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型Word下载.docx
《表格型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表格型Word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结果
孙中山
三民主义,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建立中华民国,但未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毛泽东
马列主义
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
(3)调查历史见证人,了解北京市民对50年代新社会的感受。
请参照示例,任选一个题目说明调查理由(6分)
答题示例
调查题目:
1950-1952年农村土地改革
调查理由:
了解当时农村废除封建剥削关系、农民获得土地感受
①1950-1952年社会主义
②改造954年第一届全国从大召开
(写出序号 )
(4)问题讨论
日本、西欧国家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普遍经历了一个经济高速增长期。
对这一时期这些国家经济繁荣的原因,有不同的认识角度。
请你任选一个角度结合史实加以概括。
角度1:
经济因素角度2:
政治因素
2、
(1)序号:
②⑤创立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度(或创立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
初中过程
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辛亥革命结束了清朝统治;
反对北洋军阀争取民主共和
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
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3)①了解市民对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公有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感受。
②了解市民对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建立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感受
(4)角度1:
它们都得到美国的经济援助;
采用最新科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拓展国际市场,推动经济高速发展。
角度2:
它们都进行了社会改革,缓和矛盾;
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指导;
都得到美国扶持,全力进行经济建设。
2、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30周年。
30年来,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了深刻的社会变化。
(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改革开放开始的标志,这次会议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什么?
(4分)
(2)30年的改革以1992年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1992年前后,对内改革的重心有什么不同?
推动重心发生转变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3)30年来,对外开放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历程。
请完成下表(8分)
措施
典型代表
意义
建立经济特区
深圳特区、珠海特区
青岛、大连
等有力地增强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活力
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战略决策:
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4分)
(2)1992年前:
改革原有的经济体制中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1992年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分)关键因素:
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
①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2分)
②开放14个沿海城市(2分)
③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经济开放区(4分)
5.(2001年上海卷)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问题。
1820——1939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局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
时期
乡民迁出总人数
迁至他乡种田人数
迁至城镇做工或经营小商业人数
出国从事工商业人数
1820~1849
29
1850~1879
72
15
49
8
1880~1909
156
118
38
1910~1939
473
77
396
(1)这百余年间,该乡居民迁居方向的变化是
(2)导致乡民迁居谋生以及职业变化的两个基本原因是
(3)
第四个时段出国谋生的人数猛增,主要原因是
[参考答案]
(1)由农村到城镇、国外。
(2)农业手工业(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或传统农业经济、或小农经济)衰落。
中国日益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或国内资本主义经济发生发展);
国门逐渐打开(或中国与世界的联系逐渐加强);
如能指出人民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这层意思可加分。
(3)国内社会长期动乱(或军阀长期混乱);
日本帝国主义入侵。
如答一战期间大量华工出国可加分。
3.(2003年上海卷)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庄严宣告:
中华民族将“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
阅读下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工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元:
亿元)
1952年
1956年
1957年
工业总产值
343·
3
703·
6
783·
9
农业总产值
483·
582·
604·
工农业总产值
827·
2
1286·
5
1387·
问题:
(1)
新中国这一时期经济呈现了怎样的趋势?
(2分)
(2)
出现这一趋势的原因是什么?
(6分)
[答案要点]
(1)快速发展,工业化程度在提高(或工业发展快于农业)。
(2)四大运动(如答具体名称,至少要有三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一化三改造的进行,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建设,“一五”计划的指导作用,苏联的帮助。
41.(银川一中2008年二模)(37分)近代以来,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人类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
根据以下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恩格斯说,“17世纪和18世纪从事制造蒸汽机的人们也没有料到,他们所制作的工具,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能使全世界的社会状态革命化……”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
材料二从科技发明到产品投入市场所用平均时间
1885--1919年
1920—1944年
1945—1964年
从科技发明到生产技术成熟
30年
16年
9年
从生产技术成熟到产品投入市场
8年
7年
5年
材料三:
某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时间
1929—1947年
1948—1973年
1974—80年代中期
贡献率
31%
33%
40%
材料四:
中国产业结构变化
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认识。
(10分)
(2)材料二、三分别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哪些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技革命怎样推动世界市场发展的?
(9分)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9分)
(4)材料四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
(3分)产业结构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第一次科技革命1、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使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与广泛建立;
.2、使社会阶级结构发生重大变革,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
3、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开始了城市化进程;
4、使世界格局发生变化:
东方从属于西方5、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殖民侵略进入以商品输出为主时期。
(答出工业革命的负面影响亦可得分)(10分)
(2)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科技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加大。
(3)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他们以全球为市场进行扩张,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贸易进一步扩大,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列强继续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3、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如:
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9分)
(4)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基本稳定,第三产业持续增加。
(3分)原因: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0-1975年间,美国工业生产平均年增长3.8%。
英、法、联邦德国平均为5.4%,日本为12.4%。
1951-1977年,美国工业劳动生产率平均增长。
2%,日本为8.8%,联邦德国为4.4%,法国为4.3%。
------宋则徐、樊元《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和外汇储备比重变化表
年代
1950
1960
1971
1972
资本主义世界
100
美国
48.5
31.2
9.7
7.6
日本
1.3
3.2
12.4
12.3
欧共体各国
26.5
30
29.6
------《当代世界史材料》
材料三70年代以来,爆发过两次石油危机,第一次石油危机发生在1973年和1974年。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为打击以色列以及支持者,当年12月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的10个成员国宣布收回原油标价权,并将其基准原油价格从每桶3美元提高到10美元,使油价猛涨2倍多,从而触发了二战之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
……可以说,70年代的第一次石油危机终止了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王斯德、钱洪《世界当代史》
材料四到80年代后期,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分化瓦解,石油输出国组织出现裂痕。
科威特由于与伊拉克等邻国的矛盾而首先背弃了石油输出国组织的“价格同盟”,单方面同西方国家进行石油贸易。
伊拉克在多方交涉甚至发出各种威胁无效后,加上伊拉克地区霸权主义的扩张欲望,出兵占领科威特,阿拉伯世界因此公开分裂为两大阵营。
------《历史学科的创造教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20世纪50-70年代美国经济的发展状况及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
(2)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70年代初石油危机出现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四指出石油输出国组织发生不良变化的原因。
(4)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联系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你认为解决能源就只是国际社会应做些什么(6分)
(1)美国工业生产平均年增长率和工业劳动生产率平均增长低于日本、西欧。
黄金和外汇储备减少,美元地位动摇,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石油危机后经济陷入滞胀。
资本主义经济格局,由美国一枝独秀,过渡到美、日、欧三足鼎立。
(2)①中东战争影响②石油输出国组织提高原油价格
(3)①西方国家的分化瓦解政策②成员国内部矛盾③伊拉克地区霸权主义
(4)①节约能源,开发选用可再生能源②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③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39.(99年全国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楚越之地。
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买卖)而足…无积聚而多贫。
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子全之家。
—摘自《史记?
货殖列传》
材料二:
(东晋建立后)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如也。
……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之年),则数郡忘饥。
会土(会稽郡)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值一金,...荆城(荆州)跨南楚之富,扬部(杨州)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侥,覆衣天下。
—摘自《宋书》卷五十四
材料三: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
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叉为东南根柢,语曰:
“苏常熟,天下足。
”
—摘自《陆游集》
材料四: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摘自杨远《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
(1)材料一反映南方经济状况如何?
材料二、三、四反映南方经济有哪些发展?
(5分)
(2)上述材料反映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
(2分)
(3)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4分)
9.答案要点:
①西汉南方地广人稀,耕作方式落后,交换不发达(1分);
东晋南方地广野丰,农业产量提高,工商业发展起来(1分唐代南方户口增加,数量接近北方(1分);
宋代南方户口数大大超过北方,农业迅速发展,国家赋税仰仗南方(2分)。
②随着南方经济发展,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或南方经济的发展超过了北方)(2分)
③南方社会相对安定(1分);
人口增长,增加了劳动力,特别是北方农民南迁,带来了较进步的生产工具和技术(2分);
政府注意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1分)。
46(96年全国卷).阅读下列材料:
国内生产总值比较(单位:
百万美元)
全世界
高收入
低收入
1965年
2003700
1413280
163040
所占%
70.53
8.14
1993年
23112566
18247536
990262
78.95
4.28
高收入国家中三种类型
欧共体
698900
317570
91290
34.88
15.85
4.56
6259899
6279762
4214204
27.08
27.17
18.28
—根据世界银行1991年和1995年的发展报告提供的统计数字
回答:
①说明1965-1993年高收入国家、低收入国家的经济发展趋势。
(4分)高、低收入国家之间的经济状况呈现什么变化?
(2分)这种变化对它们的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1分)
②分别说明美国、欧共体、日本的经济实力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3分)指出这种变化对三者之间的经济格局有何影响。
46.①1965-1993年高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的经济都在发展。
(4分)高收入国家与低收入国家的经济差距在扩大。
(2分)这种变化不利于低收入国家。
②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在90年代已相对衰弱;
(1分)欧共体的经济实力已超过美国;
(1分)日本和美国的差距缩小,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1分)这种变化使原来美国独霸的经济格局演变为美、欧、日三足鼎立的格局。
27.(07海南卷)(12分)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953-198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
时间
年均增长率(%)
1953~1957年
4.5
1958~1962年
4.3
1963~1965年
11.1
1966~1970年
3.9
1971~1975年
4.0
1976~1980年
5.1
1981~1985年
8.1
(摘编自《中单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根据表中的相关数据;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3-1985年期间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峰出现的时间并分析原因,,比较其经济大背景的不同之处。
(12分)
(1)1963~1965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最高,原因是国家调整了农业政策,政变了大跃进给农业带来的困难局面。
(4分)1981~1985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大幅度提高,原因是国家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2)1963-1965年是计划经济体制.(2分)1981-1985年是经济体制改革。
39、(07年四川文综卷)(6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三
材料四
表3据王斯越《世界现代史参考资料》编制,表4据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
材料五
1933年,(苏联)宣布实行农产品义务交售制。
……提高工业品的出售价格,压低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以加快(工业化的)资金积累。
1953年,中国实行以固定价格强制收购粮食的制度,……为拟定的工业化规划提供资
源,……低价的收购制度提供了把物资部分无偿地转出农业部门的手段。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
现代史编》、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4)材料三中图14人物对中国革命的帮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3分)参照图15、16、17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的支持对建设新中国的主要作用。
(3分)
(4)体现:
帮助创建中国共产党;
促进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作用:
有助于冲破帝国主义外交孤立政策;
有助于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有助于新中国培养人才。
(5)根据材料四、五,概括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和五十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相似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10分)并分析新中国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5)特点:
重工业发展迅速.轻工业发展相对缓慢,农业生产发展滞后。
问题:
经济结构不合理,或片面强调重工业,导致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以忽视农业为代价发展工业。
原因:
新中国缺乏管理全国经济的经验;
受苏联经济发展模式影响。
27.(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表一:
在中国投资的工业资本中中国资本与外国资本的产值及比重(1920~1936年)
货币单位1936年币值:
亿元
1920年
1936年
1920~1936年
平均增长(%)
产值
比重(%)
中国资本
6.61
44.8
26.09
63.2
9.0
外国资本
8.13
55.2
15.16
36.8
3.9
合计
14.74
100.0
41.25
表二:
中国工业资本中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的产值及比重(1920~1936年)
官僚资本
1.84
42.2
2.22
12.0
1.18
民族资本
2.51
57.8
16.32
88.0
12.41
4.35
18.54
材料二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1928年发起“改订新约运动”……根据与美国等列强的约定,国民政府不断提高进口税率,降低出口税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使物价回升、刺激生产复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同年,国民政府还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组织建设一批国营企业,这也或多或少的推动着民族工业的发展。
材料三抗战期间,官僚集团凭借战时专卖制度,利用国家扶持民营企业的低息贷款,兼并民族资本,大发“国难财”。
1937年,宋子文乘人之危,以低于市场价格强行买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20万股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最大的民族烟草公司。
1940年成立的雍业实业公司,由宋氏家族控股,重点经营纺织业。
它在两年内投资18家企业,遍布甘陕两省,拥有纱锭10.6万枚,占到战时后方纱锭总数的44.2%。
在国统区的工业中心重庆,1943年的871家工厂,停产者达到270余家。
18家炼铁厂中,停炉者有14家,其余4家仅能勉强维持生产。
(1)分析材料一,扼要指出1920—1936年中国民族资本在中国工业资本产值中的发展变化。
(4分)并根据材料二概括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27.
(1)发展变化:
民族资本在中国工业资本产值中超过官僚资本;
民族资本在中国工业资本产值中产值及比重逐步增加。
国民政府实行一系列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
(2)简析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现象(2分)及其原因。
(2)历史现象:
官僚资本膨胀,民族资本萎缩。
抗战期间,在国统区,国民政府实施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制。
(3分)这成为官僚阶层借以牟取暴利、压榨民族企业的工具;
官僚集团凭借战时专卖制度,利用国家扶持民营企业的低息贷款,兼并民族资本,大发“国难财”。
(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指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3)特点:
民族工业发展曲折,不平衡性强。
阶段特征明显(4分)
20.(2002上海历史32)阅读下列材料。
轮船招商局创设于1872年,是中国第一家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
在此之前,中国轮船航运业全部由外商轮船公司经营。
该局设立后,于1877年用220万根两盘购了美商旗昌轮船公司的全部财产。
以下是轮船招商局初期发展和经营情况。
年度
资本
借款
船只吨位
运费收入
付出借款利息
1873.8-74.7
47.60
12.30
4,088
49.17
1.77
1877.8-78.7
75.10
381.97
26,916
232.23
36.53
1881.8-82.7
100.00
353.75
29,474
188.47
10.75
1883.8-84.7
200.00
227.09
33,378
192.37
22.42
注:
借款主要是官款(官府贷款)。
(1)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