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部编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358527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21.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部编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最新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部编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最新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部编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最新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部编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最新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部编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部编版Word格式.docx

《最新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部编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部编版Word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部编版Word格式.docx

概括来讲,课文围绕太阳讲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太阳的特点,二是太阳与我们人类的密切关系。

下面我们来深入学习课文介绍太阳特点的这部分内容。

三、品读重点,研读文本。

1.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

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图表等。

2.学生默读课文第1—3自然段。

出示课件:

这三个自然段介绍了太阳的哪几个特点?

是怎样介绍的?

3.分组讨论交流。

4.汇报,相机出示课件:

(1)“远”。

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

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①引导学生发现“(  )”里面填的是数字,通过列出具体的数字来具体说明太阳的“远”。

好处:

在说明某一事物的时候,列出一些具体的数字,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但数字必须是精确的,有科学依据的。

这就是列数字的方法。

师板书:

列数字

②我想坐飞机到太阳上去看一看,你们算一算,我回来大约有多少岁了。

真可谓: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没改头发白,你们看见不认识,笑问老人哪里来?

太阳离地球真是太远太远了。

③写太阳“远”这个特点,课文还用了什么方法?

同学们找找看。

(列数字、举例子)

(2)“大”。

  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一百三十万个地球=一个太阳,你体会到了什么?

作比较

小结: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对我们而言,地球非常大,我们不可能走遍地球的每个角落。

然而,拿地球和太阳进行对比,更突出了太阳的大。

这就是作比较的方法。

引导学生发现第1、2自然段的关系:

先说远,再说大,进一步说明太阳“远”的特点。

(3)“热”。

①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打比方)

②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列数字、作比较)

5.出示课件:

用自己的话说说太阳的三大特点。

填空:

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太阳(   )、(   )、(   )这三个特点,运用了(   )、(   )、(   )和(   )的说明方法。

  以上设计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太阳远、大、热的特点,并了解一些说明方法。

四、课堂小结。

  作者在介绍太阳的特点时,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把太阳“远、大、热”三个方面的特点说得很具体,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后我们在说明事物时要注意学习运用这些方法,让它们成为我们写作时表达情感的助手,让读的人真正有所感悟。

通过总结,让太阳的特点深入学生内心。

【板书设计】

16 太  阳

列数字 举例子 作比较 打比方

第二课时

1.了解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受到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2.感悟太阳的重要性。

一、复习导入。

  课文介绍了关于太阳的哪些知识?

介绍了太阳的哪些特点?

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通过复习,让学生很快进入文本。

二、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1.学习课文第8自然段。

(1)师:

课文中哪句话写出了太阳与我们的密切关系?

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指名读)

(2)交流:

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师:

可见,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2.学习第4—7自然段。

(1)默读第4—7自然段,思考:

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太阳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

(2)在学习小组内交流、讨论自读情况。

(3)选代表交流汇报。

  课文是从太阳同动植物、人类生活、气象以及防治疾病等方面来讲太阳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的。

①第4自然段讲太阳和动植物及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太阳与动植物的关系是从正反两方面来进行说明的:

“有了太阳,地球上……。

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

太阳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是从吃、穿、煤炭三个方面进行说明的。

②第5、6自然段讲太阳和气象的关系,是通过云、雨、雪、风的形成来说明的。

③第7自然段讲了太阳和防治疾病的关系。

④第8自然段总的来说太阳和人类的关系,是从正反两方面来说明的。

第一句“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这是从正面来说的。

第二句“如果没有太阳……自然也不会有人”,这是从反面来说的。

在从正反两个方面说的基础上,又把上面所有的内容归结为一句话:

“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联系自己的生活,说说对“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的理解。

3.总结全文。

  《太阳》这篇课文集中介绍了有关太阳的知识,是从它具有的特征和它与地球的关系两方面具体来讲的。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还知道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此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在读文中体会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正反对比,更让人感受到太阳的重要性。

三、总结、拓展。

1.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认识了太阳的特点,还体会到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面对着每天早晨升起、傍晚落下的太阳,你们想说点儿什么?

写一写。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让学生从中体会太阳对我们的重要作用。

2.谁能说说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人们都利用太阳进行了哪些发明?

生:

太阳能汽车、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水泵、太阳能热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空调、太阳能房屋等。

3.你们将来还想利用太阳发明什么?

  发散学生的思维,拓展思路,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

四、读写结合,学有所获。

过渡:

通过学习课文,我们了解到太阳的一些特点,以及太阳和我们人类的密切关系。

我们也可以仿照本文的写法,去搜集另一个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天体——月亮的有关知识,然后写一篇短文来介绍。

1.教师出示关于月亮的资料卡片。

 

2.学生交流自己查阅的有关月亮的资料。

预设:

学生之间自主交流各自搜集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整理资料,分门别类进行归纳。

3.学生进行练笔。

提示:

选取月亮的两三个特点写一写,可以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争取把月亮的特点写清楚,并简要介绍月亮与人类的关系。

示例:

大家好,我叫月亮。

听到这个熟悉的名字,你们一定会想到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故事吧!

呵呵,其实,我的真名叫“月球”,我还有“嫦娥”“婵娟”“玉兔”等几十个美称呢!

在人类的肉眼看来,我只有盘子般大小。

其实我是一个巨大的不规则的球体,可是与地球、太阳相比,我就好似茫茫大海中的一叶扁舟。

为什么在人类肉眼中只有盘子大小呢?

这跟我离地球的距离有点儿关系。

我现在就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距离地球约384400千米,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天然卫星。

有人可能会很惊讶,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也有这么远吗?

是啊!

所以人类在地球上看到的我才会只有盘子大小!

不仅如此,我还有很多地方让你们感到惊讶呢!

就说我的表面温度吧,你知道阿姆斯特朗上太空和我近距离接触时为什么要穿着太空服吗?

这是因为我的表面温差很大,最高达到127℃,最低-183℃左右,如果不穿太空服的话,宇航员不是被烧焦就是被冻成冰块儿!

呵呵,听到这些你们会感到恐惧吧!

不用怕,现在科技十分发达,人们制造的太空服具有隔热和保温等作用,有了它,宇航员们就不会受到温度的影响了。

4.交流展示,集体评议。

17 松  鼠

知识和能力:

1.认识“驯、矫”等8个生字,会写“鼠、秀”等11个字,会写“松鼠、乖巧”等13个词语。

2.了解松鼠的特点,提炼梳理松鼠的相关信息,并分条记录。

3.通过对比,能体会说明性文章不同的语言风格。

小组合作,梳理有关松鼠信息并分条记录。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小动物、热爱生命的人文情感。

1.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特点,并积累语言。

2.能体会说明性文章不同的语言风格。

2.整体感知课文,了解写松鼠外形的方法,学以致用。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们生活的周围有许多小动物,有的同学家里还养了一些小动物,我们从电视中、动物园里也了解了一些小动物,能说说你最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吗?

2.能在你喜欢的小动物名称前面加上一两个词语来说说它是一种怎样的小动物吗?

3.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松鼠的文章——《松鼠》。

  让学生在进行说话训练的同时,引导他们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为后面理解“抓住特点写”奠定基础。

二、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做到字字入目,做到三不,即不加字、不减字、不错字。

2.学生概括文中松鼠的特点,并解释这三个词语(漂亮、乖巧、驯良),分别就松鼠的哪一方面来说的(漂亮是美观、好看的意思,它是就松鼠的外形来说的;

乖巧是言行符合人心意,讨人喜欢的意思,它是就松鼠的性格来说的;

驯良是和顺善良的意思,它是就松鼠的习性来说的)。

3.齐读课文第一句话,体会它统领全文的作用。

  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引出文章的主线,厘清文章思路,并了解总起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4.出示课件,厘清脉络: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介绍了松鼠的外形特点。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

从三个方面具体说明了松鼠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

补充介绍了松鼠繁殖以及喜欢洁净等其他生活习性和特点。

三、外形的美丽。

学生读第1自然段,思考:

你觉得松鼠哪儿最美?

漂亮:

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形体等方面表现它的特点。

2.先引导学生感悟“玲珑”“帽缨形”等词句的优美。

再抓住这些词句读出松鼠的美丽以及对它的喜爱之情。

3.出示课件:

课后填空题,学生填一填,读一读,积累语言,理解写作顺序。

  了解作者写松鼠外形时运用的写作方法,为写其他动物作准备。

四、拓展。

  介绍一下你家的或者你喜欢的小动物。

(仿照课文中写松鼠的方法)

学以致用,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1.了解松鼠的驯良、乖巧。

2.学习本课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松鼠漂亮在哪里呢?

回忆导入,让学生很快进入文本。

二、体会驯良、乖巧的性格特点。

1.驯良。

(1)驯良是什么意思?

文中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松鼠的驯良的?

活动范围:

树上(不侵犯人类)

活动时间:

夜晚(不骚扰人类)

活动方法:

白天歇凉,晚上出来奔跑、玩耍、吃东西

2.乖巧。

(1)课文又介绍了松鼠的什么特点?

文章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松鼠的乖巧的?

聪明乖巧:

(一从“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时的反应来表现它的警觉;

二从蹦跳的动作、爬树的敏捷来表现它的轻快;

三从储备食物过冬来表现它的聪明;

四从搭窝特点上表现它的聪明:

选择窝址、搭窝过程、窝口设计)

3.最后写繁殖、换毛等方面是补充说明其习性。

三、学习说明方法。

1.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作者是从松鼠的外形、活动、搭窝等特征来介绍松鼠的。

那么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呢?

同桌交流讨论。

(1)学生画出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并说明。

(2)出示课件:

主要的说明方法是打比方。

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既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松鼠这种漂亮可爱的动物,又表达出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这种文体是说明文中的一种,叫科学小品文。

例1:

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奔跑、玩耍、吃东西。

(刻画出松鼠可爱的性格,讨人喜欢)

例2:

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

(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松鼠搭窝的先后顺序和全部过程,体现了松鼠的聪明能干)

2.读读课本69页课后第2题,找出课文中相应的内容,体会表达上的不同。

  课后这三句话都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与课文中的句子相比较,课文中的句子更生动,更吸引读者。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说明文的特点,了解课文中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介绍松鼠的这种写作方法。

四、拓展延伸(小练笔)。

1.学习了本文之后,你觉得如何才能更好地介绍动物呢?

(讨论)

(语言准确、生动;

抓住动物的特点;

可以融入自己的感情)

2.仿照《松鼠》的写作方法,介绍一种其他的动物。

(写一段就好)

  语文学习的天地是十分广阔的,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走进这片广阔的天地。

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实现学习与生活、课堂与社会的联系,让学生进一步丰富语言,学以致用。

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

1.交流、总结说明性文章的特点,体会恰当使用说明方法的好处。

2.能尝试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写清楚一种事物的特征。

3.试着将散文《白鹭》第2—5自然段改写成一段说明性文字。

小组交流汇报、教师点拨。

进一步了解说明性文章的特点。

【教学重点】

了解说明性文章的基本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了解散文与说明性文章的区别。

【课时目标】

1.结合所学课文了解说明性文章。

2.学会观察事物,并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

一、交流平台。

1.学生阅读课本文字,教师导入交流内容。

导语:

学习了本单元的两篇课文,我们对太阳“远、大、热”的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松鼠的漂亮、乖巧和驯良也有了一定的感受。

这两篇课文都是说明性文章。

现在让我们通过对这两篇课文的探讨、交流,进一步明确说明性文章的有关知识吧。

2.教师明示说明文的知识,学生齐读、记忆、交流。

说明文是一种较常见的文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教师有必要对说明文的概念、类别及特点进行讲解。

在前面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对说明文的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教师可以采用启发性问答的方式对说明文的知识进行总结。

交流示例:

同学们,学习了课文《太阳》和《松鼠》,我们知道了一些有关太阳和松鼠的知识,这两篇文章就是说明文。

哪位同学能总结自己的学习感受,说一说什么是说明文呢?

在学习《太阳》这一课时,我了解到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对事物、事理进行介绍、解说的一种文体。

这位同学回答得很准确,这说明他学习时很用心。

那么谁能来说一说说明文分为哪几类?

通过查阅资料我知道了,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说明文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

这位同学的学习方法很不错,那么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事物说明文吗?

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即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等进行客观而准确的说明,让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

那同学们认为本单元的两篇说明文都是事物说明文吗?

是的。

教师小结:

同学们回答得很正确。

说明文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较广,它最大的特点是“说”,而且具有一定的知识性。

这种知识,或来自有关科学研究资料,或是亲身实践、调查、考察所得,具有严格的科学性。

为了把事物说明白,就必须把握事物的特征,进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即不仅要说明“是什么”,还要说明“为什么”。

3.教师出示本单元课文里的一些句段,学生朗读体会,交流说明方法及其运用。

刚刚我们弄明白了说明文的概念和类别,接下来我们来了解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

我们在说明某事物时,为了更好地说明事物的特征,需要运用一些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等。

下面我们结合课文中的句子来看一看这些说明方法的特点和作用。

学生读一读下面的句子,交流讨论。

(1)其实,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

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

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2)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学生讨论后明确:

这两个例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说明了太阳距离地球远和表面温度高的特点。

(3)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

(4)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毛、丝,都和太阳有密切的关系。

这两个例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准确说明了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5)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太阳的特点。

说明方法

作用

举例子

使文章更加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客观地说明了事物。

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使说明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

打比方

使说明对象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注意事项:

①使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时,所选用的数字一定要真实准确,有科学依据。

②使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时,要利用人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来进行比较。

二、初试身手。

1.教师出示电视塔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要说明的事物。

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了说明文的一些知识,知道它有很强的实用性,并在现实生活中广泛运用。

我们也可以试着来写一写说明文。

当然,练习片段式的事物介绍是最初的方式,我们应该很快就能掌握。

请同学们观察图片,分小组探讨交流,然后试着运用多种方法来说明它的特征。

2.学生观察,分小组搜集资料,探讨交流。

图片展示的是建筑物,教师引导学生在观察类似的图片时,重点观察其直观呈现出来的外形特点,还可以思考其功能。

只有做到认真观察、全面思考,才能将该建筑的特征说明得准确、生动。

明确:

事物名称——电视塔;

规模——塔高368米,大约有120层楼那么高;

外形——像一个待发射的火箭;

功用——用于无线电视发射业务、旅游观光等。

3.出示教材中的文字,引导学生分析其运用的说明方法。

  这座电视塔高368米,大约有120层楼那么高。

它的外形像一个待发射的火箭。

(1)给出电视塔的高度——368米,这是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2)将电视塔的高度和120层楼进行对比,这是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3)说电视塔像待发射的火箭,这是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4.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对给出的事物进行介绍。

文具盒 卢沟桥 黄鹤楼

5.同桌交流,并进行写话练习。

6.交流展示,集体评议。

这个淡蓝色的文具盒是用铁皮做成的,有上下两层,长约23厘米,宽约8厘米,高约4厘米。

它的身上印着米老鼠和唐老鸭的图案,漂亮极了。

  卢沟桥坐落在北京西南部,是一座有着久远历史的古桥。

它横跨在永定河上,桥长266.5米,宽约7.5米,为花岗岩所砌成。

  黄鹤楼位于湖北武汉,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楼有5层,总高度为51.4米。

黄鹤楼内部由72根圆柱支撑,外部有60个翘角向外伸展,屋面用10多万块黄色琉璃瓦覆盖构建而成。

三、课堂回顾。

1.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今天这节课,我们首先回顾了本单元两篇课文的一些相关内容,进一步了解了说明文的相关知识,尤其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并试写了片段式的事物介绍。

在对电视塔的观察和探讨交流中,同学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能积极地运用各种方法搜集资料信息、整理交流,还运用了各种说明方法,介绍了这一事物。

相信同学们又收获了不少!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将课文《白鹭》第2—5自然段改写成一段说明性文字。

2.比较散文和说明文语言的不同,进一步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一、教师出示课件,显示“初试身手”第二题中的要求,引导学生弄清改写要求。

通过对本单元两篇课文的学习,再加上上节课积累的知识,我们对说明文(尤其是其说明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说明文和其他文体相比,不同的是其语言特点。

同学们还记得学过的课文《白鹭》吗?

那是一篇短小精美,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

如果我们将其中的部分内容改写成一段说明性文字,再比较一下,就能体会两种文体不同的语言风格,从而对说明文这一文体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回顾课文《白鹭》,点评写法。

引导学生从文体、写法、语言特点三方面来回顾课文《白鹭》,进一步体会散文语言优美的特点。

同学们对我们这一学期的第一篇课文《白鹭》是否印象深刻呢?

这篇文章写得很美,它是郭沫若先生的一篇优美的散文。

在你们的印象中,郭沫若笔下的白鹭有什么特点呢?

在作者的笔下,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等都很适宜,它就是一首精巧的诗。

作者是如何表现白鹭如诗一样的美的?

作者在描写的过程中多处运用了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从多个角度将白鹭的优美形象展现了出来。

作者还在文中运用了衬托的手法,如用白鹤、朱鹭、苍鹭等相近或同类的动物来衬托,凸显白鹭的一切都美得很适宜。

作者笔下的语言本身就很优美,大量运用形容词使得每一段文字都像是一幅画。

是的,正因为如此,这篇文章才给人一种美不胜收的感觉,这也正是散文的魅力所在。

三、学生朗读,小组讨论,交流后进行片段改写。

阅读了郭沫若的散文《白鹭》,我们被白鹭如诗一般的美倾倒。

但假如我们向一位不熟悉白鹭这种鸟的人介绍白鹭,这篇散文就显得不太合适了。

我们能不能将课文中的部分内容改写成一段说明性文字,让他人读了之后,对白鹭这种鸟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呢?

同学们先认真读一读课文,再试着改写吧!

(1)改写白鹭的外形。

散文主要展现了白鹭的优美姿态,即其外形特点,那么白鹭的外形便是本次改写的重点。

如何将白鹭的外形介绍清楚呢?

教师可立足文本内容,引导学生将生动的语言改写成通俗易懂的语言。

①学生细读课文,画出文中最能表现白鹭外形特点的句子。

(应特别留意文中描写形状、颜色的词句)

②将画出来的句子改变说法,去掉多余的修饰词语,结合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及白鹭的图片重新组织语言,适当添加说明性的语言。

③学生展示改写的片段,教师引导学生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