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知识宣传资料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328374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保知识宣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环保知识宣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环保知识宣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环保知识宣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环保知识宣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保知识宣传资料Word格式.docx

《环保知识宣传资料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保知识宣传资料Word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保知识宣传资料Word格式.docx

12.减少“白色污染”我们应该自觉地不用、少用难降解的塑料包装袋

13.生物圈一般是指包括人类、动物、植物所形成生物系统的边界圈与大自然边界圈的相互关系、影响。

14.草地在环境保护中具有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的重要作用。

15.世界上第一部环境保护法是秦朝制订的《田律》。

这份禁令规定,不但保护森林植物,鸟兽鱼鳖,而且还保护水道不得堵塞。

16.清洁能源有生物能、太阳能和地热能。

17.亚洲象是云南西双版纳保护区的珍稀动物。

18.沙暴的形成条件强风、沙源、不稳定大气。

19.宇航员在宇宙空间看到的地球主要是蓝色。

20.工业“三废”指废水、废气、固体废物。

十大环境祸患威胁人类

一、土壤遭到破坏

  据参考消息报道,110个国家(共10亿人)可耕地的肥沃程度在降低。

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由于森林植被的消失、耕地的过分开发和牧场的过度放牧,土壤剥蚀情况十分严重。

裸露的土地变得脆弱了,无法长期抵御风雨的剥蚀。

在有些地方,土壤的年流失量可达每公顷100吨。

化肥和农药过多使用,与空气污染有关的有毒尘埃降落,泥浆到处喷洒,危险废料到处抛弃,所有这些都在对土地构成一般来说是不可逆转的污染。

二、气候变化和能源浪费温室效应严重威胁着整个人类。

大气污染:

主要污染物有悬浮颗粒物、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铅等。

大气污染会导致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对动、植物产生危害,对人体健康也会产生影响。

 酸雨蔓延。

被称为“空中恶魔”的酸雨目前已成为一种范围广泛、跨越国界的大气污染现象。

酸雨会破坏土壤,使湖泊酸化,危害动植物生长;

会刺激人的皮肤,诱发皮肤病,引起肺水肿,肺硬化;

会腐蚀金属制品、油漆、皮革、纺织品和含碳酸盐的建筑。

我国目前已有30%的地区有降酸雨的现象,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

最近一世纪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加了20%,每年使用矿物燃料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碳有55亿吨。

全世界约4亿辆汽车每年排入大气约18.3亿吨的二氧化碳。

城市人口中的一半左右生活在二氧化硫超标的大气中,每天有800人因呼吸浊气而早亡。

还有10亿多的人在烟尘和灰尘超标的空气环境中享受城里人的优越。

有260余种的挥发性有机物毒害着人体。

而酸雨、酸雾、酸雪对水、土地、农作物、植物、建筑物等的侵害给人类造成的损失高达千亿美元。

据2500名有代表性的专家预计,海平面将升高,许多人口稠密的地区(如孟加拉国、中国沿海地带以及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的多数岛屿)都将被本水淹没。

气温的升高也将对农业和生态系统带来严重影响。

据预计,1990-2010年,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能源消费将增加一倍,拉丁美洲的能源消费将增加50%-70%。

因此,西方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应加强能源节约技术的转让进程。

我们特别应当采用经济鼓励手段,使工业家们开发改进工业资源利用效率的工艺技术。

三、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由于城市化、农业发展、森林减少和环境污染,自然区域变得越来越小了,这就导致了数以千计物种的灭绝。

因为一些物种的绝迹会导致许多可被用于制造新药品的分子归于消失,还会导致许多能有助于农作物战胜恶劣气候的基因归于消失,甚至会引起新的瘟疫。

生物多样性减少。

当前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损失的速度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快,鸟类和哺乳动物现在的灭绝速度可能是它们在未受干扰的自然界中的100倍至1000倍。

大面积地砍伐森林,过度捕猎野生动物,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造成的污染、植被破坏,无控制的旅游,土壤、水、空气的污染,全球变暖等人类的各种活动是引起大量物种灭绝或濒临灭绝的原因。

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将逐渐瓦解人类生存的基础。

地球上每天有100种生物绝灭。

几十种鲸类现仅剩十余种;

1979年非洲大象有165万头,现只剩几十万头。

据估计,21世纪中叶陆地动物生物量的一半以上将是人和家畜。

现代生态学告诉我们,生物多样性消失的同时也就是人类走向灭亡,这是人类和非人类的辩证法。

四、森林面积减少

广袤的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在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有着重要功能。

但过去10年中,随着城市化和农业耕作的扩张,加上非法砍伐等活动依然猖獗,“地球之肺”在持续萎缩。

根据联合国公布的统计数字,20世纪90年代,全球森林面积以平均每年2·

4%的速度缩减。

近10年来,全球消失的森林总面积达到9400万公顷,比委内瑞拉的国土面积还多。

最近几十年以来,热带地区国家森林面积减少的情况也十分严重。

在1980-1990年,世界上有1.5亿公顷森林消失了。

按照目前这种森林面积减少的速度,40年以后,一些东南亚国家就再也见不到一棵树了。

森林和林地曾占世界绿地面积的1/3以上,但现在只有1/10了。

最近20年全球每年砍伐森林2000多万公顷。

欧洲的原始森林几乎完全消失。

过去150年里,美国95%的森林被砍伐。

世界最大的亚马逊热带雨林区遭毁惊人,而全球的热带雨林已消失一半多,经济学家们惊呼:

森林赤字!

五、淡水资源受到威胁

江、河、湖、海、大洋受废物、有毒化学物质、泄油及其他污染物造成的祸患正在威胁人类。

荒野的游人已很难捧喝到清洌洌、甜滋滋的河水了。

每年全球单往海里倾倒的垃圾多达200亿吨;

弃置于海洋的石油及其污染物达970万吨。

海洋污染使沿海居民发生肝炎、霍乱日多。

海水富营养化形成赤潮,使海洋生物物种减少,鱼类数量锐减和质量锐降。

一些著名的海滨胜地已成肮脏角落。

农药、化肥等造成的水污染每年使数万人死亡。

光腹泻病例每年就有10亿之多。

生命之源滴滴减少,有11亿人未能用上安全饮用水。

水危机已经严重制约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人类的不合理利用也造成了水资源的萎缩。

据专家估计,从下个世纪初开始,世界上将有四分之一的地方长期缺水。

请记住,我们不能造水,我们只能设法保护水。

六、化学污染

人们注意到,环境污染的大部分问题直接与化学和化工产品的化学物质密切相关。

人类已陷入非常尴尬的局面,吃也惶惶,住也惶惶。

由于人类对大自然的过度掠夺,“绿色文明”正演变成“黄色文明”和“黑色文明”。

  工业带来的数百万种化合物存在于空气、土壤、水、植物、动物和人体中。

即使作为地球上最后的大型天然生态系统的冰盖也受到污染。

那些有机化合物、那些重金属、那些有毒产品,都集中存在于整个食物链中,并最终将威胁到动植物的健康,引起癌症,导致土壤肥力减弱。

  七、混乱的城市化

  到本世纪末,世界上的大城市将达21个,大城市里的生活条件将进一步恶化:

拥挤、水被污染、卫生条件差、无安全感----------这些大城市的无序扩大也损害到了自然区。

因此,无限制的城市化应当被看作是文明的新弊端。

八、海洋的过渡开发和沿海地带被污染

 由于过渡捕捞,海洋的渔业资源正在以令人可怕的速度减少。

因此,许多靠摄取海产品蛋白质为生的穷人面临着饥饿的威胁。

集中存在于鱼肉中的重金属和有机磷化合物等物质有可能给食鱼者的健康带来严重的问题。

沿海地区受到了巨大的人口压力。

全世界有60%的人口挤在离大海不到100公里的地方。

这种人口拥挤状态使常常很脆弱的这些地方失去了平衡。

  九、空气污染

多数大城市里的空气含有许多取暖、运输和工厂生产带来的污染物。

这些污染物威胁着数千万市民的健康,导致许多人失去了生命。

就拿汽车尾气与人体健康

的危害来说吧,汽车尾气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铅(Pb)等。

  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和人体红血球中的血红蛋白有很强的亲合力,它的亲合力比氧强几十倍,亲合后生成碳氧血红蛋白(COHb%),从而消弱血液向各组织输送氧的功能,造成感觉、反应、理解、记忆力等机能障碍,重者危害血液循环系统,导致生命危险。

氮氧化物:

氮氧化物主要是指NO、NO2,都是对人体有害的气体,特别是对呼吸系统有危害。

在NO2浓度为9.4mg/m2(5PPm)的空气中暴露10分钟,即可造成呼吸系统失调。

碳氢化合物:

目前还不清楚它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危害。

但是HC和NOX在大气环境中受强烈太阳光紫外线照射后,产生一种复杂的光化学反应,生成一种新的污染物------光化学烟雾。

1952年12月伦敦发生的光化学烟雾,4天中死亡人数较常年同期约多4000,45岁以上的死亡最多,约为平时的3倍;

1岁以下的约为平时的2倍。

事件发生的一周中,因支气管炎、冠心病、肺结核和心脏衰弱者死亡分别为事件前一周同类死亡人数的9.3倍、2.4倍、5.5倍和2.8倍

  十、极地臭氧层空洞

  1985年,英国科学家观测到南极上空出现臭氧空洞,并证实其同氟利昂分解产生的氯原子有直接关系。

这一消息震惊了世界。

臭氧层耗损意味着大量紫外线将直接辐射到地面,导致人类皮肤癌、白内障发病率增高,并抑制人体免疫系统功能;

农作物受害而减产;

破坏海洋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

高空中臭氧虽在减少,但空中臭氧含量的增加还会引起光化学烟雾、危害森林、农作物、建筑物等,并会造成人的机体失调和中毒。

 

尽管人们已签署了蒙特利尔协定书,但每年春天,在地球的两个极地的上空仍再次形成臭氧层空洞,北极的臭氧层损失20%到30%,南极的臭氧层损失50%以上。

面对如此恶劣的环境,有识之士怎能不痛心疾首,人类的精英怎能不充满忧患意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人类需要聆听中国的这句格言!

一个小孩给1992年世界环发大会的信中写道:

“我希望我长大后,世界仍然存在着”。

可一些满嘴仁义道德的老板、政客们也许心里想:

“我死以后,哪怕它洪水滔天!

”现代人是一些平视的人。

看滚滚红尘,看公路上有关汽车行驶的各种标志,看别人的眼睛里的天气阴晴变化。

向上看则有证券交易所的股票潮涨潮落,低头俯首则看脚下会不会突然出现别人遗失的钱包,是否别人在使绊子?

谁注意柏油路旁边泥土中的小草“当春乃发生”,多少人抬头问“明月几时有”?

像深度近视的徐志摩那样突然见到满天星斗而漾出激动情怀的人少而又少,浪漫主义已成文学史教科书上的回忆。

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利益为半径,以自己的精力、时间去划圆周,完成人生”据说被称为“形势所迫、势在必行、不得已而为之”,如此等等,他人加之奈何?

环境问题似乎并未得到多少人的关注,然而它的的确确存在,并且还越来越严重──乱砍滥伐、工业污染、“白色”垃圾……,已经使我们的生存环境每况愈下,并由此引出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

黄河连年出现长时间的断流;

而长江正在成为第二条“黄”河且洪涝频频;

淮河水因污染严重而无法做为饮用水源……

  一些国家虽然已经制定了很多环保法律和条例,但一些专家指出,由于制定环保法规的科学性和执法的公正性都存在问题,它们的效力和权威性都大打折扣。

美国南佛罗里达州环境资源保护局的资深环境科学家伍业纲指出,在环保问题上,必须正视自然界对人类活动的约束力。

伍业纲认为,中国解决环保问题的关键,在于彻底改变「人定胜天」的传统观念。

所谓「南水北调,东水西调」,看来似乎有理,但势必导致严重的生态问题。

伍业纲指出,必须了解自然界所能承受的极限,如果人类强行突破这种极限,必然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治理环境必须数管齐下, 观察人士指出,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中国政府相当的重视。

「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总裁何平说,自从中国1998年出现特大洪灾以来,政府和公众的环保意识已经大幅度提高。

比如,中国林业科学院院长江泽慧提出,在西部大开发中必须坚持生态优化原则。

另外,中国近年来出现了很多民间环保团体,比如北京的四大环保组织:

「自然之友」丶「地球村」丶「绿家园」和「山诺会」。

专家认为,中国面对严重的环境问题,必须立法丶执法丶教育数管齐下,才能收到成效。

近年来兴起的绿色浪潮,反映了人们对改善环境的渴望。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最近推出的《绿色化学与技术》一书,生动具体地阐释了有关绿色化学革命的内涵,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有关绿色化学技术知识,它反映了时代的主旋律,大众读者可从该书中看到对人类未来生存环境的希望。

该书展示了当代绿色化学技术的最新科研成果。

绿色化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吸收了当代化学、物理、生物、材料、信息等科学的最新理论和技术,是当今国际化学研究的前沿。

传统化学向绿色化学的转变可以看作是化学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绿色化学的目的是把现有化学和化工生产的技术路线从“先污染、后治理”改变为“从源头上根除污染”,从而实现了化学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宗旨。

作者在书中重点揭示了绿色化学技术的“原子经济性”,即在获取新物质的转化过程中充分利用每个原料原子,实现“零排放”。

从科学观点看,绿色化学是对传统化学思维方式的更新和发展;

从环境观点看,绿色化学是从源头消除污染;

从经济观点看,绿色化学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降低生产成本,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尽管人类在解决环境污染的技术问题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环境污染依然十分严重。

因此,人们可能对绿色化学技术中的“深绿色技术”和“浅绿色技术”能否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持怀疑态度。

例如核能不是解决能源危机的办法,因为它的安全性实在令人担心,而且技术的进步往往赶不上我们破坏环境的速度。

令人欣慰的是,作者对此问题已有一个成熟的答案:

人类在采用绿色化学技术同时,积极倡导“绿色文化消费”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全社会共同关注、爱护环境,污染问题才有可能真正得到解决。

与此同时,作者在书中引入了“绿色文化”的概念,并阐述了国家的环境政策、绿色消费、绿色设计、绿色投资等环节的重要性。

这些观点反映了作者对社会问题的透视深度,也表现了作者精细独特的思路。

在实现消费需求多样化的今天,应尽量节约资源和能源、向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生态平衡的方向发展。

企业决策者应当将“污染源”向“绿色企业”转变。

企业投资应倾向“绿色”,制造“无害环境”,积极推出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产品……在自然资源越来越少的情况下,应积极倡导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强调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和保护增值,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

诚如是,善莫大焉。

环境问题让人不敢掉以轻心,长江三角洲地区掀起的绿色生态行动。

50年光阴漫漫,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认识也与时俱进。

早些时候的“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治理污染”等口号还只是停留在单纯的就事论事的环境保护阶段;

等到先觉悟了的城市提出“生态”这一新名词,人们的头脑里就逐步建立起了普遍联系的观念,知道保护环境的一大根本就是要维持生物界的自然平衡,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可以说,那时候人们已开始逐渐树立环境效益的意识,认识到了环境效益对于经济效益的反作用。

这一作用简言之,就是前者能够保证后者的持续增长,用时下的热门名词来说,叫“可持续发展”。

而专家提出,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证。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

简单来说,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

它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

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

在这种经济中,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开发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

与此不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从而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

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怀西曾在一次论坛上指出,我们要探求新的发展观,探索绿色GDP核算,推行生态审计制度。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2003年12月8日透露,绿色GDP核算体系已在国家统计局与环保总局的联合攻关之中,出台后的绿色GDP核算体系将与现行的干部考核体系挂钩。

尽管有人对此提出了疑议,理由是绿色GDP的核算有难以克服的技术困难,但这个表示所流露出来的意识令人欣慰。

记者在2003年12月采访温州市委书记李强时,他用大段的时间阐述了自己的“绿色GDP”理念。

在我们国家以GDP为重要指标的干部考核体系没有根本转变的时候,一位在位的官员能有这样的认识,使人们对于长三角地区的发展又多出了几许乐观。

当我们把“绿色GDP”放在心上的时候,我们经济前行的道路,想来会迎面碰上更多的“绿灯”。

全球环境基金批准向16个环境项目提供一亿五千零五十万美元赠款,另外,这些项目还吸引了三亿八千五百万美元的协同融资,从而使这组项目的总投资达到了五亿三千五百五十万美元。

这次新批准项目的国家从地理上来说覆盖面很广。

同时,项目组成符合GEF的优先领域和战略。

许多项目,包括中国的可再生能源扩大规划,都使得私人部门可以通过提供技术或投资广泛地参与到项目中来。

中国:

可再生能源扩大规划,一期。

GEF赠款:

41.57,燃料电池公共汽车商业化示范,二期,第一部分。

5.815。

我们中学生怎么为我们的环保作出自己的贡献呢?

从现在开始参加环境保护的实践活动,宣传环境保护知识,与破坏环境的行为做斗争,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所有的同学都能够不浪费纸张,不浪费粮食。

节约用水,用电,多用可循环利用的物品,把损坏的物品修理好再用,延长使用期,不用或少用一次性纸制品或木制品,,购买带有环保标志的物品,不随地吐痰,,不影响别人学习休息,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不采摘花草,------那么我们的校园将是多么的美丽,如果全社会的人都这样,那么我们的世界将是多么的美好,但愿在人类的努力下,我们的子孙还能够看到现在象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样的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历史遗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