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33439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筋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钢筋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钢筋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钢筋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钢筋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钢筋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

《钢筋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钢筋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

钢筋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

钢筋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一、钢筋工程控制工作程序:

钢筋采购→钢筋材质检验→钢筋加工→钢筋的绑扎→成品保护→隐蔽验收

二、钢筋采购

钢筋采购严格按公司《物资采购工作程序》对分供方考核的评价,选择质量稳定、信誉好的分供方。

特别是在用于纵向受力钢筋的部位,其钢筋在满足有关国家标准的基础上,还满足关于抗震的力学性能要求。

三、钢筋进场检验及验收

本工程钢筋主要采用HRB335、HRB400两个级别。

对进场钢筋必须认真检验,进场钢筋要有出厂质量证明和试验报告单,每捆(盘)钢筋必须有标牌,在保证设计规格及力学性能的情况下,钢筋表面必须清洁无损伤,不得有颗粒状或片状铁锈、裂纹、结疤、折叠、油渍及漆污等,钢筋端头保证平直,无弯曲。

进场钢筋由项目部牵头组织验收。

进场钢筋按规范的标准抽样做机械性能试验,同炉号、同牌号、同规格、同交货状态、同冶炼方法的钢筋≤60t为一批;同牌号、同规格、同冶炼方法而不同炉号组成混合批的钢筋≤60t可作为一批,但每炉号含碳量之差≤0.02%、含锰量之差≤0.15%。

经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如不合格应从同一批次中取双倍数量试件重做各项试验,当仍有一个试件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为不合格品,不得直接使用到工程上。

资料Word

.

钢筋加工过程中如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机械性能不正常时,必须进行化学成份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四、钢筋储存

进场后钢筋和加工好的钢筋要根据钢筋的牌号,分类堆放在枕木或砖砌成的高30cm间距2m的垄上,以避免污垢或泥土的污染。

钢筋集中码放,场地必须平整,有良好的排水措施。

码放的钢筋应及时做好标识,标识上应注明规格、产地、日期、使用部位等。

五、钢筋的下料绑扎

钢筋工程采用现场加工、吊装就位绑扎,本工程钢筋用量大,节点部位钢筋较密集,钢筋工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序必须抓好。

技术负责人应很好熟悉图纸,交底要细致,清楚。

关键部位应亲自下现场指导施工,确保钢筋绑扎质量。

工艺流程:

钢筋进场标识→检查试验→切断弯曲成型→挂牌堆放。

钢筋必须按施工进度计划要求,做到分批进场,进场后要做好钢筋的维护工作,避免钢筋锈蚀或油污,保持钢筋洁净。

认真熟悉图纸,准确放样并填写料单,应按设计要求考虑构件尺寸搭接焊接位置,并与材料供应部联系,在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接头数量,长短搭配,避免浪费。

下料单由专职放样人员填写,并经施工员核对无误后方可下料加工。

核对成品钢筋的牌号、直径、尺寸和数量等是否与下料单相符,成品钢筋应堆放整齐,标明品名位置,以防就位混乱。

资料Word

.

绑扎顺序应先绑扎主要钢筋,然后绑扎次要钢筋及构造筋。

绑扎前在模板或垫层上标出钢筋位置,在底板、梁筋上画出箍筋、分布筋、构造筋、拉筋位置线,以保证钢筋位置正确。

在混凝土浇筑前,将框架柱主筋在板面处与箍筋及水平筋用电焊点牢,以防柱筋移位。

板上层筋及中层筋均采用马凳筋架立,板马凳筋采用φ14钢筋制作,间距1.0m×1.0m

纵横梁相交时,次梁钢筋放于主梁上,下料时注意主次梁骨架高度。

板底层钢筋网短方向放于下层,长方向放于上层;

板的钢筋网,除靠近外围两行钢筋的相交处全部扎牢外,中间部分交叉点可间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产生位置偏移,双向受力钢筋,必须全部扎牢。

梁的箍筋,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放置并位于梁上部,弯钩平直段长度≥10d,弯钩≥135°。

悬臂梁箍筋弯钩叠合处应在梁的底部错开设置。

主要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

底板钢筋主筋保护层厚度为40mm,板、柱25mm,顶板15mm,垫块厚度应一致,间距合理,以保证骨架网处于同一平立面。

六、钢筋接头

钢筋接头:

框架梁、柱主筋采用直螺纹机械连接,其余构件当受力钢筋直径Φ≥22时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Φ<20时,采用搭接绑扎。

滚轧直螺纹钢筋连接施工:

资料Word

.

1.滚轧直螺纹接头

滚轧直螺纹钢筋连接接头采用A级,依据标准为JGJ107-2003。

根据工艺需要,钢筋端头应用砂轮锯切除150mm端头。

钢筋下料时,切口端面应与钢筋轴线垂直,不得有马蹄形或挠曲,端部不直应调直后下料;镦粗头与钢筋轴线不得大于4°的偏斜,镦粗头不得有与钢筋轴线相垂直的横向裂纹。

不符合质量的镦粗头,应先切去再重新镦粗,不允许对镦粗头进行二次镦粗;

2.滚轧钢筋滚轧直螺纹接头施工工艺

等强钢筋滚轧直螺纹连接主要通过对钢筋端部一次滚轧成型为直螺纹,然后用预制钢套筒进行连接,这样经滚轧成型的直螺纹,有效地使钢筋母材断面积缩减最少,同时又使钢筋端头材料在冷作硬化作用下,强度得到提高,使钢筋接头达到与母材等强的效果。

本工程采用的直螺纹接头类型有:

标准型:

在正常情况下连接钢筋,用于柱、墙竖向钢筋连接;

正反丝扣型:

在钢筋两端均不能转动时,将两钢筋端部相互对接,然后拧动套筒,在钢筋不转动的情况下实现钢筋的连接接长。

(1)施工工艺

滚轧直螺纹钢筋接头施工流程如下:

现场施工人员培训→滚轧直螺纹机床安装调试→套筒进场检验、钢筋试滚丝→试件送样→钢筋下料→钢筋滚丝→钢筋端头螺纹外观质量检查→端头螺纹保护→钢筋与套筒连接、现场取样送试

①钢筋端头滚轧直螺纹

资料Word

.

钢筋滚轧直螺纹丝头端面垂直于钢筋轴线,不得有挠曲及马蹄形,要求用锯割或砂轮锯下料,不可用切断机,严禁用气割下料。

钢筋滚丝。

为了确保质量,工人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持上岗证作业,对加工完成的丝头,要求操作人员进行自检。

钢筋规格与滚丝器调整一致,螺纹滚轧长度、有效丝扣数量必须满足设计规定。

滚轧过程需要有水溶性切削液冷却和润滑,当气温低于0°时,可加入20%~30%的亚硝酸钠,严禁用油代替或不加切削液加工。

钢筋丝头加工完毕后,应立即带上保护帽或拧上连接套筒,防止装卸时损坏丝头。

减速机定期加油,保持规定的油位;接好地线,确保人身安全。

做钢筋接头试件静力拉伸试验。

钢筋连接以前按每种规格钢筋接头的3%做钢筋接头试件,送检验部门做静力拉伸试验并出具试验报告。

如有一根试件强度不合格,应再取双倍试件做试验,试件全部合格后,方准进行钢筋连接施工。

②钢筋连接施工

在进行连接施工时,钢筋规格与套筒规格一致,并保证钢筋和套筒丝扣干净、完好无损。

标准型钢筋丝头螺纹有效丝扣长度应为1/2套筒长度,公差为±P(P为螺距),正反丝扣型套筒形式则必须符合相应的产品设计要求。

钢筋连接时必须用管钳扳手拧紧,使两钢筋丝头在套筒中央位置相互顶紧。

资料Word

.

钢筋连接完毕后,套筒两端外露完整有效扣不得超过2扣

(2)现场检验

①套筒现场检验:

连接套筒进场时必须严格检验,严把质量关。

供货单位必须出具直螺纹连接套筒的出厂合格证,标准套筒的规格、尺寸,套筒材料、尺寸、螺纹规格、公差及精度等级必须符合产品设计图纸的要求。

②丝头加工现场检验

1).检验项目

a.外观及外形质量检验:

钢筋丝头螺纹应饱满,螺纹大径低于螺纹中径的不完整扣累计长度不得超过两个螺纹周长,钢筋丝头长度误差为+2P。

b.螺纹尺寸的检验:

用专用的螺纹检验环规,通端应能顺利旋入,并能达到钢筋丝头的有效长度,止端旋入长度不得超过2P。

c.钢筋丝头表面不得有严重锈蚀及损坏。

d.适用于标准型接头的丝头,其长度为1/2套筒长度,公差为+1P(P为螺距)以保证套筒在接头的居中位置。

正反丝扣型接头则必须符合相应的检查规定。

2).检验方法及结果判定

a.加工工人必须逐个目测检查丝头的加工质量,出现不合格丝头时切去重新加工。

b.自检合格的丝头,应由质检员随机抽样进行检验,以一个工作班内生产的钢丝头为一个验收批,随机抽检10%,当合格率小于95%资料Word

.

时,应加倍抽检,复检中合格率仍小于95%时,应对全部钢筋丝头逐个进行检验,切去不合格丝头,重新加工螺纹。

c.丝头检验合格后,用塑料帽或连接套筒保护。

3).接头现场检验

a.为充分发挥钢筋母材的强度,连接套筒的设计强度不小于母材抗拉强度,即合格钢筋接头的抗拉试验结果为破坏部位位于母材上。

技术提供单位必须提交有效的型式检验报告。

b.钢筋连接工程开始前及施工过程中对每批进场钢筋进行接头工艺试验。

工艺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每种规格钢筋的接头试件不少于3根。

接头试件的钢筋母材试验必须符合有关规范要求。

接头的现场检验按验收批进行。

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形式、同规格接头,以500个为一个验收批进行检验与验收,不足500个也作为一个验收批。

对接头的每一个验收批,必须在工程结构中随机截取3个试件进行单向拉伸强度试验,当3个试件单向拉伸试验结果均符合强度要求时,该验收批评为合格。

如有一个试件的强度不合格,应再取6

个试件进行复检,复检中如有一个试件试验结果不合格,则该验收批评为不合格。

在现场连续检验10个验收批,全部单向拉伸试件一次抽验均合格时,验收批接头数量可扩大一倍。

七、钢筋工程施工顺序

资料Word

.

柱筋焊接时设专人负责,由专业操作人员持上岗证挂牌焊接,焊接前不同规格钢筋分别取样试验,合格后方能进行正式操作。

在进入上一层施工时做好柱根的清理后,先套入箍筋,纵向筋连接好后,立即将箍筋上移就位,并按设计要求绑好箍筋,以防纵筋移位,柱筋应设临时固定,以防扭曲倾斜。

在完成柱筋绑扎及梁底模及1/2侧模通过验收后,便可施工梁钢筋,按图纸要求先放置纵筋、箍筋,严禁斜扎梁箍筋,保证其相互间距。

梁筋绑扎同时,木工可跟进封梁侧模,梁筋绑扎完成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全面封板底模。

在板上预留洞留好后,开始绑扎板下排钢筋,绑扎时先在平台底板上用墨线弹出控制线,后用粉笔(或墨线)在模板上标出每根钢筋的位置。

待底排钢筋、预埋管线及预埋件就位并交检验验收合格后,方可绑扎上排钢筋。

板按设计保护层厚度制作对应混凝土垫块,板按1m

的间距,梁底及两侧每1m均在各面垫上两块垫块。

八、各主要分项绑扎施工要点

1、框架柱钢筋绑扎

工艺流程:

焊接柱子主筋→套柱箍筋→画箍筋间距线→绑箍筋

按设计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注意考虑柱子上、下加密区及梁柱核心区内的箍筋,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主筋上,箍筋的弯钩要上下左右交错放置,抗震区箍筋弯钢平直长度为10d,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划出箍筋间距线。

按已划好的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绑扎。

箍筋资料Word

.

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叉点均进行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交错绑扎。

上、下箍筋加密区长度要符合要求,梁柱核心区要绑扎箍筋。

2、梁钢筋绑扎

工艺流程:

画主次梁箍筋间距→放主梁次梁箍→穿主梁底层纵筋及弯起筋→穿次梁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穿主梁上层纵向架立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向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验收

在梁侧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和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

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穿过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要符合设计要求。

纵向钢筋在端节点内的锚固长度也要符合设计要求。

箍筋的弯钩左右要错开布置。

3、板钢筋绑扎

工艺流程:

清理模板→模板上画线→绑板下受力钢筋→绑负筋

清理模板上面的杂物,用粉笔在模板上划好主筋,分布筋间距,按划好的间距,先摆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预埋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