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指导书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347729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61.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业指导书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作业指导书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作业指导书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作业指导书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作业指导书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作业指导书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作业指导书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业指导书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作业指导书汇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特种工序管理作业指导书

QZ/ZX12-2008

13

生产批号及产品系列号规定

QZ/ZX13-2008

14

焊接材料的存放和使用管理

QZ/ZX14-2008

15

“TS”标记、标法作业指导书

QZ/ZX15-2008

文件编号:

标题:

修改次数:

页码:

1/1

版号:

A

1、目的:

确保选择和评价各类物资的合格供方,使采购的物资能满足本公司生产及质量要求。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目前生产所需的物资的采购分类,如没有提到的零部件及成品可根据程序规定的物资分类原则及进行分类。

3、分类

重要物资(A类)铸件WCB、锻件A105、2Cr13、焊条的D507、D577、D507Mo

一般物资(B类)紧固件、密封圈、挡圈、垫片、填料、弹簧、自润滑轴承、防锈油、砂纸

辅助物资(C类)包装、油漆

4、各类材料的牌号、执行标准

4.1铸件(表1)

表1

类别

材料牌号

标准

碳素钢铸件

WCB、WCA、WCC

GB12229、ASTMA216

不锈钢铸件

CF8、CF3

ASTMA351

4.2锻件(表2)

表2

不锈钢锻件

A105

ASTMA105

F304、F316、F11、F22

ASTMA182

4.3棒材(表2)

不锈钢棒

1Cr18Ni9Ti

GB1220

1Cr18Ni9

2Cr13

304、316

ASTMA276

4.4焊材(表3)

表3

牌号

型号

AWS

堆焊焊条

D507

EDCr-A1-15

GB984-95

D577

D507Mo

4.5坚固件

紧固件、密封圈、挡圈、垫片、填料、弹簧、自润滑轴承、防锈油、砂纸

4.6其它配套件

包装、油漆

材料移植标识管理规定

版号:

1、目的:

确保材料被正确标识。

2、范围:

适用于公司主要金属材料的标识规定。

3、职责:

3.1负责规定主要金属材料的标识规定

3.2仓库负责按其规定进行正确标识.

3.3质检部负责实施监督和检查.

4标识方法

4.1原材料标识

铸件(体、盖、板、辨、板):

用状态标识卡标识,以炉号和批号进行移植

锻件(体、盖、板、辨、板):

以状态标识卡标识,以批号进行移植

阀杆:

球芯:

焊材:

4.2机加工过程标识

4.3成品标识

5、标识部位:

以挂牌(状态标识卡)的方式进行标识

6材料移植规定:

×

×

批号

月份

年份

标题:

1/6

确保用于产品的重要物资符合规定的技术要求。

适用于铸、锻件毛坯、钢材、焊材、产品配套件的检验。

3职责:

3.1进货检验员负责对购进物资实施检验\验证及记录.

3.2技术部负责编制进货检验作业指导书

3.3保管员负责对进货物资实施标识

4、内容

4.1抽样按百分比方式抽检

4.1铸件的检验

项目

要求

频次

方法

备注

化学成份

见附录A“常用铸件的化学成份和机械性能”

1次/每炉

校对制造厂的报告

制造厂提供

机械性能

见附录A同上

外观

(1)目测外观:

不得有裂纹、冷隔、穿透性缺陷及严重的砂眼、气孔、渣孔、缩松和氧化夹渣等缺陷;

不锈钢:

不应有粘砂、氧化皮、裂纹、热裂。

(2)非加工表面应光洁、平整,铸字标志应清晰,浇、冒口清理后与铸件表面应齐平。

100%

目视

尺寸

见产品图样

10%不少于5件

游标卡尺、深度尺、测厚仪

(加工余量≥3mm)

4.2锻件的检验

见附录B“常用铸件的化学成份和机械性能”

见附录B同上

符合图样要求

所有表面

游标卡尺、深度尺、钢直尺

2/6

4.3钢材的检验

见附录C“常用铸件的化学成份和机械性能”

见附录C同上

无明显折痕、裂纹深度小于2mm的凹痕

符合订单规格型号及相对应的GB要求

4.4紧固件的检验

符合相应标准要求

1次/批

无裂纹折迭

符合产品图样要求

10%不少于20件

游标卡尺、螺纹规等

4.5焊材的检验

熔敷金属性能

包装无破损焊条药皮无剥离、裂纹霉变

符合订单规格型号

3/6

4.6非金属密封元件的检验

符合图样或标准

硬度试验

“O”型圈、<

35MPa70~75HAS、35~70MPa70~80HAS>

70MPa80~85HAS其它应符合图样或标准

12%不少于5件

不允许存在孔隙、裂纹、杂质、气泡,表面应当光滑清洁

符合产品图样或标准

4.7其它配套产品的零部件

3件/次

相宜的检测工具

4.8防锈油

棕色透明液体

1件/每批

5件为1批

油膜干燥时间

15分~20分

样品检测时需要

流失温度

52℃不流失

油膜去除性

用棉丝蘸取汽油能方便除干燥油膜

成膜性

涂油时能迅速润滑金属表面、干燥后形成均匀覆盖膜

4.9标识

4.9.1材料入库前由检验员按进厂物资清单检验,其钢材材质区别与管理,由仓库保管员按《材料移植标及识管理规定》执行。

4.9.2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按《材料移植标及识管理规定》执行。

附录A4/6

常用铸件的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

本附录只收录了公司常用铸件的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

如果本附录没收录的可查阅具体的材料标准。

本附录仅供参考。

ASTMA216

化学成分

元素

成分%

WCA

WCB

WCC

C

≤0.25A

≤0.30

≤0.25C

Si

≤0.60

Mn

≤0.70A

≤1.00B

≤1.20C

S

≤0.045

P

≤0.04

残留元素

Cr

≤0.40

Mo

≤0.25

Ni

≤0.50

Cu

V

残留预算总量max.D

1.00

项目

抗拉强度Mpa

≥414

≥483

屈服强.Mpa

≥207

≥248

≥276

延伸率%

≥24

≥22

断面收缩率%

≥35

ASTMA351

CF3

CF3M

CF8

CF8M

≤0.03

≤0.08

≤2.0

≤1.5

17-21

18-21

≤0.5

8-12

9-13

≥485

≥30

附录B5/6

常用锻件的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

本附录只收录了公司常用锻件材料的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

.ASTMA105

C≤

≤0.035

Si≤

≤0.10-0.35

Mn≤

0.6-1.02

S≤

0.04

P≤

≤0.12

抗拉MPa≥

485

屈服MPa≥

250

延伸%≥

30

收缩%≥

冲击值AK(J)≥

硬度HB

≤187

元素

F11

F22

F304

F316

0.05-0.15

0.5-1.0

≤1.0

0.3-0.6

0.03

P

0.045

1.0~1.5

2.0-2.5

18-20

16-18

0.44-0.65

0.87-1.13

2-3

8-11

10-14

415

515

275

205

20

45

35

50

≤174

附录C6/6

常用钢材的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

本附录只收录了公司常用的螺栓、螺母材料的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

304

316

0.08

1.0

2.0

Cr≤

Ni≤

10-11

抗拉N/mm2≤

屈服N/mm2≤

延伸%≤

40

收缩%≤

硬度HB≤

5.GB1220-2007

1Cr13

0.12

0.15

0.16~0.25

2.00

0.030

0.035

17.00~19.00

11.50~13.50

12.00~14.00

8.00~11.00

≤0.006

520

540

635

345

440

25

55

78

63

≥159

≥192

1、目的

控制零件各过程制造和装配质,保证产品整机性能要求。

2、范围

适用于产品零部件加工过程和装配过程的检验

3、检验要求

3.1热处理检验

3.1.1需经热处理后检验的零件主要指有力学性能要求的阀门内件,不包括阀体、阀盖等铸锻件。

3.1.2检验热处理供方出具的力学性能报告是否符合图纸或委托加工要求的规定,以该报告作为验收合格的依据。

同时要求供方出具热处理参数记录。

同时抽查一件作硬度检验。

3.2机加工检验

机加工应检验零部件每道加工过程的加工质量并进行自检、首件检验、巡回检验和完工检验,粗糙度的检验应条用相适宜的对比样块检验。

3.2.1首件检验

首件检验是零部件加工过程中对生产开始或工艺条件改变后的首件检验。

按产品图纸或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规定的要求检验并记录。

3.2.2巡回检验

巡回检验是零部件加工过程中由检验员进行随机流动性的检验,对每道加工过程和装配过程进行监控指导,可不作检验记录。

3.2.3完工检验

完工检验是对零部件全部加工完成后质量状况的全面检查。

每道工序完成后进行检验。

3.3阀门零件(或组件)焊接质量检验

3.3.1密封面堆焊

100%目视检验堆焊面的表面质量,如气孔、裂纹、凹陷、缺肉、堆焊高度。

3.3.2承压组件焊缝的检验打用目视检验,检验焊缝的表面质量。

承压焊缝的无损检测,当合同有要求时按合同规定检测。

4、标识

可采用标识牌的标识方法和分不同的状态区域进行标识。

5、记录

5.1密封面堆焊表面在质量检验后由检验员和操作者在《焊接操作记录》相应栏内签字。

5.2过程检验由检验员将检验结果填写在《加工作业指令》检验结果栏内并签字。

5.3委托加工的零件经检验合格后,由检验员在《进货检验报告》检验栏内签字。

5.4凡经检验不合格,由检验员开具《不合格通知/处置单》,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压力试验作业指导书

1/3

1目的

确保产品的压力试验检验符合有关标准规定。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阀门产品。

1.引用标准

JB/T9092-1999阀门的检验和试验

GB/T13927-2004通用阀门压力试验

API598-2004阀门的试验和检验

4压力试验项目

4.1阀门试验应按表1进行。

4.1.1公称通径小于或等于100mm、公称压力小于或等于25.0Mpa及公称通径大于或等于125mm、公称压力小于或等于10Mpa的阀门按表1进行试验。

试验项目

阀门类型

闸阀

截止阀

止回阀

球阀

壳体

必须

上密封试验

/

低压密封试验

高压密封试验

4.1.2公称通径小于或等于100mm、公称压力大于25.0Mpa及公称通径大于或等于125mm、公称压力小于10Mpa的阀门按表2进行试验。

5压力表精度、量程范围选择

5.1压力表的准确度等级应优于1.6级,压力测量的范围应不小于压和表全量范围的25%,也不大于75%。

5.2各公称压力的阀门试压时选用的压力表量程范围见表3

压力表量程(MPa)

0~2.5

0~4.0

0~6.0

0~10.0

0~16.0

0~25.0

0~40.0

0~60.0

0~100.0

公称压力(Mpa)

1.6

2.5

4.0

6.4

10.0

16.0

20.0

22.0

25.0

32.0

35.0

5.30.6Mpa气密封试验用压力表量程范围选用0~1.6Mpa。

2/3

6试验压力(38℃时)

6.1上密封试验压力:

高压上密封试验1.1PN,低压上密封试验0.6Mpa

6.2壳体试验压力:

1.5PN

6.3高压密封试验压力:

1.1PN(止回阀1PN)

6.4低压密封试验压力:

0.6Mpa

6.5对于合同要求或材料要求高于表8规定的试验压力值时按合同或图纸规定。

7试验压力持续时间见表4

表4

阀门规格

DN

最短试验持续时间(秒)

壳体试验

密封试验

其它阀门

≤50

60

65~150

200~300

120

≥350

300

8压力试验泄漏率

8.1壳体压力试验不允许泄漏

8.2密封试验的最大允许泄漏率。

表3密封试验的最大允许泄漏率

阀门规格DN

mm

所有弹性封副阀门

滴/min气泡/min

所有金属密封副阀门

金属密封副止回阀

液体试验

滴/min

气体试验气泡/min

液压试验mL/min

气体试验m3/h

(DN/25)×

0.042

24

28

56

1)对于液体试验介质,1mL(cm3)相当于16滴。

2)在规定的最短试验时间内无渗漏,对于液体试验,“0”滴表示在每个规定的最短试验时间内无可见渗漏;

对于气体试验,“0”气泡表示在每个规定的最短试验时间内泄漏量小于1个气泡。

9试验介质

9.1壳体试验、高压密封试验、高压上密封试验,试验介质为水(其温度不超过52℃),若用煤油作试验须在合同中注明;

9.2低压密封试验,低压上密封试验,试验介质为气体。

9.3奥氏体不锈钢阀门用水作试验时,所用水的氯含量应不超过100ppm。

10有关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