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50万立方米轻质墙体材料生产线项目申请立项可研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33846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5.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50万立方米轻质墙体材料生产线项目申请立项可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年产50万立方米轻质墙体材料生产线项目申请立项可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年产50万立方米轻质墙体材料生产线项目申请立项可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年产50万立方米轻质墙体材料生产线项目申请立项可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年产50万立方米轻质墙体材料生产线项目申请立项可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产50万立方米轻质墙体材料生产线项目申请立项可研报告.docx

《年产50万立方米轻质墙体材料生产线项目申请立项可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50万立方米轻质墙体材料生产线项目申请立项可研报告.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年产50万立方米轻质墙体材料生产线项目申请立项可研报告.docx

年产50万立方米轻质墙体材料生产线项目申请立项可研报告

 

年产50万m³轻质墙体材料生产线

 重庆冠鼎鑫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二0一四年六月

一、项目基本概况

1.1项目名称:

50万m³轻质墙体材料生产线项目。

1.2项目地址:

重庆市石柱县六塘乡

1.3项目业主:

重庆冠鼎鑫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1.4项目业主简介:

重庆冠鼎鑫建材有限责任公司是2010年由原石柱东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改制的一个致力于“三废”综合治理利用研究开发生产水泥的复合型企业,注册资金500万元。

公司现有员工158人。

公司成立以来积极响应国家淘汰“五小”行业的精神,已于2011年淘汰了机立窑。

为了企业的生存发展,公司加强与国内多家院校合作,成功利用铅锌矿尾矿开发生产轻质墙体系列材料,始终以“三废”治理为导向,以资源循环利用为中心,聚集技术力量,开发研究出用于有色、黑色金属矿山尾矿无害化处理的高新技术,现已成功利用铅锌矿尾矿研发出生产轻质墙体系列材料等实用新型及发明专利16项。

尤其是《利用铅锌矿尾矿等废渣生产轻质墙体系列材料的方法》、《铅锌尾矿生产水泥技术》、《低品位氧化锌和铅锌尾矿联产水泥、氧化锌技术》、《酸浸锰渣和含硫渣生产硫酸、水泥技术》等产业密集型核心技术在生产建设中的推广运用,彻底改变了以往尾矿库堆放尾矿的消极处理方式,破解了长期以来尾矿环境污染的难题,对产矿业具有创新性进步意义。

1.5项目负责人:

谭洪宜

1.6项目性质:

改造建设

1.7项目建设内容及建设规模:

1.7.1建设内容:

改造原有108亩土地,新建厂房1.32万㎡,其中生产厂房建筑面积10560平方米,辅助生产用房建筑面积1584平方米,办公及服务性工程建筑面积1056平方米。

购置并安装生产设备524台(套),并完善相应的道路、管网、绿化、环保、消防、供电、“三废”治理等公用工程。

1.7.2建设规模:

年处理铅锌尾矿30万吨、处理利用城市可燃垃圾、农村秸秆等生物质废弃物1万吨。

建设达产后年产50万m³轻质墙体材料生产线,产值1.65万万元。

1.8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1.8.1项目总投资:

2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800万元,流动资金投资200万元;

1.82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其中业主自筹1000万元,申请银行贷款1000万元。

二、项目建设依据

2.1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2.2《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

2.3国家颁发的有关建筑、电气、消防、给排水等各专业设计规程、规范和设计标准;

2.4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定及政策;

2.5业主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

2.6业主对项目建设的主要意见、预期目标以及国家和重庆市其它相关规定和要求。

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选址条件

3.1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3.1.1项目建设背景:

3.1.1.1尾矿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

1)尾矿的开发利用现状尾矿是矿山二次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矿石在经过粉碎、浮选、磁选等提取有用成分之后的矿渣,是在当时条件下不宜再分选的矿山固体废弃物,堆放在开采矿山附近修建的尾矿库内。

日积月累,堆存的尾矿数量越来越大。

据报道,世界各国矿业开发所产生的尾矿每年达50亿t以上。

据估计,我国全部金属矿山的尾矿堆存量已超过60亿t,而且还以每年约3亿t的速度增加。

随着矿业开发规模的增大和入选矿石品位的降低,尾矿堆存的数量还将逐年增大。

大量尾矿的堆存,不仅占用大量土地,造成矿产资源的浪费,而且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对尾矿的治理和开发利用已成为21世纪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课题。

一些矿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如前苏联、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南非等,和一些本国资源相对贫乏、而经济技术比较发达的国家,如日本、德国和英国等,一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加强尾矿开发利用的研究工作和兴建“二次原料工业”;另一方面,制订政策法规,强化包括尾矿在内的二次资源开发利用,同时给予优惠政策,鼓励开发二次资源市场和使用二次资源产品。

我国尾矿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程度和实际利用水平都明显落后于某些发达国家,不过近年来这种局面已有了明显的改变。

尾矿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综合治理已受到我国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和有关部门陆续颁布了《关于开展资源综合利用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全国环境保护工作纲要》和《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等一系列涉及尾矿资源环境问题的法规和政策性文件,强调了尾矿的资源性和对环境的危害性,以及其开发利用的重要性。

特别是《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已将尾矿从潜在资源提高到现实资源的地位,把尾矿的处置、管理及资源化示范工程列入到中国21世纪议程中的优先项目计划,推动了我国对尾矿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对环境的综合治理。

2)尾矿开发利用前景:

随着常规矿产资源日渐减少,人们转向开发包括尾矿在内的各类非常规矿床是必然趋势,而且随着科技进步,采、选、冶等新工艺的突破,开发利用各类尾矿已有可能,尽管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尾矿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还较低,但这一产业的广阔前景勿庸置疑。

目前我国尾矿的综合利用主要集中在:

除尾矿再选(从尾矿中再选有价成分)外主要集中在尾矿用作建筑材料:

中国地质科学院尾矿利用技术中心从20世纪80年代起一直致力于尾矿的综合利用研究,已拥有多项研究成果,如炭化尾矿砖、混凝土加气砌块、瓦、轻质材料、微晶玻璃等。

地科院在北京通州开发区建了一个生产实验基地,可年产微晶玻璃8000~10000m2,年创效益上百万元,尾矿加入量达50%。

地科院还协助凌源建一条陶粒生产线,年产18000m3,其中尾砂用量50%~80%。

利用高钙镁型铁尾矿生产出来的高级饰面玻璃,其主要性能优于大理石,而尾矿加入量也达到70%~80%。

另外普通墙体砖是建筑业用量最大的建材之一,其技术简单、投资少,是尾矿综合利用有效的途径之一。

3.1.1.2石柱县尾矿开发利用的优势条件。

石柱县是矿产资源大县,其中铅锌矿已探明储量为122万吨,分布在该县100公里范围内的崇山峻岭之中。

主要分布在石柱县的龙潭乡、洗新乡、六塘乡等地,集中分布区域在龙潭乡的老厂坪、万宝村、都会村和六塘乡龙池坝一带。

尾矿主要来自该县3家铅锌选厂,根据数据显示,每年排放尾矿30万吨之多,而且还在以每年5万吨的速度增加,尾矿资源丰富。

该县环保局和县政府为了抓好尾矿污染集中治理和发展循环经济,已于2009年研究决定在该县的六塘乡新建精选硫精砂生产线以节能减排处理消化铅锌尾矿。

并且,石柱县位于重庆市东部、长江南岸,三峡库区腹心,属老、少、边、穷于一体的特殊县份,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且劳动力价格低廉,具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独特优势,轻质新型墙体材料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实施该项目,将充分利于该区域内廉价的劳动力,促进该地区发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促进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拉动经济增长。

3.1.1.3垃圾资源化利用:

日常生活垃圾中有40%左右的可燃物。

由于可燃物中大部分纤维丰富,垃圾在经过加工后,可以得到优良的纤维丝,用于墙体中使得墙体不开裂,增强抗震性、和抗折性。

3.1.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1.2.1符合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政策。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变革。

当前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一方面,经济增长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巨大,另一方面,国内矿产资源不足,难以支撑经济增长,重要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

与此同时,我国每年产生大量废弃资源,如有效利用,可替代部分原生资源。

由此,发展循环经济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发展循环经济,是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缓解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早在2005年,国务院就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相关文件,国家环保总局也相继出台了《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2009年8月,我国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进一步在法律上将循环经济发展提上法律日程。

本项目建设年产50万立方轻质墙材生产线,生产原材料将充分利用的尾矿资源,属于“三废”利用建设项目,不但减少了矿山废弃物的排放,而且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排量较少,废弃物还可用作轻质墙材生产,项目建设完全符合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政策。

3.1.2.2利于加强尾矿综合开发治理,减少安全隐患,实施环境保护。

尾矿库是非煤矿山企业的重大危险源之一,据统计,在世界上的各种重大灾害中,尾矿库灾害次于发生地震、霍乱、洪水和氢弹爆炸等而居于第18位。

同时,选矿过程中加入的一些药剂将残留在尾矿中,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必选加强对尾矿库的综合开发治理,尽可能的减少安全隐患,实施环境保护。

石柱县境内有20万立方尾矿库一座,由此导致下游龙潭乡政府及场镇离其不到一公里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溃坝事件后果不堪设想。

另外,该县铅锌矿矿物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尾矿砂不断地被吹到周边地区,导致该地区的土壤污染、土地退化、植被破坏,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有时甚至直接威胁到人畜的生存。

目前,石柱县对尾矿综合利用率几乎为零,大量的尾矿只能堆放在尾矿库或一些自然场地中,对环境污染严重,且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本项目建成年产50万m³轻质墙体材料生产线项目,预计每年将处理尾矿30万吨及生活城市垃圾1万吨左右,即可改变石柱县对尾矿综合利用率几乎为零的现状,利于降低尾矿自然堆放的安全隐患,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实施环境保护。

3.1.2.3利于企业降低经济负担,提高经济效益。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经济组织,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载体,因此,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必须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目前,石柱县有尾矿库企业的尾矿库已到服务年限,如果不对尾矿做科学的综合治理方案,势必超期服役。

并且,随着尾矿量不断增加,建立新的尾矿库已势在必行,新的尾矿库的建立需要占用大量的农林用地。

一个年产20万t铅锌矿的选矿厂,建一座尾矿库需占地800~1000亩(1亩=667m2),也只能维持10~15年生产之用。

由于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征地费用越来越高,导致尾矿库的基建投资占整个采选企业费用的比例越来越大,且尾矿库的维护也需消耗大量的资金。

如沃特公司二期尾矿库仅征地就花了数万元;据调查石柱县矿山每吨尾矿需尾矿库基建投资1~3元,生产经营治理费用3~5元,全县现有1座尾矿库、未来将达到3座,投资数千万,每年的营运费用高达100万元之多,因此,实施尾矿综合开发治理,减少尾矿库投入成本,使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延伸后续产品,延长矿山服务年限,降低经济负担,提高经济社会效益。

3.2项目选址及有利条件

3.2.1厂址选择:

项目选址位于重庆市石柱县六塘龙池坝

3.2.2项目选址条件

3.2.2.1自然条件:

六塘乡位于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南部,距县城20千米。

面积129平方千米。

总人口13678人,辖三坪、平桥、六塘、黄腊、大塘、龙池、高龙、三汇、回龙、漆辽10个行政村。

乡政府驻六塘坝。

项目选址龙池村龙池坝。

1)自然条件较好,气候宜人。

年平均温度16.5℃,湿度78%,风速1.2m/s;降雨量年平均降雨量1087.3mm。

常年平均日照时数1259.5h。

降水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099.8mm,降水量多年1532.3mm,最少年495.3mm。

95%的年份在1000mm米以上;日照时数周年变化显著,盛夏7、8两月光照最充足,8月份日照时数最多,多年平均值238.2时;各月平均日照百分率最高为8月75%;风年平均风速为每秒1.4m,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