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MW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新建工程配套水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327519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20 大小:114.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300MW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新建工程配套水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0页
1300MW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新建工程配套水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0页
1300MW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新建工程配套水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0页
1300MW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新建工程配套水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0页
1300MW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新建工程配套水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300MW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新建工程配套水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

《1300MW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新建工程配套水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00MW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新建工程配套水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1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300MW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新建工程配套水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

4.7净水厂工艺设计选择35

4.7.1原水水质35

4.7.2工艺流程36

4.7.3各处理单元构筑物选择37

4.8净水厂厂区总平面布置方案比较41

4.9生活用水处理工艺的选择42

第五章工程设计45

5.1取水工程45

5.2净水厂47

5.3供电、自控、仪表及通讯专业设计50

5.3.1设计标准50

5.3.2设计范围51

5.3.3供电负荷的计算51

5.3.4设计方案52

5.4建筑设计54

5.4.1执行规范、标准54

5.4.2厂区绿化设计55

5.4.3建筑技术设计55

5.4.4建筑总平面设计56

5.4.5单体设计56

5.5结构设计56

5.5.1设计依据56

5.5.2材料57

5.5.3施工缝57

5.5.4构筑物抗裂58

5.5.5防腐58

5.6采暖、通风设计58

5.6.1设计依据58

5.6.2采暖、通风设计58

5.6.3室外供热管网设计设计59

5.6厂区总平面设计59

5.7输水管道60

5.7.1东荣一矿出水口至净水厂输水管道60

5.7.2东荣二矿出水口至净水厂输水管道60

5.7.3东荣三矿出水口至净水厂输水管道60

5.7.4净水厂至电厂输水管道61

5.8防止水锤的技术措施61

5.8.1工程概况61

5.8.2引起水击的原因61

5.8.3水击发生产生的危害61

5.8.4预防措施62

第六章人员编制及建设进度63

6.1人员编制63

6.2建设进度63

第七章节能、环境保护、消防、安全卫生、抗震专篇65

7.1节能专篇65

7.2环境保护专篇65

7.2.1设计依据65

7.2.2建设地区环境现状65

7.2.3主要污染源66

7.2.4控制污染的对策66

7.2.5施工中的环境保护67

7.2.6水源地卫生防护67

7.2.7结论68

7.3消防设计68

7.3.1设计依据68

7.3.2工程概述68

7.3.3总图布置68

7.3.4建筑结构68

7.3.5消防给水69

7.3.6电气69

7.3.7采暖与通风69

7.3.8工艺69

7.3.9结论70

7.4劳动安全卫生专篇70

7.4.1设计依据和标准70

7.4.2生产中不安全因素和职业危害分析70

7.4.3劳动保护和安全措施70

7.5抗震设防72

第八章主要构筑物、设备材料表73

8.1主要建、构筑物及工艺设备材料表73

8.2供电、自控、仪表设备材料表75

8.3化验设备一览表77

第九章招、投标专篇78

9.1项目业主78

9.2招标范围78

9.3招标组织形式78

9.4招标方式78

第十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80

10.1编制说明及依据80

10.2资金筹措计划80

10.3工程投资估算表80

第十一章经济评价87

11.1工程概况87

11.2资金来源87

11.3进度及投资利用计划87

11.4流动资金来源及使用计划87

11.5成本预测88

11.6收费标准88

11.7评价指标计算88

11.8盈亏平衡分析89

11.9敏感性分析89

11.10小结90

第十二章结论及建议115

12.1结论115

12.2建议116

附件117

1.《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2007~2010年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项目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改办能源[2007]1985号,2007年8月18日;

117

2.集贤县水务局文件《关于龙煤双鸭山分公司虹焱热电公司拟在集贤煤田工业园区建自备水厂请示的批复》——集贤县水务局,集政水发[2008]3号,2008年5月5日;

3.《疏干水检测(验)报告》——黑龙江省电力监督检测中心,(检)字(水)类第2008-(052601)号,2008年5月28日;

4.《矿井疏干水利用协议》——双鸭山矿业集团东荣一矿与双鸭山虹焱热电公司,2008年3月11日;

5.《矿井疏干水利用协议》——双鸭山矿业集团东荣二矿与双鸭山虹焱热电公司,2008年4月11日;

6.《矿井疏干水利用协议》——双鸭山矿业集团东荣三矿与双鸭山虹焱热电公司,2008年3月12日;

7.净水厂总体平面布置图(2008008K-1)117

8.净水厂厂区平面布置图(2008008K-2)117

9.东荣一矿、二矿、三矿取水点至净水厂输水管线平面布置图(2008008K-3)117

10.东荣一矿、二矿、三矿取水部分厂区平面布置图(2008008K-4)117

11.矿井疏干水用于电厂冷却水净水与生活用水净化工艺流程及高程系统图(2008008K-5)117

第一章概述

1.1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龙煤双鸭山1×

300MW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新建工程(配套水厂)

2.建设单位:

黑龙江龙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建设地点:

双鸭山市

3.项目业主:

4.设计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编制依据

1.我公司与黑龙江龙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订的《龙煤双鸭山1×

300MW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新建工程(配套水厂)可行性研究报告》技术咨询合同书;

2.《中标通知书》——黑龙江省中龙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与黑龙江龙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6月12日;

3.《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2007~2010年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项目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改办能源[2007]1985号,2007年8月18日;

4.《城市给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JB99-106);

5.集贤县水务局文件《关于龙煤双鸭山分公司虹焱热电公司拟在集贤煤田工业园区建自备水厂请示的批复》——集贤县水务局,集政水发[2008]3号,2008年5月5日;

6.《矿井疏干水利用协议》——双鸭山矿业集团东荣一矿与双鸭山虹焱热电公司,2008年3月11日;

7.《矿井疏干水利用协议》——双鸭山矿业集团东荣二矿与双鸭山虹焱热电公司,2008年4月11日;

8.《矿井疏干水利用协议》——双鸭山矿业集团东荣三矿与双鸭山虹焱热电公司,2008年3月12日;

9.2007年东荣一矿涌水量观测表;

10.1996-2007年东荣二矿涌水量观测表;

11.1996-2007年东荣三矿涌水量观测表;

12.《疏干水检测(验)报告》——黑龙江省电力监督检测中心,(检)字(水)类第2008-(052601)号,2008年5月28日;

13.《双泰煤业有限公司东荣一矿主副井简检查孔地质报告说明书》——双鸭山分公司地质测量队,2004年7月5日;

14.《双鸭山东荣三矿主副井简检查孔地质报告说明书》——东煤公司双鸭山分公司地质测量队;

15.《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1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17.《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18.《火力发电厂水工设计规范》(DLT5339-2006)

19.《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2007)

20.《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2004年;

1.3编制原则

1.总体规划,统筹安排,近、远期相结合,避免重复建设。

2.充分考虑节能效益,根据地形地貌的特点,用水区域的实际调查资料和现有供水设施的能力,合理规划选择输水流程,优化系统方案。

3.在预测用水量及水资源开发利用中注意开源节流并举,适当控制标准,力求切合实际。

4.保护水源、输水沿线的环境,制定保证水质的措施,使净化后的水质符合建设单位的用水要求。

5.积极慎重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和新技术,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保证水质,经济合理,可操作性强,易于维护和管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1.4编制原始资料

1.1:

10000和1:

50000东荣一矿、东荣二矿、东荣三矿矿区及周边村屯地形图。

2.黑龙江龙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有关资料。

1.5编制范围

300MW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新建工程(配套水厂)包括:

取水工程、输水管道、净水厂、电气自控及监测系统等工程。

第二章城镇概况及自然条件

2.1性质、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双鸭山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三江平原腹地。

是以煤炭工业为主导的现代化综合性工业城市,自然条件优越,煤炭储量非常丰富。

今后作为国家重点能源生产基地的地位将会更加突出,经济地位十分重要。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城市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双鸭山市区域经济中心城市的功能也将日趋完善,在经济发展中作用越来越重要。

城市性质为“以能源工业为主,多种经营,综合发展的工业城市”。

双鸭山市一九四一年始称双鸭山;

一九四七年成立省属双鸭山分公司;

一九五四年成立双鸭山矿区人民政府;

一九五六年五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双鸭山市,为省辖市。

双鸭山市辖四区(尖山区、岭东区、四方台区和宝山区)、四县(集贤县、友谊县、宝清县和饶河县),二○○○年全市总人口150万人,其中市区人口50.4万人;

二○○○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84.1亿元,工业总产值39.9亿元,其中市区29.9亿元,财政收入7.6亿元,其中市区4.0亿元。

尖山区是双鸭山市政府所在地,是市中心区,也是双鸭山市地方工业集中的地区。

双鸭山市是黑龙江省重要煤炭生产基地,是以煤化工、电力、建材产业为重点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区域内最大工业企业是龙煤双鸭山分公司,主力煤矿有东荣二矿、三矿、集贤矿、双阳矿、新安矿、七星矿、东保卫、安泰煤矿等统配煤矿。

年生产煤炭1300多万吨。

2.2生态环境

1.土地面积

双鸭山市土地总面积22488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863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8.39%;

水域面积94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21%;

可耕地面积918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0.83%;

城建面积81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62%;

其余面积290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2.94%。

2.自然资源

双鸭山市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地上覆盖着茂密的森林,生长着种类繁多的野生动植物,是全省商品木材供应基地之一。

优质树种有红衫、云杉、杨木、桦木等,盛产多种山产品;

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全市工业以煤炭生产为主,现已查明有煤、金、石墨、白云石、等30余种矿产资源。

特别是煤炭资源丰富,煤种齐全,有焦煤、气煤、肥煤、无烟煤、煤矸石等,储量达11亿吨。

3.土地资源

双鸭山市地域辽阔,是“北大仓”主要的产粮地之一。

据1995年经济统计年鉴,全市现有可耕地918100公顷,播种面积675478公顷,其中水田36594公顷,旱田368884公顷,全市可耕地土壤类型基本以黑土为主,这种土壤热量高、透性好、质地轻、土质肥沃,适宜大豆、小麦以及其它杂粮和蔬菜的生长。

双鸭山市域的三分之一处于山区,是森林煤炭和其它矿产资源的集中地区;

三分之二为平原地带,是小麦、大豆、玉米、薯和农牧业产区。

4.森林资源

双鸭山市属完达山植物亚区,现在林地面积863200公顷,生长着大面积天然林木,主要树种有红松、云杉、樟子松、落叶松、黄波罗、水曲柳、胡桃楸、柞树、椴树、榆树、桦树、杨树等20余种。

森林覆盖率38.4%,活立木总蓄积量约800万立方米。

5.矿产资源

双鸭山市矿产资源以煤、铁为主,煤炭远景储量100亿吨,查清储量25亿吨,煤质优良,炼焦用煤占73.8%。

双鸭山铁矿已查清储量1.2亿,平均品位28.86%,可选性好,属低硫、磷矿。

此外,还有石墨、白钨、黄金、金属镓、大理石、石灰石、花岗岩、饰面石材,陶土等都有相当的储量。

近年探明并开发还有特殊高温耐火材料矽线石矿及青山旅游区的重碳酸钠型含锂较高的天然饮用矿泉水。

双鸭山矿区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双鸭山市境内,矿区由双鸭山煤田600km2、集贤煤田1200km2、宝清煤田6855.8km2、双桦煤田600km2组成,总含煤面积9255.8km2,总跨地域面积23800km2。

四个煤田中,双鸭山煤田为主要生产区,由8对大、中型矿井开采,其中岭东、岭西、宝山3对矿井已报废,边角露头处由地方小煤矿开采;

集贤煤田是近二十年开发的新区,集贤煤矿已建成投产多年,新建的有东荣二矿、东荣三矿;

双桦煤田是以焦煤、13焦为主的地方小煤矿生产区,其中双桦煤矿已生产多年;

宝清煤田是尚未开发的新区。

至2005年末全矿区尚有能利用7324.08Mt,可采储量4275.22Mt。

2005年全矿区实际煤炭产量已达19.062Mt,其中国有重点煤矿煤炭产量12.002Mt,地方煤矿煤炭产量7.060Mt。

双鸭山矿区已成为东北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矿区交通方便,有国铁佳(佳木斯)双(双鸭山)线及福(福利镇)前(前进屯)线从区内通过,各生产矿井均有矿区铁路专用线以双鸭山车站与国铁相连,各矿、厂之间均有公路相通,并与邻近县城和乡镇公路相连。

为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要求,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2004年12月,双鸭山矿区的主要煤炭企业原双鸭山矿业集团与七台河、鸡西、鹤岗矿业集团联合组建“黑龙江龙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双鸭山矿业集团更名为“黑龙江龙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双鸭山分公司”。

双鸭山分公司现拥有8对生产矿井,其中改扩建井4对,核定生产能力12.00Mta,现拥有选煤厂6座(其中风选厂2座),设计能力10.40Mta,2005年原煤入洗(选)量8.61Mt。

6.野生动植物资源

双鸭山市是野生动植物资源相当丰富的地区之一,无数的山地和茂密的森林生长着种类繁多的野生植物、山菜、野果,也为野生动物提供了活动和生息环境。

山菜主要有黄花菜、蕨菜、元蘑、榛蘑、猴头蘑、黑木耳等,年总生长量1.05万公斤;

野果主要有榛子,松籽、山葡萄、猕猴桃、山核桃等。

野生药用植物大约有130种,主要有五味子、山参、赤芍、防风、百合、车前子、刺五加、山花、满山红等,总蕴藏量4750万公斤。

还有芦苇塘1.63万公顷,草原约8000公顷。

双鸭山市境内主要有东北虎、黑熊、马鹿、狍子、狐狸、猞猁、野猪、獾、水獭、松鼠、草兔、野鸭、野鸡、布谷、猫头鹰等多种野生动物和鸟类。

2.3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

双鸭山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三江平原腹地,市域内的北部和东部是广阔的三江平原,西南是完达山的崇山峻岭。

其地理位置为东经130º

39ˊ~134º

20ˊ,北纬45º

39ˊ~47º

34ˊ,东与虎林县毗邻,南与密山市、七台河市、勃利县相连,西、西南与桦川县接壤。

双鸭山市土地总面积2248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767平方公里。

2.气象

双鸭山地处中高纬度,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冬季漫长而寒冷,常受西伯利亚寒流影响,夏季短促而温暖,春秋两季气候多变,春季多大风,降雨量小,干旱,秋季时有暴雨,降温急剧,带有霜冻。

由1991—1995年气象资源统计,全市年平均气温4.5℃,最冷1月份平均气温-16.0℃,极端最低气温-36.8℃;

最热7月份平均气温22.4℃,极端最高气温33.8℃。

全市年均太阳辐射总量为115千卡cm2,五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620.3小时,年均日照百分率为60.8%。

年日平均气温大于10℃的积温为2553℃。

年无霜期在135天左右。

最大冻土深度2.2m。

双鸭山市居我国东部季风区内,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春秋两季则呈中间过渡型,季风特征显著。

五年平均风速3.0米秒,长年主导风向南南西。

双鸭山市受大陆性季风影响,降水量在时间分配上表现为:

冬季降水稀少,夏季降水集中,五年平均降雨量为576.0毫米,累年各月平均及最大、最小降水量统计表:

1、2、3、11、12月份降水量均低于10毫米,其中2月份最少3.6毫米。

7月份降水量最大,为159.4毫米。

双鸭山市地处黑龙江省东北部,处高纬度,冬季气压较高,1、2、3、11、12月份平均气压为998.5百帕,12月份最高,平均值为1000.7百帕。

夏季气压较低,6、7、8月份平均气压为985.8百帕。

冬季与夏季气压相差14.9百帕,有一定的差异。

3.地形地貌

双鸭山市在地质构造上包括两个不同级别的构造单位,一是佳木斯隆起,一是在其东侧的次一线构造单元合江中断。

佳木斯隆起属布列亚地块南延的一部分,是兴凯运行的褶皱带。

早古生代时期处隆起状态,经古生代进一步隆起到中生代晚期出现了一系列断陷、坳陷盆地。

正是这种沉陷运动的影响,市区呈现高低相间的地貌特征,即低山丘陵区,山前漫岗区和河谷川地三种地貌类型。

市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属低山、漫岗、丘陵地,海拔高度在200~300m左右,市区内高差变化很大。

地势由南部山区向北部丘陵地明显倾斜,山地占总面积80%左右,共有大小101个山头。

以七星砬子为最高点,海拔852.7米;

北部最低点海拔108米;

平均海拔450米。

4.交通

双鸭山是国家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交通十分方便,双鸭山铁路是双鸭山市对外交通重要枢纽,双鸭山站是佳双线的终端,每天快速列车直通哈尔滨、佳木斯;

公路也用高等级客车与哈尔滨、佳木斯、牡丹江、鹤岗、七台河、鸡西等市相通,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高等级公路有集贤——富裕、佳木斯——富锦和哈尔滨——双鸭山等公路。

航班经佳木斯机场可通往北京等全国各地。

5.河流

双鸭山全市境内江河纵横,河网密布,有上百条大小河流,分属松花江、乌苏里江水系,河流多发源于山区,上游短流急,径流充沛,下游经平原,坡小河浅,流速缓慢。

①乌苏里江及其主要支流

a、乌苏里江:

为中国与俄罗斯的边境河流,有东西两源。

东源发源于俄罗斯境内锡霍特山的西侧,西源发源于兴凯湖,两源汇合后称乌苏里江。

由南向北经密山、虎林、饶河、抚远等市(县)至哈巴罗夫斯克从右岸汇入黑龙江,河流全长890km(其中双鸭山市境内长度137.5km),流域面积187000km2,主河槽宽300—1000m,河道比降11800—13000,弯曲系数为1.3。

b、挠力河:

发源于完达山脉哈丹岭东坡,自然向东流经勃利县,双鸭山市区、宝清县等地后,在饶河县内东安镇流入乌苏里江,河流全长609km(其中双鸭山市境内长度548.5km),流域面积为22343km2,主河槽宽20—100m,弯曲系数1.4—3.0,河道比降12000—18000。

c、别拉洪河:

发源于建三江管局创业农场北部湿地。

河流全长267km(其中双鸭山市境内长度182km),流域面积为4503km2,自南向北流经抚远县在抓吉村南注入乌苏里江。

上游无明显河槽,在迟德亮子以下河槽明显,河道比降15000—112000,主河槽宽20—40m,弯曲系数1.2—2.6,径流极为缓慢,当年径流需下一年才能全部排完,1981年截流后集水面积为1996km3。

d、内七星河:

发源于双鸭山市七星砬子山,由西南向东北经保安屯、三环泡后于炮台亮子汇入挠力河,河流全长241km,流域面积3985km2,主槽宽窄不等,在6—20m之间。

e、新七星河:

原名外七星河,发源于完达山脉北麓的双鸭山,进入平原一地明显河槽,1983年开始整治,人工开挖出主河道,故改名为新七星河。

整治后的河道长183km,流域面积6520km2,双鸭山市境内河道长度47km,河床宽40m。

f、七里沁河:

发源于那丹哈达岭三神顶与皮克山之间,为挠力河一大支流。

流域面积1241km2,河流全长71km,境内河流长度41km。

g、外七里沁河:

发源于那丹哈达岭南端之皮克山东坡和宜鹤山南坡,河流全长32km,流域面积479km2。

其中双鸭山市境内河流长度20.5km,流域面积307km2。

②松花江干流中主要支流

a、安邦河:

发源于双鸭山以南的十二道坝,河流全长167km,流域面积1679km2,自南向北经集贤县境内汇入松花江。

河床宽10—30m,河道比降1250—110000,是松花江一级支流。

b、柳树河:

发源于境内的七星砬子山北麓,在永安乡西北部汇入安邦河,是安邦河的左岸支流,河流全长62.2km,流域面积398km2,河道比降150—1100。

c、二道河子:

发源于双鸭山市的笔架山东麓。

河流全长35km,境内河流长度7.5km,河床平均宽度15—20m,比降150—110000。

d、哈达密河:

发源于七星砬子山北麓,在集贤县沙岗乡福合村,北汇入安邦河,这安邦河左岸一级支流。

河流全长45.5km,流域面积250km2,河宽3—20m,河道比降150—1500。

6.地下水

双鸭山市北部集贤县一带有较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土层,地下潜水层埋深13m左右,地下水流向由西南向东北,其流速0.3ms。

7.地震

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年)的黑龙江省地震烈度区划,双鸭山市为地震烈度小于六度区。

历史没有产生过有生命财产损失的地震。

2.4电厂给水工程

2.4.1用水量

300MW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新建工程(配套水厂)给水系统主要为循环冷却水系统、工业给水系统及消防给水系统、生活给水系统。

每日所需最大补充水量为800m3,同时距西侧矿铁560m,北侧至哈同公路直线距离约3km。

厂址除占用部分耕地外,无其他建构筑物等拆迁工程量。

厂址区域西侧临矿区公路边缘现有一条10kV线路,路径沿矿区公路延伸。

厂区范围内地形平坦,自然地面标高在66.3m左右。

区内无大河流,只有二道河子、昌平沟等季节性小河,从矿区的南部穿过,向北分散渗入沼泽。

根据扩建工程位置和区域水源条件,给水水源有3个方案:

(一)取松花江地表水、

(二)取当地第四系浅层水、(三)取东荣煤矿(一矿、二矿、三矿)矿井疏干水。

方案一:

取松花江地表水

东荣煤矿位于黑龙江省集贤县境内,松花江南岸,项目厂址北距松花江约45km。

根据分析,松花江下游水文站佳木斯站多年(1956~2000年)平均实测径流量668.6×

108m3,保证率P=95%时设计年径流量为391.0×

108m3。

从水量条件看,松花江水量丰富,作为电厂补充水源是良好的给水水源,能够满足工程用水量和用水水质要求。

但如果取用松花江水,需要敷设45km长输水管道和建设江中取水设施,所需工程量和资金消耗均较大。

因此,从经济上考虑暂不宜将其作为新建项目供水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