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340917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3.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版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最新版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最新版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最新版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最新版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版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最新版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版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版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大棚计350万元;

沟渠水计92万元。

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5.1建设年育苗能力5000万株生产线一条;

1.5.2解决1100万株茄果类越冬苗的供应;

1.5.3促进春提早、秋延后蔬菜生产,解决春淡和秋淡。

1.6辐射及带动能力

项目建成后,可满足汉寿县近3万亩蔬菜供苗,可提早蔬菜上市20-30天,可提高产量15%左右,亩平增收320元,菜农新增收入960万元,可有效调整汉寿县蔬菜产品结构,推进优新品种的推广,从而提高品质,增加效益;

同时,企业每年可以接受至少20个农村劳动力,月均工资2100元,增收30万元。

1.7效益分析

项目投入后,年销售收入1250万元左右,年生产总成本750万元左右,实现利润500万元左右。

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2.1《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效的若干意见》

2.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2013年1号文件)

2.4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

3项目综合评价

种植业是我县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以蔬菜为主的生产基地已经形成,同时气候变化所带来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越来越严重,利用连栋温室生产秧苗,不仅节约用地,还能提高秧苗质量,稳定作物产量、品质,推动我县农业产业集约化、现代化的健康发展,具有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本项目技术先进,实用可靠,已经在汉寿推广近5年,得到了广大农户的认可,同时切实能为农户带来增收前景,项目建设可行。

第二章项目环境及由来

1自然资源概况

汉寿县地处雪峰山余脉与洞庭湖平原结合部,毗邻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1+8”城市圈两个国家“两型社会”试验区,辖29个乡镇和一个工业园,总面积2034平方公里,人口78万人,先后被国家命名为“中国甲鱼之乡”、“中国黑杨之乡”、“中华诗词之乡”“中国珍珠之乡”、“中国苎麻之乡”;

交通便捷,石长铁路、长张高速公路、319国道、205省道穿境而过,常德桃花源机场近在咫尺,境内沅水、澧水通江达海,已形成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

汉寿县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湿润气候区。

年均降水量1342.2mm,年均气温16.7℃,全年无霜期274天,年均日照1688.4小时,具有发展露地蔬菜和温棚蔬菜的优越气候条件。

2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我县常年蔬菜种植面积17.5万亩,复种面积38万亩左右,是湖南省规模最大的蔬菜种植基地,其中龙阳镇围堤湖连片蔬菜面积近5万亩,是全省规模最大的专业蔬菜基地,素有“北寿光、南汉寿”之美誉;

2012年我县被列为全国580个蔬菜生产重点县之一,主产辣椒、茄子、南瓜、冬瓜、白菜、甘蓝等30多个品种,总产量达90万吨,年产值近9亿元。

目前,全县已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30家,注册了“围堤湖”、“目平湖”、“龙阳华诚”、“湘乡香”等8个商标,华诚、远桂两个蔬菜专业合作社获国家《出境蔬菜基地注册登记证》,认证出境蔬菜基地13700亩,蔬菜产品畅销全国各地(除新疆、西藏)及东南亚国家。

同时,我县蔬菜轻简化、机械化栽培推广迅速,新村和汉美蔬菜合作社率先示范推广蔬菜集约化育苗和机械/移栽技术,2012年实现年育苗2100万株,机械移栽500亩,成为全省新技术推广的典范。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我国是蔬菜生产和消费大国,2012年全国蔬菜播种面积约2.95亿亩,产量6.32亿吨,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据世界粮农组织(FAO)统计,我国蔬菜播种面积占世界的43%,产量占世界的50%左右,由于劳动力成本的原因,发达国家蔬菜生产不断萎缩,自给率下降,今后还将减产,世界蔬菜生产向亚洲特别是中国集中的趋势明显,预计到2015年,全球蔬菜国际贸易量将从2002年的8962万吨增加到1.9亿吨。

另外,2012年全国蔬菜总产值占种植业总产值的30%以上,蔬菜产业成为了继粮食之后的第二大产业,种植蔬菜已经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尽管近年来我国蔬菜播种面积和产量不断增长,出口创汇不断增加,但相比国外,我国蔬菜产业发展存在以下不足:

1传统育苗方式的弊端

1.1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

蔬菜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蔬菜生产均衡供应市场的能力有待提高。

目前我县蔬菜生产基本以小农户为主,存在蔬菜生产设施简陋、抗击自然灾害能力低等问题,蔬菜生产“靠天吃饭”的局面没得到根本改变。

自然灾害如冻害、冷害、暴雨、涝渍灾害、旱灾和高温等灾害的发生会导致蔬菜生产减产甚至绝收,从而对蔬菜市场供应和社会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如2008年1月-2月南方地区遭受的低温冻害导致全国20个省(市、区)蔬菜受灾面积4427万亩。

占全国秋冬蔬菜播种面积的34%,这次灾害造成蔬菜生产直接经济损失360多亿元,产品损失300多亿元,设施损失60亿元。

这场灾害还导致南方“春淡”供求矛盾加剧,“春淡”时间延长,导致蔬菜价格高位运行的时间增加。

又如今年7月开始的40多天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导致我县蔬菜生产损失惨重,全县蔬菜受灾16.6万亩,成灾5.8万亩,绝收0.48万亩,累计减产8.2万吨,直接经济损失2.2亿元。

因此如何加强蔬菜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避免蔬菜生产出现大的起伏,实现蔬菜生产周年均衡供应,保障蔬菜市场稳定是我县蔬菜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1.2蔬菜种苗生产能力薄弱,蔬菜集约化育苗生产亟需加强

由于农户的蔬菜育苗设施简陋,2013年7月上旬以来持续多日的高温天气让农户培育的蔬菜苗损失惨重,加上近些年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明显加大。

因此今后应在我县建立大型蔬菜集约化育苗工厂,利用育苗工厂的良好条件实现蔬菜种苗的集约化生产,提高蔬菜种苗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保障蔬菜的稳定生产。

2实施蔬菜工厂化育苗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蔬菜产业的迅速发展,蔬菜生产已经进入由传统种植业向现代种植业转变的产业化生产新时期。

蔬菜种苗是生产的基础,其技术含量之高,对蔬菜种植业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蔬菜工厂化集中育苗就是集现代高新技术于一体,运用企业化生产经营的方式,培育优质高产蔬菜秧苗,从而推进蔬菜产业快速发展。

2.1是提高育苗技术含量及秧苗质量的需要

实施蔬菜工厂化育苗就是要突破传统低质、低效育苗思想的束缚,树立起高技术、高品质、高效益的育苗理念。

由于一家一户的育苗设施设备简陋,技术水平低,管理跟不上,抗自然灾害和风险的能力弱,难以培育出优质高产的蔬菜秧苗。

一旦遇到各种自然灾害,不仅损失大,而且还要影响到蔬菜的种植。

因此,运用工厂化集中育苗,使蔬菜秧苗在人工创造的最佳环境条件下培育,不仅可以保证蔬菜的按时种植,而且可以培育出优质高产的蔬菜秧苗,解除了种植户自己育苗的风险。

同时,工厂化集中育苗实现了企业化运营,规模化生产,使育苗企业不断开发高产优质蔬菜秧苗。

2.2是促进蔬菜产业化发展、规模化经营的需要

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

提高生产效率,发展规模经营是提高蔬菜育苗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实施蔬菜工厂化集中育苗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生产的社会化要求通过专业分工与协作,提高生产效率,促进蔬菜生产的规模化经营。

蔬菜工厂化集中育苗不仅可以节约资源,降低育苗成本,而且可以使分散松散的蔬菜种植户连接成一个分工合作的联合体,增强了抵御大市场、大流通和全球化的风险。

蔬菜育苗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可以促进蔬菜产业链条的细化与延伸,为蔬菜生产链条各环节的专业化、规模化生产经营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农村劳动力的吸纳提供了机会。

2.3是发展高科技、高效益产业的需要。

在土地资源有限的前提下,蔬菜生产面积不可能是无限制的发展,有限的资源要想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蔬菜品质和数量的需求,就必须大力发展高科技、高效益的蔬菜产业。

蔬菜工厂化育苗是集现代化生物技术、环境控制技术、信息管理技术等高新技术为一体,以现代化、集约化、企业化的模式组织蔬菜育苗产业的发展与经营,不仅可以推动蔬菜产业朝着高科技、高效益的方向发展,而且可以带动与蔬菜生产相关联的设施设备制造、储藏运输、加工销售等产业,不断改革创新,增加科技含量,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以便更好地满足蔬菜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

第四章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发展已经有四十多年的时间,是一项十分成熟的技术,目前发达国家的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引进到国内有二十多年的时间,经过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目前已经形成适合我国蔬菜育苗的集约化技术,从技术上看是十分成熟的,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在国内的推广普及不够。

1发展工厂化育苗的可行性

1.1资源条件有利于蔬菜种苗产业的发展

我县蔬菜产业素有“北寿光、南汉寿”的美誉,作为湖南省规模最大的蔬菜种植基地,常年蔬菜种植面积17.5万亩,复种面积约38万亩,其中龙阳镇围堤湖连片蔬菜面积近5万亩,是全省规模最大的专业蔬菜基地。

我县蔬菜生产年产量90万吨,年产值近9亿元,生产的辣椒、茄子、南瓜、冬瓜、白菜、甘蓝等30多个品种畅销全国各地(除新疆、西藏)及东南亚国家。

1.2具有发展蔬菜的技术优势和基础设施

我县蔬菜的快速发展,为蔬菜集约化育苗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条件。

经过多年努力,我县蔬菜轻简化、机械化栽培推广迅速,新村和汉美蔬菜合作社率先示范推广蔬菜集约化育苗和机械/移栽技术,2012年实现年育苗2100万株,机械移栽500亩,成为全省新技术推广的典范。

这些实践探索经验为汉寿县蔬菜工厂化育苗的推广和普及创造了良好条件。

1.3市场需求量的扩大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市场对工厂化培养秧苗的需求不断增大。

随着我县经济的发展和完善,蔬菜种植户对工厂化集中培育秧苗的品种有所认识,不仅意识到使用工厂化培育的秧苗可以增产、增收,而且还可以通过各种蔬菜协作或合作组织,拓宽蔬菜的营销渠道,增强蔬菜的市场竞争能力。

1.4农户对发展工厂化育苗的观念转变

近年来灾害天气频发,导致种苗质量、数量难以保证,给蔬菜生产带来巨大损失。

传统育苗设施,短时间的低温和阴雨还能解决问题,一旦遇到类似今年7月份的连续40多天的高温干旱天气,农户将素手无策。

在调研中我们听到了育苗大户的共同心声:

自主育苗风险大,在育苗期间常常是寝食难安,日夜难眠,由于规模小,育苗成本较高,有时因一些不正常因素,如高温,干旱,降温等的突然发生,一季就可能使农户倾家荡产。

农户对传统自己育苗自己种植的观念的转变,加大了对工厂化集约育苗的需求,为工厂化集中育苗的推广和普及奠定了良好基础。

1.5种苗产业是前景广阔的新型产业

蔬菜种苗产业开发在国外及国内发达地区已经有较长历史,产业兴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①蔬菜种苗产业是一项资金、技术密集型的高度集约化产业,一茬生产就可达到或超过一半温室全年种植蔬菜的利润水平。

②由于产投比远远高于一般蔬菜生产,为技术及资金的加大投入创造有利条件,不仅保证了产业的稳定与发展,且能够较快地达到现代化水平,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③由于利用现代科学与现代管理,可以使种苗生产实现标准化管理,不仅技术出效益,管理也出效益。

④汉寿县蔬菜生产面积大,但种苗产业化生产跟不上,借鉴国内外蔬菜产业化育苗的经验,实施工业化种苗项目发展潜力巨大。

目前,汉寿县所具备的各项条件使得这一发展方向成为必然,发展蔬菜工厂化育苗,不仅可以推动本地蔬菜产业朝着高科技、高效益的方向发展,而且可以带动与蔬菜生产相关联的储藏运输、加工销售等产业,不断改革创新,增加科技含量,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同时能够为我县蔬菜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新的方向。

第五章市场供求分析与预测

1、汉寿县蔬菜产业现状和对蔬菜集约化育苗的需求分析

目前,全县已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30家,注册了“围堤湖”、“目平湖”、“龙阳华诚”、“湘乡香”等8个商标,华诚、远桂两个蔬菜专业合作社获国家《出境

2012年汉寿县被评为全国580个蔬菜生产重点县之一,其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远近闻名,生产的辣椒、茄子、南瓜、冬瓜、白菜、甘蓝等畅销各地。

2013年汉寿县蔬菜播种面积为17.5万亩,复种面积38万亩左右。

以每亩需要3000株苗计算,拟建设的蔬菜育苗中心仅保证汉寿县围堤湖5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蔬菜栽培就需要1.5亿万株蔬菜苗,整个汉寿县需苗量约5亿万株左右,因此我市对蔬菜苗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2、项目产品市场前景预测

目前在汉寿县由于缺乏集约化育苗中心,农户都是自行育苗栽培,2008年由于受到低温冰冻灾害,导致农户所育的蔬菜苗90%以上被冻死,2012年春的连续低温阴雨天气又导致蔬菜苗70%被冻死,自然灾害造成巨大的育苗损失,也使春季茄果类蔬菜栽培面积骤减,2008年春季茄果类蔬菜栽培面积减少50%以上,同时由于冬季茄果类蔬菜育苗费工费时,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多外出打工,在家务农的劳力逐渐减少,因此从整体上看愿意从事蔬菜育苗的人员在逐渐减少,而另一方面,由于农户育苗设施简陋,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薄弱,农户自行育苗的风险逐渐增加,对蔬菜集约化育苗的需求逐渐增加。

加上周边蔬菜板块基地对蔬菜苗也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因此本项目产品的市场前景非常好。

第六章蔬菜集约化育苗工艺技术方案分析

1、项目技术来源和技术水平

本项目建成后将主要从事蔬菜种苗的生产和经营管理,该项目的技术来源是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本项目的主要技术依托单位是湖南农业大学,项目核心技术,因此本项目使用的技术成熟且先进可靠。

2、项目所采取的主要工艺流程

本项目进行蔬菜集约化育苗的工艺流程见图1:

项目所采取的主要工艺流程包括种子选择和种子处理,对穴盘和基质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采用精量播种流水线进行播种,放到催芽室进行催芽,育苗苗期管理和炼苗等几个主要阶段,本项目所设计的温室、配备的育苗生产流水线是根据穴盘育苗工艺流程和预计育苗量综合考虑的。

第七章建设内容及方案

1、五联栋温室

(1)温室主体规格尺寸及排列方式:

温室采用南北排列,南北山墙长50m,东西侧墙长40m,东西单跨8m,南北柱间距4m,顶高4.8m,屋面坡度30度,总面积2000㎡。

(2)温室主体的性能指标:

风载0.5KN/m2;

雪载0.3KN/m2;

最大排雨量140mm/h;

电源参数220V/380V,50HZ。

(3)结构设计基础:

外部采用混凝土浇筑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内部为点式基础,独立基础深110cm,竖向配筋,独立基础通过预埋螺栓与温室立柱铰接相连;

温室四周及隔断处设置条形基础,基础露出地面200mm,四周采用0.5m高的砌砖墙裙。

温室主骨架:

采用国产热镀锌钢管及钢板,骨架为轻钢结构。

立柱:

双面热镀锌矩形钢管90×

60×

3mm桁条:

双面热镀锌钢管Φ60×

2mm立柱拉杆:

双面热镀锌矩形钢管Φ48×

2mm水槽:

冷弯热镀锌钢板B=3mm,用于排水,水槽一端设有Φ110mm的PVC水管,避免雨水对基础造成直接性冲蚀,水槽坡度为5‰。

温室门:

温室端面配有1个铝合金推拉门,规格为3m×

3m(宽×

高)。

屋顶及天窗:

屋顶、天窗及天窗启闭支撑杆采用专用铝合金型材,在钢结构上均安装有固定玻璃用铝合金型材。

(4)覆盖材料全部为双层无滴充气膜。

(5)自然及强制通风系统东西侧面采用五台风机通风,风机外形为1250×

1200×

450,排风量30000m3/hr/台。

顶部配有电动齿条开窗通风系统,齿轮齿条质量可靠。

(6)保温遮阳系统夏季,利用保温遮阴幕遮阳光,阻止多余的太阳辐射能进入温室,既保证作物能够正常生长,又降低室内能量聚集,从而降低温室内温度,保护植物免受强光灼伤,并使室内温度下降3--5℃;

冬季,保温遮荫幕有反射室内红外线外逸的作用,减少热量散失,从而提高室内温度,降低能耗,降低冬季运行成本。

保温遮荫幕选用国产缀铝编织内用幕,宽度4.3米,遮阳率50%,节能50%,保质期5年,并采用带有行程控制的专用电机,可实现各个单元独立启闭。

技术参数:

行程4m;

运行速度:

0.6m/min;

单程运行时间7.5min;

电源380V,50HZ;

电机功率0.375KW系统基本组成:

控制箱及电机:

箱内装配有遮荫幕展开与合拢两套接触器件,既可手动控制,又可通过行程开关,实现自动控制。

驱动电机及联轴器:

为专用减速电机,与控制箱相连,该机输出轴处配有行程开关,限位准确,使整套系统运行平稳可靠。

2、生产车间用房建设

建设生产车间用房992㎡,主要有:

催芽室、缓冲室、灭菌室、配料室、洗涤室、原料仓库、废料处理场、化验室、控制室、配电室、锅炉房等。

1、催芽室催芽室采用夹心彩钢结构,外覆50mm彩钢板,墙体颜色为天蓝色,屋面为红色,肩高为4.0m,结构尺寸16m×

12m=192㎡,其内部配置加热系统,微雾加湿系统及控制系统。

钢结构屋架。

2、缓冲室:

建筑面积20㎡,砖混结构。

3、灭菌室:

建筑面积100㎡,砖混结构,对器皿,培养基(料)进行灭菌。

4、配料间:

建筑面积110㎡,砖混结构,用以配制培养基(料)。

地面要平整、光滑,以便于拌料。

5、洗涤室:

建筑面积60㎡,砖混结构,用来洗涤苗种瓶和其他容器,室内设置3个洗涤池。

6、仓库:

砖混结构,水泥抹面,高3.6米,建筑面积180㎡。

7、废料处理池:

建筑面积50㎡,用于回收废培养料,并做发酵处理。

废塑料袋等存放回收。

8、化验室:

砖混结构,水泥地面,主要用于定期种苗质量检测。

建筑面积60㎡。

9、控制室:

砖混结构,水泥地面,建筑面积60㎡,主要用于安放温室自动控制设备(后级计算机),监视设备,数据输出设备。

10、配电室:

砖混结构,水泥地面,建筑面积50㎡。

11、锅炉房:

锅炉房面积130㎡,采用钢结构屋架,外覆50mm彩钢板,墙体的颜色为天蓝色,屋面为红色,肩高为4.0m。

第八章技术方案与设备选型

1、工艺技术方案

1.1、育苗工艺流程

蔬菜产业化育苗的基本程序为:

播种、催芽、成苗培育。

具体的如下。

2、引种方案

传统育苗中的品种选择很重要,但并不是育苗程序中的重要环节。

而产业化育苗则不同,必须针对栽培者的需求选用多种优良品种,因为品种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产量的高低和栽培的成败。

品种质量好,加上合理的栽培管理,是获得高产稳产的关键;

品种质量差,难以获得高产,甚至绝收。

为此,选择优质的品种是广大菜农栽培种苗获得高效益的先决条件。

2.1、品种的选定。

品种对引种者是非常重要的,品种的好坏,是引种者成败的关键。

因为品种同当地的气候、栽培原料、市场需求等都有直接的联系。

引种者必须了解清楚,才能决定所引的品种。

引种前做好市场调查,避免走弯路。

要了解所引品种的特性,栽培技术,同时注意南北品种的差异,有条件的应实地考察,看好了再引种。

2.2、品种试验。

先试验,后大面积栽培。

不管引进的品种如何,都应作小面积实验,认为是本地理想的品种,再进行大面积栽培。

这样可以观察它的生活习性、适应性、抗逆抗杂性等,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第九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

1、投资估算

1.1、投资依据及估算

土建工程投资按照《轻工业工程设计概算编制方法》(QBJS10-93)编制。

土建工程估价按照《全国统一建筑基础定额湖南省单位估价表》1999年版估算(QBJS10-93)编制。

定额调整幅度为5-10%,并参考常德地区近期类似工程造价指标进行估算。

安装工程执行《湖南省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2002年版,考虑定额幅度5%,并根据本工程具体情况作相应调整。

1.2、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为440.00万元。

其中:

五联栋温室投资200.00万元、生产车间用房投资90万元、仪器设备投资100万元、工程建设费25万元、预备费25.00万元。

(一)五联栋温室:

共投资200.00万元。

(二)生产车间用房:

共投资90.00万元。

(三)仪器设备购置费用项目购置仪器设备投资100.00万元,其中仪器设备购置费95.00万元,安装费5.00万元。

(四)工程建设费:

投资25.00万元。

(五)预备费:

汉寿县蔬菜工厂化育苗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表

2、资金筹措

2.1、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440万元,其中:

申请上级投资400万元,地方配套40万元。

2.2、资金使用与管理

2.2.1、资金使用的总体安排

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按1年投放,1年建设,依项目建设需要拨款,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和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2.2.2、项目建设资金使用的监督

在湖南省农业厅的监管下,由项目建设单位依照项目建设要求使用资金。

在资金管理办法上,建设单位及时上报项目进展情况及财务运行情况报告,接受上级单位的监督,从制度上保证项目建设资金得到合理使用,专款专用,防止资本流失和挪用。

第2章项目背景

2.1市场背景

2.1.1国外

工厂化育苗技术起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Speedling公司的创始人之一GeorgeTodd首先提出了使用发泡聚苯材料制作的穴盘将其应用到蔬菜的育苗上,几乎同一时期,美国康乃尔大学的Jim

Boodley和RaySheldrake教授首次提出用泥炭,蛭石作为育苗基质,其后成功的应用于蔬菜,花卉的种苗生产,目前穴盘育苗技术已经应用于世界各地。

育苗的核心技术是以轻基质如草炭,蛭石,珍珠岩等作育苗基质,使用穴盘,采用机械化精量播种,实现一次成苗的育苗方式。

现在用于育苗的基质多达十几种,但仍以草炭,蛭石和珍珠岩为主。

由于采用穴盘育苗,每一株幼苗根系都各自分离,根系的完整性保证了移栽的成活率。

将育苗过程进行程序化设计,将其分为基质配制,装盘,压穴,种子处理,苗期管理等若干工序,为机械化流水作业提供了可能,提高了种苗生产效率。

目前国外工厂化育苗存在以下优势:

1.穴盘育苗的市场需求量和供应量都很大,目前北美超过90%的花坛花卉均采用穴盘苗生产,各种果树,蔬菜,花卉的种苗量现已超过250亿株。

2.采用宜地育苗,分散供苗,生产专业化程度高。

3.机械化程度高,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