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习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347397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242.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习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最新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习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最新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习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最新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习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最新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习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习题Word下载.docx

《最新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习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习题Word下载.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习题Word下载.docx

(2)复习万以上数的认识

1、认识万以上数的数位、数位顺序表、计数单位。

(1)认识数位和计数单位。

师让学生先自主整理,然后交流汇报。

多媒体出示:

用数字表示数时,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他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这些都是计数单位。

师强调:

数位和计数单位的区别:

①数位是在一个数中每个数字所占的位置,如个位、十位、百位……例如:

456这个数中4在百位上。

②计数单位是指数数的方式,是以多少为一个单位,如十、百、万等。

例如,456这个数中4表示有4个百。

(2)数位顺序表。

师让学生试着在练习本上画出数位顺序表。

学生活动。

多媒体出示数位顺序表。

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个位起,从右起每四个数位为一级。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表示多少“个”;

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表示多少个“万”;

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是亿级,表示多少个“亿”……

从数位顺序表中可以看出:

每一个计数单位都是由10个与它相邻的低一级的计数单位组成的,也就是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作十进制计数法。

(三)复习写数、读数

不管是写数还是读数,都要用到数位,你知道数位是怎样排列的吗?

指导学生说出数位的排列是: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1)读数

师让学生在小组内说出读数的方法。

并全班交流。

预设:

读万以上数的方法:

对照数位顺序表,从高位到低位,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读万级或亿级时,按个级的读法去读,每一级读完,在后面加上级名。

每一级末尾的零不读,每一级的中间不管连续有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预设:

“0”的读法:

对数位分级后,每个数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

当“0”处在数级中其它数字前面时,要读出来,若这种情况下几个“0”连在一起,只读一个“零”。

每一级的中间不管连续有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2)写数  

师让学生在小组内说出写数的方法。

师让学生思考:

在写数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指导学生说出:

在写数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数位和数字一一对应。

写数的关键是确定最高数位,并处理好0的占位问题,写完,可将写出的数读一遍,看是否有误。

师:

请同学们完成总复习101页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集体订正。

(四)复习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师让学生完成101页的第2题。

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这两道题目。

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学生完成并说一说计算方法。

师:

将整万数或整亿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

先分级,然后去掉“万”或“亿”级后面的0,最后在数的末尾加上一个“万”或“亿”字。

师质疑:

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在小组内交流汇报。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或以“万”为单位求近似数,只看千位上的数,然后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同理,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或以“亿”为单位求近似数,只看千万位上的数,然后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根据要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来确定是“舍”还是“入”。

分级是为了更准确的找到要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

(五)复习数的顺序、大小比较

师让学生思考:

怎样比较万以上数的大小?

引导学生说出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如果位数相同,那么位数多的数就大。

如果位数相同,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次高位上的数,依此类推,直到比较出两个数的大小。

学生完成101页第3题。

师让学生用掌握的比较方法比较出这些数的大小。

学生比较,比较时不但要求学生说出结果,还要求学生说出比较的方法。

这样掌握了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就可以把数按大小顺序进行排列了。

在教师的引导下建立单元的知识网络图,并向学生渗透这种整理方法。

在复习中我没有让学生自主的梳理,而是让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的,在大家的交流中分享大家的知识。

(六)巩固新知:

课本104页1、2、3、4题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通过解决这几道题,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

(七)达标反馈

1、填一填。

(1)一个数由三千万,四十万和八百组成的,这个数是(       )。

(2)一个数由47个万和350个一组成的数,读作:

(              )。

(3)73041308这个数是由7个(   ),3个(   ),4个(   ),1个(   ),3个(   )和8个(   )组成的。

(4)最大的六位数是(        ),最小的7位数是(       )。

(5)甲数是七位数,乙数是五位数,这两个数相比,(   )数大于(   )数。

(6)在52后面添(     )个0,这个数就是五十二万;

把234变成二千三百四十万,要在4后面添写(    )个0。

(7)把703870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时,省略的尾数部分是(    ),这部分的最高位是(  )位,这位上的数是(   ),所以要(    )(填“舍去”或“入一”),这个数的近似数是(    )万。

(8)把9038008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时,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    )位,这位上的数是(   ),所以要(    )(填“舍去”或“入一”),这个数的近似数是(    )万。

(9)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15700○9800         99999○100000        98135○98531

7058000○7508000       40万○3999999      3700000○370万

(10) 在○里填写“=”或“≈”。

 800000○80万              13455010○1346万

804000○80万              13460000○1346万

2、把下面的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4790000=(         )      15800000=(          )

2040000=(         )      12000000=(          )

3、把下面各数四舍五入到万位。

145600≈(     )万         5674921≈(      )万

3897560≈(     )万          40978≈(    )万

4、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1)890000比90万小。

………………………………………………………………( )

(2)30600000与306万相等。

…………………………………………………………( )

(3)四

(1)班同学们的平均身高约是139厘米,这是个准确数。

……………………( )

(4)马跑得足够快时,能达到每小时69000多米;

箭鱼游得快时,每小时的速

度将近119000米。

这两个数都是近似数。

…………………………………………( )

(5)2001年春节期间,全国共接待旅游人数达到四千四百九十六万人次。

是一个近似数。

…………………………………………………………………………( )

5、写出下面横线上的数,再求近似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

(1)据2000年统计,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有一千七百万二千人口,居世界第三。

写作:

(        )  近似数是:

(            )

(2)2000年,江苏省小学有学生七百一十八万五千五百人。

(3)太阳是个球体,它的直径约有一百三十九万二千千米。

6、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69000   690000    60900   600900   609000   60000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30400800

(2)四十七万零三百五十(3)千万百万万千百一(4)9999991000000(5)甲乙(6)45(7)3870千3舍去70(8)千8入一904(9)><<><=(10)=≈≈=

1、479万1580万204万1200万

2、1556739041

3、

(1)√

(2)×

(3)×

(4)√(5)√

4、

(1)170020001700万

(2)7185500719万(3)1392000139万

5、60900<69000<600009<600900<609000<690000

(八)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吧!

让学生对本节课内容再次进行回顾。

(九)布置作业

1、读一读,写一写

(1)10个一万是(),10个一百万是()。

(2)一个五位数的最高数位是()位。

请写出一个你喜欢的五位()。

(3)2个百亿,3个百万和4个百组成的数是()。

(4)30060005000是一个()位数,6在()位上,表示6个(),3在()位上,表示()个()。

(5)在○内填上“>”、“<”或“=”。

82006○82600900000000○9亿1234000000○1000002340

(6)用6、7、8、9和三个0组成一个最小的七位数,并且这个数中一个0也不读,这个数是(),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是()。

2、请你来当小裁判(对的打“√”,错的打“×

”)

(1)读40025600时,只读一个零。

………………………………………………()

(2)300041>30万。

………………………………………………………………()

(3)一个七位数不一定比一个八位数小。

…………………………………………()

(4)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5)最小的六位数是100000。

……………………………………………………()

3、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括号里.

(1)读一个大数时,()的0都不读。

A、每级前面B、每级中间C、每级末尾

(2)555550000从右往左数,第()个5表示5个百万。

A、二B、三C、四

(3)比99999999多100的数是()。

A、99999099B、100000099C、10000099

(4)2□8700000≈2亿,□里最小可填()。

A、0B、4C、5

(5)48□965≈49万,□里应填()

A、小于5的数B、大于5的数C、大于或等于5的数

4、按要求写数6204015

(1)组成最大的七位数()

(2)组成最小的七位数()

(3)只读一个零的七位数()

(4)两个零都读的七位数()

(5)一个零也不读的七位数()

1、

(1)十万一千万

(2)万33333(答案不唯一)(3)20003000400(4)11千万千万

百亿3百亿(5)<=>(6)6000789600万

1、

(1)√

(2)√(3)×

(4)×

(5)×

2、

(1)C

(2)B(3)B(4)B(5)C

3、

(1)6542100

(2)1002456(3)1002456(4)1024056(5)6542100(答案不唯一)

⏹板书设计

万以上数的认识

万以上数的读法

万以上数的写法

万以上数的大小比较

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数

省略万或亿后面的尾数四舍五入

⏹教学反思

本节课对大数的认识这一单元的知识进行了整理和复习,复习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数位顺序表,计数单位以及多位数的读写法,能正确熟练地读写多位数,会正确将多位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进一步复习巩固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采用练习的方式来巩固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及改写。

 

在复习中我根据复习课的本质,引导学生系统整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9.2复习数的运算

1、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乘法口算和笔算的计算方法,在计算过程中能灵活应用因数和积的关系,正确熟练地计算。

2、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除法口算和笔算的计算方法,在计算过程中能灵活应用商变化的规律正确熟练地计算。

3、通过复习,回忆加法运算律及加减法的关系。

4、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5、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合作精神。

利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

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师和学生一起回忆数的运算中所涉及的知识点。

指导学生说出数的运算内容包括:

三位数乘除两位数、用简便方法计算、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用计算器计算。

数的运算

(二)复习三位数乘除两位数

1、复习三位数乘两位数

出示:

690×

32

师让学生先自主完成,然后交流汇报。

让学生说出计算方法。

预设: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对齐。

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对齐。

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把两个因数的非0数字对齐,把非0数字相乘,算出得数,数一数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非0数字积的末尾加上几个0。

2、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480÷

24396÷

53

师让学生先自主完成,然后交流汇报。

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大,就在十位上商,用被除数的前两位减去除数和商的乘积,余数一定要小于除数。

用第一次除的余数和落下的个位合在一起,继续除。

商要写在个位。

如果前两位数不够除,就看前三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余数一定要小于除数。

(三)用简便方法计算

102页第5题。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并思考运用了哪一个运算律。

预设1: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减法的性质:

那么a-b-c=a-(b+c)。

预设2:

一个数加(减)接近整百的数,加法中加数比整百数多要加上多减的数。

(多加)

减法中减数比整百数多要减去多的数。

(多减)

(4)复习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102页第6题。

学生自主完成,并思考一下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

加数十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5)复习用计算器计算

102页第7题

学生在练习本生完成,说一说是怎么算的。

使用计算器时,要先按下开机键,再按数字键,当屏幕上出现按下的数字后,再按需要按下四则运算键,再按数字键,最后按下等号键(=)。

屏幕上出现计算结果。

输入完毕后,要按清除数据键。

设计意图:

课本105页5、6、7、8、9题

1、口算

130×

5=2×

380=150×

6=18×

3=23×

4=460×

2=

180÷

60=360÷

40=240÷

60=800÷

40=420÷

60=540÷

30=

2、估算

59×

103≈720×

12≈315×

72≈408×

18≈209×

29≈

556÷

70≈715÷

92≈543÷

90≈350÷

68≈485÷

70≈

3、用竖式计算。

245×

27=530×

48=509×

50=802×

37=

948÷

38=893÷

47=576÷

48=756÷

84=

4、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99+228807-98456+123+244480-72-128

5、不计算,直接写出下面的商。

792÷

24=33396÷

12=1584÷

48=

6、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456000+21300457100-21300+4560932022×

56

6400000÷

125567890-32401+45067867809-32104

7、计算

421×

(123-78)112+512÷

64360-624÷

12

540÷

90×

123207×

35-320125×

24÷

25

8、下表是某市体育学校2012年、2015年三种体育项目运动员人数调查情况。

2012年

29人

34人

14人

2015年

348人

612人

182人

(1)2015年棒球运动员人数是2012年的(       )倍;

(2)2015年击剑运动员的人数是2012年的(       )倍;

(3)2015年高尔夫运动员的人数是2012年的(      )倍。

(六)课堂总结

(7)布置作业

1、口算

310×

6=8×

120=180×

6=180×

30=230×

40=240×

20=

420÷

70=960÷

40=480÷

30=400÷

20=210÷

70=270÷

159×

45≈361×

11≈489×

23≈332×

17≈108×

39≈

486÷

70≈717÷

78≈543÷

61≈350÷

54≈345÷

72≈

232×

18=270×

24=302×

70=608×

47=

474÷

19=936÷

12=864÷

36=638÷

11=

101+778544-108605+221+195450-36-164

5、根据441+59=500填空。

()-441=59()-()=441

578900+111200453200-16700+231451456×

23

820000÷

12512345320+324010-5460867809×

231

221×

(456-223)452+256÷

32405-312÷

720÷

80×

304105×

42-670750×

11÷

50

8、根据360÷

60=6,不计算并快速写出下面各式的结果。

360÷

6=        180÷

60=           3600÷

60=

  360÷

12=       360÷

24=           720÷

9、 仔细观察表中的相对应的数,找出规律后填表。

被除数

18

180

360

540

1800

3600

除数

3

30

60

90

300

600

10、填表

(1)下表是铅笔厂包装车间四个组包装铅笔的箱数,算出各组平均每小时包装铅笔的箱数。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小时数

38

43

39

45

箱数

874

903

975

990

平均每小时

包装的箱数

(2)一篇891个字的文章,小英为打字员、办公人员、学生小明三个人作了一个调查,请你帮小英把表填完整。

打字员

办公人员

小明

打字速度

99个/分

81个/分

33个/分

所用时间

⏹板书设计

三位数乘除两位数

用简便方法计算

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用计算器计算

教学中,我努力给学生营造一种平等、合作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参与交流,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促进。

同时,我还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倾听。

只有倾听,才有交流,因此我指导学生带着尊重和欣赏去倾听别人的发言,要学会合理地评价别人的观点和想法,要学会接受别人的优点,并要从中受到启发,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让交流的过程成为共同发展的过程。

9.3问题解决

⏹教学内容

课本102页的问题解决。

⏹教学提示

在师的引导下经历问题解决进行回顾和整理的过程,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让学生把前面学习的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