听。

思考:

歌曲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10)学生随钢琴轻声填词演唱高声部旋律。

提示坐姿及气息控制。

(11)解决吐字咬字问题:

老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前两句,要求口腔打开。

(12)学生随琴轻声填词演唱低声部旋律,要求口腔打开、气息支持、声音有跳跃感。

并思考以下问题:

A歌曲分为几个乐段?

B每个乐段的演唱情绪是怎样的?

C怎样表现这些不同的情绪?

(13)随琴合唱歌曲,注意音准及声部间的和谐。

可根据学生合唱水平,选择只唱一部分低声旋律,主要是让学生体会多声部音乐的和谐美。

(14)随伴奏音乐有感情地完整合唱歌曲,注意看着指挥、控制气息、咬字清晰。

3、集体舞《校园圆舞曲》

(1)播放《校园圆舞曲》录音,请同学们思考:

A这段音乐是几拍子?

B这段音乐属于哪种音乐体裁?

(2)老师介绍圆舞曲的概念。

(3)老师介绍乐曲并带领学生识读乐谱,既可让学生随琴唱乐谱,也可以用竖笛(口风琴、口琴)吹奏乐谱。

(4)老师示范2~3个舞蹈动作,学生自由组合,随音乐跳起来。

播放《校园圆舞曲》视频。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电子空间站(第3课)

教学内容:

1、认识电声乐器,了解其发声原理。

2、欣赏《西班牙斗牛舞曲》、《丝绸之路》、《动物世界》片头曲。

3、唱歌《我的未来不是梦》。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够积极体验电子音乐作品,感受电声乐器带来的丰富音响。

主动学习、乐于探究音乐要素在作品表现中的作用,并产生想进一步了解电子音乐、探究电子音乐及其相关文化的愿望。

2、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掌握通过对比聆听和探究来学习音乐的方法。

3、知识与技能

能够跟随录音演唱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

教学重点与难点:

了解电声乐器的发声原理及其音色特点。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1、唱歌《我的未来不是梦》

(1)播放由电声乐队伴奏的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思考乐曲表达的基本情感。

(2)分析歌曲的旋律特点。

(3)教师带领学生重点练习弱起节奏和倚音的唱法。

(4)学生挥拍随录音跟唱歌曲,注意唱准弱起节奏和倚音。

(5)跟着伴奏完整演唱歌曲,注意节奏准确、咬字清晰。

(6)请学生讨论:

这首歌曲伴奏乐器的选用与以往我们听到的有何不同?

2、介绍电声乐器

(1)电声吉他:

现代流行音乐中经常使用的拨弦乐器。

(2)电声贝司:

现代流行音乐中经常使用的低音拨弦乐器。

(3)电子琴:

用电子元件来发声,能模仿各种各样的声音,并带有多种自动功能。

(4)电子鼓:

用电子技术来模仿各种鼓声的打击乐器。

3、欣赏《西班牙斗牛舞曲》

(1)聆听音乐,思考:

乐曲的节奏特点及情绪是如何转换的?

(2)向学生介绍有关西班牙斗牛的相关知识。

(3)请学生说说电子琴在性能上的特点。

4、欣赏《丝绸之路》

(1)请学生介绍有关丝绸之路的知识。

设想一下:

假如你是一个作曲家,准备采用怎样的音乐手段来表现它?

(2)介绍曲作者喜多郎。

(3)聆听音乐,思考以下问题:

①请你用简短的词语来描绘这段音乐给你的感受。

②作曲家是如何描绘出“丝绸之路”画面的?

③乐曲的主奏乐器是什么?

(4)视唱《丝绸之路》主题曲。

(5)聆听音乐,思考:

乐曲的结构是什么?

乐曲的主题出现几次?

每次出现有什么变化?

(6)集体讨论:

电子合成器在音乐表现方面的特点及其与真声乐队的区别。

5、欣赏《动物世界》片头曲

(1)聆听音乐,思考:

这首作品采用了哪些特殊的音效?

表现了哪种场面?

(2)随录音哼唱主题,听辨主题出现的次数以及每次出现时发生的变化。

(3)对比欣赏《丝绸之路》,讨论:

两首作品表达的情绪有何不同?

说一说为什么?

6、音乐工作站

请同学们用手机或录音机等设备在课余时间收集校园里的各种声音,下节课交流。

教学反思:

第4课

教学内容:

1、欣赏《雨林》、《橄榄树》、《夜莺》。

2、音乐工作站《校园的一天》。

教学目标:

知识:

了解电子音乐及电声乐队的相关知识,感受其丰富的表现力。

能力:

在欣赏过程中,能分辨作品中使用的主要乐器音色,感受电子音乐中电声乐队与自然音响、真声乐器音色的完美结合。

情感:

在欣赏电子音乐优秀代表作品的同时,加深对电子音乐及电声乐队的了

篇二:

共青团之歌教学设计

兴仁县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人教

版八年级音乐上册

周次:

第5周

课时:

第二课时

授课教师:

李正敏

授课班级:

八年级(1—4)班

第一单元:

《歌舞青春》

授课教师:

李正敏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共青团员之歌》

2.欣赏《校园圆舞曲》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欣赏《共青团员之歌》,体会音乐中道出的苏联人民憎恨侵略战争、绝不向敌人屈服,保卫家园、热爱和平的心声。

(2)通过欣赏《校园圆舞曲》,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理解力、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共青团员之歌》的欣赏,体会歌曲的情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2)通过欣赏《校园圆舞曲》,学生能从乐曲中,听出此曲的主旋律。

3.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共青团员之歌》的欣赏,让学生掌握附点节奏、切分节奏。

(2)通过各种形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培养学生创造音乐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欣赏《共青团员之歌》,掌握歌曲演唱的情绪。

(2)欣赏《校园圆舞曲》,感受舞蹈时欢快的心情。

教学难点:

(1)对《共青团员之歌》歌曲情绪的处理及个别节奏的掌握及演唱。

(2)对《校园圆舞曲》3/4拍圆舞曲节拍的理解与掌握。

教(转自:

wWw.bdF千叶帆文摘:

校园圆舞曲教案)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响。

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义勇军进行曲》,请同学们聆听歌曲,并思考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欣赏《共青团员之歌》,激起学生爱国之情。

(1)请学生边聆听歌曲边思考《共青团员之歌》与《义勇军进行曲》的相同点。

(2)跟学生讲解什么是进行曲。

(3)拓展欣赏几首课外进行曲,并要求学生跟着音乐踏步,感受进行曲的步伐节奏,让学生对进行曲更加了解。

(4)播放《共青团员之歌》演唱视频,体会不同表现形式所带来的不同感受。

3、欣赏《校园圆舞曲》集体舞

(1)讲解“圆舞曲”圆舞曲(Waltz),有时音译为“华尔兹”,是奥地利的一种民间舞曲,18世纪后半叶用于社交舞会,19世纪开始流行于西欧各国,它采用3/4拍,强调第一拍上的重音,旋律流畅,节奏明显,伴奏中每小节仅用一个和弦,由于舞蹈时需由两人成对旋转,因而被称为圆舞曲。

(2)讲解3/4拍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三拍每拍的时值由乐曲的速度决定。

特点:

强弱弱(嘭嚓擦)

(3)播放《校园圆舞曲》场面。

(PPT展示)

(4)请同学们在听的过程中边听边思考跳舞的心情是怎样的。

(5)分组拍手打击3/4拍两个声部的节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