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4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配套练习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329250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7.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单元4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配套练习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1单元4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配套练习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1单元4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配套练习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1单元4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配套练习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1单元4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配套练习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单元4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配套练习Word下载.docx

《第1单元4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配套练习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单元4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配套练习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单元4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配套练习Word下载.docx

2.请从所给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人民海军官兵,已经期盼(期盼 期望)了半个多世纪。

(2)飞机每次着舰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检验 考验)。

3.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

(1)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

(比喻)

(2)今天,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能不激动吗?

(反问)

【基础提升】

4.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A.澎湃(pà

i) 凛冽(lǐn)  揪紧(jiū)  一丝不苟(ɡǒu)

B.承载(zǎi)坠毁(zhuì

)湛蓝(zhà

n)惊心动魄(pò

C.丧生(sà

ng)娴熟(xiá

n)监视(jià

n)殚精竭虑(dān)

D.镌刻(juān)默契(qì

)绽放(dì

ng)斩浪向前(zhǎn)

(解析:

B.“载”应读作“zà

i”;

C.“监”应读作“jiān”;

D.“绽”应读作“zhà

n”。

5.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

A.辽阔 风彩 阻拦索 迎风招展

B.桅杆屏幕舰载机振耳欲聋

C.浩翰姿态起落架无怨无悔

D.舒展封锁照相机白手起家

A.“彩”应写作“采”;

B.“振”应写作“震”;

C.“翰”应写作“瀚”。

6.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D)

A.不管面对多么惊心动魄的场面,他总是临危不惧,让人十分钦佩。

B.这段话生动地描写出了总理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的精神。

C.李嘉诚是白手起家的成功典范。

D.有人费尽心思,以求一夜暴富;

有商家殚精竭虑,只为钻空子,好让自己赚得更多。

D.“殚精竭虑”是褒义词,用于含贬义的句子中不合语境。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

A.教育战线肩负着培养大批科技队伍的历史任务。

B.每个人都必须深刻地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

C.陈晓省吃俭用,用平时节省下来的零花钱给希望小学的学生买了一些文具用品。

D.一到晚上,他就吓得胆小如鼠,不敢出门。

A.定语“大批”与中心语“队伍”搭配不当,应将“队伍”改为“人才”;

B.状语“深刻地”不能修饰人的动作,一般修饰人的精神活动,可将“深刻地”改为“积极地”;

D.“胆小如鼠”不能作“吓”的补语,应将“吓得胆小如鼠”改为“胆战心惊”。

8.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B)

①舰载战斗机和路基战斗机最大的区别就是使用地域的不一样。

②这就意味着,战斗机想要降落,其滑跑距离必定要小于航母甲板上的降落跑道。

③但是使用这款设备前是需要对舰载机进行相关改装的,比如加装尾钩,加个挂钩等。

④路基战斗机的起降是在各个空军基地中,在基地中有着完整的飞行跑道和地面指挥系统。

⑤但是在航空母舰上就不一样了,其甲板就是战斗机的降落之处,而且一艘航母上可以在同一时间有降落和起飞的战斗机。

⑥在没有完整跑道可供降落时,只有使用一款神器——阻拦索。

A.①②⑥④⑤③    B.①④⑤②⑥③

C.①②⑥③④⑤D.①④②⑥③⑤

02 课内精读

阅读全文,完成题目。

9.课文第三、四两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揭示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的意义,渲染出紧张的氛围,引发读者的关注并使其产生继续阅读的兴趣,为下文写舰载机成功着舰后人们的喜悦做铺垫。

10.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下面语句的表达效果。

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

运用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方法,增强文章的气势,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战斗机着舰时的浩大声势,具有感染力。

11.文章多次描写着舰过程中周围人的神态和心情,有什么用意?

烘托当时紧张的氛围和胜利的喜悦等;

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侧面表现舰载机着舰风险极大、意义重大,从而突出主题。

03 拓展阅读

(原创)

____________

①几十吨不可拆卸的“大块头”,波音全货机也能翻山越海长距离运输。

4月19日上午10点49分,一架从意大利米兰机场起飞的波音747全货机缓缓降落在郑州机场停机坪上,机舱中就“藏”着一台从欧洲进口的净重33.2吨的发电机组轴承。

②这个“巨无霸”不仅是郑州机场开航以来首次用波音货机运输的最重货物,也是卢货航首航以来的第1397个航班。

“现在的货机坪越来越忙,一架架的卢货航全货机把各种各样的进口产品,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空运而来,进口水果、高端仪器、冰鲜生肉……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它运不来的。

”河南航空货运发展公司国际业务部副经理许宏宴感慨不已。

③曾经回响在丝绸之路上的戈壁驼铃,如今已被三万英尺高空的闪亮银翼代替。

从2014年河南航投与卢森堡国际货运航空公司签署股权收购协议至今,双方不断完善通航点布局和航线网络,加速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目前,卢货航全年货运量占郑州机场同期货运总量的四分之一,航点覆盖全球9个重要枢纽城市,累计国际货运量、国际货运航线数、国际航班数量、国际通航点等主要指标均居郑州机场首位。

④“在运营好卢森堡—郑州航线的基础上,卢货航不断加大在郑运力投放规模,航班由开航时的每周2班加密至每周15班,相继开通卢森堡—郑州—芝加哥、郑州—米兰等多条国际货运航线。

”河南航投卢森堡项目部副总经理袁圣博告诉记者,从开航截至5月4日,三条货运航线累计货运量达22.39万吨,平均每周贡献货运量近3000吨。

⑤随着“双枢纽”货运航线航班装载率的提升、班次的加密,目前已覆盖国内几乎所有省份、92个城市,以及卢森堡、德国、英国、比利时等主要欧洲国家的重要区域;

货物到达芝加哥机场后,可迅速转运至北美及南美主要国家和城市,基本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一点连三洲,一线串欧美”的航空国际货运网络。

⑥航线有了,飞机来了,该如何实现物畅其流,让通道发挥出贯通全球的作用?

并购一家国际货运公司、开辟一条中欧“空中丝路”、落地一个跨境电商平台,豫卢双方终于寻求到一个“共振模式”。

2015年1月,河南航投与卢货航在卢森堡当地成立了“新鲜卢森堡”公司,把航空货运转化为贸易往来,实现了从“互联”到“互通”的升级。

⑦“双枢纽”战略带来的双向跨境E贸易,将跨境保税产品从欧洲市场“搬”到百姓家门口,让“买全球、卖全球”的宏大愿景,变成“大枢纽带来大物流”的美好现实。

⑧从航线开辟到航班逐渐加密,从航空运输到国际贸易,三年多来,豫卢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双枢纽”战略超预期发展。

河南航投董事长张明超表示:

“当前,我们正在全面深化与卢森堡的合作,推进合资货航、飞机维修、卡车航班等业务,完善郑州国际航空枢纽功能,全面推动郑州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支撑点。

12.根据文章内容,给新闻拟一个合适的标题。

【拟写新闻标题】

郑州“双枢纽”架起空中“新丝路”

13.这则新闻的导语是什么?

【提取新闻导语】

几十吨不可拆卸的“大块头”,波音全货机也能翻山越海长距离运输。

14.分析下列加点字“藏”在句中的意思及表达效果。

【重点词语的作用】

机舱中就“藏”着一台从欧洲进口的净重33.2吨的发电机组轴承。

“藏”是“躲藏,隐藏”的意思,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运用波音全货机运输几十吨不可拆卸的“大块头”的事实,俏皮可爱,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15.第⑤段中加点的“几乎”一词能否去掉?

为什么?

【体会语言特点】

不能去掉。

“几乎”表示十分接近,差不多,去掉以后就变得绝对,与事实不符;

“几乎”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16.结合新闻内容,说说“一带一路”给郑州的人民生活、经济发展带来了哪些变化。

【理解文章内容】

很多进口产品,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空运而来,满足了市民的生活需求;

加强了郑州与其他各省市、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使“买全球、卖全球”的宏大愿景,变成“大枢纽带来大物流”的美好现实;

推动了郑州其他行业的产生和发展,如合资货航、飞机维修、卡车航班等业务。

04 综合性学习

你校正在开展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17.下面一段话是主持人的开场白,请你联系上下文,在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句子。

梦想给予拥有者强大的力量,中华民族因为有梦想而在世界之林中跃马扬鞭,日新月异;

生活因为有梦想而在广阔天地中纵横驰骋,自由追逐;

我们因为有梦想而在人生旅途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18.齐芳同学的妈妈不同意齐芳参加这次活动,还说:

“学习这么紧张,还是省下点时间复习功课吧,不然的话,一切都只能是梦!

”请你以齐芳的口吻,用得体的语言说服妈妈。

【示例】妈妈,我明白您的意思,但您误解了。

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关心国家大事;

同时心中有梦想,才会有奋斗的动力。

参加活动虽然占用了一些时间,但也是值得的,您说呢?

05 写作创新

19.本文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烘托舰载机飞行员高超的飞行技术。

请你也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写一段话。

【课文片段在线】“快点儿!

快点儿!

”有人向飞行甲板冲去。

几分钟前还空空荡荡的飞行甲板上,一下跑来了一大群人。

……

歼-15舰载机前沸腾了,鲜花映衬着飞行员的笑脸,人们忘情地与飞行员紧紧拥抱,争相与飞行员合影留念……

【写法分析】作者在这两段文字中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以饱含热情的笔触描写了人们的喜悦之情。

“冲去”“跑来”“沸腾”“紧紧拥抱”“合影留念”都表现出人们对舰载机飞行员飞行成功的充分肯定,烘托出飞行员们高超的飞行技术。

【例文】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

这回音听不见,但是它却淹没了刚才涌起的那一股狂暴的掌声。

观众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

他们看得入了神。

他们的思想感情和舞台上她的思想感情交融在一起。

随着剧情的发展,女主角的歌舞渐渐进入高潮,观众的情感也渐渐进入高潮。

潮在涨,没有谁能控制住它。

这个一度平静下来的人海又忽然膨胀起来。

戏就在这时候要到达顶点。

我们的女主角也就在这时候像一朵盛开的鲜花,观众想要把这朵鲜花捧在手里,不让它消逝。

他们都不约而同地从座位上站起来,真像潮水一样,涌到我们这位艺术家的面前。

观众和她打成一片。

舞台已经失去了界限,整个剧场就是一个庞大的舞台。

 

12 唐诗五首

第一课时野望 黄鹤楼 使至塞上

1.写作背景

《野望》:

诗人于隋末举孝廉,授秘书省正字,出为六合丞。

简傲嗜酒,屡被弹劾。

时天下已乱,遂托病还乡,其后浪迹中原、吴越间。

唐初,曾待诏门下省,任太乐丞。

后弃官归田,躬耕东皋。

这首诗作于唐代初年,诗中流露出诗人避世退隐的感情。

《黄鹤楼》:

诗人为求官来到湖北,登上黄鹤楼,看眼前鹤去楼空,望天际悠悠白云,睹洲上萋萋芳草,不觉慨然于岁月不再、人世茫茫,写下了这首《黄鹤楼》。

《使至塞上》:

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去节度使府慰问将士,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

本诗即作于赴河西途中。

《渡荆门送别》:

本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

青年时期的李白此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的楚国故地游览。

《钱塘湖春行》:

这首诗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

他在杭州时,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这首诗处处紧扣环境和季节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机盎然,恰到好处。

2.考点链接

描绘诗词意境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作者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方面。

【考查方式】

(1)请用自己的话描述“×

×

”句所展现的景象(或画面)。

(2)这首诗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技法点拨】

抓住诗词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词,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现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答题格式】

描绘景(描绘诗词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点氛围(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析情感(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习题链接】见“野望 黄鹤楼 使至塞上”“课内精读”T8,“渡荆门送别 钱塘湖春行”“课内精读”T5。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东皋(gāo)  薄暮(bó

)  xǐ(徙)倚  落huī(晖)  驱dú

(犊)

采wēi(薇)崔颢(hà

o)千载(zǎi)燕然(yān)征蓬(pé

ng)

2.文学常识填空。

(1)《野望》的作者王绩,字无功,唐代诗人。

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故自号“东皋子”。

(2)《黄鹤楼》的作者崔颢,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代诗人。

李白对此诗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感叹。

(3)《使至塞上》的作者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朝诗人,尤善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

苏轼评价其诗画: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东皋薄暮望   薄:

接近

(2)徙倚欲何依徙倚:

徘徊

(3)白云千载空悠悠悠悠:

飘飘荡荡的样子

(4)晴川历历汉阳树川:

平川,原野   历历:

分明的样子

(5)芳草萋萋鹦鹉洲萋萋:

草木茂盛的样子

(6)使至塞上使:

出使

(7)单车欲问边问:

慰问

(8)长河落日圆长河:

指黄河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王绩《野望》中描写秋意正浓的山野景色的诗句是: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2)崔颢《黄鹤楼》中既描绘了在黄鹤楼所见的远景,又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悠悠、世事茫茫的感慨的诗句是: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诗中直抒胸臆,抒发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3)王维《使至塞上》中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诗句是: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抓住典型景物,描写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一)阅读《野望》,回答问题。

5.请赏析诗的颔联和颈联。

颔联总写秋色,是静景、远景。

颈联写“牧人”与“猎马”,是动景、近景。

这四句宛如一幅山家晚秋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6.“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两句表面是说自己在现实中无认识之人,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

实则表现了诗人孤独、抑郁的心境,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感。

7.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B)

A.首联的“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

B.“欲何依”化用了曹操《观沧海》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

C.颔联融情于景,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D.本诗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

B.“《观沧海》”有误,应该是《短歌行》。

(二)阅读《黄鹤楼》,回答问题。

8.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所展现的景象。

【示例】明丽的阳光下,从黄鹤楼遥望对岸,汉阳的原野上绿树掩映,看上去清晰在目;

鹦鹉洲上芳草葱茏茂盛,生机盎然。

9.下列对诗作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B)

A.前四句从传说入笔,化虚为实,写由黄鹤楼而生发的联想,叙昔人、黄鹤杳然已去,抒发了一种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见之感以及岁月悠悠、世事茫茫的无限感慨。

B.后四句虚写,描写想象中从楼上眺望汉阳城、鹦鹉洲的芳草绿树,并由此引发乡愁。

C.颈联写汉阳晴川和鹦鹉洲的景致。

“历历”“萋萋”描绘出山川清晰可见、草木极其茂盛的状貌,景致之美,令人陶醉。

D.尾联中“日暮”的苍茫,“烟波”的迷蒙,与怅然的乡愁交织。

由景生情,融情于景,使人的心境复归于渺然的忧思而益发深沉,不能自已。

B.后四句是实写。

(三)阅读《使至塞上》,回答问题。

10.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中的景象,“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11.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说说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运用比喻、对偶的修辞方法,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使“汉塞”,像北归的大雁一样进入“胡天”,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寂寞伤感(或被排挤出朝廷的伤感和怨愤)。

12.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

A.本诗重点笔墨在于写景,以大漠、秋景为背景,用征蓬、归雁、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描绘出一幅塞外风光图。

B.颔联用“出”“入”描绘动态景物,颈联用“直”“圆”描绘静态景物,动静结合,使画面富于变化,意境深远。

C.颔联叙事兼抒情,以“蓬”“雁”自比,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

D.尾联用典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感情,这个典故隐含在“燕然”两字中。

D.尾联两句虚写战争已取得胜利,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不是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感情。

送魏大①从军

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②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③。

雁山横代④北,狐塞⑤接云中⑥。

勿使燕然⑦上,惟留汉将功。

【注释】 ①魏大:

陈子昂的友人。

姓魏,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

②魏绛:

春秋晋国大夫,以和戎政策消除边患而受金石之赏。

③六郡雄:

汉代名将赵充国,号称“六郡豪杰”。

④代:

代州。

⑤狐塞:

飞狐塞,边界驻军重地。

⑥云中:

云中郡,边塞重镇。

⑦燕然:

燕然山。

东汉名将窦宪大破匈奴军队,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返。

13.诗歌尾联用了什么手法?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示例】用典寓意。

激励友人建功立业,希望他扬名塞外,让燕然山上也留下大唐将士的赫赫战功。

14.下列对诗作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首联暗用汉代骠骑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典故,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

B.颔联“怅别”一语,写出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伤感。

全诗情感由首联的激昂慷慨转入分手时的儿女缠绵、气哭悲切。

C.颈联中的“横”“接”二字写出了雁山、飞狐塞等地地理位置的重要,它们是中原地区的屏障。

这两句暗示魏大此行责任重大,为结句做了铺垫。

D.全诗一气呵成,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表现了诗人立志报国的思想情怀,感情豪放激昂,语气慷慨悲壮,有气壮山河之势。

B.“儿女缠绵,气哭悲切”表述有误。

颔联虽有惆怅之感,但气概却是十分雄壮的。

第二课时渡荆门送别 钱塘湖春行

1.文学常识填空。

(1)《渡荆门送别》的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2)《钱塘湖春行》的作者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有“诗魔”之称,著有《白氏长庆集》。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来从楚国游   从:

(2)仍怜故乡水怜:

喜爱

(3)水面初平云脚低初:

刚刚

(4)几处早莺争暖树暖树:

向阳的树

3.句子积累——默写句子。

(1)李白《渡荆门送别》中化静为动,表现雄浑开阔意境的诗句是: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表现了奇特大胆的想象的诗句是: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借故乡之水,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诗句是: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美景的诗句是: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的诗句是: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4.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D)

A.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B.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C.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一)阅读《渡荆门送别》,回答问题。

5.请描绘出“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句诗的景象。

(100字以内)

【示例】诗人乘舟顺江而下,两岸连绵起伏的群山像画卷一样伴随小舟的前行而逐渐展开,最后在广阔的原野尽头消失了;

浩浩荡荡的长江水,奔涌向前,望着广阔无际的原野,诗人的视野顿时变得开阔了。

6.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

A.首联叙事,紧扣诗题,交代了诗人此行的目的:

初次离开家乡,从蜀地乘船至楚地的荆门。

B.颔联以游动的视觉描绘了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江水向原野奔腾而去的壮阔景象。

C.颈联以动写静,用两幅美丽的画面写江上美景,依次是天边云霞图,水中映月图。

D.尾联“送”字用得妙,突出故乡水送“我”到楚地还不忍分别的情义,含蓄地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C.颈联依次是“水中映月图”“天边云霞图”。

(二)阅读《钱塘湖春行》,回答问题。

7.从诗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描写的是初春景象?

“初平”“争暖树”“啄春泥”“没马蹄”。

(或“早莺”“新燕”“乱花”“浅草”)

8.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诗歌的颈联。

“乱”字突出了早春各种花多而密的特点;

“渐”字描写出了初春各种花逐渐开放的景象;

“浅”字突出了初春的小草柔嫩的特点。

这些词语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早春的妩媚动人、生机勃勃,表达了诗人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9.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

A.首联写诗人行经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山光水色,勾勒出西湖早春的轮廓。

B.颔联抓住了“争”“啄”两个动词,描绘了一幅早莺争暖、新燕啄泥的画面,写出了一种充满活力的动态美。

C.诗歌以时间为线索,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西湖的明媚风光。

D.尾联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陶醉于美好湖光山色的喜悦心情。

C.“以时间为线索”表述有误,应为“以诗人行踪为线索”。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0.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

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晖;

足迹凌乱,木板桥覆盖着早春的寒霜。

11.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