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知识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328164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1.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知识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知识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知识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知识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知识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知识Word格式.docx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知识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知识Word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知识Word格式.docx

人性的原欲与原恶

1、人性的原欲:

(1)食欲;

(2)性欲;

(3)知欲

2、人性的原恶:

(1)任性;

(2)懒惰;

(3)嫉妒

二、经验描述阶段(形成期)

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

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心理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几大影响理论与人物:

(1)达尔文的进化论. 

从生物学和人类学的角度研究人类本性。

 

(2)德国的民族心理学 

一是拉扎鲁斯等人主编的《民族心理学与语言学杂志》出版(1859);

二是谢夫勒首先在现代意义上提出社会心理学这一术语(1875);

三是被称为现代心理学之父的冯特,出版了《民族心理学》(1900--1920)。

(3)法国的群众心理学:

塔尔德在《模仿律》(1890)中,提出用模仿解释人的社会行为;

迪尔凯姆在《社会学方法的规则》一书(1895)中主张社会不能还原为个体,群体并非个体之和。

列朋的《群众心理学》(1895)是法国社会心理学有关群体意识理论发展的顶峰。

(4)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出版了《社会心理学导论》,提出求食、拒绝、创新、逃避、斗争、性与繁衍、母爱、亲合、控制、服从、创造与建设等十二种本能,认为从这些本能衍生出全部社会生活和社会现象。

(5)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 

(弗洛伊德)

三、实证分析阶段

20世纪20年代

社会心理学从描述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

人物:

特里普里特和莫德是这一时期的先驱,奥尔伯特是实验的代表,墨菲夫妇出版了《实验社会心理学》。

20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实验有:

瑟斯顿(1928)、李克特(1932)在态度测量的研究方面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谢里夫(1935)通过游动效应研究群体的社会规范,发现群体特有的,并为其成员认

同的行为方式就是社会规范,它是群体成员行为的参照标准。

莫里诺于1934年发展了社会测量法,1937年又创办《社会测量学:

人际关系》杂志,

使人际关系进入了可测量时代。

勒温最早倡导群体动力学研究,其中最有名的是领导风格对群体氛围及群体绩效影响的实验研究。

第三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1、价值中立原则(客观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伦理原则

二、社会心理学的主要方法

1、观察法:

是所有研究方法的基础

自然观察与参与观察(特点)

2、调查法:

访谈(取得成功的条件)

问卷(优点)

3、档案法(以内容分析为基本方法)

4、产品分析法

5、实验法

6、心理测验

第四单元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一、社会学习论(班杜拉、沃尔特斯)

1、社会学习理论起源于行为主义。

巴甫洛夫、华生(早);

霍尔、斯金纳(新).

2、班杜拉、沃尔特斯提出社会学习论

3、基本观点与学习机制:

社会行为通过学习获得:

联想(联结)、强化(正、负)、模仿

4、观察学习。

它指的是个体通过对他人行为与强化结果的观察,获得新的行为反应,或对已有行为加以修正。

观察学习包括四个过程:

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

二、社会交换论(霍曼斯)

人们在互动中倾向于扩大收益和缩小代价,认为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之一,

霍曼斯提出五个普遍性命题:

1.成功命题 

个体的某种行为能得到相应奖赏,他就会重复这种行为;

某一行为获得

奖赏越多,重复行为的频率就越高;

2.刺激命题 

相同的刺激可能引起相同的或相似的行为。

3.价值命题 

某种行为的结果对个体越有价值,他重复这种行为的可能性越高。

4.剥夺与满足命题 

个体或群体重复获得相同奖赏次数越多,则该奖赏对个体的价值

越小。

5.侵犯与赞同命题。

当个体行为没有得到期待的奖赏或受到出其所料的惩罚时,他可

能产生愤怒情绪,从而出现侵犯行为;

反之,如果个体行为得到、甚至超过预期的奖赏,

或没有受到预期的处罚,他可能会高兴,就会赞同该行为。

三、符号互动论(詹姆斯和米德)

(一)人物

1、最早使用符号互动术语的是布鲁默。

2、符号互动论源于美国学者詹姆斯和米德,始于20世纪30年代。

3、符号互动论分为两派,一是芝加哥学派(布鲁默、库利、米德、杜威等);

另一是艾奥瓦学派(库恩、威因斯坦等)。

4、戈夫曼是符号互动论现代的主要代表人物。

(二)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设

1、个体对事物采取的行动是以该事物对其意义为基础的。

2、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而不是存在事物自身中。

3、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往往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

(三)主要观点

1.心智、自我和社会不是分散的结构,而是人际符号互动的过程;

三者形成与发展都

以使用符号为前提。

如果某人没有使用符号的能力,那么其心智与自我乃至社会则处于混

乱之中,即失去存在的依据。

2.语言是心智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

人与动物的区别就是人能使用语言这种符号系

统。

人际符号互动是通过自然语言进行的。

人通过语言认识自我、他人与社会。

3.心智是社会过程的内化,内化就是人的“自我互动”过程,个体通过人际互动学到

了有意义的符号,然后用它进行内向互动并发展自我。

社会的内化过程伴随着个体的外化

过程。

4.行为并不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机械反应,而是在行动的过程中自己“设计”的。

体在符号互动中学会在社会允许的限度内行事,在此限度内,个体可依照自己的目的行动。

5.个体行为受其自身对情境的定义制约。

人对情境的定义,表现在个体不断地解释所

见所闻,对各种事物赋予意义。

这种定义过程也是一种符号互动。

6.在个体与他人面对面的互动中,双方的身份及其意义是个重要问题。

身份及其意义

也存在于互动过程中。

7.自我是主我和客我互动的结果。

主我是主动行动者,客我是通过角色获得形成的在

他人心目中的我,即社会我。

行动由主我引起,受客我控制,前者是行为动力,后者是行

为方向。

四、精神分析论(19世纪末,弗洛伊德)

(一)早期精神分析论的主要观点 

1.意识与无意识。

(1)意识是个体与感知有关的心理部分,是人类理智作用的表现。

(2)无意识包括个体的原始冲动、本能及欲望。

它们受法律、道德及习俗的控制而被压抑、被排挤到意识之下,但依然存在并追求满足。

在被压抑的本能与欲望中以性本能为主。

(3)在意识和无意识间还有前意识——无意识中可被召回的部分。

2.“力必多” 

性本能。

力必多(性本能)是人类生命力的根源。

3.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

个体的初级心理系统顺从冲动、追求快乐。

这是快乐原则。

在婴儿期表现尤为突出。

社会生活中的法律、道德、习俗要求个体克制本能与冲动,适应

现实,否则不但得不到快乐,反而会痛苦,这就是现实原则。

4.生本能与死本能。

前者指向生命,代表爱和建设的力量;

后者体现恨与破坏的力

量。

·

5.人格结构。

有三个层次:

本我、自我与超我。

在正常情况下,三者相对平衡,个体能得以适应环境与现实。

(二)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1、多数人有“神经官能症”

2、提出集体潜意识思想

(三)新精神分析论的主要观点(沙利文、霍妮、弗罗姆、埃里克森)

1.霍妮的“文化因素”论 

她批评弗洛伊德的“力必多”说,认为行为与人格发展的动力不是本能驱力,行为是个体对环境的反应,人格由家境和教育决定;

后天因素在神经症和精神病的病因中起主要作用;

男女之间的心理差别是文化因素决定的;

霍妮对焦虑也有深刻的见解。

2、沙利文的人际关系学说。

人际关系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五、社会认知论(勒温)

社会认知论来源于格式塔心理学,强调认知结构的意义。

代表人物为勒温,提出了场理论、心理生活空间、力、紧张与冲突等概念。

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

第一单元社会化

一、社会化的概念

1、社会化是由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

2、社会化的方面:

社会教化人成为人与个人学习成长为社会人。

3、社会化的过程:

终身学习。

二、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1、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

3、教导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确定人生方向

4、培养社会角色

三、社会化的基本条件:

1、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时间13-25年与心向)

2、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智力、能力发展)

四、社会化的载体

1、家庭:

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技巧。

2、学校:

集体主义、纪律、学习内容、教师。

3、大众传播媒介:

舆论导向。

4、参照群体:

明星榜样。

五、社会化的分类

(一)语言社会化

(二)性别角色社会化(心理学的概念)

1、性:

生物学差异,如染色体

2、性别:

人格差异

3、性别角色(性别认同、角色扮演、角色模仿)

(三)道德社会化(知、情、行)

(四)政治社会化

1、国家形象

2、国家观念

3、国家组织系统概念

第二单元社会角色及其理论

一、社会角色的概念

1、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心理状态。

2、角色理论(米德):

角色是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

二、社会角色的分类

(一)先赋角色和成就角色

(二)规定角色和开放角色

(三)功利角色与表现角色

(四)自觉角色与不自觉角色

三、角色扮演

1、角色期待(社会和公众)

2、角色领悟(认识和领悟)

3、角色实践

四、角色失调

(一)角色冲突

(二)角色不清

(三)角色中断

(四)角色失败

第三单元自我、身份与自尊

一、自我

1、定义

也叫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

2、自我的结构

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理想自我、反思自我(镜我)

3、自我的功能:

(1)保持个体的内在一致性

(2)解释经验

(3)决定期待

4、自我的形成:

生理自我(8个月-3岁,占有感、支配感)

社会自我(3-13、14,依社会期待行动)

心理自我(13、14-成年,自信、自尊,自觉行动)

5、自我概念的测量

在六、七分钟内写出15个“我是谁”的叙述句

6、自我意识的心理成分

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二、身份

1、身份的定义

身份是由个体的社会地位(稳定)及处境地位(易变)所决定的自我认同。

2、身份的特点:

(1)客观性(医生就是医生)

(2)主观性(自我认识不同,身份感不同)

(3)多重性(医生、局长、学者)

(4)稳定性

(5)契约性(身份规定权利、义务)

3、自尊

(1)公式及其含义

詹姆斯(1980)关于自尊的经典公式:

自尊=成功/抱负

(2)影响自尊的因素

(3)自尊的测量(罗斯伯格自尊量表)

第三节社会知觉与归因

第一单元社会知觉

一、定义

社会知觉包括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自己的知觉

二、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

1、认知者的经验(图式---经验网络)

2、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

做个好护士

3、认知者的情绪:

如情人眼里出西施

第二单元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

一、印象与印象形成的概念

1、印象是个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

2、印象形成即形成对他人印象的过程

二、印象形成的效应:

1、首因效应(先入为主)与近因效应

2、光环效应(以点代面、以偏概全)

3、刻板印象(凝固化):

作用有适应社会或产生偏见。

三、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

1、加法模式:

肯定多印象好,否定多印象差。

2、平均模式:

“各个方面都不错”

3、加权平均模式:

韩信用兵、张良运筹帷幄

4、中心品质模式:

真诚—虚伪;

热情—冷酷。

四、印象管理(印象整饰)

(一)印象管理的概念

印象管理指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

(二)印象管理策略

1、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已:

外表美---第一印象好

2、隐藏自我与抬高自我:

人格双重;

表小突大。

3、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已:

医生救死扶伤行为

4、投人所好:

拍马术

第三单元归因

一、归因的概念

归纳与寻找行为的原因

二、行为原因的分类

1、内因(能力)与外因(考题难)

2、稳定(性格)与易变性(情绪)归因

3、内控(智力)与外控(努力)

三、控制点理论:

控制点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罗特提出。

控制点在个人的内部,称为内控者(相信自己,努力与命运抗争);

控制点在个人的外部,称为外控者(别人的责任,宿命、运气)。

四、归因的原则

1、不变性原则:

一定是他!

(海德)

2、折扣原则:

担责1/1或者1/3(凯利)

3、协变原则(凯利):

刺激(客体)、主体、背景称为归因三维论。

协变原则是最全面的归因原则

五、影响归因的因素

1、社会视角(当事人、局外人)

2、自我价值保护:

有利于自我(心理价值)

3、观察位置:

单位不好领导者的责任

4、时间因素:

毛泽东的错误是历史局限性

第四节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第一单元社会动机概述

一、社会动机的概念

社会动机是指由社会需要产生的,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二、动机的产生过程

欲望、诱因——需要——动机——行为——目标

三、社会动机的功能

1、激活

2、指向

3、维持与调节行为

四、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倒U型曲线,中等动机,效果最好。

1、容易的任务—强

2、一般难度—中等

3、困难的任务—低

第二单元主要的社会动机

一、亲合动机

1、亲和起源于依恋

2、作用:

满足个体的社会需要,获得信息,减轻心理压力,避免窘迫

3、影响亲合的因素:

(1)情境:

“外压内合”;

长期独处易产生心理问题。

(2)情绪:

恐惧(现实危险)---高亲合;

焦虑(非现实危险)---低亲合

(3)出生的顺序:

合群按照顺序递减。

二、成就动机(麦克利兰)

(一)成就动机的重要性(个人、社会)

(二)抱负水平

与成就动机呈正比

(三)成就动机的影响因素

1、目标的吸引力

2、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

3、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

(四)培养儿童成就动机应注意的问题

1、家庭教育方式(自律训练、和谐引导孩子成就动机高)p129

2、强调成就、追求成就的社会氛围

影响世界的伟人?

国家建设栋梁?

三、权力动机(影响、控制他人)

温特:

1、积极的权力动机:

谋求更高的地位和权力

2、消极的权力动机:

害怕失去权力和地位

引起权力动机的因素:

1、社会控制的需求:

取得优势地位——控制优化组合

2、对无能的恐惧:

无能---自卑---补偿---获得地位---疯狂追求权利、地位、影响力

四、侵犯行为(攻击行为)

侵犯是个体有意伤害他人的行为。

(一)侵犯构成三要素

伤害行为(身体、语言)、侵犯动机、社会评价。

(二)侵犯的原因

1、本能学说:

是人的死本能的表现(弗洛伊德),来源于动物适应环境的习性(罗伦茨)。

死本能的表现:

克林顿的“自我毁灭倾向”行为。

动物适应环境的习性:

日本人的侵略行为。

2、多拉德的挫折—侵犯说:

侵犯永远是挫折的后果。

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

学习学会侵犯;

学习消除侵犯。

五、利他行为

(一)定义

利他行为是个体有益于他人、公众和社会,又不期待任何回报的行为。

(二)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

1、外部因素

(1)自然环境:

良好的环境促进利他

(2)社会情境:

他人在场对利他行为有负面影响,而且在场人数越多,利他越小。

这是由于责任扩散的缘故,即把责任分给在场的其他人,个人倾向于认为自己的责任减轻了。

相反,独自一人时利他的可能性增大。

(3)时间压力:

时间紧迫难于利他

(4)利他的对象:

容易帮助与自己相似的人,有吸引力的人,没有伤害过自己的人。

2、个体内在因素:

心境、内疚、人格、

3、利他技能:

学习赖宁?

第三单元社交情绪

一、社交情绪的概念

社交情绪是人际交往中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是个体的社会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

与社会需要有关

二、几种基本的社交情绪

(一)社交焦虑

严重影响社会适应、社会功能的发挥。

(二)嫉妒

(三)羞耻与内疚

1、羞耻:

健康羞耻与非健康羞耻

2、内疚:

健康内疚与过多内疚

第五节态度

第一单元态度的形成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

(二)态度的特点

(1)内在性

(2)对象性(人、事、观念)(3)稳定性

(三)态度的成分:

认知成分(cognition)、情感成分(affection)、行为倾向(behavior)成分

(四)态度与行为

态度含有行为的倾向性,通过态度可以预测人们的行为

(五)态度与价值观

有价值----肯定的态度

无价值----否定的态度

二、态度的功能

(一)工具性功能(功利原则取舍)

(二)自我防御功能(减少焦虑)

(三)价值表现功能(我喜欢做护理工作!

(四)认知功能(自觉自愿学习现代护理知识)

三、态度的属性

方向、强度、深度、向中度、外显度

四、态度的形成(凯尔曼,1958)

1、依从

2、认同

3、内化

第二单元态度转变

一、态度转变的模型

美国学者霍夫兰德等人提出一个态度转变模型

二、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

(一)传递者

1、信息传递者的威信与相似度

2、信息传递者的立场

3、说服的意图

4、说服者的吸引力

(二)沟通信息

1、信息差异

2、畏惧:

中等强度的畏惧信息能达到最好的说服效果。

如恐吓性广告

3、信息倾向性:

单向说服(一般公众);

双向说服(文化高者)

4、信息的提供方式(口头、书面)

(三)接受者

1、原有的态度与信念

2、接受者的人格因素:

依赖与独立,自卑与自尊。

3、逆反心理、心理惯性等

(四)情境

1、预先警告:

转变(低卷入)与抵制(高卷入)

2、分心:

积极与消极作用

3、重复:

重复次数与说服效果呈现倒U关系

三、态度转变理论

(一)海德的平衡理论

他根据“费力最小原则”,提出P---O----X模式。

(二)认知失调论(费斯廷格)

态度改变是为了维持态度三个因素(自我、环境、态度)的一致。

如果两种认知不一致,就会造成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给个人造成心理压力使他通过改变态度的某些认知成分达到认知协调。

认知失调有四种原因:

逻辑的矛盾、文化价值冲突、观念的矛盾,以及新旧经验相悖。

(三)社会交换论

决定个体采取何种态度以及转变态度的关键是诱因的强度。

假设:

现代社会“尊严”有价吗?

第三单元态度测量

态度测量目前采用间接的方式。

主要测量态度的方向与强度。

主要的态度测量方法:

量表法、投射法、行为反应测量法。

第六节沟通与人际关系

第一单元沟通的结构与功能

一、沟通的概念

沟通是信息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包括人际沟通和大众沟通。

二、沟通的结构

沟通过程由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者、反馈、障碍、情景等七个因素构成。

三、沟通的功能

四、人际沟通的分类

(一)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正式沟通的优势是信息通道规范、准确度较高;

非正式沟通具有形式灵活、传播速度快等优点,但存在着随意和可靠性差的弱点

(二)上行沟通、下行沟通与平行沟通

(三)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四)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五)现实沟通与虚拟沟通

五、沟通网络

1、正式沟通网络

链式、轮式、圆周式、全通道式、Y式

各沟通网络的评价指标

全通道式效果最好

2、非正式沟通网络

(1)流言式

(2)集束式

(3)偶然式

第二单元体语沟通

通过体语实现的沟通叫体语沟通。

一、目光与面部表情

(一)目光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眼睛是最有效的显露个体内心世界的途径。

愉悦时瞳孔变大,厌恶时瞳孔缩

目光接触是最重要的沟通方式。

(二)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另一种可完成精细信息沟通的体语形式。

二、身体运动与触摸

身体运动是个体最易发现的一种体语。

其中手势语占有重要的位置

三、姿势与装饰

姿势是个体运用身体或肢体动作表达某种情感及态度的体语。

装饰是人格的延伸

四、人际距离

人体与他人沟通与交往时双方的空间距离。

由于人们的关系不同,人际距离因而不同。

(一)公众距离(12—25尺)

(二)社交距离(4—12尺)

(三)个人距离(1.5---4尺)

(四)亲密距离(0—18寸)

影响人际距离的因素有文化、民族、社会地位、性别

第三单元人际关系的原则与理论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

特点是:

1、个体性

2、直接性

3、情感性

二、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

1、定向阶段:

选择交往对象

2、情感探索阶段:

浅层情感卷入

3、情感交流阶段:

深层情感卷入

4、稳定交往阶段:

心心相印

三、自我暴露与人际关系的深度(呈正比)

1、兴趣爱好

2、态度

3、自我概念与个人的人际关系

4、隐私

四、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原则

1、相互性原则

2、交换性原则

3、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4、平等原则

五、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

美国学者舒茨以人际需要为主线提出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称自己的理论是基本人际关系取向(FIRO)理论。

其要点是:

(一)个体都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

1、包容的需要

2、支配的需要

3、感情的需要

(二)对各种需要的满足有主动和被动两种方式。

(三)六种人际关系取向

第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