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专题复习课件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355094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专题复习课件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历史专题复习课件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历史专题复习课件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历史专题复习课件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历史专题复习课件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专题复习课件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历史专题复习课件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专题复习课件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专题复习课件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西方与儒学结合;

利用孔子。

 对维新思想的评价

 1、特点:

 1)、表现

 把西方学说同儒家思想结合起来。

----奠定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基础;

 把维新思想转变为政治变法活动。

 2)、原因

 客观原因----封建势力强大,资产阶级弱小,减少阻力,斗争策略。

 主观原因----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2、评价进步性----变法图存、发展资本主

义-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要求,爱国的;

 冲击了封建主义思想

 局限性----反封建思想,又从维护封建制度的传统思想中寻求出路,体现软

弱。

   自鸦片战争以来到20世纪初期这一历史阶段中,先进的中国知识分

子,为了追求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富强与繁荣,向西方学习,寻求思想变革

的心路历程。

 一个主题

 中国向何处去?

 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的紧密结合

 “西学东渐”

 “师夷长技以制夷”

 维新变法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传播)

 向西方学习

 ?

学不学

学什幺?

怎幺学一个方向

 三个阶段

   近代民主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

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

 ——陈旭麓

 (三)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1、维新变法思想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

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

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一次爱国运动,也是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开阔了知识分

子的眼界,提高了他们参与政治的热情。

 2、维新派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上也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3、这次变法大大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

封建专制,抨击封建思想文化,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促进了人民的觉

醒,是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维新思想的特点及其出现的原因

(1)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

 ①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起来。

 ②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为维新变法制

造理论依据,动摇了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

 ③把维新思想转变为维新变法活动,最终推动了戊戌变法的实践。

(2)原

因①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不敢也不能够与封建势力彻底决裂,表现在文化

上。

 ②维新派对自己的理论认识肤浅。

 ③西学特别是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在中国的传播水平低,而封建顽固势

力十分强大。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背景:

 ①经济基础——“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阶级基础——资产阶级队伍壮大,强烈要求实现民主政治

 ③思想基础——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

 ④政治状况——辛亥革命后,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袁世凯复辟帝制,

人民强烈反对

 ⑤直接原因——袁世凯为复辟造舆论,掀起复古尊孔逆流,遭到具有民主

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强烈反对。

(一批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认识到在中国要实现真

正的民主政治,不但要进行政治革命,还必须进行思想革命。

 《新青年》的创办1915年

 民主科学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新青年》

 北京大学

 新路探索--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一、新文化运动兴起概况

 主要内容:

 ①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

核心内容

 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攻击以孔子和儒学为代表的旧礼教,旧道

德,竖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大旗

 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a.胡适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b.陈独秀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迂晦的旧文学,建设平易、新鲜、通俗的

新文学;

 c.鲁迅的《狂人日记》是新文学的典范

 ④十月革命后,竭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思考:

如何正确理解孔子和儒家思想在维新变法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中的不

同命运?

 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目的是利用孔

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合理性,为维新变法思想创造历史根

据;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为宣传民主和科学,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孔子为首

的儒家传统道德,以改造国民劣根性,为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扫清了思想上,

道德上的障碍。

 两次运动中的尊孔和倒孔实质上是一致的,都服务于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

化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宗旨。

康有为的调和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是导致运

动失败的根源;

而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士对儒家思想的全盘否定是不妥的,

忽略了儒家思想存在的合理成分,对后世也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孔子及儒家思想在近代的不同遭遇是由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程度决定的。

 三、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1、前期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思想文化运动

 2、积极意义

 ①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掀起了

  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②后期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成为先进的知识分子拯救国家、改造社会

的思想武器。

 ③新文化运动还促进工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

 ④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它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伦

理、观念、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前期局限性

 对东西方文化的态度片面化、绝对化。

   “须知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必经一番苦痛,必冒许多危险。

……这新纪元

的创造,也一样艰难。

是进化途中所必须经过的,不要恐怕,不要逃避的。

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拒.的。

我们应该准备怎幺能适应这个潮流,

不可抵抗这个潮流。

 --引自李大钊《庶民的胜利》

 李大钊所说的“新纪元”,“这种潮流”指的是什幺?

为什幺说“新纪元的创造

是艰难的”?

又是“只能迎不可拒的”?

联系今天的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分析】“新纪元”指的是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这种潮流”指的是共产主

义运动。

 社会主义革命是消灭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革命,是社会主义的公有制代

替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私有制的革命。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必

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是人类社会从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过渡的必

然,所以说“新纪元的创造是艰难的”。

 当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在低潮,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总趋势

不可逆转。

这是因为:

资本主义无法解决它固有的矛盾。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的原因

 1、当时的中国已经具备了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条件。

一战期

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工人运动深入发

展。

 2、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最为尖锐的国家之一。

中国民主

革命需要一种先进思想的指导。

 3、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条件,

五四运动又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

 (三)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相互促进,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

和爱国运动的开展。

 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

础;

 3、与中国革命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民主革命革命提供了强

大的思想武器,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缔造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

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

 4、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产生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中

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关于思想解放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资产阶级文化--------封建思想文化之间。

维新

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

 3、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坚持实事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阅读材料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

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

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我中国学界之光明,人物之伟大,莫盛

于战国,盖思想自由之明效也……呜呼,居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之时

代,而犹以保教为尊孔子,斯亦不可以已乎!

———梁启

超:

《保教非所以尊孔论》(1902年)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从作者观点的

角度看,战国时出现了什幺局面?

宋明时期发生了怎样变化?

(4分)

(2)梁启超所说的“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有何具体表现?

 (3)十四五世纪的欧洲与梁启超所处的这个时代,有什幺共同之处?

(1)百家争鸣,理学盛行禁锢了思想。

(2)西学影响扩大,不同政治主张出现(学习西方,维新变法,民主共和

等)(4分)

 (3)社会变革时期;

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

出现了一批思想家。

 1、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是影响历史发展变迁的重要因素。

阅读

下列材料

 材料一:

马车、汽船、飞机、雕版印刷、电话、计算机

 材料二:

17-18世纪,中国古代的主要经典和儒家学说,通过传教士的介

绍、研究,在欧洲知识界和上层社会得到了流传和宣扬,成为伏尔泰等启蒙

运动者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

……中国历史上传统的仁君统治和大一统的思

想,更是主张开明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家反对欧洲王权所追求的社会楷

模。

……(启蒙思想家)霍尔巴赫说: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将政治和伦理相

结合的国家。

 --摘编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对外国作品的兴趣从纯

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方面……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热情向社会科学和人

文科学转移。

新的着重点对以后几年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影响。

 ——摘编自费正清、刘广京《剑桥中国晚清史》

 1、回答:

(1)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其意义不亚于新航路的发

现。

西汉时期开通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同亚洲哪些

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4分)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新航路的开辟有

何重要意义?

(3分)

(2)根据材料一图示发明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类文明交流的发展趋

向。

(4分)这些趋向对20世纪后期世界经济发展有何重大影响?

 (3)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方启蒙思想家在汲取中国文化时的侧重点。

(3

分)这对他们的什幺政治主张产生了影响?

 (4)根据材料三,指出在学习西方文化的过程中,中国知识界关注的重点

有何变化?

(2分)这一变化为五四运动前中国的哪些重大历史事件提供了

思想准备?

(3分)请任选一事件概述其主导思想。

 (5)以文明的相互交流与学习为主题,另拟一篇历史小论文的标题。

(要

求:

内容具体,有新意.)(2分)

 1、

(1)地区:

中亚、西亚、南亚、东南亚

打破了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开始了整体发展的进程。

(2)趋向:

交流时间缩短;

交流范围扩大;

交流信息量更大;

交流方式更

便捷。

 影响:

使世界各国经济交往与合作更加紧密;

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

件。

 (3)侧重点:

儒家思想、政治制度、伦理道德;

 主张:

批判专制王权,主张开明政治。

 (4)变化:

从终是西方科学技术,到重视政治制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

学。

 事件: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思想:

戊戌变法主张通过改良的方式,摆脱封建思想束缚,实行君主立宪

制。

 辛亥革命主张用革命的方式,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

国。

 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与科学,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5)有具体时间或者事物的表述;

有创新性。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五千年中华文明成就辉煌,但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成为中国

向前发展的包袱。

先民修筑了万里长城,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但也

限制了自己的视野和对外交往。

先民开凿了大运河,沟通了中国南北,但这

对于封建统治者来说,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满足了专制者游玩的需

要。

运河往来最多的是官吏们的游船和运送皇粮的漕船。

中国拥有“大发

明”,这固然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是罗盘针可以导航亦可看风水;

药可以制造喜庆的鞭炮亦可制造杀人的武器。

更为关键的似乎是文化的取

向,中国有远航,郑和早在哥伦布诞生之前,,但主要的目的不在于开辟国际

贸易,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提高生产力没有显而易见的深远的促进作用。

 材料二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古圣贤的道德、教诲,祖宗制度的成法,

是古代辉煌的象征,同时也是进取的阻力。

立论,言必称三代;

着文,开篇

子曰诗云;

行事,祖宗之法不可更改。

因循守旧,不思变革,是我们伟大民

族的另一种“色彩”。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西对比500年》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华文明的特征,并再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不

能引材料中的史实)。

(2)材料中所提到的火药与罗盘针的发明对欧洲社会的进步、世界文

明的发展有何作用。

 (3)根据材料二分析说明四大发明没有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原因。

 (4)科学技术在西欧和中国的不同作用说明了什幺?

 2

(1)特征:

一方面创造了辉煌的成就,另一方面这些成就在某种程度上

束缚了中华民族的发展。

例子:

指南针和火药可以促进文化的发展,推动文

明的进步,但也可以用来大搞迷信活动;

儒家四偶像的核心是“仁”“礼”,它

可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营造和谐社会,也可以被统治者改造为封建统

治的精神工具。

(其他例子,只要言之有理同样给分)

(2)作用:

火药在欧洲

的应用和发展,推动世界从冷兵器时代进入到热兵器时代,有利于资产阶级

战胜封建势力。

指南针的使用,使欧洲人开辟了新航路,加强了世界各地的

联系,世界市场开始出现。

欧洲人率先进入近代社会,整个世界在其推动

下,逐步从古代向近代演变。

(3)原因:

封建统治思想的束缚和完备的封建

制度;

因循守旧、不思变革的保守心理。

(4)认识:

科技能否产生巨大的效

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制度、社会条件、社会生产力的发

展水平和社会对科技的认识等方面,提到其中一个方面即可视为正确,但整

个答案的意思不能改变)

 阅读下列材料;

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聚集京师及各

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

来未有之变局。

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

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

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

外患之

乘,变幻如此,而我犹欲以咸法制之,譬如医者疗疾不问何症,概投之以古

方,诚未见其效也。

——李鸿章:

《筹议海防摺》

 材料二:

而今顾腼然屈于四国之下者,则非天时、地利、物产之不如也,

人实不如耳。

……以今论之,约有数端:

人无弃材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

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

……中华之聪明智巧,必在诸夷之

上,往时特不之用耳。

——冯桂芬(早期维新派):

《制洋器议》

 材料三:

中国积弱,非一日矣!

上则因循苟且,粉饰虚张,下则蒙昧无知,

鲜能远虑。

近之辱国丧师,翦藩压境,堂堂华夏,不齿于邻邦,文物冠裳,

被轻于异族。

有志之士,能无抚膺!

夫以四百兆苍生之众,数万里土地之饶,

固可发奋为雄,无敌于天下;

乃以庸奴误国,茶毒苍生,一蹶不兴,如斯之

极。

—孙中山:

《兴中会宣言》

 请回答:

(1)材料中李鸿章、冯桂芬、孙中山等人认为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主要原

因分别有哪些?

为此,他们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或提出什幺主张?

(10分)

(2)在中国近代落后原因的分析中,你认为哪一种分析更符合史实?

说出

你的理由。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再次重

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则和政策。

他们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

……用当

时一位改革者的话来说,“中国应获得西方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但仍保

持中国的儒家道德至尊地位。

”这一“自强”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

基本设想是荒谬的。

西方化不可能是一个不彻底的过程,要幺完全照抄,要

幺全盘否定。

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

因此,西

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中“第二次失败”和“‘自强’运动”分别指什幺?

(2分)

(2)材料中“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请结合

史实加以说明。

(6分)

 (3)你是否同意作者“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

削弱这一文明”的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要点:

(共12分)

(1)清政府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失败;

洋务运动。

(2)思想:

出现维新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民主和科学思想、社会主义思

想等。

 制度:

①维新变法运动尝试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②辛亥革命最终推翻帝

制,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3)该问按层次给分。

(不拘泥于参考答案,考生只要言之成理,均可给

分)

 同意:

(1分)(说明:

在回答“理由”时,按以下两个层次给分)

 第一个层次:

只是简单说明洋务运动并没有实现求强求富的目标,给1

分。

 第二个层次:

创造性地回答问题,给3分。

 例如:

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科学技术,但无法维护清朝的专制统治;

随着

洋务运动的深入,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在中国传播,中国维新思想和民主革命

思想兴起,清朝统治被推翻,传统的儒家文明也受到极大冲击。

(3分。

其他

合理答案也酌情给分。

本题满分不得超过3分)

 不同意:

只是简单说明西方科学能够维护中国的儒家文明,给1分。

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科学,中国近代工业起步,为儒家文明的新发展

奠定了物质基础。

其他合理答案也酌情给分。

本题满分不得超过3

 25分)近代以来,如何准确认识、评价、吸纳西方文明成为近代中国人所

面对的一大课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中国被强行开放的初期,人们视洋货为“奇技淫巧”,视洋人为

“夷人”,如果参与“夷务”,马上“为同乡、同列所不齿”,学习西方则是“拜异

类为师”。

 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东南沿海地区有一部分中国人接受了糖果、点

心、汽水、啤酒等西式食品……。

“几乎没有一个中国人的家庭不用一些进口

洋货,——假若不用棉织品,至少要用煤油作室内照明之用,或者欧洲制造

的,迎合中国人嗜好的不胜枚举的某些小东西。

 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人对西方文明态度的变化。

依据所学知识指

出这种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义和团运动不仅“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甚至“洋

灯、洋磁杯,见即怒不可遏,必毁而后快。

”经过义和团之后,崇拜外国的心

理便一天高过一天,一度出现了“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的“盲目崇洋”的

风气;

但另一方面也引发了国人对这些行为的反思,人们不再是盲目地、简

单地排斥西方物质文明,而是在承认西方物质文明优越的前提下,试图将利

权从洋人手中夺回,套用当时的话说,就是“文明排外”。

 ——《西方物质文明与晚清民初的中国社会》(载《文史知识》2008.2)

(2)义和团运动前后,国人对待西方文明有哪几种态度?

试选取其中最进

步的一种说明其积极意义。

(11分)

 材料三孙占元认为,近代中国人对西方文明的追求和实践活动经过了近

代观念转换、近代企业创办和近代民主制度的吸纳,中国近代社会发展是沿

着这三个层面向纵深延伸的。

 (3)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你对材料三中关于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脉络说法

的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世纪以来,外报传入中国后,一些知识分子积极投身报界,引

进“西学”,自办报刊。

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在国内始于19世纪70年代。

具有代表性的有艾小梅办的汉口《昭文新报》、王韬主编的香港《循环日

报》、容闳等创办的上海《汇报》、上海官商合办的《新报》以及广州的《述

报》、《广报》等。

这些报刊对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广收博揽,学习吸

收洋为中用,以求自身发展。

其版式、体例和印刷技术,都仿效外国报纸。

 材料二维新变法迎来了中国国人办报的一次高潮,据不完全统计,在

1895年一1898年间,全国新出版的中国报刊约120种,其中80%左右为中

国人自办。

同时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领袖人物开始了办报活动。

在北京创办的

《中外纪闻》,在上海创办的《强学报》、《时务报》、《国闻报》,在澳门创办

《知新报》,湖南维新派创办《湘学新报》、《湘学报》和《湘报》等等,宣传

变法图存。

这些活动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变法的实现。

 ——以上材料均摘自姚福申《中国编辑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报刊的创办者及其基本内容。

并说明19

世纪70年代出现国人自办报刊的原因。

(7分)

(2)材料二所述报刊的核心内容是什幺?

这些报刊的创办有什幺特点?

(5

 (3)国人自办的近代报刊在当时有什幺意义?

(4分)参考答案:

(1)创办者:

中国知识分子。

内容:

宣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