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部分知识清单 答案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342204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6.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备部分知识清单 答案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必备部分知识清单 答案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必备部分知识清单 答案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必备部分知识清单 答案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必备部分知识清单 答案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备部分知识清单 答案版Word格式.docx

《必备部分知识清单 答案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备部分知识清单 答案版Word格式.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备部分知识清单 答案版Word格式.docx

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

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

13、在人体细胞内不能合成,必须从外界环境中直接获取的氨基酸,在人体细胞内有8种,它们叫做必需氨基酸。

14、氨基酸分子互相结合的方式是脱水结合,形成的化学键叫做肽键,其结构式是—NH—CO—。

15、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极其多样的原因是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空间结构。

16、蛋白质的主要功能有结构功能、催化功能、运输功能、调节功能、免疫功能。

17、高温、过酸、过碱能使蛋白质变性,这一过程中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了不可逆的变化。

18、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核酸。

其包括两大类DNA和RNA;

DNA所含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RNA所含的糖是核糖;

一般来说,DNA有两条链,RNA有一条链;

DNA和RNA共有的碱基是A、C、G,DNA特有的碱基是T,RNA特有的碱基是U。

19、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的DNA。

甲基绿使DNA呈现绿。

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吡罗红使RNA呈现红。

20、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使用盐酸的作用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21、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一个该基本单位是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无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的。

22、根据无碳糖的不同,可以将核苷酸分为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

23、细胞内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其都是由C、H、O元素构成。

其可大致分为

单糖、二塘和多糖等几类。

24、常见的二糖中,在糖料作物甜菜里含量丰富的是蔗糖,发芽的小麦含量丰富的是麦芽糖,人和动物乳汁中含量丰富的是乳糖。

25、生物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以多糖形式存在。

淀粉是最常见的多糖。

动物多糖是糖原,主要分布在人和动物的肝脏和肌肉。

26、纤维素、淀粉和糖原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

27、常见的脂质有脂肪、磷脂、固醇。

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是脂肪。

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

28、水在细胞内有两种存在形式,绝大多数为自由水,少数为结合水。

29、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的水是结合水;

作为细胞内的良好溶剂,并参加细胞内的化学反应的水属于自由水。

30、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31、无机盐能构成细胞内一些复杂化合物,如Mg+参与构成叶绿素,Fe+参与构成血红蛋白。

32、无机盐还能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包括维持渗透压、酸碱平衡等。

如哺乳动物血液中如果钙离子含量太低,会出现抽搐等症状。

33、细胞是多种元素和化合物构成的生命系统。

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1、在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这个实验中,实验材料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原因是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

2、细胞膜主要是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的糖类。

在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

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取决于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

3、细胞膜的功能之一是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从外界进入细胞,而不需要的或有害的不容易进入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各个细胞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必须保持功能的协调,这种协调性的实现不仅仅依赖于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也有赖于信息的交流。

4、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点是选择透过性。

5、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激素),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6、植物细胞细胞壁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

7、分离各种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

8、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溶酶体是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液泡内有细胞液,含糖类、色素、无机盐和蛋白质等物质。

9、具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

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有中心体、核糖体。

含DNA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

含RNA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

含色素的细胞器有液泡、叶绿体。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

与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

与糖类和脂质的合成有关的细胞器是内质网。

10、健那绿可以将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

11、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细胞骨架,其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12、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相似,基本结构是磷脂双分子层。

13、内质网可以外连细胞膜,内连核膜。

14、在合成旺盛的细胞里,内质网总是与核膜紧密相依,有的细胞的内质网甚至与线粒体的外膜相连。

15、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之间,高尔基体和细胞膜之间可以通过出芽的形式实现膜的相互转化。

这个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高尔基体(细胞器)在其中起着重要交通枢纽作用。

16、生物膜系统的作用:

(1)细胞膜不仅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同时在细胞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细胞的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上进行。

细胞内的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为各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有利条件。

(3)细胞内的生物膜把细胞分隔成一个个的区室,如各种细胞器,这样就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相互干扰,保证了细胞的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17、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最容易注意到的就是细胞核。

18、除了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细胞等极少数细胞外,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

19、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经过固定、染色的有丝分裂中期的真核细胞,可以看到细胞核的主要结构有核膜、核孔和核仁等。

20、核膜有两层膜构成,把细胞质与核内物质分开。

21、核膜上有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孔道。

22、核膜上有大量的多种的酶,有利于各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

23、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和核仁会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

24、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25、染色质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由DNA和蛋白质紧密结合而成。

26、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可概括为同样的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27、细胞核的功能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28、模型方法:

模型的形式很多,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是物理模型,种群“J”型增长曲线模型是数学模型,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概念模型。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1、物质进出细胞,既有顺浓度梯度的扩散,统称为被动运输;

也有逆浓度梯度的运输,称为主动运输。

2、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

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

3、主动运输一般为逆浓度梯度的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也需要消耗能量。

4、大分子进入细胞的方式一般是胞吞;

离开细胞的方式为胞吐。

二者都需要消耗能量。

5、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从低浓度向高浓度的扩散,叫做渗透作用。

6、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能通过半透膜吸水和失水。

(1)动物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2)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溶液浓度时,细胞都会吸水。

当外界溶液浓度等于细胞内部溶液浓度时,细胞内外水分进出达到动态平衡;

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溶液浓度时,细胞都会失水。

(3)动物细胞吸水会涨破;

植物细胞吸水会膨胀,但不会涨破。

动物细胞失水会皱缩;

植物细胞失水会皱缩。

7、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指的是由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

细胞质构成的。

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1、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2、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是蛋白质。

3、酶的特性有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较温和。

4、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包括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

5、ATP是三磷酸腺苷的缩写,其结构式可以简写成A—P~P~P,其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

ATP可以水解,实际是指ATP分子中远离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的水解。

6、ATP合成所需的能量来源,对植物来说来自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生理过程,对动物来说来自于呼吸作用。

7、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氧气并生成ATP的过程。

8、细胞呼吸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

9、对于绝大多数生物来说,有氧呼吸是细胞呼吸的主要形式。

10、真核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11、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丙酮酸是在第一阶段,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CO2是在第二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有氧呼吸过程中消耗O2并产生水是在第三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内膜。

12、大多数植物和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

大多数动物和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

13、CO2可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发生以下颜色反应由蓝变绿再变黄。

酸性重铬酸钾溶液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14、有氧呼吸的化学反应式是:

,人的体细胞无氧呼吸的反应式是:

,植物叶肉细胞无氧呼吸方程式是:

15、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

16、叶绿体中的色素包括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17、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18、对于绿色植物而言: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条件是光照;

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

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

19、光合作用的过程可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

20、光反应的场所是类囊体的薄膜上,能量转化是光能转变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21、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能量转化是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22、CO2供应不变,光照由弱增强,C3的变化减少,C5的变化增多。

光照不变,CO2由弱增强,C3的变化增多,C5的变化减少。

23、研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时,净光合作用为0时对应的光照强度叫做光补偿点。

24、提取绿叶中色素的溶剂是无水乙醇,分离绿叶中色素溶剂是层析液。

在提取绿叶中色素时,向研钵中加入无水乙醇、二氧化硅、碳酸钙,进行迅速、充分的研磨。

25、鲁宾和卡门探究氧气的来源所用的方法是同位素标记法。

26、光合作用的方程式是。

27、在光合作用中[H]实际是指NADPH(化学式),其中文名字是还原型辅酶

在呼吸作用中[H]实际是指NADH(化学式),其中文名字是还原型辅酶

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

1、多细胞生物体的生长既靠细胞生长增大细胞的体积,还要靠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

2、限制细胞生长的原因,一是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随细胞体积的增大而减小;

二是细胞核内DNA的含量不会随细胞体积的增大而增加。

3、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其中,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4、有丝分裂的意义在于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进行复制(实质为DNA的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从而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5、细胞在分裂之前,必须进行一定的物质准备,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6、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具有周期性。

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

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7、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

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8、细胞有丝分裂的前期:

①染色质→染色体;

包含两条并列的姐妹染色单体,由一个共同的

着丝点连接着。

②核仁解体;

核膜消失。

③从细胞两极(或中心体)发出纺锤丝(或星射线),形成一个梭形的纺锤体。

④染色体散乱的分布在纺锤体的中央。

9、细胞有丝分裂的中期:

①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的两侧,都有纺锤丝附着在上面,在其牵引下,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②此时,染色体的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便于观察。

10、细胞有丝分裂的后期:

①每个着丝点分裂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纺锤丝牵引着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

②此时细胞的两极各有一套染色体。

它们的形态和数目相同。

11、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

①染色体→染色质。

②纺锤丝逐渐消失,出现新的核膜和核仁。

③植物细胞在赤道板的位置上出现了细胞板,并逐渐形成细胞壁。

12、无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

13、无丝分裂的典型例子是蛙的红细胞。

14、分裂中期的细胞常用来做研究染色体的实验材料,原因是染色体的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便于观察。

15、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等分生区细胞。

装片的制作流程为:

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染色所用的染色剂是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

目的是使染色体着色;

解离所用的试剂是盐酸和酒精的混合液,目的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漂洗的目的是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

制片中用镊子把根尖弄碎、指压的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有利于观察。

16、分生区细胞的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17、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18、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形成具有特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组织和器官,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19、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性变化,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0、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21、细胞全能性的应用在植物上主要表现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在动物上主要表现

为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

22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含有该物种所特有的全套遗传物质,都有发育成为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

23、干细胞是指动物和人体内仍保留着的少数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

24、人的骨髓有许多造血干细胞,它们能够通过增殖和分化不断产生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25、衰老的细胞主要特征之一有:

细胞的体积变小,细胞核的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

26、端粒的化学本质是DNA,端粒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27、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就叫细胞凋亡,也常常被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

28、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

29、癌细胞的特征:

在适宜的条件下,癌细胞能够无限增值;

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癌细胞的表面发生了变化,由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癌细胞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30、原癌基因的作用是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的作用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环境中的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中的DNA分子,使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

 

必修二遗传与进化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1.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

(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而且是闭花授粉,也就是说,豌豆花在未开放时,就已经完成了受粉,避免了外来花粉的干扰。

所以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用豌豆做人工杂交实验,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

(2)豌豆植株还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这些性状能够稳定地遗传给后代。

用其做实验,结果很容易观察和分析。

2.两朵花之间的传粉过程叫做异花传粉。

不同植株的花进行异花传粉时,供应花粉的植株叫父本,接受花粉的植株叫母本。

3.因为豌豆是闭花受粉,花还没开放时,就已经完成了受粉,所以孟德尔在做杂交实验时,先在花未成熟时,打开花瓣,除去母本的全部雄蕊,这叫做去雄。

这一步骤操作要彻底,否则会造成杂交失败,容易自交。

4.去雄后的母本,由于破坏了花瓣的保护作用,有可能受到外来花粉的干扰,所以为了排除外来花粉的干扰,确保实验的效果,采用了套袋处理。

5.待雌蕊成熟时,采集另一植株的雄蕊,撒在去雄花的雌蕊的柱头上,再套上纸袋。

6.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是: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2)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7.在对分离现象解释的基础上,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是:

(1)F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

(2)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3)雌性配子的结合方式有16种,遗传因子的组合形式有9种,性状表现为4种。

8.在明确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后,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9.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

在杂种的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10.结合所学知识及做题经验,请尽可能列举出自由组合定律中“特殊比例”,并作简要分析。

11.由亲代推断子代的基因型与表现型:

亲本

子代基因型

子代表现型(显性性状、隐形性状)及比例

AA×

AA

Aa

全显

AA、Aa

aa

Aa×

AA、Aa、aa

显性:

隐性=3:

1

Aa、aa

隐性=1:

aa×

全隐

12.由子代推断亲代的基因型:

F1表现型及比例

亲本基因型

Aa、Aa

全为显性

全为隐性

13.杂合子Aa连续自交,第n代的比例分析:

Fn

杂合子

纯合子

显性纯合子

隐性纯合子

显性个体

隐性个体

比例

(1/2)n

1-(1/2)n

(1-(1/2)n)/2

14.

(1)基因型为AaBbCCDd的个体能产生8种配子。

(2)AaBbCc与AaBbCC杂交过程中,配子间结合方式有32种。

(3)AaBbCc与AaBBCc杂交,其后代有18种基因型,4表现型。

(4)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个体杂交,其后代进行为AabbCc个体的概率为1/16;

其后代表现型为AbbC的概率为3/8。

其后代不同于亲本基因型的概率为3/4;

其后代不同于亲本的表现型的概率为1/4。

15.果蝇的体色灰身(显性基因A控制)、黑身(隐性基因a控制)和翅型长翅(显性基因D控制)、截翅(隐性基因d控制)分别由常染色体上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

眼色红眼(显性基因B控制)和白眼(隐性基因b控制)由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区段)控制。

请结合以下要求写出遗传图谱:

(1)基因型为杂合子的灰身果蝇自交

(2)杂合红眼雌蝇与白眼雄蝇杂交

(3)基因型为双杂的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