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详解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332147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862.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详解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详解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详解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详解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详解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详解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详解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详解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详解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城市大多分布在沿海的平原地区,C错误;

图中相邻两条纬线所隔经线长近似相等,即图上距离相等,但相隔纬度甲大于乙,即实际距离甲大于乙,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可知乙岛图示比例尺比甲岛大,D正确。

4.7月1号,太阳直射北半球,故太阳从东北升起,西北落下,又因为此地为南纬17°

-18°

,故正午太阳在正北,即这一天此地的太阳运动轨迹为“东北-北-西北”,此时时间为当地14时,汽车行驶三小时,即14点至17点,该阶段太阳运动轨迹为“西北”,该汽车行驶的路段及方向是①→④,才能保证自驾游期间太阳光主要从汽车前方照入,正确答案是D。

读我国东部某地区的地形和气候资料图,回答问题。

5.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48米B.98米C.158米D.208米

6.关于图中区域的判断,正确的是

A.该地的温度带为亚热带B.河流干流的流向可能为西北向东南

C.该区域适宜种植柑橘D.典型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5.B

6.B

5.本题考查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和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

读图,通过陡崖符号找出其位置,图中等高距为50米,环绕山峰的等高线数值为350米,所以陡崖底部的海拔取值范围在200-250米之间,陡崖顶部的取值范围在300-350米之间。

陡崖相对高度约在50-150米之间,B正确。

6.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特征。

根据表中气候资料分析,该地最冷月均温小于0℃,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且集中在夏季,再根据年降水量可判断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植被应该为温带落叶阔叶林,AD错。

河流流向和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

图中方向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所以干流的流向可能为西北向东南,B对。

柑橘是亚热带作物,C错。

太阳能光热电站(下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

据此完成下题。

7.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A.柴达木盆地B.黄土高原C.山东半岛D.东南丘陵

8.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

A.提升地表温度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

C.误伤途经飞鸟D.提高作物产量

9.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与塔高的比值为P,则

A.春、秋分日P=0B.夏至日P=1C.全年P<

1D.冬至日P>

1

7.A

8.C

9.D

7.本题考查我国太阳能资源的空间分布,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一般是降水较少、晴天较多、海拔较高的地区,选项所列四个地区中柴达木盆地最符合这些条件。

8.本题考查太阳能光热电站工作的原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太阳能光热电站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塔顶的锅炉加热,所以高温可能会误伤途经的飞鸟。

9.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塔身正午影长与塔高的比值为P,北回归线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

塔身影长为0,所以P=0,而春、秋分日P值不可能为0;

冬至日北回归线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为43°

08'

所以P大于1;

当正午太阳高度大于45°

时,P小于1。

人工鱼礁是一种人为的海底堆积物。

在渔业资源不断衰减的今天,这些人为在海中放置的堆积物成为大海的守护者。

读图回答问题。

10.下列渔场的形成与人工鱼礁作用原理相似的是

A.北海渔场B.北海道渔场C.秘鲁渔场D.纽芬兰渔场

11.对于人工鱼礁被称为大海守护者的原因,解释最全面的是

A.可诱集鱼类,形成渔场,以供人们捕获

B.为鱼类等提供繁殖、生长、索饵和庇敌的场所

C.上升流将海底营养丰富的海水带了上来

D.为鱼群提供躲避风浪和天敌的藏身之地

12.营造人工鱼礁的积极意义有

①保护、增殖渔业资源 ②改善水质,改变洋流流向 ③带动休闲旅游和体育旅游的发展 ④修复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 ⑤改变海水的物理、化学性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④⑤

10.C

11.B

12.C

10.本题主要考查人工鱼礁聚集鱼群的原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人工鱼礁会影响海水流动,从而形成礁体边缘的上升流,上升流将海底低温而营养丰富的海水带了上来,促进浮游生物的生长,为鱼类提供了大量的饵料。

故秘鲁渔场的形成与人工鱼礁作用原理相似。

11.放置人工鱼礁的目的是改善海域生态环境,营造海洋生物栖息的良好环境,为鱼类等提供繁殖、生长、索饵和庇敌的场所。

A选项明显错误,C、D选项叙述较片面,B选项解释得最全面合理。

12.人工鱼礁在增殖和优化渔业资源、修复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带动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调整海洋产业结构、促进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读世界海洋多雾区分布图,完成问题。

13.图中多雾区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A.受暖流影响B.位于寒暖流交汇处C.受寒流影响D.受信风影响

14.海雾出现较多的国家和地区,在海边迎着气流来向支起一张吸水性较好的大网,下方再安设导流管就可以收集淡水。

下列国家最适宜安装该装置的是

A.中国B.新加坡C.沙特阿拉伯D.智利

13.C

14.D

13.本题考查世界洋流的分布和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由世界洋流分布图可知,图中的多雾区均有寒流流经。

寒流流经的地区会出现多雾的天气,因为寒流海水温度低,造成海洋表层气温也低,当遇到暖空气时,冷暖空气交汇,水汽容易凝结形成海雾。

C正确。

14.本题考查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区域地理的判读。

从海雾分布区可以看出,四个国家中只有智利沿海是多雾区,适宜安装该装置。

下图示意我国某小区雨水收集、净化和利用过程。

读图完成问题。

15.该系统在居民区的广泛利用,对城市的影响是

A.降低地下水水位B.加重水体污染C.缓解缺水问题D.解决城市内涝

16.从综合效益考虑,该系统最适宜的推广地区是

A.西北地区B.青藏地区C.华北地区D.东北地区

15.C

16.C

15.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图可知,该系统收集利用了雨水,减少了对城市自来水的使用,有助于减少对地下水的抽取,而且该系统还会使部分雨水通过浇灌进入地下,地下水水位会略有上升,A错误;

该系统不会加重水污染,B错误;

该系统可以缓解城市缺水,C正确;

该系统的利用使部分雨水经利用后再进入城市污水管网,延长了雨水进入城市管网的时间,减轻城市内涝,但不能解决,D错误。

16.本题考查中国区域地理。

由图可知,该系统主要是收集雨水,适合在降水以雨水为主,缺水的地区推广。

华北地区经济较发达,缺水问题严重,降水主要以雨水为主,适合推广该系统;

西北与青藏地区降水量小,而东北地区水资源较充足,相比较而言华北地区最适宜推广该系统,C正确。

2015年1月5日,受长江上游来水减少和久旱少雨的影响,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逼近极枯水位,江西省星子县标志性景观落星墩“水落石出”。

完成问题。

17.鄱阳湖水位逼近极枯水位时,对下列功能影响最小的是

A.灌溉B.旅游C.航运D.养殖

18.专家指出,鄱阳湖水位的高低主要受长江干流水位顶托的影响。

当长江水位高时,长江水顶托湖水,鄱阳湖水域变大;

当长江水位低时,鄱阳湖水被长江拉空。

近10年出现的枯水期,多是湖水被拉空所致。

下列对鄱阳湖水被拉空的成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枯水期长江水位低

B.长江上游大坝蓄水导致干流水量减小

C.工农业用水量增加,长江水量减小

D.长江上游水库群清水排沙,使下游河床沉积加剧

17.A

18.D

17.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

鄱阳湖水位逼近极枯水位时,仍足以满足灌溉用水,对灌溉影响最小;

水位降低,风景质量下降,会导致游客减少;

水位逼近枯水位,会增加航运的危险度,容易搁浅或者触礁;

使鱼类的生存空间减小,生存环境质量降低,导致减产,A正确。

18.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题干分析可知,当长江水位低于鄱阳湖的时候,水从鄱阳湖补给给长江,鄱阳湖处于枯水期。

上游水库清水排沙,下游水位升高,河流水补给给湖泊水,鄱阳湖处于丰水期,D不正确。

读北美洲部分地区1月(实线)和7月(虚线)等温线(℃)分布图,回答问题。

19.造成该地区1月和7月南北温差不同的最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地形地势C.大气环流D.昼夜长短

20.下列关于同一纬度甲、乙两地气候特征差异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夏季甲地气温比乙地低是因为流经两地附近的洋流性质不同

②夏季甲地降水比乙地多是因为大气环流不同

③冬季甲地气温比乙地高是因为地形地势不同

④冬季甲地降水比乙地少是因为海陆位置不同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9.D

20.C

19.本题考查影响温度差异的因素。

由图可知,1月南北温差大,因为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该区域北部正午太阳高度角小于南部,且昼长短于南部,又加上北部距离冬季风源地近,所以温差大;

7月南北温差小,因为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该区域北部正午太阳高度角小于南部,但是昼长大于南部,所以南北温差小。

20.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特征的因素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图可知,甲乙在同一纬度,甲地有加利福尼亚寒流经过,温度低,乙地有墨西哥湾暖流经过,温度高,①对;

甲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乙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②④错;

冬季甲地因为北部有高山阻挡来自北方的冷气流气温比乙地高,③对。

下图表示了某海域四次地震的发生地、震级和震源深度。

读图完成下题。

21.该海域地震频发的原因是

A.板块碰撞B.板块张裂C.岩浆活动D.变质作用

22.海啸是一种巨大的海浪。

一般当海底浅源大地震(震源深度小于50km,震级大于里氏6.5级)造成大洋地壳局部隆起或陷落,并且带动震源上方的深层(水深不小于1000m海水做大规模扰动时,就可能发生灾害性海啸。

若图中的四次地震都造成了地壳陷落,则四地中最可能发生灾害性海啸的是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21.A

22.B

21.由图中台北可知,该海域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碰撞地带,故选A。

22.①地水深小于1000m,故A错;

②地震源深度小于50km,震级大于里氏6.5级,水深不小于1000m,故B对;

③地水深小于1000m故C错;

④地震级小于6.5级,故D错。

23.非洲有一种大型落叶乔木,主干粗壮,枝叶稀疏,其粗壮的主干和松软的木质贮存大量水分。

据此推测,该树生长的气候环境最可能是

A.终年高温多雨B.终年炎热干燥

C.冬温夏凉,降水均匀D.干、湿季分明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由材料可知,此种落叶乔木主干粗壮,枝叶稀疏,便于在湿季贮存水分,在干季依靠已储水分生存。

这种植被状态反映了当地降水季节变化明显,干湿季分明。

下图为某岛屿某地理要素等值线(虚线)分布图,图中a>

b=c>d。

24.图中等值线反映的地理要素最有可能是

A.人口密度大小B.地租水平高低C.七月平均气温D.全年降水总量

25.下列与该地理要素等值线的分布特征关联度最高的地理因素是

A.产业活动B.地形C.洋流D.植被

24.C

25.B

24.本题考查等值线的判读和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根据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知,该岛为马达加斯加岛,该岛受地形、暖流、东南信风的影响,东侧迎风坡形成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西侧背风坡形成热带草原气候,所以该岛东侧降水量多于西侧,D错误;

随纬度增加,气温逐渐降低,该岛从北向南,纬度逐渐增加,所以从北向南该岛的气温也应该是逐渐降低,题干指出a>b=c>d,与实际气温分布吻合,c线向低纬弯,说明气温低,地势高,这与实际的地形(山地)吻合,C正确。

从题干看不出人口密度和地租高低,AB错误。

25.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图可知岛上的4条等温线,有3条是封闭的;

等温线闭合现象的产生一定与地形起伏有关。

A正确。

人类把字写在纸张上,而石头把字写在大地上。

下图示意石头写的字母“W”,读图回答问题。

26.石头写出字母“W”是因为

A.地壳运动B.岩浆活动C.变质作用D.外力作用

27.该区域先后发生了

A.水平挤压—岩浆活动—风化侵蚀B.沉积作用—水平挤压—风化侵蚀

C.沉积作用—垂直运动—风化侵蚀D.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沉积作用

26.A

27.B

26.本题考查地表形态的成因分析。

由图可知,图中是褶皱,是内力作用形成的.褶皱是因为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力,使得岩层出现一系列弯曲变形,因此图中的石头写出字母“W”是因为地壳的水平运动形成的,A正确,D错误;

从图中看不到有岩浆活动,B错误;

图中的岩层显然是沉积岩,没有变质作用,C错误。

27.本题考查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图中没有岩浆活动,AD错误;

图中的景观的形成应该先是形成水平岩层,水平岩层一层一层的沉积下来,形成沉积岩。

后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力,使得岩层出现一系列弯曲变形,形成图中的背斜和向斜。

图中背斜的构造附近的海拔较低,所以是外力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

所以该区域先后发生了沉积作用-水平挤压-风化侵蚀过程,B正确;

图中的褶皱是水平运动,不是垂直运动,C错误。

牛轭,耕地时套在牛颈上的曲木,是牛犁地时的重要农具。

内蒙古的乌梁素海、湖北的白露湖因形状像牛轭,因此被称为牛轭湖。

28.牛轭湖的演变过程应为

A.①→④→②→③B.④→①→③→②C.④→①→②→③D.①→④→③→②

29.下列关于形成牛轭湖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牛轭湖多分布在河流的上游B.形成牛轭湖前后,河水流速变化较大

C.牛轭湖多分布在河流的东岸D.形成牛轭湖前后,河水流量变化较大

28.B

29.B

28.本题考查河流地貌的演变。

受惯性影响,河流弯曲处,凹岸侵蚀,凸岸堆积,随着时间的推移,河流弯曲程度会越来越大。

④图应该是河流地貌发展的早期,之后演变成①图形态。

慢慢的,会堆积成闭合的形式,如图③,再之后,河水冲刷与侵蚀最弯曲的河岸,河流会截弯取直,河水从截弯取直的部位流走,原有的河曲被废弃,原有被废弃的河流弯曲部分成了牛轭湖。

B正确。

29.本题考查河流地貌的分布区。

牛轭湖一般形成于流速慢的河流中下游地势低洼、河道弯曲处,主要分布于凹岸,并非东西岸的区分。

形成牛轭湖时,河水流速变化大,所以,主干线路夺路裁弯取直,最终形成牛轭湖。

罗布泊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部,曾是盆地的集水、集盐中心。

1942年罗布泊面积为3600平方公里,1962年为660平方公里,1972年消失。

图甲为古罗布泊湖岸线及河流入湖口三角洲分布示意图,图乙为现罗布泊湖盆内某地景观。

据此完成问题。

30.形成图乙景观水平层理构造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A.风化B.侵蚀C.搬运D.堆积

31.最后导致罗布泊干涸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上升,湖水外泄B.全球变暖,蒸发旺盛

C.盲目截水,河流断流D.围湖造田,引水灌溉

30.D

31.C

30.本题考查地貌形态和地质作用的关系。

题干要求说出图示景观中水平层理构造形成的原因。

沉积岩层具有层理构造,形成原因是外力沉积。

31.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

导致罗布泊干涸的原因应该从人为原因分析,AB错误;

据材料和图甲古罗布泊湖岸线离干河道越来越近及河流入湖口三角洲面积越来越小,可以判断入湖水量减少,最可能是上中游盲目截水,导致下游河流断流,C正确,罗布泊为咸水湖,不适合灌溉,不是围湖造田造成的,D错误。

下图中右图表示巨蟒出山风景,它是江西三清山标志性景观,海拔1200余米,相对高度128米,是由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花岗岩石柱。

左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题。

32.形成巨蟒出山风景的岩石属于左图中的

A.甲B.乙C.丙D.丁

33.该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有

A.风力堆积B.岩浆入侵C.冰川侵蚀D.流水堆积

32.B

33.B

32.根据地质循环的过程,三大类岩石都能转化为岩浆,故判断丁为岩浆,故乙表示岩浆岩,甲为沉积岩或变质岩,丙为变质岩或沉积岩;

而巨蟒出山是花岗岩石柱,花岗岩属于岩浆岩。

故选B。

33.花岗岩是岩浆向上侵入的过程中冷却凝固形成的,因此形成于地表以下,然后由于地壳的上升运动,使其地势变高,后又经外力的侵蚀而出露地表,形成巨蟒出山的景观。

读我国某地自然地理环境剖面图,完成问题。

34.由图中显示的信息可知,该地

A.一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B.气候类型仅分布在北半球

C.气候的形成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

D.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

35.下列措施有利于该地可持续发展的是

A.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B.利用红壤,大量种植常绿阔叶林,发展林业

C.大量开垦梯田,发展水田农业

D.开发山区煤矿以弥补农村燃料不足

34.D

35.A

34.本题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

读图可知,该地山麓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土壤为红壤、农业为水田,可知该地为我国南方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A错。

该气候类型在南、北美洲、大洋洲和亚洲均有分布,B错误;

该气候类型成因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错误;

该区域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D正确。

35.本题考查区域可持续发展措施。

由题干图可看出,该地主要为低山丘陵区,适合发展立体农业,A正确;

区域农业发展应该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红壤比较贫瘠,大量种植常绿阔叶林可能会破坏生态平衡,B错误;

该地主要为低山丘陵区,大量开垦梯田会加剧水土流失,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C错误;

开发山区煤矿会破环植被,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D错误。

肯尼亚山位于东非高原肯尼亚中部赤道线上。

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36.肯尼亚山最大海拔处的降水量大约是

A.2600mmB.1200mmC.800mmD.500mm

37.该山地的水汽主要来自

A.大西洋B.印度洋C.盛行西风D.太平洋

38.甲处所属的自然带是

A.热带雨林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热带草原带D.热带荒漠带

36.B

37.B

38.C

36.本题考查区域地理。

该图是典型的一个横坐标对应多个纵坐标的题目。

从最大海拔处作垂线,看该线与降水曲线的交点的纵坐标即可读出数值为1200mm,B正确。

37.本题考查区域地理。

通过读图可知,该山的水汽主要来自于其东南方向的海洋,其东南方向为印度洋,B正确。

38.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甲山位于东非高原,该地是典型的热带草原气候,其自然带是热带草原带,C正确。

欧洲传统工业呈“香蕉带”分布。

随着欧盟东扩和制造业生产向东转移,这一工业带演变成了“金足球”形状。

下图为欧洲经济空间变化示意图。

39.促使欧洲制造业生产向东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人才向东流动B.寻求完善的配套设施

C.降低生产成本D.受高科技产业的吸引

40.制造业转移后,“香蕉带”会

A.增加劳动力需求B.向东迁移研发中心C.制约制造业发展D.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39.C

40.D

39.无

40.无

一般在海河交汇处,当淡水与海水相遇时,淡水会自然地向海水渗透并产生渗透压,这种能量被称为“盐差能”。

“水压塔渗压系统”(乙图所示)为“盐差能”开发的实验方案之一。

荷兰阿夫鲁戴克大坝(见甲图)中段的首家“盐差能”实验电厂已于2014年11月底发电。

半透膜是盐差能的核心部件之一,尚处在实验阶段中。

由于渗透压力的作用淡水从半透膜向水压塔内渗透,使水压塔内水位升高。

当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便从塔顶的水槽溢出,冲击水轮机旋转,带动发电机组发电。

41.与荷兰的风力发电相比,“盐差能”发电的优势在于

A.受天气影响小B.占地面积大

C.造价低D.清洁可再生

42.荷兰“盐差能”蕴藏量丰富,主要原因是

A.沿岸洋流的增温增湿B.地势低洼C.海岸线平直D.河流多且流量稳定

43.在实际实验中,“水压塔渗压系统”发电效率远比理论值低,原因可能是

A.河流含沙量大 

B.海水盐度大

C.半透膜技术不成熟 

D.海上风力大

41.A

42.D

43.C

41.无

42.无

43.无

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甲河流域有大面积的黑土区,干流建有多个梯级水电站。

W国曾是前苏联的工业基地和粮仓。

2013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与W国有关方面签署协议,可在甲河流域大规模种植粮食。

(1)简述甲河流域的地势特点,并指出判断依据。

(2)分析甲河径流量主要来自N市以上河段的自然原因。

(3)与新疆比,简述甲河流域发展种植业更为有利的自然条件。

(1)特点:

(西)北高(东)南低。

依据:

河流干流主要由(西)北流向(东)南。

(2)N以上河段:

①支流较多,流域面积较大;

②降水较多,径流量大;

③纬度较高,蒸发较弱。

(3)(与新疆比)甲河流域:

①降水较多;

②水源丰富;

③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④风沙危害少

【解析】本题考查地形、地势的判读、影响河流径流量的因素、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比较。

(1)分析一个地区的地势特点主要分析该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